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优点-防止疲劳 永葆活力(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难以置信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名叫保罗·克恩的匈牙利士兵,脑前叶被子弹打穿。他的伤后来愈合了,但是奇怪的是,他再也无法入眠。不管医生采取什么措施——他们尝试过各种镇静剂、麻醉剂,甚至催眠术——都无法让他入睡,连一点困倦的感觉都没有。

    医生们说他活不长了,却被他愚弄了一回。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又健健康康地生活了许多年。他会躺下闭目养神,却从来不能入睡。他的个案是医学上的一个谜,推翻了我们对睡眠的许多看法。

    有些人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睡眠时间。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每晚只需睡5个小时,而柯立芝总统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则是他的两倍以上,他每天有11个小时是在睡觉。换言之,托斯卡尼尼一生用在睡觉上的时间将近1/5,而柯立芝总统则有1/2。

    为失眠而忧虑所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失眠本身。我的一名学员——他叫伊拉·桑德纳,家住新泽西里奇菲尔德帕克的奥弗佩克路173号——就因为长期的失眠而差点自杀。伊拉·桑德纳告诉我:

    我当时真以为自己会精神失常。我的问题在于,一开始我睡得太熟了,闹钟都叫不醒,结果每天早上上班都迟到。为此我很担心,老板都警告我了,要我必须按时上班。我知道,如果再睡过头,就要丢饭碗了。

    我跟朋友们说了这件事,其中一个朋友建议我在睡前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闹钟上,就这样造成了我的失眠症!闹钟那讨厌的滴答滴答声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心结,让我辗转反侧,整夜无法入眠。到了早上,我憔悴不堪,又疲惫又心焦,就这样持续了8个星期的时间。我遭受的折磨简直难以言表。我深信自己会疯掉。有时我在屋内踱来踱去,一走就是几个小时,真想从窗口跳出去,一死了之。

    最后,我去找一位早就认识的医生,他说:“伊拉,我没有办法帮你,没有人能帮得了你,因为这种情况是你自找的。晚上上床之后,如果你不能入睡,就不要理会它,只要对自己说:‘我才不在乎睡得着睡不着,即使我一直醒着躺到天亮也无所谓,反正这样也能得到休息。’”

    我照他的话去做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我已经可以入睡。不到一个月,我都可以睡八小时了,精神也恢复了正常。

    让桑德纳受尽折磨的,并非失眠本身,而是失眠引起的焦虑。

    芝加哥大学教授纳撒尼尔·克莱特曼博士对睡眠问题做过大量的研究,是世界著名的睡眠问题专家。他说,他从来没有听说谁因为失眠而丢命的。实际上,倒是有人因失眠而忧虑,从而导致体力下降,受到细菌侵袭,可是这种损害是忧虑造成的,而非失眠。

    他还说,为失眠所扰的人实际睡眠时间通常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坚称自己“昨晚眼睛都没闭一下”的人,可能已经睡了几个钟头,只是自己没有觉察而已。例如,19世纪著名的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人到老年依然独身。他住在一间公寓里,整天谈论自己的失眠问题,把每个人都烦透了。他在耳朵里塞上“耳塞”来隔除外面的噪声,平静自己的心绪,有时甚至靠鸦片来催眠。一天晚上,他和牛津大学的塞斯教授居住在旅馆的同一个房间,第二天早上,斯宾塞说他整夜没合眼,可事实上,一眼没合的是塞斯,因为斯宾塞的鼾声吵得他整夜无法入睡。

    获得优质睡眠的前提条件是有安全感。我们需要感受到一种超越自我的力量,会保护我们直到天明。在西区精神病院工作的托马斯·希斯洛普医生在英国医学会的一次发言中对此作了强调。他说:“从我数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最有利于睡眠的方法就是进行祷告。我是从单纯医生的角度这么说的。对于那些习惯了祷告的人来说,它是平复心绪、镇定神经的最佳选择。”

    “一切交给上帝——放松自己。”

    珍妮特·麦克唐纳告诉我,每当她情绪低落忧郁、难以入睡的时候,总是通过朗诵《诗篇》第23章来获得“安全感”: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如果你没有宗教信仰,不能轻松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学习用生理的方法来放松自己。《消除神经紧张》一书的作者大卫·哈罗德·芬克博士说,最佳的放松方法是和自己的身体交谈。芬克博士认为,语言是一切催眠术产生效果的关键。如果你睡不着,那是因为你把自己“说”得失了眠。要想逆转这种态势,就要让自己从失眠状态中解脱出来,你可以对你身上的肌肉说:“放松,放松——松弛下来,放轻松。”我们都知道,肌肉紧张时,思想和神经就无法放松。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入睡的话,就必须从放松肌肉开始。芬克博士建议我们,在膝盖下放个枕头,以减轻腿部压力,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可以在胳膊下塞个小枕头,然后让下颚、眼睛、手臂和双腿放松,最终,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入睡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我亲自试过,所以很清楚。

    如果你睡眠有困难,那就找一本芬克博士的《消除神经紧张》吧,我在前面提到过这本书,它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本既有可读性,    又对失眠有实效的书。

    治疗失眠的最佳良方之一,就是让自己在生理上感到疲倦。比如,可以去种花、游泳、打网球、打高尔夫、滑雪,或者只是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普通工作。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就是这么做的。他当年还是个为生计奔波的年轻作家时,也曾经为失眠所扰。于是,他在纽约中央铁路局找了一份护路工的活儿,在一天的打桩、铲石子之后,就累得不等吃饭就睡着了。

    只要我们疲倦到一定程度,哪怕是在走路,大自然也会强迫我们入睡。譬如说,我13岁那年,父亲运送一车肥猪到密苏里州的圣乔去。因为他有两张免费火车票,于是就带我一起去。当时我从来都没去过人口超过四千人的城镇,等到了圣乔这个有着六万人的城市,我异常兴奋。我见到了六层高的大楼,而且最奇妙的是,我还看到了电车。时至今日,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中依然能浮现电车的画面,听见电车开动时发出的声音。在经过我这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之后,我跟着父亲坐火车回密苏里州的雷文伍德。我们凌晨两点到达车站,还得步行四英里路才能回到农场的家中。此时故事的高潮出现了:我累得够呛,竟然一边走,一边就睡着了,还做起了梦。我经常会骑在马背上就睡着了。我现在还能活着讲述这些故事,真不可思议!

    人在完全筋疲力尽时,即便雷鸣电闪、战火纷飞,他也可以安然入睡。著名神经科医生福斯特·肯尼迪告诉我说,1918年,在英国第五军撤退期间,他亲眼见过筋疲力尽的士兵随时随地都会倒下,立刻睡得就像昏过去一样。他用手翻开他们的眼皮,他们都没有醒来。他说他注意到,这些人的瞳孔都是向上翻起。肯尼迪医生说:“从那以后,每当我睡不着的时候,就把我的眼珠向上转到那个位置,不到几秒钟,我就会开始打哈欠,睡意袭来,这是一种自主性放松,我没有办法加以控制。”

    从来没有一个人会用不睡觉来自杀,以后也不会有。不论人有多强的意志力,大自然都会逼迫他入睡。大自然让我们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不喝水,却不能长时间不睡觉。

    说到自杀,我想起亨利·林克博士在他所著的《人的再现》中讲到的一个例子。林克博士是美国心理公司的副总裁,曾访谈过很多忧虑颓丧的人们。他的书中有一章叫“如何消除恐惧与忧虑”,其中谈到一个想自杀的病人。林克医生知道,与他争辩只会让情况更糟,于是他对那人说:“如果你非得自杀,至少也要死得英勇一点。那就绕着这个街区跑到你累死为止吧。”

    那个人果然去试了,还不止一次。每跑一次,都使他觉得好受了一些,起码心理上是这样。到了第三天晚上,林克博士终于达到他最初的目的:这个病人由于身体的疲劳(在肉体上也放松了)而像根木头似的沉沉睡去。后来,他加入了一个体育俱乐部,开始参加各种比赛项目。不久,他感觉极为良好,真想永远活下去才好呢!

    因此,要想不再为失眠而忧虑,有以下五条原则:

    如果你睡不着,不妨像塞缪尔·昂特迈耶那样,起来工作或者看书,直到有了困意为止。

    要记住,从来没有人会因为缺乏睡眠而死去,失眠引起的忧虑情绪造成的伤害远大于失眠本身。

    试着祈祷,或者像珍妮特·麦克唐纳那样,反复吟诵《诗篇》第23章。

    放松身体,阅读《消除神经紧张》。

    多运动,让身体上的疲惫感引你入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