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山寨里乱了,能看到番人们慌乱的喊叫奔跑,特别是靠近寨门处的都在向远处逃窜,男女老幼都有。
这里是麻豆社的中心山寨,在一个开阔的山谷中,方圆两三里,是个很大的山村。从外观上看就能看出来,他们十分落后原始。偌大的村子里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只有窝棚,是特别简陋的窝棚。就是石头加树枝搭建的,风雨都未必能遮挡住。村里自然形成的小路也是曲曲弯弯的,看不到一条规整的大道。
这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一阵枪炮声番人就跑了,没有抵抗,没有短兵相接,己方没有伤亡,还俘虏了两个番人,可是都死了!一个伤到了腿,一个伤到了肚子,自己跑不了,又没有同伴救援,就被俘虏了。护卫队是有军纪的,士兵不能屠杀战俘,但能不能严格执行纪律也不好说,这两个俘虏是被民团的人打死的。
说起来也情有可原,因为壮丁中就有矿场工匠的子弟和亲戚,矿场被毁,死伤好几个,他们心中有气,现在得到了报仇的机会,一哄而上就把俘虏打死了。
中队长杨明也呵斥了几句,但是没有认真地处罚,因为民团里的壮丁不是他的直接下属。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里,这条军纪他并不在乎,这是时代的惯性,这个年代里大家都这么干。
第二支队伍来的快,天还没黑就到了。这是因为路途基本上安全了,不必过分小心,所以行军速度就快。
这一次来的主要是民团的壮丁,来了两百多人。民团也是有炮的,是操作方便的小炮,操作方法与火铳几乎是一样的,非常简单,所以民团也配备小炮。小炮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虎蹲炮,另一种是新式的架子炮,这一次又带来四门。看现在的情况暂时不需要神机炮和大炮,所以就都留在了矿场里了。
这一次来的护卫队士兵没几个,都是工兵。
这支后续部队是刘诠亲自带领,显然他是要亲临现场查看指挥。
他们到来的时候,天色已晚,忙着安排宿营地和警戒。晚上视线不清,刘诠只能就近看看寨门附近的情况。不过这次出征的原则和策略早就定下了,只要没有大的变化,按计而行就是了。
按刘璎和刘诠的谋划只要进入山寨,正面的作战就算完成了,下面要做的不是消灭麻豆社,而是逼迫他们投降。
因此现在第一要务是修建一个城堡,以便安全长期驻扎,目的是随时可以骚扰番人,让他们不得安生。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刘诠带着人查看地形,其中有中队长杨明,还有工兵头,是个什长,选址建设城堡主要依靠工兵。
听说要修建城堡,杨明就不理解了,他问道:“三爷,这些番人不堪一击,今天小的我带兵打过去,我保证能把他们的头人抓来。三爷您为何要建城堡呢?难不成还要在这里长期驻守吗?”
刘诠看看他,也难怪,预定的策略他没对手下军官们解说过,特别是下层的军官,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今后还要派兵在此驻守,所以还是要说明白为好,以便于他们执行,不要偏离了方向。
于是他说道:“既然你问了,我就简要说几句,你可听好了:
“整个台员岛上的番人少说也有几万,甚至十几二十万,这么多人是打打杀杀能了结的吗?就拿麻豆社来说,他们至少已经在这里生存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要彻底消灭他们谈何容易呢?如果把他们逼到死角那就是鱼死网破了。这台员岛上番人的“社”多如牛毛,你消灭他们一个就会影响到其他的番人,他们心中有隔阂就不会与我们合作,甚至形成对抗,到那时如何收拾局面?这台员岛上还有安生日子吗?
“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上上之策就是降服他们,让麻豆社心悦诚服。这也是给其他番人做榜样,因此我们平定了一个麻豆社,就会让更多的社臣服。”
此时的三国演义小说恐怕还没写出来呐,人们还不知道三国的故事,否则,刘诠就可以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来做例子,教育下属了。
七擒孟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为了平定蜀国的南方,诸葛亮出兵进深山,抓了蛮人首领孟获不杀他,问他服不服?孟获不服,诸葛亮说:那好,我放你回去再战。就这样抓了孟获七次,放七次。到最后一次,诸葛亮没出来见孟获,让手下传话说:我不好意思再见到你了,你走吧,我就不送你了。
到此,孟获彻底臣服,蜀国的南方平定了,免去了后顾之忧。
这故事肯定能说服人,但是很遗憾,要再过几十年后三国的故事才家喻户晓。
刘诠说了那么多,杨明能听懂吗?不一定。但是起码他知道了上峰的意图,听从命令他还是知道的。
他说道:“三爷的训示小的记住了,按三爷的意思眼下需要小的们在山寨里站住脚,所以要修建一个城堡,麻豆社的头人再不舒服他也没办法赶走我们,只要他们不投降,我们就住在这儿搅扰他,今后就没他们的好日子过了,以此逼迫他们降服。可是小的还有一事不明白,那个头人他能不能跑了呢?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啊?他带着麻豆社的人跑到别的山林里不是照样过活吗?”
刘诠笑着说:“你小子想的还挺多,不过多动动心眼也好。你说麻豆社能走吗?我说很难!台员岛够大的吧?可到底是个岛屿,适合于番人们生活的山林是有限的,千百年来番人繁衍生息,好地方没有空着的,到处都是他们的社,如果麻豆社重新找地方就只能与其他的社去争夺。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去争夺别人的地盘有那么容易吗?搞不好就会被别人吞没了。麻豆社的头人懂得这个道理。”
这些个道理当然是刘璎和刘诠计议出来的,或者说是刘璎提醒的。
杨明毕恭毕敬地说:“谢谢三爷的教导,小的我明白了。按您的意思我们驻扎在这儿就行了?”
刘诠呵斥:“你榆木脑袋呀?咱们的兵驻在这儿是给他们看大门的吗?出击!现在就出击!”
“是!”
“慢着,日子长着呐,你别冒进,损伤了士兵我可找你算账!今天你们就清理眼前的,一里之内全部荡平,把他们的窝棚都拆了,成材的木料拉回来。大树小树都砍了,今天砍不完明天接着干。”
“是!”
杨明跑步走了,去集合他的士兵出击,不长时间山寨里就响起了枪声,山寨里顿时人声鼎沸鸡犬不宁,番人们又乱了。
那边在打仗,这边开始建设城堡。
刘诠心里合计着:正常情况下这里应该能容纳三四十个武装士兵,特殊情况下可以容纳百人,按此计算,住室加仓库等等的有十几间房屋就足够了,人多的时候还要有足够的场地搭建帐篷。他估摸着城堡的大小就相当于一个大一点的民宅院子。
刘诠指挥着工兵们测量,规划着各种建筑的位置。
小城堡的所有工程都要由这十几个工兵主持施工,所以工兵什长就要问仔细,围墙是否用石头木料砌筑,要多高,如此等等。
刘诠告诉他们:城堡是临时的,要尽量简单,围墙随着地形走,以减小工程量。
最后他们规划出来的城堡规模很小,方圆只有三十米左右,刚好把这一段窄窄的路封死。按照勘测,城堡的外形不是方方正正的,是个椭圆形,外墙对山寨内外开两个大门,此地没有马车,门不必很宽,两人并行的宽度即可。
刘诠说:“围墙高一丈(三米)就行了,番人们个字小,这么高的墙就相当于他们两个人那么高,不用梯子不是爬不上来的。围墙是最主要的工程,其他的就简单随意了,暂时够用就行。”
他对工兵什长说:“我们驻扎在这里的目的是让麻豆社屈服,那么事情解决之后军队还是要撤走的,因此你们盖的房子能用一时即可,不必考究。”
工兵什长说:“三爷,在这里砍木材比开采石头更容易,建木头房子可以吧?”
刘诠:“可以,现在刚到春天,以后雨水会越来越多,所以墙壁可以凑合,但是屋顶要做好,不要漏雨就行。哦,还要找个位置建一个两丈高的木塔,做岗哨瞭望之用。”
现在驻扎在麻豆社寨门处的已经有三百多人了,大多是民团,其中也有番人。在工兵的指挥下,人们采石伐木都忙碌起来,这里就成了工地。
护卫队几十个人出击,并且活动的范围都不远,他们嘈杂的声音不时地传来。可是突然间,声音大了,好像有更多人的喊叫声,干活的人们也停下来朝村寨里边看去。
很快就有士兵跑来报告,说是有好多番人朝这边杀过来。其实不用报告,刘诠也看到了,挥舞着武器的番人有好几百人,恐怕是麻豆社倾巢而出,番人无法忍受,开始反扑了。
——end——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