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兄弟-第514章 081利益合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与萧大成会合后,萧文雨急忙前往宋城和几大货运巨头会晤。双方会晤的地点是宋湖上的一艘画舫,画舫中央是两张茶几,茶几上有冷菜、瓜果、茶水,萧文雨和萧大成坐在右侧,华东几大快递巨头坐在左侧。

    90年代初期,许光辉在宋城汽车站开车,主要路线是宋城至上海,他发现,从宋城到上海邮政至少需要两三天,但很多客户的货物需要第二天送达,他们只好托汽车代运,但到了汽车站后,需要客户去汽车站提货。汽车代运价格高,运货量少,又缺少保障,有时候发生丢货、少货、错拿现象。有些运输量大的客户自己包车送货,有些运输量少或者选择邮政或者多花钱包车。

    他和同事孟伟明一合计,成立了华通货运公司,靠着和宋城汽车站、上海汽车站的关系,一个人在宋城,一个在上海,接货,包车,送货,分发,一年下来,赚了5万多块钱。赚了钱,他又拉了同村人郭怀德、小舅子姜博和十几个同乡一块接货送货。

    过了两年,孟伟明自立门户,成立华达货运,又过两年,郭怀德和姜博也自立门户,成立了海通货运和海达货运,其他合伙人有的继续跟着许光辉,有的跟着孟伟明、郭怀德和姜博,有的也自立门户。

    在许光辉和孟伟明众人的带领下,宋城成了中国长江流域货运行业集中地,仅仅四大货运巨头已掌控着长三角80%的货运市场,也掌控着中国货运业40%的江山。这四大货运巨头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到了21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政策,不少东部企业往内陆迁移,货运需求越来越大,区域渗透也越来越强,许多外地货运公司进军长三角,许光辉众人也希望往外地扩张。

    许光辉三十五六岁,个头不高,稍稍偏胖,脸上带着微笑,他是宋城货运行业创始人,也是领头人,他和萧文雨寒暄之后,笑着问:“萧主席,南风货运是南三角最大的货运公司,又和你们南天集团合作多年,他们也在往北扩张,你怎么不和他们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呢?”

    萧文雨笑着回答说:“长三角是南天集团的重点未来市场,自然找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本土货运企业合作。”停了停,“我们和南风货运合作多年,也需要引进几家货运企业和他们竞争,促进他们的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提高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郭怀德四十岁左右,做事稳重,他笑着问萧文雨:“萧主席,你和北方集团萧文生是什么关系?”

    萧文生没有隐瞒,苦笑着说:“他是我二哥,北方货运总经理萧文康是我二爷的孙子。”

    郭怀德故作吃惊地问:“北方货运已经在长三角有了货运点和货运路线,你们怎么不与他们合作呢?”

    萧文雨耸耸肩,“我是生意人,在商言商,谁给我的价格低,我找谁合作,我想他也是。”

    孟伟明微笑地看着他,问:“有传言说,你和他有冲突,是真的吗?”

    萧文雨看看萧大成,笑着说:“我更想说是误会,我们俩尽管从小一块长大,但后来他去了西北,我去了南城,一别十二年,多少也有些隔阂,何况,他也是南洋集团继承人。”

    姜博笑着说:“老孟,萧主席找咱们是合作,咱们问人家这么多家事干什么?”

    孟伟明笑着叹口气,“南天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屈尊来找咱们合作,是咱们的荣幸,但萧文生发话了,谁敢不涨南天集团20%的货运价格,便是他的敌人。”

    姜博轻轻地敲了一下茶几,不满地说:“萧文生也太霸道了,凭什么冲咱们指手画脚。”

    孟伟明耸耸肩,“北方货运是中国货运行业龙头,又是全球七大货运之一,他继承南洋集团后,又有了全球七大货运之一的南洋货运,咱们不能不谨慎。”

    姜博不屑地说:“北方货运不过有市场份额的25%,咱们几家联合有40%的市场,怕他做什么?”

    郭怀德给姜博添了茶水,笑着说:“小姜,他们终究是货运行业龙头,我们的海外生意也要靠北方货运和南洋货运,没必要得罪萧文生。”

    孟伟明看看萧文雨和萧大成,符合地说:“是呀,一下子得罪两大劲敌,我们不能不好好地掂量掂量。”

    许光辉给萧文雨和萧大成倒杯,苦笑着说:“萧主席,萧总,你们主动约我们合作,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但老孟说的是,我们一下子得罪两大劲敌,不能不谨慎呀。”

    萧文雨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时而争执时而商议,暗暗笑了,他们非常希望与自己合作,但又怕自己和北方货运、南风货运的特殊关系利用完后抛弃他们,需要自己拿出诚意了。“二哥的志向是全球市场,他继承南洋集团后,北方货运和南洋货运联合,以后要做也是做全球货运霸主,不是国内市场。”

    他停了停,接着说:“南风货运尽管想做中国货运行业老大,但他们这些年主要经营的市场是东南省,要想扩大至整个中国市场至少五年,这也要迈过你们华东省几大货运巨头和地方货运同行。”

    他看了看众人,继续说:“收购华东精诚机械厂仅仅是我们往长三角发展的第一步,我这次来上海,不仅是和诸位谈合作,也想收购一家造船厂,联合我们的东海造船厂、华东造船厂,组建一家中国民营造船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南天科技、南天服装、南天地产、南天啤酒、南天工程机械也即将一一进军长三角。”

    他看众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期盼,笑着说下去,“中央政策的下一步发展策略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我们南天集团不仅有意进军长三角,也要进军中部和西部,我希望找几家盟友一块共创未来。”

    许光辉笑着问:“南方市场呢?我们几次想进军南方市场,在秦天功的作梗下,最后铩羽而归。”

    萧大成笑着插言说:“我们南天机械在东海建厂后,几乎天天和南城工厂有货运来往,你们假借给我们送货,在南城建货运点,秦天功再霸道,也不敢公然打击我们南天集团的合作伙伴。”

    萧文雨也笑了笑,“我们南天集团在海州、南平、南康几个城市有工厂,你们也能在这些城市建货运点。”停了停,“你们不便出面,我们能帮你们找地方。”

    姜博笑着和许光辉说:“姐夫,萧主席拿出诚意了,我们也不能小气吧。”

    许光辉尚未说话,孟伟明苦笑着说:“萧主席,你的诚意,我们非常感动,但萧文生已经发话,如果谁敢不给南天集团涨价,他便打击谁。这样吧,我们少涨一点,涨10%吧。”

    萧大成反而笑了,“孟总,你们怕了北方货运吗?”

    孟伟明脸红了,急忙辩解说:“不是怕与不怕,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们要想走出中国,也要靠北方货运和南洋货运在全球的货运网络。”

    姜博看看许光辉,笑着说:“姐夫,老孟,萧主席拿出了诚意,我们也不能少了诚意,我们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给他们涨价20%,再给他降价20%,实际上也给了南天集团4个点的优惠。”

    郭怀德赞同地说:“小姜鬼点子多,北方货运打市场的时候,不也是给人家价格优惠吗?他再霸权主义,也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孟伟明想了想,“咱们也不能给萧文生留下口舌,这个优惠期是三年,三年之后,我们视市场行情谈新的货运价格。”

    许光辉又给萧文雨和萧大成倒茶,笑着说:“萧主席,萧总,你们以为呢?”停了停,叹口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请萧主席谅解我们的苦衷。”

    萧文雨笑了笑,“许总言重了,中国货运成本比发达国家高了50%左右,这很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我希望我们合作后,能给整个货运行业带来一股压力,刺激他们改变管理和运营莫属,降低成本,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许光辉感叹地说:“萧主席的高度和格局叫我们汗颜,希望我们合作后,能给中国货运行业带来一个新景象,也给中国经济腾飞出一份力。”

    接下来,众人谈了一些后续的合作,姜博的海达货运做马前卒,假借帮南天机械运货在南城建安区成立几个货运点,然后再在南城其他区和海州、南平、南康城市建立货运点。

    谈判结束后,许光辉众人请萧文雨和萧大成在宋湖旁的一家本地餐厅吃了午饭,又陪着萧文雨和萧大成游览了宋湖。

    萧文雨和萧大成在宋城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回东海市。萧大成开着车,“文雨,你下面去哪儿呢?”

    萧文雨笑了笑,“孔祥嘉有个朋友在沙州市任市高官,我想在沙州收购一家和东海造船厂规模相似的造船厂。”

    萧大成非常高兴,“中国造船厂的数量和吨位数全球第一,但技术和质量落后于韩国和RB造船厂,以后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了,也势必造成竞争力下降。”停了停,“沙州是中国民营造船基地,有市高官帮忙,必然马到成功,你怎么突然想收购造船厂呢?”

    萧文雨又笑了笑,“我想给孔祥嘉一份厚礼。”

    萧大成赞同地说:“好呀,孔祥嘉年轻有为,又有靠山,以后前途不能估量,但新的造船厂你想叫什么名字呢?”

    萧文雨愣了愣,笑着说:“我想叫南天造船厂,你说呢?”

    萧大成反对说:“我不赞同,这样一来,咱们收购南洋造船的事情必然曝光,这是在激化和文生的矛盾。”

    萧文雨苦笑着耸耸肩,“二哥手下人才济济,情报人员遍布全球,我们这点事怎么能瞒着他?”

    萧大成叹口气,“美苏争霸的时候,地下潜艇不知道打了多少仗,他们的部队在支持国也不知道有了多少交火,明面上,至少没有交火。他们心知肚明,一旦曝光了,或许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萧文雨又耸耸肩,“二哥已经宣战,也涨了咱们的货运和钢铁价格,我们何必再遮遮掩掩呢?”停了停,“这次和华东几大货运巨头谈合作,我们要想不被二哥和其他敌人控制,只有扩大规模,拥有一个他们不与我们合作便失去利益的实力。”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孔祥嘉来东海市是镀金锻炼和积累业绩,最多两三年,他必然去一个新的城市或省份任市高官或高官高官,我们也要抓住机会扩大市场。”

    萧大成也笑了,“你现在越来越像胡雪岩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