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重庆的《中央日报》,它是国民党美化自己、恶心敌人的主要载体;还有《新华日报》,它不但宣扬抗战到底的思想,还吸引大批民主党派加入其中,一起为抗战奉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还有《大公报》、《申报》、《上海周报》、《生活通讯》、《新民报》、《大美周报》等数十上百种报纸,孤岛上海即便此时已大部为日本人所占,但抗战的报纸从未消亡。
国人之中的有志之士,利用报纸作为媒介喉舌,往往一篇报道就能让敌人心惊胆战,往往也是因为一篇报道,就能让敌人的阴谋无所遁形。
畑俊六发怒,唯一未被日本兵占领的法租界便成了此次搜查的重中之重。工部局里那些维希政府里的大鼻子们早就被日本人吓成了狗,一伺接到日本人的通牒就立刻主动帮忙搜剿起来。
租界戒严,主要道路上都被工部局设卡,日军上海警备司令部则堂而皇之的派兵,在工部局华警的带领下开始对每条弄堂进行搜查。
“只要搜查到出版北平被轰炸或者有对抗我大日本帝国的新闻媒体,立即予以抓捕,并即行让法租界工部局办理引渡手续。”
这是畑俊六让下属处理此事的原话,由此可见日本人在当时的上海是多么的肆无忌惮,在他们看来,之所以没有占领最后一块法租界,完全是给盟友希特勒面子(此时法国已经为德国占领,贝当的维希政府完全是德国的傀儡政权,上海的法租界也不例外)。
警车和军车轰鸣而过,法国警探、华人警察、日本兵将法租界围得水泄不通。大规模搜查开始了,孤岛上海最后一片‘乐土’顿时被蒙上了一层血色。
“啪啪啪啪!”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法租界的一些弄堂里不时传出阵阵枪声,间或还有惨叫声响起,这些声音不断撕扯着法租界内外国人的心。
有的人吓坏了,于是决定以后不再干危险的事情,从此之后‘洗心革面’做顺民;有的人心里流血,愤怒的望着和听着侵略者们施暴,更加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很快,一队队被押解的长袍和西装被押解了出来,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事先被日本兵打的头破血流。有牺牲者则等着最后由工部局收尸,日军的间谍、便衣乃至汉奸会以他们为突破口,对领尸者进行二度审查。
法租界的事情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日本人为什么如此大动干戈,结合之前报纸上登出的日军惨败的消息,于是人们很快就清楚,日本人这是恼羞成怒了。
由此人们更加明白,报纸上的消息绝对是真实的,否则日本人不会如此大动干戈。孤岛上海一股地下横流正在涌动,日军华北战败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比及之前报纸传播的速度更快的传遍上海乃至周边更远的区域。
畑俊六这次的确抓了不少坚持新闻抗战的媒体人,可他弄巧成拙,不但没有控制住日军惨败的消息,反而加快了这个消息的传播速度。
他的这个举措还让在孤岛坚持发行抗战报纸的媒体人由地上转入地下,由公开半公开变成了‘游击作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畑俊六没有想到,他的白色恐怖不但没有吓倒中国人的坚持抗战之心,反而让这个团体愈加壮大起来。
这天,从重庆开始,抗战报纸先是在桂林、长沙、洛阳、西安等这些国军控制的区域发行,未被日军占领和奴役的国民自然是奔走游行,庆祝这难得的胜利。
然后是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这些已被日军占领的区域,那些游动的小报、心向抗战的媒体人通过各种方式,最终将这个消息散播的人尽皆知。
全面抗战爆发5年来,很多人已经渐渐被消磨了意志,他们不再觉得抗战还有前途,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军队一路丢土失地,日军则是连战连捷。
可这个消息就像是潘多拉魔盒,一下子将这些人游离的心思拉了回来。什么情况啊?不是说日本人节节进击吗?怎么连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都被轰炸了?还有一个飞行集团,250多架战机?这得是多大的胜利啊?!
很多事情就怕想,在大多数的人看来,华北已经没有什么希望。八路军虽然坚持敌后抗战,那不过也就是在深山里打转转,日军已经控制了华北大多数城镇和所有的铁路线。
可这则北平被炸的消息开始让人们无限延伸了,中条山战役之后国军在黄河以北已经没有大的军事集团,能够重创华北日军的无论如何都与八路军脱不开关系,可八路军有空军吗?
既然八路军没有空军部队,那他们是怎么轰炸的北平?难道是国军?不可能啊,刚刚打完长沙战役的国军此时正在舔血疗伤,入缅作战的远征军也不过才出发了5天而已,他们有空军也不会照顾到不在自己控制区的华北吧?
后来消息越传越详细,人们知道了,是美军轰炸的。但美军的战机如何能顺利抵达北平上空?山西第一军全都死了吗?还是河北的日军全撤了?
这样的命题让很多人陷入了纠结之中,越想知道就越对华北产生浓厚兴趣,最终这些人都会得出一个模糊的论断,此事大概还是跟八路军脱不了干系。
热血的人首先是军人,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其次就是学生,这些人的心思是最活跃的,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很快就有人开始串联,他们要去华北看看,他们要到那块神秘的地域解惑。
于是上海的学生行动了,武汉、南京、广州这些沦陷区的热血青年行动起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到华北去!
更受震动的其实是华北的热血青年和国统区的青年学生,华北日军兵力收缩和困守孤城让很多学生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他们无法出城,可他们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抗战,比如发传单,比如劝降熟识的伪军。
大后方的重庆、成都和昆明,那里是热血青年的集中地,北平、天津、河南、上海、南京的很多所大学都被迁徙到了这里。
国民党提出了‘十万青年十万兵’,于是很多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了远征军。但还是有大部分留了下来,现在他们得到了这样的消息,很多人坐不住了。
从五四运动开始,学生就是社会运动中最激进也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获知消息的渠道很多,他们的见解也更为清晰和独到,尤其在得知昆明一个飞行学员班近期神秘失踪之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肯定与华北的八路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学生们蠢蠢欲动,进步团体和左翼教师们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变化,信息很快被反馈到曾家岩50号。
八路军现在却什么?军火装备现在跟美国人合作,捉衿见肘的日子肯定会缓解一些,剩下最缺的就是人才,什么是人才?其实就是这些学富五车的学生们。
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那是一定要给予支持的。串联-谈心-密会-结社...学生们很快就开始成批的离开学校,在八路军驻川驻滇办事处的帮助下往北而去,他们的目的地是陕北或者山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人少还好,人一旦多了难免就会有消息泄露的可能。学生们大批量的北上瞒不过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特务的眼睛,人才储备对任何一个政党都是非常重要,光头蒋也不例外。
“娘希匹,拦住那些学生,让他们回校或者直接参加咱们的部队!”
“娘希匹,吹吹打打把新娘娶进家门,三拜九叩进洞房了新郎却要换成八路军,坚决不行!”
光头蒋愤怒了,于是陈布雷和其他的拥趸们开始在明里和暗里阻拦大批学生北上。
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撰文,内容是:学生当知报国,学成自可参军。这里的‘国’是中华民国,这里的‘军’是国民革命军,而且报纸还引申强调国只有一国,军只有一军的理念,奉劝学生们不要舍近求远,潜台词只有一个:要么你乖乖的在这里学习,要么就把他们弄到国军里去。
新华日报自然不能让中央日报一家混淆视听,于是编辑们包括大佬们纷纷撰文,在报纸上大肆抨击中央日报的这种怪诞理论,其宗旨只有一个:学生们有他们的自由,他们想去哪里参军报国全凭他们自愿,没有人说华北是方外之地,没有人否认‘一国一军’。
跟新华日报打口水仗,中央日报根本不是对手。强词夺理是霸权主义,有理有据才能征服人心,谁高谁低高下立判,于是学生北上的浪潮越来越大,光头蒋的强力阻拦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更加坚定了学生们北上的意愿。
他弄巧成拙了!
八路军可就高兴坏了!
大批人才北上,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三河村综合院校群实力飙升,再加上桥本群的游说和现身说法,大批的日军俘虏开始走上教学岗位,山西各地一片朝气蓬勃和欣欣向荣之态。
此时高进已经回到了太原机场,在跟威廉少将密谈之后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梳理思路,总结之前的战斗得失,计划下一阶段的各项军务。
之前在大同看过赵松元和在大同战役中受伤的战士们之后,高进有了一丝明悟。特战集群师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他有直接的领导责任,这也是他刚刚想清楚的。
在高进之前的意识中,自己的部队必须时刻挂在在即的腰上,生怕他们不在自己身边就打败仗。
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心态,所以特战集群师自成立之日就没有真正的得到锻炼,即便是有限的几次战役,要么是借助毒气弹,要么是借助空中战机,要么是依靠‘GJ弹药量’,其实现在看来,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溺爱,最终导致教导旅和第五旅损失惨重。
不止他们,包括之前长治战役时消灭关东军第十二师团的时候也是如此。第四旅、第五旅和特战独立团,在那样十拿九稳而且还有大批兄弟部队的帮助下,依然还是伤亡惨重,唯一说明的问题就是部队的训练不到位,战斗力太差。
现在高进打算放手,他摈弃了自己对特一师的溺爱心态。先是让他们自行出击,在对伪蒙政权的打击中训练自己,然后在下一阶段的对日作战中,他也不准备过多干涉,只提出大的战役目标,至于过程,让各旅团自由把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