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优点-征服忧虑的黄金法则(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回家的路上,我丈夫精神崩溃了,他握紧双拳,锤着方向盘,说道:“贝尔茨,我放不下这个小家伙!”你见过一个男人痛哭的样子吗?那种感觉令人心痛。我们停下车,在仔细商量之后决定到教堂去,祈求上帝明示,他是否要带走我们的孩子,我们会遵从他的旨意。我在教堂的坐席上跪了下来,泪流满面地祈祷:“主啊!我们遵照你的旨意!”

    当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立刻就觉得舒服了一些,一种久违的平静又开始在心中升腾。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重复着:“主啊!我们遵照你的旨意!”。

    那天晚上,我一周以来第一次睡了个好觉。几天后,医生来电话说,小鲍比已经度过危险期。感谢上帝,让我们今天有了这个壮实健康的四岁男孩。

    我知道,有些人认为宗教只适合儿童、妇女和教士,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男子汉”,一个人就可以冲锋陷阵。

    如果他们知道,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男子汉”也是每天都在祈祷,他们一定会十分惊讶。例如,“男子汉”杰克·登普西就曾告诉我,他每天上床睡觉之前都要祷告,也从不忘记在饭前感谢上帝的恩赐。每天训练前他要祷告,在比赛中每个回合铃响之前,他也要祷告。他说:“祈祷能让我在比赛时充满勇气和信心。”

    “男子汉”康尼·麦克告诉我,如果没有祈祷,他就不能入眠。

    “男子汉”埃迪·里肯巴克告诉我,他坚信他的生命得救于祷告,因此,他每天都要祈祷。

    曾任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高管、并曾出任美国国务卿的“男子汉”爱德华·雷·斯特丁纽斯曾对我说,他每天早晚都会祈求上帝赐予智慧,指明方向。

    作为他那个年代最杰出的理财大师,“男子汉”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经常在每个周六的下午独自前往位于华尔街尽头的三一教堂,在那里跪下来并祈祷。

    当“男子汉”艾森豪威尔将军飞往英国担任美英联合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时,他随身只带了一本书,那就是《圣经》。

    “男子汉”马克·克拉克将军告诉我,他在战争期间每天都要诵读《圣经》,并跪下祈祷。蒋介石、指挥了阿拉曼战役的蒙哥马利将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获胜的纳尔逊将军、乔治·华盛顿将军、罗伯特·李将军、“石墙”将军杰克逊及其他许许多多著名军事将领莫不如此。

    这些“男子汉”都体会到威廉·詹姆斯所说的真理:“我们与上帝是相通的,向他敞开心扉,我们最终的命运就能圆满。”

    越来越多的“男子汉”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美国教友的数量已经达到创纪录的7200万。我之前说过,就连科学家们都转向了宗教。就拿亚历克西·卡雷尔博士来说吧,他是《未知的人类》一书的作者,获得过科学家们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卡雷尔博士曾在《读者文摘》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祈祷这种形式能使人们产生最大的力量,它就像地球引力一样真实存在着。作为一名医生,我见过一些病人的病用尽各种治疗方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却通过平静的祈祷消除了病患和抑郁。……祈祷就像镭元素一样,能够散发出内在的能量。……在祈祷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切能量之源来增加自身有限的能量。我们祈祷的时候,就已将自己和驱动宇宙运转的无尽动力结合了起来。我们祈祷能获得部分这样的能量,来为我们所用。单单只是祈祷,就能弥补我们所欠缺的东西,让我们得到加强,东山再起。……只要我们通过虔诚的祈祷向上帝倾诉,我们的身心都将得到改善。任何人只要祈祷了,哪怕只是一会儿,都会有好的结果。”

    海军少将伯德知道“将自己和驱动宇宙运转的无尽动力结合起来”是什么意思,他因为做到了这一点而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阶段。他在《孤寂》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描述。1934年,他在南极深处被罗斯冰障的冰帽掩埋着的一个小屋中度过了整整五个月。他当时是南纬78度以南地区的唯一生物。

    暴风雪在他的小屋上面咆哮,气温跌到了零下82度,他被无尽的慢慢长夜笼罩着。后来,他惊恐地发现,炉灶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正让他慢慢中毒!他该怎么办?最近的救援队也远在123英里之外,要到达他这里得几个月的时间。他试着修理炉子和通风系统,但毒气仍然在泄露,经常让他昏倒,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他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身体日渐虚弱,连下床都困难。他老是担心自己活不到天亮,会死在那个小屋里,长眠于这永恒的冰雪世界。

    是什么挽救了他的性命呢?有一天,在绝望之中,他拿出日记,准备记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他写道:“人,活在世间并不孤独。”他想到了满天的繁星,想到它们有规律的运行,想到永恒的太阳终将照亮南极这片荒原的每一个角落。于是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并不孤独。”

    即便是在地球尽头冰天雪地的一个洞穴里,自己也并不孤独,理查德·伯德的这个意识拯救了他自己的生命。“我知道是这种信念支撑我渡过了难关,”他后来说,“没有人能在一生中耗尽他所有内在的能量,人的体内积聚的力量有些从来就没有被利用到。”伯德通过寻求上帝的帮助,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力量源泉。

    海军少将伯德在南极冰帽中学到的道理,格伦·阿诺德在伊利诺伊州的玉米地里也学到了。阿诺德先生是一个保险经纪人,在伊利诺伊州奇利科西市的培根大厦工作。在谈到如何战胜忧虑时,他是这么说的:

    8年前,我锁上我家的大门,当时我相信那是我今生最后一次锁上大门。我爬上车,一直朝河边开去。我是个失败者。一个月前,我的世界整个塌了下来。我经营的电器生意触了礁,家中的老母卧在病榻上行将就木,而妻子又要生下第二个孩子。医生的账单堆积如山,当初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把家中的一切都做了抵押,包括车子、家具,我甚至连保险单都拿去抵押贷了款。现在一切都泡汤了,我已经走投无路。因此,我上了车,向河里开去,决心了结这乱糟糟的一切。

    往郊外开出几里路,我把车子停在路边,下车坐到地上像个孩子似的放声痛哭。哭过之后,我开始了真正的思考,而不是在忧虑担心中原地打转,我要进行积极的思索。我目前的处境到底有多糟?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我该怎么去改善这种局面?

    想到这里,我当时立刻就决定把所有问题都托付给上帝,让他来处理。我开始祈祷,认认真真地,就好像我的全部生命都仰赖这次祈祷——事实也正是这样。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我把一切问题托付给更伟大的力量后,我立即感到内心平静了下来,这是几个月来从没有过的。我坐在那儿大约有半个小时,一边哭泣一边祷告。接着我回到家中,像孩子般地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上,我满怀信心地起了床。我不再为任何事情担心,因为我知道上帝会指引我。那天上午,我昂首挺胸地走进当地一家百货公司,满怀信心地应聘电器部销售员的岗位。我知道自己会得到这份工作,而事实也是如此。我干得很出色,直到这家电器公司因战争爆发而倒闭。后来我又开始销售人寿保险——仍然是在伟大导师的指引之下,那仅仅是5年前的事情。现在,我付清了所有的账单,家中有了3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和一辆新车,并且还有一份价值2.5万美元的人寿保单。

    回首往事,我很高兴当时曾经失去了一切并在绝望中去往河边,因为那场灾难教会我接受上帝的指引;我现在内心一片平静,充满信心,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为什么宗教信仰会给我们带来平静、安详和坚毅?我会让威廉·詹姆斯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海面汹涌的巨浪不会扰乱海底的平静;一个人若能从更宽广更永恒的视野看待现实人生,那么那些与个人命运相关的日常琐事就会显得微不足道。真正信仰宗教的人同样会心若止水,不受动摇,无论日常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故,都能从容面对。”

    当我们烦恼焦虑时,为什么不试着寻求上帝的帮助?为什么不能像伊曼纽尔·康德说的那样,“信仰上帝吧!因为我们需要这种信仰”?我们何不“将自己和驱动宇宙运转的无尽动力结合起来”呢?

    即使你天生就不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也没有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即使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怀疑论者,祈祷还是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我说“实实在在”是什么意思呢?我是说,不管你是否信仰上帝,祈祷都可以满足普通人的下列三个基本心理需求:

    祈祷帮我们把心中的烦恼准确地说出来。在第四回里我们曾经说过,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祈祷特别像把问题写在一张纸上,如果我们想寻求帮助,哪怕是向上帝求助,我们也得先把它说清楚。

    祈祷让我们有一种与人分担痛苦、不再孤单的感觉。没有几个人能够坚强到独自承受所有的负担与痛苦。有时候,我们的烦恼可能极为隐私,对最亲近的亲人和朋友都难以启齿,这时祷告就可以解决问题。心理医生告诉我们:当我们情感压抑或紧张,抑或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时,把烦恼告诉别人,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我们不便告诉别人,总还可以向上帝倾诉。

    祈祷是采取有效措施的一种形式,它是真正行动的前奏。我相信,一个人日复一日地祈祷,总会有所收获——换句话说,他一定会做些什么去渡过难关。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卡雷尔博士曾说过:“祈祷这种形式能使人们产生最大的力量。”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运用它呢?你称他为上帝、安拉或者神仙都可以,只要这种神秘的自然力量能给我们以帮助,又何必浪费时间去争执称呼呢?

    为什么不现在就合上手中的书,走进卧室,关上门,跪下来,卸下你心头的负担?如果你失去了信仰,那就祈求上帝让你重建信仰吧!你可以说:“哦,上帝,我不能再孤身奋战了,我需要您的帮助和爱心。请原谅我一切的过错,洗清我内心所有的罪恶,为我指明获得安宁、平静和健康的道路,让我的内心充满爱意,哪怕是对敌人也不怨恨。”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祈祷,那就重复七百年前圣方济各写的这段优美而鼓舞人心的祈祷文吧:

    主啊,求你使我们成为你和平的工具,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播种光明,在有悲伤的地方,让我播种喜乐。

    主啊,求你给予我们那梦寐以求的,让我们不求安慰,但去安慰,不求理解,但去理解,不求被爱,但去爱。因为,给予就是我们的收获,宽恕别人,我们就被宽恕,这样的死亡,就是我们的新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