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队的主要军官有一营的营长杨六军,第一中队的中队长杨明,县尉董铭也随队出征。跟随队伍的还有两个工匠,就是被毁的矿场里的工匠,他们是目击证人,能说清楚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县尉就是县衙门里管地方治安的吏员,他参加行动也是责任所在。地方上出治安事件他是第一个到场,这一次事件处理他也是第一个经手人,事情的经过他都清楚。民团也归他管,这次出动的民团就由他带领。
队伍出发的同时,按事先定下的策略派出联络人去见麻豆社的头人,这是给一个和平的出路,实际上就是劝降。当然是有条件的,就是交出凶手,并且头人要认罪,抢劫的财物都要归还,罚款就算了,他们没钱。如果麻豆社能够投降,也就避免了刀兵之灾。
充当联络人的是民团里的一个番人,名叫萧阿基,他是从萧垄社出来的熟番。
按刘璎定下的规矩,熟番也都起了类似汉人的名字,萧阿基是萧垄社的,就取姓氏为萧,按原来名字发音取接近的汉字做名,所以叫萧阿基。
为萧阿基配两个副手,一个是普通士兵,作伴当,另一个是番人的小头目,是随军出征的番人中选来的。
这三个人先一步出发,去麻豆社联络。也可以叫他们为使团,但是规格没那么高。
现在淡水城里人口不多,一营的军营还在城里,队伍从城里出发,旗帜招展,从城门出来时显得很威武。
刘璎一直送到城门外,还带来了壮行酒,给刘诠和几个主要军官壮行,祝他们马到成功!
一营现在是满编制,一个中队就有两百人,此外还有炮兵、工兵、辎重,加上民团和番人壮丁,一千多人的队伍在人口稀少的台员就很庞大了,
刘诠和几个军官都骑着马,他们身后跟着帅旗。
步兵的装备以短铳、三眼铳为主,也有大刀长矛和盾牌,这样的队伍看起来长短不齐,不是那么整齐划一。他们行军的步伐不齐,也不用喊“一二一”的口令。
在大陆是时候,军服还是老式的战袄,帽子像草帽的样子,那是元朝的服装式样。到台员后刘璎为县衙门的官员设计了新式官服,前不久他又仿照新官服为一营官兵设计了新军装,现在出征的军队都穿新式军装了。
军帽是个绿色高筒的帽子,是硬筒子,比较高,因为古人有发髻,前面有遮阳帽檐。当然还要加上一些饰物和金黄色的丝绦,样子与淡水县衙门里的管帽类似。比原来的草帽样子好看多了,并且不妨碍行动。
原来的军服是一件鸳鸯战袄,就是一件长长的上衣,到膝盖以下。穿这种长衣服行动不便,奔跑起来都先要把前襟撩起来扎在腰带上,否则容易绊倒。
为了适应作战,刘璎设计的军服是短的,在膝盖以上,比现代的衣服长一些,这是将就古人的习惯,太短了看着另类。这新军服扎上腰带可就利索多了。袖子也变窄了,不是宽袍大袖的,肩膀上有肩章,用来表示军衔。颜色是绿色,是现代军装的主流颜色。总之刘璎的设计是向现代的军装靠拢,既要好看也要方便行动。
现在列队行进的一营,看着就整齐威武,新军装的作用不小。
民团没有换装,还是老式的战袄,可是大宽边的草帽不利索,因此军帽先换了,也统一了战袄颜色:绿色。民团的队伍显得杂乱也是因为他们中间夹杂着番人,番人没军装当然就会衣着杂乱,为了便于识别,给他们袖子上套一个绿色的袖标。军装和民团战袄都是绿色的,所以给他们戴绿袖标,这叫战场识别,识别敌我,别打错了。
一个中队的炮兵有一门新红衣大炮和两门神机炮,红衣大炮有轮子,是用马拉的,神机炮轻便,可以放在马车上,也可以用独轮车。炮兵还有个辎重队,今天他们没用马车,全部是独轮车,这是考虑到山里道路难行。
知道山里的路不好走,为什么还带了一门大炮呢?
这是刘诠的意思,带来备用,他也不知道麻豆社什么样,万一遇到坚固的寨墙难道还要拼性命进攻吗?刘璎可是说了,要减少伤亡。预定的基地在林坪矿场,到达林坪的路可以走马车。但是预计到麻豆社就没路了,大炮进不了山就先留在矿场,万一需要想办法也能把炮运过去,运输大炮艰难总比拼人命好。
正是因为知道山路难行,所以辎重车辆全部用的是独轮车。过于沉重的独轮车前面用马拉着,什么样的道路都能过去,实在不能走的路段可以把货物卸下来扛过去,独轮车就是方便。
队伍中有通信兵,一路上放线,把通信缆绑在树干上。通过光通信保持与淡水城的信息畅通。
淡水城周围都是平原,走了一天之后开始进入山区。这里的气候适宜植物生长,所以到处都是山林,草木茂盛。
进了山区,道路就难行了,虽说有马车道也比不得平原,当然将来还要修铁路,如果有铁路,运送军队就方便快捷了。
刘诠骑在马上看着前方道路的一侧地形复杂,有一片密集的林子。
山间道路大多沿着河沟走,有河道的一面很开阔,另一面是山坡,他看到的树林就是这一面。
看到这地形刘诠想起刘璎的嘱咐,刘璎对他说了:番人善于在山林里活动行走,所以在看不见的地方就可能有突然的偷袭,放冷箭,投掷标枪,打完了就跑,很难抓到他们。
想到这儿,刘诠打一个机灵,这要是有冷箭他可是最明显的目标。他骑着马,身上的军服更华丽显眼,身后还有“帥”字大旗,偷袭的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他,他自己不是成了活靶子了吗?
想到此,刘诠就要加小心了,他命令部队慢行。
“杨六军!”
“卑职在。”
杨六军催马向前来到刘诠身侧。
“派出斥候把前方的林子搜一遍。”
“是!”
“斥候”就是侦察兵,行军时在队伍的前面探路。
他们行军队伍的前方当然会安排斥候的,也会对树林做侦查,此时刘诠的意思是担心查看的不够仔细,要求再增加斥候的人手,更仔细地搜索。
刘诠:“慢着,等一等,董县尉!”
前半句是说给杨六军的。
“卑职在。”
“你找几个番人壮丁交给斥候,一同去搜索。”
番人有他们的优点,那就是善于走山林,熟悉山林也就知道搜索的重点位置。使用番人当然也存在忠诚可靠的问题,可是有士兵监督着他们,也不至于出大错。
这么加小心,行军的速度就会慢,但是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出意外。
行军队伍暂停,在等待中前方树林里突然传来喊叫声,过一会还有两声枪响,那是三眼铳的声音。
三眼铳有连发的优势,也适用于丛林中使用。
刘诠提起精神听着,他暗自庆幸,幸亏是加了小心,否则还真是有危险。
不多时,树林那边一处高地上看到有斥候打旗语,这个旗语很简单,刘诠也能看懂,就是平安无事的意思,可以通过了。队伍重新出发向前行进。
在行进中,杨六军赶过来向刘诠禀报:“三爷,刚才在林子里打死了三个番人,抓到两个,逃跑的估计有二三十人。”
听了这情况刘诠暗暗心惊,这要是疏忽了后果不堪设想啊!同时他更是佩服他大侄子刘璎的英明预见,如果没有刘璎郑重的提醒,他也不一定能有这个警惕性。
刘诠问:“我们有伤亡吗?”
“回三爷的话,有,伤了五个人,其中一个胸部中箭,严重一些,但是没死。伤员中有一个是一营的兵,还有一个民团壮丁,另外三个都是番人壮丁。”
刘诠:“哦,让郎中好好看护。”
“是!”
还好,路不是很远,在天黑之前队伍到达了林坪,这是预定的宿营地,也是计划中刘诠的指挥中心。
矿场里还是一片狼藉,被破坏的现场还没有收拾。
矿场的规模不大,安排不下一千多人的宿营地,只能向外延伸。
安排了岗哨,搭建帐篷,还有建临时的马厩仓库等等的,军人是训练有素的,动作很快就扎下大营。
有一处稍好的房屋收拾一下,给刘诠暂时安置。
吃过饭后刘诠巡视了一遍营地,看看有没有安全隐患。他刚要睡觉休息,有人报告说:去麻豆社联络的士兵回来了。
回来的就是萧阿基等三人,他们早一步去了麻豆社与头人联络,不知劝降的效果如何?
——end——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