弄刀傲九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气东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无数道金光撒向人间。

    王小刀沐浴在金光之中,丹田中的三颗珠子欢呼雀跃,太极图疾速旋转起来,一道道金光被太极图吸收,注入到三颗珠子里。王小刀顿时感觉浑身暖意融融,无比舒畅。

    金光涌入的越来越多,王小刀闭上眼睛,感受着朝阳的滋养,一瞬间进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燕晓声等人也感受到了东来紫气的妙处,纷纷盘膝静坐,闭上眼睛,贪婪地吸收天地间最纯正的元气。

    金顶上观看日出的人群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普通人根本感受不到朝阳初升散发出来的天地元气,最多就是感觉冻了一晚,太阳照在身上,很舒服,很暖和。

    一团紫金色的云团将王小刀等人包裹起来,逐渐隐没在山崖边。

    王小刀感觉自己的身体立刻了山崖,飘飞在金顶上空,金顶上氤氲缭绕,异象横生。无数佛陀向金顶飞来,更有仙乐飘飘,三清道祖从天而降,王小刀时而作拈花状,时而作稽首式,佛门万字诀和道家太极图在金顶上空交相辉映,分别落入王小刀的左右手,王小刀神色肃穆,左手佛门万字金光闪闪,右手道家太极,黑白分明。

    万字符和太极图在王小刀手中慢慢缩小,最终消失不见。

    白色珠子表面多了一个万字符,黑色珠子和金色珠子围着太极图,谁也不肯让步,就这样僵持着。

    王小刀慢慢睁开眼睛,周围的雾气消失的干干净净,白花花的日头光芒四射,金顶恢复如初。燕晓声等人先后睁开眼睛,站起来,看着山崖下无边的茫茫云海,无不为眼前这奇幻诡谲的景象震撼。

    “好美啊。”林小芸赞叹道,:“这简直就是仙境,太美了。”

    方婧茹道:“是啊,若非亲眼所见,根本想象不到人世间会有这样的盛景。”

    燕晓声道:“果然是峨嵋天下秀啊,真是名不虚传,不虚此行啊!”

    舍身崖下云海翻滚,气象万千,让人更感心旷神怡,如梦如幻。

    云海慢慢散去,王小刀道:“好了,日出云海都看过了,咱们从另一条路下山吧。”

    下了金顶,放眼望去,山道上游人渐多,山道旁的树上影影绰绰,不时有叽叽的叫声传来。

    钱小七道:“山上的猴子这个时候要出动了,大家要小心点。”

    林小芸道:“为什么?难道猴子会打人吗?”

    钱小七道:“打人倒是不会,不过,会抢东西。”

    正说着,几只猴子从树上荡下来,一只小猴子跑到林小芸身前,一双猴眼滴溜溜乱转,盯着林小芸腰间的布包。林小芸伸手要掏干粮喂小猴子,钱小七急忙道:“不要。”

    话音还是晚了一步,林小芸已经将干粮掏了出来,扔给了面前的小猴子,小猴子伸出爪子接住干粮,大声叫了起来,两只大猴子一步窜到林小芸身边,一把将林小芸的布包抓住用力拉扯,林小芸被拉得趔趔趄趄的,险些栽倒,王小刀拉住林小芸的布包带子,一把扯断,两只猴子抓着包,眨眼间就上了树顶,将包翻了个底朝天。

    林小芸想要冲过去拿回自己的包,王小刀拉住她道:“算了,咱不要了,快走,不然更多的猴子跑来,那就糟了。”

    钱小七道:“是啊,快走。”

    林小芸恨恨地冲猴子举了举拳头,很不甘心地向山下走去。

    下山的时候明显比上山要快,很快就来到有号称小金顶之称的华严顶。

    “华严顶是峨眉山中一座独立的山峰,奇突俊秀,峰形如塔,雄踞峨眉山腰,所处位置为峨眉山的中段,群山环抱,视野开阔,可观云海、日出。本朝中年间在峰顶扩建为寺,寺名也叫华严寺,昔日寺里供奉送子娘娘像,后供释加牟尼佛和玉质观音。”钱小七道。

    燕晓声道:“钱大哥,这华严二字怎么讲啊?”

    钱小七道:“我听寺里的方丈说,华严按佛教有二个解释:一是因寺位于万行如华(花),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二是指《华严经》,因此经是佛教中最为上乘之经典,以经名为寺之名,示佛地庄严之意。”

    林小芸跑到钱小七身边问道:“钱大哥,这里除了猴子还有什么小动物啊?”

    钱小七道:“当然有,这华严顶上就有,我们叫它九节连。”

    “九节连?”

    “这是一种像猫一样的小动物,身体是棕红色的,尾巴上有九道白色环,像一根鞭子,所以我们才叫它们九节连。”

    “这么有趣吗?在哪里能看到?”

    钱小七笑着道:“别急,它们就生活在华严顶的松树林里,等一下我们就能看到了。”

    林小芸迫不及待地拉着王小刀,向华严顶下的松树林跑去,燕晓声等人笑着跟了上去。到了松树林边,果然看到林子里有几只红色的猫,体型比猫大一些,长尾上有一圈一圈白色的环,在草地上嬉戏。

    恋恋不舍地离了华严顶,众人拿出水壶干粮,边走边吃,边走边看,步移景异,峨嵋山美景让人目不暇接,一路走来心情大好。

    下了华严顶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万年寺。

    站在万年寺外,方婧茹道:“钱大哥,这万年寺有什么说法吗?”

    钱小七道:“万年寺是峨嵋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前朝万历二十八年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

    燕晓声道:“这么说,万年寺里供奉的是普贤菩萨?”

    钱小七道:“是。现在寺里供奉的是宋朝时铸就的普贤菩萨铜像,铜像高有八米,重有六万斤,菩萨佛像高有四米,趺坐于大象背之莲花座上。莲座高有一米多,阔有两米多。六牙白象四足各踏一莲花磴。普贤菩萨遍体贴金,头戴双层金冠,雕饰精巧,据说很有灵性,上山的游客没有不参拜的。”

    方婧茹道:“好啊,那我们也进去参拜菩萨吧。”

    进了万年寺,直奔大殿。一进大殿,众人皆是一惊。

    “快看,殿里没有梁。”林小芸惊道。

    “是啊,好奇怪。”方婧茹道。

    钱小七道:“这就是万年寺最有名的无梁砖殿。主殿长宽均为16米,四壁全部用砖砌,砌到七八米处,逐渐内收,建成穹窿形拱顶,上面绘有手持琵琶、箜篌、笛子仙琚飘拂的四天女。”

    众人抬头去看,全殿无梁无柱,不用一木,殿墙上装饰圆拱、垂柱、窗棂等仿木结构的图案。

    圆顶上建有五座白塔和四只吉祥兽物;殿内顶壁四周佛像密布,供铁佛三千尊、金人十二、罗汉五百,造型古朴,称为千佛朝普贤。

    跌坐在白象背上的菩萨神态安详,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体态丰满,神情肃穆;莲花花瓣怒绽,重叠四层。座下的六牙白象姿态浑雄,大耳下垂,鼻几触地,四足立于莲台之上。

    普贤又称“通吉”、“三曼多陀罗”,代表德行。传说此菩萨有延命之德,发过十大弘愿,因而成为主理德、行德者,尊号“大行普贤”。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普贤常骑六牙白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