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姑娘李子柒-第137章 八音能谐毋相夺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或许罗慧娴暗藏着的目的性,被郑尚锦这样一个性灵通透的人一眼就看穿了,他又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所以他便有些腻烦她这种权宜式交际。

    罗慧娴花那么多钱帮了我,我也必须要真心帮她。

    见她半自责半央求着,我便忘情地把着郑尚锦的手,央求道:“师傅,三姐真正是一个好人,对我们姐妹几个都好得没法说。师傅就应了她吧,要是以后她再惹师傅不高兴了,再任师傅处置。”

    他看着我把着他手臂的双手,使得我顿时羞红了脸,放手往回缩,却被他一把抓着我的双手。

    他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抓住我的双手,是为我打消尴尬,对我笑说道:“子柒,我们之间,就该有这样的亲近,像家人一样。你心里对我没有隔阂,我也不能把你当外人。”

    说着,他怕怕我的手,随之松开,微微扬起下巴,刻意高傲地说道:“子柒这样求我,就看子柒面子,以后三姐有空的话,随时找我喝酒。”

    米霭一边咀嚼着,一边轻轻鼓掌:“好,这样好。”

    郑尚锦对米霭翻白眼:“怎么好?我好被你欺负?”

    米霭猛咽一口,才咧嘴笑道:“我当然是为老师好啊。三姐有钱又有闲,要是能时常陪老师共饮,我也不用再日日想着老师孤影独醉,惨兮兮的样子哦。”

    “你日日想着我?放你的魔头屁,你还吃不吃?”

    “要吃,要吃。”米霭又拿起叉子吃起来,嘴里嘀咕道:“老师你说粗话。”

    郑尚锦把自己的半盏蟹黄鱼子酱拿起来放在米霭面前:“喜欢吃就都吃掉,真是服你了,一副永远吃不饱的样子,也真难为你的身材还这样好,只可惜这些好吃的竟都白吃了似的。”

    “我就知道,老师对我特别好,刻意把好吃的都留给我。”米霭嬉笑着拿起勺子来,捧着郑尚锦递过去的蟹黄鱼子酱,细细吃着,还很得意地说道:“老师对我就是好,是最好最好的老师了。”

    郑尚锦不理会米霭,点上烟,看着我:“子柒,学艺术要在潜移默化之中,重在熏陶和领悟。技术反而是容易的,你一定是个聪明伶俐的人,技术方面,到时我指点一二,你就能很快练熟。平日里要多看书,我给你的碟子一定要反复听……”

    米霭马上插进话来:“是的,子柒,老师最开始就是这样教我的,这已经是老师在教你了……”

    郑尚锦也打断她的话:“你吃就好好吃,总是话多得很。你呀,就两样怎么也不够。一是吃,二是话。”

    她学着他翻白眼的样子,几乎和他同时说道:“幼稚。”随后便哈哈笑起来。

    他又继续对我说道:“一定要多看书,特别是文学类,陶冶性情,才能触类旁通。太史公写过: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才能神人以和。”

    我完全听不懂,罗慧娴也静默着等待解释。

    米霭哈哈笑起来:“哈哈哈,老师,你得解释一下,《史记》这样的文言文,子柒怎么听得懂。”

    她这样一笑,我更觉得尴尬。

    郑尚锦继续对我说道:“没关系,一张白纸是最好的,我也就最稀罕你这张白纸。不懂没有关系,以后自然会懂,这就是熏陶,等你真懂了,就是自己的领悟。所谓神人以和,就是说,通过音乐,让人达到与神相和的境界。”

    “于是,就要……”米霭又忍不住似的说起来。

    郑尚锦瞪着米霭:“好,你爱说,就给你师妹解释解释。”

    米霭放下叉子,挺胸端坐,显得很是庄重:“老师这话来源于《史记》中的《五帝本纪》,诗言意,诗是表达内心情感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老师说要多读文学类,顶尖的文学作品就是最高的情感审美;”

    “歌长言,是指用悠扬动听的歌声来咏唱诗,现在可理解为咏唱文学中的情感审美;声依永,就是歌咏时的乐声,包括歌声,其音量音调的高低,要与文学中表达情感的内容相契合;”

    “律和声,是指要用非常符合的音律,是歌声和乐声达到和谐一致。八音能谐,毋相多伦,是说八种乐器的声音音律协调一致,不显得杂乱无章,不相互侵扰,这样的谐和,就能通过音乐,让人与神不相违和,也能领悟到神的境界。”

    说完,米霭又拿起叉子,得意洋洋地笑一笑:“老师,学生解释得可对?”

    “哎呀,了不起得很。”郑尚锦再一次对米霭翻白眼:“你自小有各种家教老师教你,我也手把手教你这么些年,你要是连这也不记得了,我才真的觉得丢人呢。”

    米霭顿时气鼓鼓地,埋着头猛吃起来。

    郑尚锦只好用手指请敲桌面,拉长音调:“哎呀,慢点吃,谁和你抢啦?又不催你。好啦,你是天才,不过,你也确实是天才,该你得意。”

    米霭抬起头来,扭扭肩:“哼,我还是个孩子,就不该对我要求太高,我已经很棒啦,我知道,哈哈哈。”

    “唉!真是羡慕你们这样胸中有诗书的人。”罗慧娴点上烟,蔫蔫地缩在沙发里,显得悽悽然:“我们姐妹几个出生在偏远农村,长大进城了又要忙着打工挣钱,这都错过了多少世间学问啊!唉,趁着年轻,还真得快点补上来,也不枉有米霭、尚锦这样的朋友。”

    郑尚锦附和道:“三姐依然有奋勇争先的心,这就是好的。你和子柒这样的年纪,很是来得及,况且,我认为啊,人任何时候能奋发上进,能坚持不懈,不管什么年纪,都来得及。”

    他看看米霭,又说道:“如我和米霭这样的人,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城里人家庭,似乎很幸运,以前我也这样觉得过。现在看来吧,其实我们这样的人,也比你们少了一些营养,少了自小就领略天地、大自然、田园风光的营养。你们缺少的可以补得上来,我们缺少的,再难补上,因为人一陷繁芜的生活中,再难有那样多的闲情逸致去领略天地。”

    他吸一口烟,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补充道:“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你们看似苦寒的过往,随着你们的奋进,会在你们心里满满炼化成生命中最好的营养,这才是真正求之不得的。”

    《现实与现象》

    作者:杨千意

    屠宰场中谈佛心,烟花巷里话痴情。

    巫山云雨遭秋霜,雪舞妖娆助寒冰。

    沦落之时舔血痕,罹难过后酹幽灵。

    誓言余音更荒谬,流水无情送飘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