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璎还在台员,以上相关小炮的信息是用通信的办法传过来的。刘诠对刘璎所描述的这种炮似懂非懂的,可是他相信工厂里的工匠们能有办法,所以就抄录了有关小炮的内容交给韩宝贵、郎狗窝,让他们去制造。
韩宝贵是炼铁厂的管事,负责铸造的。郎狗窝是加工厂的管事,负责加工组装。
刘璎设想的这种炮太简单,关键部件就是个炮筒子,使用锻铁铸造出来,打磨修整炮膛,封堵尾部就完成了。它上面最复杂的部件就是点火盒子,这是刘家特有的。有了点火盒子可以保证风雨无阻。
正因为小炮结构简单,才半个多月两个样品就造出来了,试炮这天刘诠也去了,有关的工匠也都在现场。
岛上的城墙正在修建,今天测试的地点就是在一处已经完成的城墙上。这样试炮更接近于实际,小炮就是为了放在城墙上御敌的嘛。
这段城墙的墙体不高,外墙有一丈高,可是从里边登上城墙只有几步台阶,这是借助地形的原因,城墙上的地面有一丈多宽,便于士兵运动,外侧有三尺高的女儿墙。从墙上向外看,墙外是很陡的斜坡,墙外的人很难立足,外面陡峭的山坡也经过了人工修整。这就是借助山地的地形让城墙更险要了。
刘诠看着这个炮筒子就是个虎蹲炮的样子,只是直径小了一圈,看样子分量轻了不少。
与虎蹲炮不同的是它有个铸铁件组装的炮架子,把炮筒子放在架子上。这样一来小炮的整体分量就重了,因此在架子底下有轮子,可以推着移动。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一个架子呢?”刘诠问。
旁边的郎狗窝上前给刘诠讲解说:“回三爷的话,架子的作用是变换仰角的,您看,它前面的托架有三个卡位,变换卡位就改变了炮口高低,这就可以在城墙上让炮口向下开炮了。”
神机炮调整仰角用手轮,有齿轮机构改变炮身的角度,结构复杂的多,这个小炮没有复杂的机构,显得很简陋。
“你现在就试试看。”刘诠想看个究竟。
两个炮手拿来绳子和扁担,把炮口的一端抬起来,另一人变换前支撑的卡位,炮口就降低了一档,从有仰角变成了水平。
郎狗窝说:“三爷您看,下面还有一档,可以让炮口向下。”
刘诠:“哦,也就是说,这个小炮只有三个固定的不同角度,而不是像神机炮那样随意变换。”
郎狗窝:“是这样的。这个架子很简单,制造容易,炮手操作也不难。这种炮本来就没什么准头,有个大约的方向就可以了,用不着更仔细的调整瞄准,有这三个角度变换就足够用了。”
刘诠又问:“为什么它的口径比虎蹲炮还要小呢?”
郎狗窝回答说:“回三爷的问,因为整个炮筒子都放在炮架子上,如果炮的后坐力大了,一开炮就可能让炮架子翻到,为了减小后坐力,它的口径就要小一些,这一门大约是50毫米。”
“好,打几炮试试。”
跟着刘璎的这些工匠们都积累了设计和制造的经验,在实践中水平得到提高。正如刘璎设想的那样,只要经过引导启发,开启了智慧之门,今后就算没有刘璎在,新技术,新产品也会不断的出现。这一次,刘璎只简单地指点了几句话,没有现场指导,他们就可以实现刘璎的设想。
这种炮是虎蹲炮的变种,经验是成熟的,因此实验也是有把握的。
小炮使用的炮弹也和虎蹲炮一样,主要的有散弹和单一弹丸。如果用弹丸,虎蹲炮可以打一里(500米)左右,散弹的有效打击射程是100米到150米。
实验的结果它略逊于虎蹲炮,射程400米,散弹有效打击距离100米。
这个性能是符合要求的,只要比弓箭射程(50米以下)远就可以有效地压制敌人。
关键的实验是能否降低炮口直接打击向城墙进攻的敌军,这是研制小炮的初衷。
实验显示也很成功,对于阻止敌人爬城,其效果要比传统的办法好得多。
传统的办法是滚木雷士,就是向城下抛石头木头什么的,再有就是弓箭刀枪了。
可以说,只要有足够的小炮,敌人休想靠近城墙,更不要说爬城了。
有两点要说明:首先炮口向下会不会把弹丸火药倒出来呢?
这个情况不会发生,因为虎蹲炮或其他的火炮,在装填火药弹丸后还要塞入一块棉布,它的作用是让炮膛更密封,增加火药的推力,让炮弹打得更远。所以火药弹丸是不会掉出来的。
其次,当敌人用梯子爬城的时候,枪炮的射击角度几乎垂直了,小炮能做到吗?
如果这样打肯定做不到。实际上修建城墙的时候就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我们看古城墙都有突出的部分,隔不远就有一个,这个突出的部分叫“马面”,它的作用就是从侧面打击爬城墙的敌军。同理,小炮也要利用这种城墙的构造。
这种小炮也有缺点,主要是射速慢。就像虎蹲炮一样,火药和弹丸都是人工分步装填,每打一炮还要清理炮膛。在两分钟内打一发就算快的。
刘诠看了试炮的效果很满意,因为这种炮解决了防御问题。使用这种小炮防御,敌人纵有千军万马也上不来。
他问:“这个炮有名字吗?”
郎狗窝回答说:“还没有名字,因为这是最小的炮了,所以我们就叫小炮。”
刘诠想了想说道:“它有个架子挺特别的,就叫架子炮吧。”
这个名字挺形象的。
刘璎对韩宝贵和郎狗窝等工匠们说:“就按照这个样子,一个月内造出十门,能做到吗?”
“三爷放心,我们保证能做出来。”
。。。。。。
到了11月15日,正当北竿岛紧张备战之时,刘诠接到了老家来信。信是刘谨写的,其内容对于刘家来说是个好消息。说的是家主老太爷刘基来信,要求刘谨等兄弟几个到江宁相聚,并嘱咐送老太太和姨娘们到江宁。
刘基的意思很明显,是要定居于江宁,让家里人都搬过去。这说明刘基的居所已经稳定下来了,也说明朱元璋已经完成了取天下的大业,新朝即将诞生。既然刘基定居江宁,那就是朱元璋把都城定于江宁了。
刘基不能亲自回老家,说明他公务繁忙,不能因为私事影响国家大事,也说明他是朱元璋依赖的重臣。
这是刘家的大事,刘诠必须要返回老家南田。这消息会快速传递到台员。
此时刘诚也在台员,预计他也是要回去的。
刘璎会回去吗?当然要回去。
他是刘家的长房长孙,具有特殊的地位。刘基离家多年,这一次是举家团聚,从伦理亲情来说,他是不能缺席的。并且刘谨的信中也说了,要他们叔侄三人都回家,并且要尽快。
从刘璎的角度说,他也迫切想见一见自己的祖父,最重要的是能劝说老爷子放弃荣华富贵,设法辞官回家。第一是要远离危险,避开朱元璋屠杀功臣这一劫。第二是刘璎已经到了台员,将来必定是一番大事业。如果朱元璋知道了台员的底细,就会让刘基陷入危险的境地,说不定会对刘基提前下手,就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能不能说服老爷子呢?刘璎是没有把握的,毕竟那是号称历史上有名的智者,刘基绝对有自己的主见,说服他不容易。所以刘璎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道理讲出来。
两天后,刘璎把政务军务向相关的官员做了交代,他和二叔刘诚二人匆匆启程去北竿岛。
刘家的大型商船还是太少了,现在都去高丽国贸易未回,所以他们乘坐的是赤龙号军舰,好在船上也有两个不错的舱室,他们叔侄二人不至于太窘迫。
赤龙号的航速很快,当天即可到达北竿岛,就是一个白天的行程。
途中无事,倒是方便了叔侄二人闲聊,首要的话题当然是这次去江宁。
说到江宁,刘诚的精神状态马上就兴奋起来,说话的声音也洪亮了。他说:“我是去过两次江宁的,老爷子是朱元璋不离左右的股肱之臣。无论从哪里说,一个开国元勋是跑不了的,论功行赏必定拜将封侯。这些年终于没有白辛苦,总算换来后半世的荣华富贵。”
刘诚两次去江宁见老太爷都是因为当年刘璎失踪之事,在刘家成年三兄弟中,只有他去过。
刘璎也是满脸的笑容,偶尔附和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对沉浸于幸福中的家里人,他当然不能泼冷水,这是人之常情,何况都是自己的亲人呢?
保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元勋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个,想必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属,此时都是这种幸福兴奋的状态,恐怕没有一个会想到等着他们的是人头落地,有的还是株连九族。
可是这样的话能说吗?
刘诚还在兴奋之中,他问刘璎:“璎儿你说咱家老太爷能封个什么官?总能给个爵位吧?你可是咱家的长孙,如果有爵位,最终还不是你来承袭?”
刘璎笑着说道:“二叔,我可是没想那么多,未来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呢?可是我想,祖父是重要的幕僚,将来建立新朝,祖父定然是位列朝堂的重臣。这应该不会错吧?别的真是不好猜。”
难得刘璎说了这么一句,刘诚又是兴高采烈一阵子,慢慢的刘诚也感觉到刘璎兴趣不是很大。闲聊天也需要陪衬,少了附和刘诚也就减少了兴致,他开始转移话题。
他说道:“我听说刘治瑧在你这干的不好,不管怎么说,都是本族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你还要关照一二。”
刘治瑧就是福顺三号商船上的二副,因为不能胜任本职的业务曾经被刘璎训斥处罚。这个人是刘诚推荐来的,今天又提起这个话显然是刘治瑧已经联络过二叔了。由此也可以推断,二叔与刘治瑧的关系不一般。究竟他们为何关系密切,刘璎就不得而知了。
——end——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