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未来,紧握思维的杠杆撬起整个地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1世纪是日新月异的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是新思想、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世纪,一言以蔽之,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创新是没有尽头的,因而创新思维也永无止境。前一波的创新刚刚获得成功,新一轮的创新又将开始,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走进21世纪,走向未来的。对于我们个体的人而言,也只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什么叫创新?《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形象的解释: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位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这时请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而这里的方法正是去进行创新,如果那个穷人只是依照常规去乞求一锅肉汤的话,毋庸置疑,他肯定得不到,那么结果可能是他被饿死或冻死在那个暴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们也许可以说,当时他别无选择,在明知道常规方法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时,就选择了创新,用创新的思维去为自己赢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从上面的例子上我们可以知道,创新不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有其天赋的2%~5%,人可挖掘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提倡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打开这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去打破常规,产生创新性思维,我们的个人才能够得到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够不断前进。除了创新,我们别无选择。

    宋代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当人们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更多的评价是说他的机智、聪明使他有了那样的想法,使另一个孩子的生命得到了幸存,却忽略他此时打破常规思维的胆识。设想,倘若司马光陷入常规思维的枷锁,那个孩子就极有可能淹死,在此时唯有打破常规,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化险为夷,扭转乾坤。

    在近代,进化论的创始者达尔文也是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设想如果没有达尔文当时的创新精神,打破常规,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进化论,今天的人类又将是何种状态呢?

    曾有一位探险家深入雪山被困,食粮耗尽,精疲力竭,虽与外界取得了联系,但在茫茫雪海之中寻人又谈何容易?警方虽出动了数架直升机,仍是难寻踪影。在如此“弹尽粮绝”,又无外援的情况下,按常理已是希望渺茫,然而此时探险家打破常规,割肉放血,这虽是加速自己的死亡,可鲜血染红一片,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格外显眼,最终,他获救了。在似乎绝望的困境中,他打破常规、解放思想,终于创造出了新的生机。

    谈古论今,任何成大业、干大事者无不具有这种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在如今这个发展飞速的时代,无论在何种领域,都急需这种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人才。想要占得先机,胜人一筹,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超前意识带来伟大创新

    要具有正确的预见,就必须具备超前的思维,也可以说是超前意识。所谓超前思维,就是运用一种高智能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获得常人不能得知的信息,从而提前做出正确决策,取得事业成功的思维活动。有了超前意识,就能有所创新,创造出现在没有的东西,让思想突破现有的牢笼。

    有人说,能预知三天之后发展变化的人,是聪明的人;而能预知三年之后发展变化的人就是伟大的人。只有想在他人前面,才能做在他人前面。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里,只有“超前”,才能把握时机;只有超前,才能获得发展;只有超前,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意萧条,工厂主杰克看到战时百业俱凋,只有军火是个热门,而自己却与它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他告诉儿子,缝纫机厂需要转产改行。

    儿子问他:“改成什么?”

    杰克说:“改成生产残废人用的小轮椅。”

    儿子当时大惑不解,不过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办了。经过一番设备改造后,一批批小轮椅面世了。随着战争的结束,许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士兵和平民,纷纷购买小轮椅。杰克工厂的订货者盈门,该产品不但在本国畅销,连国外也来购买。

    杰克的儿子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财源滚滚,在满心欢喜之余,不禁又向其父请教:“战争即将结束,小轮椅如果继续大量生产,需要量可能已经不多。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需要呢?”

    老杰克成竹在胸,反问儿子:“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

    “人们对战争已经厌恶透了,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杰克进一步指点儿子:“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要靠健康的身体。将来人们会把身体健康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所以,我们要为生产健身器做好准备。”

    于是,生产小轮椅的机械流水线,又被改造为生产健身器。最初几年,销售情况并不太好。这时老杰克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子坚信父亲的超前意识,仍然继续生产健身器。结果就在战后十多年左右,健身器开始走俏,不久便成为热门货。当时杰克健身器在美国只此一家,独领风骚。老杰克之子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品种和产量,扩大企业规模,终于使杰克家庭进入到亿万富翁的行列。

    一个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就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从这个工厂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知道,正是由于杰克有着超前意识,在超前意识的引导下,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为他带来了利益。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需要有超前意识,摆脱僵死的思维定势,去有所创新。人们曾幻想能够插上翅膀飞上蓝天,根据这种超前思维体现出的幻想,美国的莱特兄弟努力观察研究,终于创造出了虽然简单但能够飞上天的第一架飞机。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描述出当时还没有出现的潜水艇、导弹、霓虹灯、电视等,这些在不久以后都逐渐成为现实。“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创作出了以人类飞向月球为题材的故事,这个人类的梦想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实现了,美国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美国工业设计师诺曼·贝尔·盖茨1940年在“建设明天的世界”博览会中,代表通用汽车公司设计了“未来世界”展台,为未来的美国设计出环绕交错、贯穿大陆的高速公路,并预言:“美国将会被高速公路所贯穿,驾驶员不用在交通信号前停车,而可以一鼓作气地飞速穿越这个国家。”尽管当时有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甚至提出反对意见,但这一预言现在已变成现实。高速公路以其安全、快速、实用的功能和美观的造型遍布全世界,为大自然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以上的例子还有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毫无疑问,肯定是导源于我们所具有的超前意识,让我们去想象当今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并千方百计地将其转变成现实。人是一个好奇的动物,当有了想象之后,就会努力去把它们一一实现。

    人类社会五光十色的科研成果,无疑是超前思维的伟大丰碑。齐奥尔科夫斯基从当时的气球飞行前瞻未来,以超前思维谱写了“星际航行三部曲”,提出了多级火箭宇宙空间飞行的设想,为世界航空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发展构架了桥梁;卢瑟福研究放射性原理,探索出了原子分裂的过程和基本结论,为后人顺利迈进核门槛奠定了基础;贝尔德出于对电子技术的好奇,着魔似的迷上了电视发明,终于使人们的视线迎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回顾世界科技发展史,牛顿的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孟德尔的遗传学说,李政道、杨振宁的“宇宙不守恒假说”等等,这些都是超前思维的硕果。上述事例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超前思维往往能使创造性和先进性实现完美统一。

    中国古语有云:“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需要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够得到最正确的结果。

    我们知道,生存的价值和品质是由我们所做的事情决定的,要成为正确的人,就要看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我们是否能把握历史和地理交会的这个时空、这个点,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提高我们生命的品质。此时此刻我们所做的事,就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是留在原地踏步还是迈向未来。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现在处身于何处,而是我们生活的方向在哪里。只要我们有了超前意识和思维,我们才会有所创新,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

    超前意识和思维使我们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前驱和带领者,所以我们不要让时间成为竞争的界限或者障碍,必须超越时间获得事业上的更大成功。每个人都该记住,面对生活,我们要让自己拥有最开阔的心胸、最长远的眼光、最超前的行动力。具有超前意识,我们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不断迈向更高的人生阶梯。

    用创新改变冷门

    冷门、热门这两个词语如今已经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生活,从高考时选择专业,到毕业后选择工作,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着找到一个热门的专业、一份热门的工作。可实际上呢,我们当时有没有想到如今的热门能否意味着永远的热门?而如今的冷门又能否永远的冷门下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如今这个变化如此迅速的社会里,我们怎么能期待可以找到永远热门的事情呢。那么,我们想保持成功、想永远热门的关键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有能力去把如今冷门的东西变成热门的,这样我们就学到了创新的能力。有了创新的思维,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让自己处于热门的状态。

    古时候,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地村民均以红薯为食。由于风调雨顺,红薯经常大丰收,人们便不怎么爱惜粮食,把吃剩的红薯皮也随意乱扔,只有一个老汉,把红薯皮留下,并把别人扔的红薯皮也收集起来。人们都笑他寒酸,但这个老汉却不以为然。他把红薯皮堆在自家院内,天长日久,红薯皮渐渐垒成一堵墙。若干年后,该地连年大旱,粮食几乎绝收,大批的村民饿死,甚至出现吃人的惨剧。唯有老汉一家靠那堵用红薯皮堆起的墙活了下来。

    在这个故事里,老汉正是把“冷门”的红薯皮留了下来,所以若干年后,他们一家才可以生存下来。

    用高瞻远瞩的眼光及智慧把冷门变成热门。在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的冷门,也没有永远的热门,我们要想有所得,就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去选择那些即将成为热门的冷门。能快一步的是谋动在先的头脑,现代社会的生存原则就是“快鱼吃慢鱼”。先行一步,在大家尚未意识到时投入到一种冷门中,就能得到有益于自己的东西。用头脑去创新,把冷门变成热门,远比跟在别人后面要快得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去创新,去赢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世界上没有不值钱的东西,财富除了创造亦可寻觅,而把冷门变成热门,也就是把别人不要的东西创造性地加以发挥,使之转变为无穷无尽的财富。赶潮流跟在别人后面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变成热门。我们千万不要盲目跟潮流,要预见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

    我们在面临专业选择的时候,能够预料到冷门可以变成热门吗?我们大多数人所看重的只是如今它是否热门,可这么目光短浅,注定了我们的失败;反之,能把冷门变成热门的少数人,成功必然就在远方向他招手。

    林枫大学时读的是彩色树种植,很多人认为这个专业毕业后同农民也差不了多少。但林枫的选择更出人意料,从北京毕业后回到浙江老家,他承包了一个苗圃,扦插、嫁接,大规模种植,专门进行日本红枫、美国红枫、黑橡胶树等进口彩色树的引种,效益惊人。彩色树在园林绿化中起“画龙点睛”作用,随着上海等各大城市,打造色彩斑斓的城市绿化,不仅城市公园、大片绿地需要,住宅小区的绿化也缺不了它。甚至私家庭院对彩色树也孜孜以求。彩色树需求量扶摇直上,很卖得出价钱。林枫创业两年,资产已经高达数百万元。

    同样,李文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时经历了种种艰难,正沮丧时,住在同一小区的张先生前来为自己的雌博美犬求偶,希望能与李文家的那只雄博美犬结成伴侣,共育犬儿,为此,张先生宁愿倒贴“彩礼”2 000元。这件事让李文灵机一动:何不开家宠物配种店,当个动物“红娘”呢?于是他向父母借贷数万元,买回纯种的苏格兰牧羊犬、金毛犬、博美犬等种犬,每配一次种,价格从2 000元到6 000元不等,很快引来大批生意。挖到第一桶金后,李文做大宠物店,寄养、美容、销售宠物食品等,年赚百万元。

    从上面林枫和李文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善于去发掘生活中的机会,善于抓住每一个灵感,就可以在一瞬间有所创新,把冷门变成热门,就可以为自己赢取利益。我们都应该知道有的职业,现在看起来不受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很可能转变为热门职业。像前些年许多学生都愿意到企业当白领、搞管理,而轻视技工、技师等蓝领岗位,造成现今蓝领人才的供不应求,以及其薪资待遇的提高,技术蓝领岗位现今俨然成了热门。因此,我们对冷门职业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妨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职业。

    在我们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有多高的职位、有多少财产、是否从事热门职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实现了我们的价值,是否有所创新,是否为社会留下了有价值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说自己无愧于这一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才可以有创新的能力,去想着把冷门变成热门。而所谓的“冷门挖金”,也就是把“冷门变成热门”,就是人弃我取。只要取到了对自己有益的“冷门”,就必然可以取得成功。

    看看从古至今,那些成功的伟人,谁一开始从事的不是当时所谓的“冷门”呢?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将当时的冷门进一步转化成热门、善于创新,而这一步的转化、这一步的创新,不仅让他们名垂千古,而且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应该从这些伟人身上认识到,只有将“冷门变成热门”,我们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逃离现实的思维牢笼,让我们不断取得成功。

    创新存在于每个细节之中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而这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有了一次超常规的突破,而这个突破很有可能让这个社会发生大的变革。牛顿从苹果落地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而如今没有人否认得了这个定律给我们的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杜拉克认为,创新变革不是浮夸,它要做的只是某件具体的事,有时只是自己的一个简单想法,就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

    我们都知道,几十年前的日本还是一个小国,人口少、占地面积小、经济不发达,但日本如何能在战后的五十多年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呢?日本人甚至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把此归结为日本的一种精神。但深思熟虑后,我们就可以发现,是“细节”创新给日本带来了变革,从而让它一下子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不错,也许在我们脑子中很难回想出过去几十年日本有什么大的革命性的发明,但是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他们发明了方便面,发明了卡拉OK,包括吃水果的调羹他们都设计成锯齿状便于切割……正是这些细微的发明,这些细节上的经营,让他们有了如今的地位。可见,细节的每一点滴进步同样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效益。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为什么细节会成为魔鬼的栖身之地呢?因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会忽略细节的存在,从而让魔鬼有机可乘,有时忽略了细节的存在,就不仅仅是让你停滞不前了,有时甚至可以让你倒退很多。在一些人的错误观念里,创新变革是始于宏伟的目标,终于备受瞩目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不起眼的细节能成为制约创新变革的“魔鬼”。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细节是创新之源,要想获得创新,就必须明白“不择小流方以成大海,不拒抔土方以成高山”的道理。

    在我国,许多企业的领导在寻求创新变革时,不管在技术创新还是在管理创新方面,总习惯于贪大求全,却很少有“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细心和耐心。相反,成功的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创新时,却说:“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事实上,海尔集团在细节上创新变革的案例可谓数不胜数,仅公司内部以员工命名的小发明和小创造每年就有几十项之多,如“云燕镜子”、“晓玲扳手”、“启明焊枪”、“秀凤冲头”等等。并且这些创新变革已在企业的生产、技术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而这些创新变革在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虽然每一个细节看上去都很小,但是这儿一个小变化,那儿一个小改进,则可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量变”会导致质变,那么如果我们把创新比作是一种“质变”,这种“质变”经过了“量变”的积累,就自然会达成大的变革和创新。而这种量变却是异常简单的,它不需要像人类发展一样那么复杂,要历经几千万年才可以形成,却让人一看就懂:原来是这样,我怎么没有想到!

    我们可能每天都在重复地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单调地过着相同的日子,但人的生活必须有原创性,因为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比如,我们现在可做儿时的游戏,但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出儿时那种快乐的感觉了。这就是说,无论你是单调、无聊地过着重复的日子,还是充满激情地过着创新的日子,时间都会在你的人生轨道上留下痕迹,只不过其结果不同罢了。我们都在创造自己的生活,那种以创新的精神进行生活的人,就有可能创造出令自己或者世人为之骄傲的成就;而那种一味单调地重复地过日子的人,可能只是在单纯地累积自己日后才能感觉到的遗憾和悔恨。

    一位母亲教女儿如何烧羊腿。她向女儿讲明了要用哪些调料,诸如大蒜、欧芹和其他香料,然后她拿出烤盘把羊腿放在台端开始切。可是要切开,并不容易。

    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你要把羊腿切开?”

    母亲停了下来,看看羊腿,然后看着女儿的眼睛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你外婆就是这样教我的。”

    女儿说:“我们给外婆打个电话。”

    很快,外婆的电话接通了。

    女儿说:“外婆,妈妈正在教我怎样烧羊腿,而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要将羊腿切开?”

    外婆大笑道:“喔,因为我们原来用的烤盘不够大!”在母亲的意识中,一直误以为羊腿非切开烤不可。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也看出这个女儿正是从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发现了母亲这么多年来的错误做法。虽然说这个故事到最后并没有产生什么明显的变革,但是也许通过这次经历,母亲和女儿都会明白其实很多细节并不一定要照搬,可以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变革。那么也许在不久以后的某一天,她们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据说是商朝的建立者汤刻在浴具上的铭文,旨在激励自己不断创新变革,每天都有所作为。我们应该效法商汤,学会在单调的人生中,不断地在每一个细节上进行创新变革,不断地保持生命的活力。我们必须记住:注重细节可以成就完美,可以成就我们未来的辉煌。

    激发潜伏在体内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才有的高级思维活动,是成为各种出类拔萃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即使遗失了与生俱来的创新思维,我们也可以通过运用心理学上的自我调节,有意识地在各个方面认真思考和勤奋练习,重新将创新思维找回来。卓别林说过:“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

    1. 张开想象的翅膀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他之所以能研究出“狭义相对论”,得益于他在孩童时期便常常幻想自己同光线赛跑。而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也来自人们想要像鸟类一样飞翔的梦想。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适当的幻想能够引导人们发现新事物,作出新努力、新探索和创造性的劳动。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只运用了大脑想象区大约15%的空间,开发这个空间应该从想象开始。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

    2. 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含义是指一个问题假如存在不止一种答案,就要通过思维向外发散,找出更多妥帖的答案。

    “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这样启发我们。

    当我们思考砖头有多少用途的时候,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可以给出我们很多的答案:建筑房屋、铺路、刹住停靠在斜坡的车辆、砸东西、压纸、垫高、防卫的武器……这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力量!

    3. 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思考分析的顿悟,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表现之一。在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可能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大胆的猜测、急中生智的回答,或者新奇的想法和方案等。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留住这些突然闯入的来客,努力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达尔文在观察植物幼苗生长的过程中,发现幼苗顶端向太阳照射的方向弯曲,推测出可能是由于其顶端含有某种物质,在光照的作用下,转向背光一侧。后来,在达尔文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做了反复研究,才找到这种植物生长素。

    希腊王叫阿基米德想出一个办法检测王冠是否为纯金,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好几天。在洗澡时,阿基米德发现,他所排出的水在体积上与他的身体相等,灵光一闪,他顿悟了王冠的测量方法。

    4. 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创造力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包括三个因素: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是思维的独创性,能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是流畅性,而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对大学生进行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训练,要大学生针对迅速抛出的观念作出最快的反应。速度越快,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疾风骤雨式的训练,非常有益于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 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存在的惊奇是哲学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人们对某一问题具有追根究底的探索欲望时,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便会由此萌发。精神上的需求是产生求知欲的基础,我们要有意识地设置难题或者探索前人遗留的未解之谜,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把强烈的求知欲望转移到科学上去,不断探索,使它永远保持旺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求索,进而探索未知的新境界、新知识,创造前所未有的新成就。

    思维点亮人生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抱残守缺就意味着失败,只有不断创新,你的人生才会保持旺盛生机,你的事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只有不断求新求变,思路之树才能够常青,脚下才会有路,而且越走越宽,前途也就会无限光明。

    附录思维决定创意:世界14大黄金思维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