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骑车或开车的时候,如果前面是一堵墙,我想所有人都会绕行或者掉头。但是当一件事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当一个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苦无头绪时,我们是否采取了同样的方法?是否依然溺于欲望之河不肯上岸?与其苦苦追寻而毫无所获,放弃所求而换取出路不是更好吗?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懂得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
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
人在进入社会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人有欲望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人的欲望是客观的、有节制的,这样的欲望只会是一种目标、一股动力,使人具有奋斗的方向;而有些人的欲望则是主观的、无限制的,贪得无厌什么都想要,有时甚至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满足。这样的欲望只会给自己增加压力,超负荷的欲望会羁绊人前进的脚步,有时甚至会将自己引向歧路。
欲望太多、太重,会让负重的人陷入人生的陷阱中。人有七情六欲,这本属正常,可是六欲不能太重,七情亦不能太多,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也才能够不被欲望左右。否则,他就会成为自己利益的马前卒或是非法财富的掠夺者。有些人舍不得放弃任何东西,这也是视野狭隘的表现。生活中,我们必须懂得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尤其是在困境中时,牺牲小的代价,就能换来整体的利益,若不知足,有时连起码的东西都得不到。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那时,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是石油,因此作为石油的运输工具——油船就显得很重要,一股油船热很快席卷了整个日本。
然而这时候,已经经营造船业多年的日本巨商坪内寿夫,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跟别人凑热闹,不顾董事会其他人员的反对,毅然决定放弃红红火火的造船业,改为投资汽车专用轮胎。坪内寿夫认为,既然是这么热门的行业,汹涌而来的人肯定很多,不久后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等到那时受重创,不如现在就赶快转行。
果然,几年后日本就因为造船业生产的产品供大于求,很多造船厂损失惨重。坪内寿夫独特的眼光让同业者敬佩。
事实也证明了坪内寿夫的决策是正确的,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汽车大受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坪内寿夫的生意扶摇直上。
想把生意做大,就应该把眼光放远。不要因为眼前有利润而紧抓不放,有得必有失,懂得放弃,才有更多的收获。
做人更是如此,有些人往往什么都想要,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聪明人干脆放弃一些东西,相反会得到更多。
为了真正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要随时准备适当地放弃另外一些追求和目标,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善恶之间进行选择,远不如在两者兼有的情况下选择艰难。比如,一个人希望发展创造性的组织才能,或者当一个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演员,或者做一个有影响力的牧师。很显然,他不可能同时都做到这些。在生活中两种期望可能是并不相容的,因而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在人生的早期,我们并不懂得这一点。在一个年轻人看来,他们想象中的职业都可以在将来试一试。如果要他们进行一次性选择,他们就会犹豫不决。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放弃自己想尝试的大部分职业,专心致志实现一个目标。
在放弃和压抑之间是存在着原则性区别的。一个人如果压抑他所有的欲望和希望,认为它们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他就有可能走上一条悲剧性的道路。但敢于大胆放弃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那些欲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价值,在放弃之后,他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坚强有力。他们敢直面人生,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为了永恒的幸福,宁愿放弃一些暂时的诱惑。如果一个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他便懂得放弃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他就不会再压抑自己。这样的话,便不再感到内心的冲突和精神上的重负。
然而,人心情不好时,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从而无法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因为他们不懂得割舍。
有一位旅行者,在经过险峻的悬崖时,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抓住崖壁上的树枝,不能上下。就在他祈求能有人在此经过营救自己时,真的有一双手伸过来接他,旅行者却因为害怕一松开树枝就坠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把树枝抓得更紧,不肯松手。
像这样一个不懂得割舍的人,有谁能救得了他呢?
懂得放弃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成大事者懂得放弃,不会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心胸宽广,眼光远大,把暂时的放弃,当成更进一步的阶梯,为发展积蓄能量,为成功奠定基础。他们知道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自己的信仰,把准人生的方向。我们大多数人不懂得放弃,认为放弃是人生弱点的反映,曾经风云一时的拿破仑就曾说过:“在我的词典里,没有失败二字。”即使以他高超的军事谋略、指挥才能,一度横扫欧洲大陆,无往不胜,但最终也未逃过兵败滑铁卢的厄运。
可见,放弃虽看似软弱,实则是一个人有度量的表现,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特别是在成功和胜利接踵而至时,懂得放弃,才更具大将风度,更显英雄本色。拿破仑只知一味向前,不懂得适时放弃,失败也只能是迟早的问题。
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豪门,家产丰厚,又多才多艺,日子过得很好,媒婆都快把她家的门槛踩烂了,但她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遇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个人。
直到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于万千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男人,不用多说什么,反正女孩觉得那个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白马王子了。可惜,庙会太挤,她无法走到那个男人的身边,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男人消失在人群中。后来的两年里,女孩四处寻找那个男人,但这人就像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再见到那个男人。她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佛祖显灵了。
佛祖说:“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女孩说:“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
佛祖:“你要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你能吗?”
女孩:“我能放弃。”
佛祖:“你还必须修炼五年道行,才能见他一面,你不后悔?”
女孩:“不后悔。”
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一天,女孩看见了那个她等了五年的人,他行色匆匆,像有什么急事,很快从石桥的正中走过了,当然,他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再次出现的是佛祖。
佛祖:“你满意了吗?”
女孩:“不,为什么我只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了,我就能摸他一下。”
佛祖:“你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年,你愿意?”
女孩:“我愿意。”
佛祖:“你吃了这么多苦,不后悔?”
女孩:“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五年的最后一天,男人终于来了。这次,他没有急匆匆地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走到大树脚下,小睡了一刻,在动身的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这棵大树,又微微地抚摸了一下树干,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视线尽头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佛祖:“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哦?”
女孩:“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佛祖:“哦。”
女孩:“他现在的妻子也像我这样受过苦吗?”
佛祖微微地点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这一刻,女孩发现佛祖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或者是说,佛祖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女孩有几分诧异:“佛祖也有心事?”
佛祖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因为这样很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十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二十年。”
有太多的舍不得,人生会很痛苦
台湾作家吴淡如说过:“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墙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就会发现,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经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求……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我们又怎能快乐呢?
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放下功名利禄,放下恩怨情仇,放下一切要放下的东西。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只瘦狐狸从篱笆上的小洞钻进了葡萄园。它大吃了三天,吃光了葡萄园里的葡萄,身体也变得臃肿不堪,已经无法从来时的小洞钻出去。聪明的狐狸饿了三天,才从小洞突围而出。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对土地贪得无厌的帕霍姆,最终在用脚丈量土地的贪婪中吐血而死。他的仆人发现,“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
攀登雪山的运动员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攀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扔掉自己在登山前认真准备的装备,直到扔无可扔,于险要处,教练还会告诉运动员,连呼吸都要控制,稍微粗重的呼吸都可能引发一场雪崩。世上的许多事物,不论费多大的心机,花多大的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只是暂时的。
懂得生命和世事的无常,便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物欲所驱使,才能够看得清生命的本质,抛得开功名利禄,找到生命快乐的源泉。
放下,是美好生活的必需。放下心中的仇恨,放下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放下对功名利禄的刻意追求,才能给生命留一片绿阴,给心灵种一棵忘忧草。
冤冤相报何时了!当一个人的心被仇恨充盈,那么,快乐已离他远去。且不说,仇恨会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挡住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即便是大仇得报,也必定是两败俱伤,身心疲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抓起泥巴扔向对方时,首先弄脏的却是自己的手。
只有放下琐事的烦扰,才能常常保持心灵的快乐。不必把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当成是非,更不必把别人无心伤到自己的话,堆积成心里的毒瘤。
人生的所谓得失,在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而失意的坏心情,却可以使人丧失对整个生活的美好感受。这种因心情引起的得失,比起物质上的得失,更加致命。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类事件对我们心态所形成的那种漫长主宰、改变甚至毁灭。豁达、乐观的心态,才是最昂贵、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广的拥有。
舍得是春风、放下是秋雨。有了春风秋雨的浇灌,我们的心灵就能长出参天大树,就能够不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迷乱、迷失,就能坚守生命中最宝贵的尊严、操守、信仰,就能够拥有宁静、闲适而又幸福的人生。
舍弃名利,享受生活的幸福
在物质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利益纠葛和名利纷争。面对人世间名利的得失,是以平常心淡然处之,还是梦回无数、念念不忘地纠缠不放,这两种选择,是对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检验。人世间真正的修行之人和拥有大智慧的人心淡如水,遇危难不惧,得誉不惊,受辱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以平常心面对人世间的名利得失与生命中的潮起潮落,那种超然的气度与风骨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平常心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一种恬淡洒脱、气定神闲的心态。
德国的尤利乌斯先生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他的画中都是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不过却很少有人来买他的画,这使他想起来有点伤感,但那也只是一小会儿。有一天他的朋友劝他说:“玩玩足球彩票吧!只花两个马克就可以赢很多钱!”性格随和的尤利乌斯听后就花了两个马克买了一张彩票,并且真的中了彩,他因此赚了50万马克。
他的朋友前来祝贺,对他说:“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尤利乌斯笑着回答说:“我现在只画支票上的数字!”尤利乌斯买了一栋别墅并做了一番装修,他很有品味,买了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斯小桌、迈森瓷器,以及古老的威尼斯吊灯来装饰这栋别墅。装修完毕之后,他很满足地坐下来,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着新居的美妙。忽然他想到应该去看看朋友了,就把烟往地上一扔,马上出门了。燃烧着的香烟躺在地上,点燃了华丽的阿富汗地毯……
一个小时以后别墅变成了火的海洋,最后完全消失在灰烬中。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跑来安慰尤利乌斯。“尤利乌斯,真是不幸啊!”不料尤利乌斯反问他们说:“怎么不幸了?”“大火造成的损失啊!尤利乌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尤利乌斯笑着回答说:“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两个马克而已。”
面对物质世界的名利得失,若能拥有宠辱不惊的胸怀以平常心淡然处之,这人世间的确再也没有可以让人畏惧的因素。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欲所惑都是庸俗之人所为,常怀感恩之心、常存知足之念,以平常心面对名利得失,是排除烦恼与恐惧的制胜法宝。平常心是红尘人世中难以看破的大智慧,它是历经繁华之后的淡泊超脱,是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中国的道家始祖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有些事看起来是坏事,但事情的进展和变化却出乎人的意料竟成了好事。而有些明明是好事却反而变成了坏事。人生如此,自然界的万物也是如此,看透了这层道理就不必执著于人世间的得失。
平常心并不是可以轻易拥有的,它是智者历经磨难与挫折之后的一种心灵上的感悟,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以平常心处世就能使自己从物欲中摆脱出来,真正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尚境界。
放下就是自在,放下就是快乐
两个和尚一起到山下化斋,途经一条小河,两个和尚正要过河,忽然看见一个妇人站在河边发愣,原来妇人不知河的深浅,不敢轻易过河。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和尚立刻上前去,把那个妇人背过了河。两个和尚继续赶路,可是在路上,那个年纪较大的和尚一直被另一个和尚抱怨,说作为一个出家人,怎么背个妇人过河,甚至又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言语。年纪较大的和尚一直沉默着,最后他对另一个和尚说:“你之所以到现在还喋喋不休,是因为你一直都没有在心中放下这件事,而我在放下妇人之后,同时也把这件事放下了,所以才不会像你一样烦恼。”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只要你不把闲事常挂在心头,你的世界将会是一片风光霁月,快乐自然愿意接近你!
其实,生活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辈常常自生烦恼,“空添许多愁”。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感慨:事业小有成就,但心里却空空的。好像拥有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总是想成功后坐豪华邮轮去环游世界,尽情享受一番。但真正成功了,仍然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去了却心愿。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让人放不下……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
那人不语。
哲人说:“当你感到负重无法前行时,你就得放下一些、舍弃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前行啊!”
人生在世,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放弃的。在仕途,放弃钩心斗角、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就会得到淡泊和宁静;在商海逐浪,放弃对金钱无休止的追逐和占有,就会得到安心和快乐;在人生得意时,放弃占有和继续拥有之心,得到的是家庭幸福。
思维点亮人生
人生有许多烦恼和痛苦,其实大多是我们内心欲望太多,执著于自己希望得到的一切。欲望太多、太重,只会给自己增加压力,羁绊你前进的脚步,会让负重的你陷入人生的陷阱中。适时的放弃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懂得放弃的人决不会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们的目标是长久而真实的获得。放下,心灵才能自由;放下,生活才能轻松;放下,人生才能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