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故事-长眼睛的怪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曾经热恋过或者厌恶过的地方,总会给人留下一丝不能完全忘却的回忆。

    这一天,浙西山区的茅草村来了位修理匠,七十多岁年纪了,挑着一副小担子串街走巷,他到处敲敲打打,补鞋修伞、箍桶换锅底,什么事儿都有求必应。人们不知道他姓甚名啥,见他秃着个脑壳,便叫他秃师傅。

    秃师傅手艺精,开价又便宜,所以很受村里人欢迎。但有一点很奇怪,他挑着担子走东家、串西家时,两只小眼睛总是“骨碌碌”不停地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这天下午,他走进村西马阿昌家,一看到院子里那棵树,突然就抛下担子扑了上去,久久地抚摸着,半晌没说话。

    马家媳妇秋兰见秃师傅这个样子,心里好生奇怪。

    马家院子里的这棵树是棵怪树,谁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树叶有手板那么大,正面光得发亮,背面却毛茸茸的,而且树干上的纹路有点怪,像一只只眯着的眼睛似的。秋兰记得,婆婆活着时就告诉过自己,早在她嫁过来的时候,这棵怪树在院子里就是这个样儿了,多少年来也不见大,每年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因为长在院子里不碍事儿,夏天还可以遮太阳,所以就一直留着。

    难道这个秃师傅会和这棵怪树有关系?秋兰心里猜测着。

    只见秃师傅在树下站了好一会儿,然后,回过身向秋兰讨水喝。秋兰是个贤惠的女人,见秃师傅不说,她也不好意思追问,于是就应声把秃师傅让进屋,给他端过椅子,端上热茶,让他坐下慢慢喝。

    秃师傅喝着茶,东看西看,东聊西聊,最后开口道:“嫂子,我可以同你商量件事吗?”

    秋兰问:“什么事?你说吧。”

    秃师傅指指那棵树,说:“秋天这棵树落叶的时候,你能不能替我把这些树叶保存好,到时候我来向你买,一片树叶一角钱。”

    秋兰惊异地问:“你要树叶干什么?”

    秃师傅眨眨眼:“我……我有用……”

    秋兰将信将疑:“你这话当真?这树叶子真有用?”

    秃师傅肯定地点点头:“我说话算话,到时候你替我收好,我一定来,一片树叶一角钱。”

    “那……”秋兰说,“那你到时候来取就是了,这树叶子,还要什么钱?”

    当天晚上,秋兰把这事同丈夫阿昌说了。阿昌怎么也不相信,连连摇头,说:“这秃老头,不是在开玩笑就一定是神经病。世界上哪有这种事,一片树叶子一角钱?嘿嘿,做梦去吧!”

    可让阿昌大吃一惊的是,这年秋后,秃师傅果真来了!他把秋兰扫成一堆的树叶子一张张地数了一遍,一共是5230张,他当真就留下了523块钱,把树叶子都带走了。临走时,还特别给秋兰交代,明年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再来。

    这下子,阿昌和秋兰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了。阿昌想,这老头用一角钱买一片树叶子,那就说明这树叶的价值肯定远远不止这些,否则,谁肯做赔本的买卖?他想起两年前,隔壁人家一只喂鸡的破碗,被城里人十块钱买了去,当时还以为发财了呢,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人家城里人一转手卖了几万块钱哪!

    阿昌越想越觉得这树叶子的价值深不可测,自己绝对不能犯隔壁人家卖破碗的错误。夫妻俩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年秋天,秃师傅又来了。这次阿昌和秋兰待他如上宾,树叶子的交易结束后,他们又递茶又敬烟,还留他吃饭。末了,阿昌把十八岁的儿子领到秃师傅面前,一定要他收下做徒弟。

    秃师傅奇怪了:“现……现在是什么时候啦,好工作多的是,你们……你们是开玩笑吧?”

    夫妻俩忙说理由,搬出一条又一条,说到最后,眼珠儿都说红了,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盛情难却,秃师傅只得同意。于是夫妻俩千恩万谢,第二天就让他把儿子带走了。他们的小算盘打得很精,让儿子一步不离地跟着他,不就可以彻底弄清楚那树叶子的秘密了?

    打这以后,秃老头再来买树叶子,就一年比一年少了。为啥?阿昌和秋兰悄悄地把它们给留下来了。他们把这些树叶子晒干,然后一袋袋堆在屋子里,等待着一旦儿子打探到这些树叶子的秘密后,他们就可以发大财了。

    可是,星移斗转,日出日落,好几年过去了,儿子带回来的消息都是:秃师傅买回去的树叶子,都原封不动地放在家里,一动也没动过。阿昌和秋兰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们觉得心急喝不了热粥,老头总不会把秘密带到棺材里去吧,所以下定决心耐心等待。

    终于有一天,儿子突然跑回来告诉他们,秃师傅病在床上,快不行了。夫妻俩连忙跟着儿子赶了去。只见秃师傅躺在床上已经不能动弹,脸色蜡黄,呼吸微弱,连眼光也很黯淡了。

    夫妻俩心急如焚,连忙请来医生,给他打了一支强心针。待他的眼睛稍稍亮了一点后,他们双双俯在他的耳旁,急切地问:“师傅……你……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秃师傅摇摇头。

    阿昌再也耐不住了,急不可待地问道:“那些树叶子有什么用啊?”

    秃师傅还是摇头。

    夫妻俩不死心,连忙叫儿子捧来一袋秃师傅从他们家收来、一直放在屋子里的树叶,递到他面前,大着嗓门说:“这都是你用钱买来的,怎么会没用呢?”

    秃师傅的嘴唇动了动,还是两个字:“没……用。”

    没用?没用你花那么多钱买它干什么?

    秃师傅嘴唇又动了动,挣扎着一字一句说:“真……真没用,买……是……是为了谢谢……谢谢你们……”

    夫妻俩简直如入云山雾海:为什么要谢谢我们?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认为是秃师傅的神经错乱了。

    秃师傅却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事情的由来——

    三十多年前,秃师傅的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灾,他万般无奈,拖着两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出外讨饭度日。一天清早,两个孩子突然走失了,他找了老半天也没找到,这时候,正好看到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挂着一个绳套,绝望中的他觉得这也许是天意了,于是就搬块石头垫脚,把自己的脑袋伸进了绳套里。就在这时候,这家女主人砍柴回来,见状赶紧把他救下来,后来又帮他找到了两个走失的孩子,硬是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一点面粉做成饼子,塞进他的怀里。他心里真是感激不尽,所以在离开时,特意从树上摘走了一片树叶。他说,以后看到这片叶子,就会记起这家女主人的救命之恩。

    后来几十年过去了,秃师傅的两个孩子都有了出息,而且待秃师傅很好,让他吃穿不愁,这就使秃师傅更加记起这段往事,就想在有生之年能够好好谢谢恩人和她的全家。

    为了了却这个心愿,他重新挑起了年轻时的修补担,开始循着记忆中的地方串村走户地寻找,可两年多过去了,却总是一无所获。一直到那天走进阿昌家的院子,看到那棵长着眼睛的怪树时,他眼前豁然一亮,后来进屋喝水时,看到墙上挂着的秋兰婆婆的遗像,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本想把事情说个明白,但又担心秋兰和阿昌他们不肯接受他的报答,这才想出这个法子。他打算以买树叶为名,逐步把自己的积蓄都用来资助救命恩人的后代,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完成自己一个久远的心愿……

    阿昌和秋兰听了这个由来,羞愧难当,简直觉得无地自容,连头也抬不起来了。

    (宋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