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于明初-第303章:金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经过十多个月的时间,试验制造的火车头造出来了,在一声汽笛长鸣中,火车头终于开动了。它后面只拉着两节车厢,是试验需要的载重物。

    这列车与现代的火车很相似,就是个头小,像是个大玩具,烟囱高高的有点夸张,开起来以后两侧的气缸呼哧呼哧地冒热气。

    此时的人们不懂,可刘璎是见过现代火车头的,知道气缸的废气不是这么冒出来的。因为废气的温度很高,侧面排气存在着危险,附近如果有人和动物就能烫伤。此外废气的热量还可以再次利用,于是有管路送到锅炉的冷水位置,交换热量之后,从烟囱处排出。所以现代的火车头,烟囱后面还有一个细一些的管子,那就是排出废气的,所以火车一开烟囱处就有节奏地呼哧呼哧地冒热气。

    眼前这个火车头是极简单的,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就不考虑热量回收了,所以火车头上面冒烟,侧面冒热气,老远看去更是威风凛凛的,像个冒烟喷汽的大怪物。

    “快看,火车跑起来了,它跑得太快了!”人们兴奋地喊着。

    实际上速度并不快,最快的速度估计只有每小时40公里(80里),在现代里是最慢的车,拖拉机也比它快,可此时已经是破纪录的了。但是现代里也还是有窄轨火车的,它们的速度都很慢,这也算是窄轨火车的一个特点吧?

    原来的马拉火车从淡水到基隆用一个小时,现在半个小时就够了,快了一倍。原来马拉的火车只拉一节车厢,火车头可以拉更多的车厢,是名副其实的“列车”了。

    这一列火车给大地带来轻微地震动,这是机器动力的车辆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试验运行的路程不长,只有一个站区,十多里。这种试验还要进行很多次,直到发现和排除所有的毛病才能正式地生产火车头并投入使用,比如侧面排除的蒸汽需要用管路引导到烟囱处排出,以避免烫伤人或动物。

    。。。。。。

    蒸汽机的应用全面铺开,这就占用了刘璎的主要精力,这一年来他几乎没离开台员。眼看到年底了,突然从北竿岛传来消息,说去南洋的船队遭遇了郑家的袭击,并且损失了一艘商船和伤了十几个水手士兵,还死亡一个。

    刘璎、刘诠闻讯大惊,刘家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呐。

    传来的消息不太详细,但是展七雄说他马上来台员,当面禀报实情。

    这件事的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

    此前刘家的海外贸易主要在北方,航线是沿着大陆的沿海北上,在山东半岛转向东到高丽。去日本贸易也是从高丽到九州岛。这条航线由于靠近大陆的原因,它相对安全,几年来很少有意外发生。

    另外从经济文化上说,高丽和日本是比较繁荣的王国,市面也稳定,环境比战乱不断的大陆还和平。

    可是现在刘家的商船队逐渐扩大,已经有17艘商船了,高丽、日本和琉球这几处的贸易已经不能满足,因此开始考虑南洋的商贸。

    此时的南洋诸岛大多处于蛮荒状态,贸易量很小,比较开化的除了吕宋岛之外就是中南半岛了,那里有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等好几个小王国。从商贸价值上说就数安南最繁华,所以初次的南洋航线就选在安南。这条航线同样是沿着大陆沿海走,应该风险比较小,但是实际上也并非如此。

    此时的明王朝刚刚建立,对南方的管理还不到位,特别是海上,朝廷本来就不重视海外,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海上势力朝廷还没精力去管他们,于是东南沿海几家势力各自称霸一方。

    从称霸这个角度说,刘家不也是称霸于从福州向北的航路吗?只不过刘家不做海盗,不会欺负打劫弱小的船队。

    因此从福州往南的大海上还是海盗横行的情况,福建南部泉州的郑家就是比较强大的一个,到了广东沿海还有几家,都是类似的。

    这个时代讲道理是不行的,能做海盗还讲什么道理?所以刘家的船队要么就别去南洋,要去就要有对付海盗的准备。

    现在刘家强大了,船只也多了,南洋的航线总要打通。就是这个原因,在三个月前就开始试航南洋的航线,是沿着大陆到安南的航线。郑家的老巢就在福建南部的泉州、厦门一带。不管是福是祸,躲着总不是办法,这条路早晚要去闯荡。

    刘家也是加着小心的,每一次南行的商船都不多,只有两三艘,同时安排两艘军舰护航。向北去高丽一般只有一艘军舰护航,并且船队比较大,多的时候有十几艘商船。

    现在不但是两艘军舰护航,并且在军舰和商船上都增加了火炮的数量。别看四五艘船的小船队,它小而精干,一般的情况都能应付。

    遭遇袭击的是第三次去南洋的船队,是从北竿岛出发的。

    目前舰队的停泊港口主要还是北竿岛,一是因为商船队大多从北竿岛出发,二是台员这地方没人来,相对安全,相比之下北竿岛还是需要防卫,因此刘家的舰队依旧以北竿岛为基地,台员这里一般只有一两艘军舰,比如现在就只有一艘赤龙号,它还在船厂改装蒸汽机。

    刘璎接到消息的第二天展七雄就来了,他是带着苍龙号来的。苍龙号就停在淡水码头上。刘诠是展七雄的顶头上司,按规矩他应该先去见刘诠,所以他们就一起来了。

    由于舰队驻扎在北竿岛,展七雄也就常在北竿岛,有时候随着商队出去护航,来台员的机会就少,这一次就两个多月没见面了,所以见到刘璎就跪倒扣头。他们主仆二人之间的感情不一般。

    刘璎拉起他来嘘寒问暖的,也问他家里人和孩子,展七雄的女儿有三岁了,正是讨人喜欢的时候。

    展七雄此来就是当面禀报这次海上遭遇战的情况,和请示如何应对。

    他叙述了整个过程。

    这是第三次走南洋的航线,前两次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并没有放松警惕。商船只有三艘,护航的军舰是苍龙号和橙龙号。一共五艘船,船队不大,武力还是很强。苍龙号是舰队的旗舰,所以展七雄也在舰上。

    苍龙号的管代是王文亮,橙龙号的管代是李克生,这两人都是舰队里老资历的军官了。

    出事的地点在厦门岛附近,那里的岛屿特别的多,可以说是星罗棋布。

    因为这里海盗众多,船队都是日间航行,夜间在岛屿或港口附近停泊,事发时是中午刚过。

    展七雄的船队从一个岛屿的外侧通过。所谓“外侧”就是远离大陆的一侧,也就是东边。

    就在此时,观察哨突然报告说:从岛屿的南侧出现十几艘船。这个岛屿不是很大,前面突然出现大批船只距离不到二十里,指挥舱里值班的二副也能看见。之所以来的突然,是因为有岛屿遮挡,也就是说敌方事先借岛屿地形打埋伏。

    观察哨在桅杆上,并且有望远镜,所以能看得更远,能及时发现异常。

    刘璎插话问:“看来这个岛屿不小,它叫什么岛?”

    展七雄:“回执政官大人的话,此岛名叫金门岛。这这一带比较大的一个岛屿了。”

    “啊?金门?”

    展七雄不知道大少爷为何吃惊,似乎早就知道。

    “是的,是叫金门,大少。。。。。。执政官大人,那里也是一对岛屿,不过另外一个很小,不像南北竿岛大小差不多。”

    刘璎当然知道,在现代里大小金门岛,它们与马祖列岛一样,具有特殊的地位。从金门岛向东就是澎湖列岛,金门岛的位置对着台员的南部。

    “哦,没什么,我知道这个岛屿的名字。好了,你继续说。”

    观察哨报告说,对面船队总共有12艘船,大多是一千料以上的大船。当然是不是战舰远了看不清,此时的战舰与商船区别也不大。

    展七雄知道遇到了强敌,对方比自己的船多了一倍半,并且都是一千料以上的大船。苍龙号等军舰只有500料,看上去就小的多。展七雄判断对方最大的可能是郑家的船,在这里不会有别家的大船队。

    对方船太多了,正面冲突即便打赢了也会有不小的伤亡。于是展七雄就准备撤退避开敌人的船队。

    此时正是冬季,大海上都是北风,刘家船队向南航行是顺风,如果转身回去向北,就是逆风了,因此向北退却就不容易。于是展七雄命令船队转向东偏北方向航行。这个方向还是顶风,不过是侧面顶风。

    此时观察哨又来了报告,说金门岛的北面也出现了船队,现在已经看到了五艘船,它们是刚刚从金门岛的北侧出现的,因为岛屿的遮挡,后面可能还有更多的船。

    很显然,敌人有备而来,摆出前后包围的架势,真是来者不善啊!

    ——end——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