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家的故事-第11章 有情人初次约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离开京西的前一天夜里,欧阳家的三间房子被房管所的人挂了锁、贴了封条,母子俩只能在邻居金二婶家的厨房里面打地铺凑乎了一个晚上。

    六年后——即激荡岁月快结束的时候,知青开始回城,下放户也陆续回城。

    回到京西以后,母亲暂住在姑母家。

    过去,欧阳家有十四间老宅,现在,欧阳家的后代只能寄人篱下。

    母亲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精神上开始出了问题,她整天一声不吭,神思恍惚。

    当时,欧阳向前正在淮中师范学院读书,眼看就要毕业。

    一天傍晚,欧阳向前正在学校食堂吃饭,一个同学走进食堂,将一份电报交给他。

    电报上写着:“母病,速回。”

    欧阳向前心急如焚,但他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坐长途汽车回京西——因为下午没有到京西的班车。

    晚上,欧阳向前到班主任家,向班主任请了三天假。

    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晨五点钟,欧阳向前就起床了,简单洗涮之后,拎起昨天晚上就准备好的手提包,直奔长途汽车站。

    汽车发车时间是六点四十五分。

    欧阳向前在车站外面的早点摊上买了一块烧饼、两根油条和一碗豆浆。

    四十分钟以后,欧阳向前上了汽车。

    欧阳向前赶到姑母家,表妹领着欧阳向前去了医院。

    母亲回城之后,没有地方住,只能暂住在姑母家里,姑母家的地方很小,屋子旁边有一个堆放杂物的小披子,小披子有点漏雨,大表哥把小披子修了一下,就让舅妈住进去了。

    在去医院的路上,表妹告诉欧阳向前舅妈得病的原因:回到北门镇以后,母亲到处租房子,但始终没有租到——当时,有很多下放户陆续回城,本来就不大的小镇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一时间,房子成了香饽饽。

    母亲不想长期住在姑母家,可又找不到房子。

    母亲每次路过欧阳家老宅的时候,心里面非常难受,欧阳家本来有十四间大房子,一共有三进两院,如今落得个无立锥之地的境地,心里面非常不好受。

    发病前几天,表哥和表妹就发现舅妈神情不对,她饭量锐减,有时候竟然忘记回家吃饭,经常一出去很久才回来,眼神也有点不对了。姑母就叮嘱孩子们多留意,姑母担心母亲出事,就经常陪母亲说话,平时尽量呆在家里陪着她。

    一天下午,母亲说到附近的公厕去解手,半个小时过去了,姑母感觉不对劲,就到厕所去寻,刚出门,就看到刘有德一路跑过来。

    刘有德气喘吁吁地说:“快——快,向前妈出事了。”

    姑妈跑回家,喊上表妹跟着刘有德,去了前街。

    刘有德是一个裁缝,他曾经是欧阳家的房客,他的裁缝铺就开在欧阳家的门面房里——过去,刘有德经常帮助林文芳母子俩。

    这就是说,母亲去了欧阳家的老宅。

    到欧阳家老宅的时候,院门前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在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有几个女人在一旁抹眼泪。

    人群让开一条路,三个人穿过前院、走进后院——欧阳家老宅有前院和后院。

    母亲坐在第三进房子堂屋东厢房的窗户下面的地砖上,她头发散乱,面色惨白,咬紧牙关,双目微闭。

    两个女人蹲在一旁给母亲掐虎口,母亲的右手指上全是血,地砖还有很多血。

    地上还有很多碎玻璃。

    母女俩看了看窗户,窗户上的最下面四块玻璃全没有了,窗户的边沿还有一些残留的玻璃。

    刘有德说,向前妈用右手锤玻璃,玻璃碎了,向前妈的手也流血了。

    这三间房子就是爷爷留下的老宅,是欧阳向前母子俩下放前住的房子。激荡岁月即将结束,知青开始回城,下放户也开始回城,被打倒的走资派都落实了政策、并恢复了工作,欧阳家的老宅也该还给欧阳家了,当时,母亲就是这么想的,因为街坊邻居就是这么跟母亲说的——他们也为欧阳家抱不平。

    在姑妈和刘有德的招呼下,街坊邻居把向前妈送进了医院。

    医生说,病人手上的伤好治,关键是病人精神上的病难治,因为医生发现病人的精神出了问题。

    姑妈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自从向前妈住院之后,就没有再说话。所以,姑妈才让表妹发电报给欧阳向前。

    欧阳向前推开病房的门,母亲平躺着,身上盖着一床被子,她眼圈发黑,面色苍白,眼神也呆滞了许多,白头发也增添了不少。

    看到儿子欧阳向前,母亲伸出双手,眼睛突然亮堂了起来。

    欧阳向前冲上前去,双手握住母亲冰凉的手。

    母亲将儿子揽在自己的怀里,眼泪滚落而下。

    姑母和表妹转身拭泪。

    “妈,您不是答应向前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吗,看到您这样,孩儿如何心安呢?”

    “向前,都怪妈不好,妈拖累了你。妈这是糊涂了——妈老了,脑袋不是自己的了。”

    欧阳向前非常伤心,那些精神上出问题的人,大都是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不受大脑支配了。

    “妈,孩儿就要毕业,就要回来了,您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起,永远不分开了。”

    “都怪妈不好,妈让儿子担心了。妈听你的,以后不再往外跑了,不再到老宅去了。妈还有儿子,妈可以没有房子,但不能没有儿子。”

    母亲的头脑又恢复到清醒的状态。

    “嫂子,看到你这样,我就放心了,向前,你不知道,你妈有很长时间没有开口说话了。”姑妈道。

    后来,在几个老街坊的撺掇下,住在欧阳家三间老宅里面的高姓住户另外租了房子,把房子还给了欧阳家。

    在邻人的帮助下,母子俩搬进了原来的老宅里。

    欧阳家在北门镇生活了五代,和街坊邻居的关系一直很好,街坊邻居亲眼目睹了欧阳家的遭遇,大家从心眼里同情欧阳家人。

    非常巧,这家住户姓高,高家的小女儿高小敏和欧阳向前是初一时候的同班同学,高小敏如今在一所小学当老师,她看欧阳家的遭遇太悲惨,有意帮助向前母子俩,主动做起父母的思想工作。对高家来说,在哪里租房子都一样,但如果把房子还给欧阳家,算是做了一件积德行善之事,房管所也不好说什么,因为,这房子原来就是欧阳家的。

    欧阳向前母子俩搬进老宅之后,房管所的人到欧阳家来过一次,但看欧阳家人已经住了进去,特别是看到向前母亲的身体状况、听了几个邻人的陈述以后,就没有再说什么。

    三间老宅就是这么回到欧阳家人手中的。

    这是母亲此生做过的唯一一件不讲理的事情,当然,如果不是高家人和街坊邻居帮助的话,欧阳家人只能望房兴叹。

    搬进老宅以后,母亲的身体恢复的比较快。

    姑母又让表妹搬来和母亲一起住一段时间,有表妹在一旁照顾母亲,欧阳向前才能放心读书——表妹高中毕业以后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

    欧阳向前在京西多呆了一天,他安顿好母亲以后才返回学校。

    星期天的下午,翁海棠骑着自行车去了三中。

    翁海棠推着自行车走出院门的时候,母亲走出厨房,追了出来。

    令狐素琴在女儿的身上看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翁海棠在出门之前认真打扮了一番:她用洗发水洗了头发;还穿了一件上黄下蓝的连衣裙,这件连衣裙是翁海棠刚买的,平时,翁海棠舍不得穿,今天,女儿突然把刚买的连衣裙穿在身上;翁海棠的脚上是一双白色色纱袜和一双粉色平底皮鞋。

    看母亲走出院门,翁海棠在老槐树下停住脚步。

    “海棠,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妈,我的好朋友就要结婚,她让我陪她逛商场买结婚穿的衣服。”

    “是哪一个朋友啊?”

    “妈,我跟你讲,你又不认识。时间不早了,我早去早回。”翁海棠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令狐素琴在老槐树下呆呆地站了很久。

    翁海棠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时间是两点半钟。

    翁海棠就在门外等。

    门卫师傅走出传达室,走到翁海棠跟前:“这位姑娘,你找谁啊?”

    “师傅,我找欧阳老师。”翁海棠微笑着道。

    门卫师傅打量一番翁海棠,然后道:“欧阳老师正在上课,一会就下课了,你可以到他的办公室去等他,你也可以到他的宿舍去等他。”

    “谢谢师傅,欧阳老师说好,让我在这里等他的。”

    “行,来,你可以坐在传达室里面等。”

    “谢谢您,我就在这里等欧阳老师。”

    两点五十五分,下课的铃声响了。

    不一会,在学校的林荫道上,有一个人大步流星,朝校门口走来。他的腋下还夹着一个文件夹——他应该是从课堂直接来的。

    从高大的身形看,这个人很像欧阳向前。

    少顷,不断有学生的身影穿过林荫道,有的人手上拿着篮球,有人拍着篮球,还有人互相追逐打闹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