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国-第157章:怀乱月霜(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几天,李蛋儿从容的度过着,在安平的日子中,逐渐的忘记了起初他答应魔女陌小云的事情。在一丝安逸、与美人纵/情的情况下,李蛋儿渐渐的变得平稳,正是因为忘却,所以心底的那丝害怕也无影无踪。李蛋儿忘了,可是守卫在紫嫣宫外的守卫并没有忘,他们时时刻刻的紧盯着任何人,三班一倒,所有人都站在了自己的岗位上,不敢有任何的擅离,因为保卫陛下,是无上的光荣。

    紫嫣宫还是如以前那般的守卫森严,数千的楚家军都守卫在紫嫣宫内,只待永安宫修筑完毕,李蛋儿等人便要正式的入住。毕竟,她是一代天子,一代帝王,决不可能还居住在以前的宫内。谁人都知,这只是一个公主府。不管它是多么的大,但是名义上它始终都只是一个公主的府落。而永安宫的修筑已然完善,只在最近几天就能迁往。

    陌小云的事情李蛋儿逐步的忘却着,可是新增的烦恼却又再次的降临。原因很是简单,就是大康皇帝派遣来的使者悻悻的回去之后,谴责了大齐对大康的蔑视,并且添油加醋的胡说一番,令大康皇帝是龙颜大怒。

    大康乃是一代强国,臣民们都是高高在上的俯视着所有国家的子民。在接收到这样的消息之后,百姓们也都感觉恶气不打一处来,国内已经出现了要声讨大齐的的呼声。但凡是年轻的一些壮年小伙,纷纷都报名服役,以备战时不时之需。

    大康皇帝一如既往的召集了一般宠臣,并且连夜的召回了驻扎康胡边境的大康第一猛将白肃大将军。此人能征善战,在他的战斗史上并没有败退过。所到之处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大康的财政匮乏,所以白肃才被调往了边境驻守,以震慑胡人。有一句诗倒是很巧妙:但使大康白肃在,不教胡人度边关。

    由此可见,白肃声名远播,不光在列国当中,即便是在胡人的眼中,白肃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人大将。一旦听到白肃的名字,即便是骁勇善战的胡人都要连退七十里,莫敢和白肃的军队交锋。当然,白肃的作用也就是为了驻扎边境,也没有要和胡人一决高低的想法。光是胡人连退七十里,这就已然足够了,对于大康来说,可以驻扎成与胡人之间一条完美的边境线。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赵国灭国的时候,正是这大康的第一猛将白肃所战。当时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白肃深入敌境,十万军队眼看就要回天乏术。可是白肃却是想到了一个奇妙的招数,就是采用了迂回战术,到了跑,跑了再打,致使敌人神疲力尽,然后一举覆灭敌军。在大康的战功史上,白肃虽然没有异姓封王,可是却是功名都被认为第一。于张靖伦一般,白肃也是大康皇帝的爱将。

    至于这白肃没有异性封王的事情,这就不得不提到大康的统治了。大康境内,是没有什么异姓封王的说法,皇帝不会这么做,所以以白肃的地位,已经是位极人臣,并且手握重兵。与丞相张靖伦的声望已经是伯仲之间,不分胜负。

    接到皇帝的旨意,白肃也是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夜从边境辗转了几日才到达都城泛京。才刚下马歇脚了半会,就被马不停蹄的召唤到宫内议事。

    紫金殿内,大康皇帝脸上一片愠怒,眼睛之中也冒出了血红之色,只见他的手臂颤颤的发抖着,并非是因为骇怕,而是因为气愤。

    “末将参见陛下。”白肃不苟言笑的说着,此人生的是中等身材,只是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他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历过数百次,可是脸上并没有什么伤痕。即便是他的手臂,也并不显得很是雄壮。

    即便是面对陛下,白肃还是如此的镇静,丝毫没有喜悦,但也没有悲伤。因为面见陛下对于他来说,只不过算是家常便饭。从那么远的地方跑来只为见上陛下,这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悲哀的,毕竟这也是陛下对他的喜爱,算是一项殊荣。有的在泛京为官的大臣,即便是想要见陛下一面,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在戴着一顶将军帽,大踏步进来的时候,只能看到此人步履轻盈,绝非是等闲之辈。或许,在战场上并非是看你什么虎背熊腰,而是智力超常才能显露你的真正本事。眉若剑锋,脚踏一双战靴,甲胄打扮已经成为了白肃的习惯。在他的身上,竟然出现了一把佩刀,按理来说,面见陛下的时候是不容许佩刀进出的,可是这白肃却是另外一个事例,就是大康皇帝容许他佩刀进出面圣。

    忽然,紫金殿外的大树上正有几只鸦雀在“咕咕”乱叫着,本来这个时候大康皇帝就已经显得是十分的心烦,不想这几只鸦雀却在这个时候除了大康皇帝的眉头。谁都知道,乌鸦并非是吉祥的象征,更是有人认为,乌鸦还是不吉利的象征,但凡有乌鸦在屋檐或者门前嘶叫的时候,一定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大康皇帝皱眉着,挥了挥手,便有几个女婢将一副银白色的开天弓递来。皇帝的意思很是简单,就是让白肃将这几只烦人的乌鸦给射下来。张靖伦仔仔细细的目测了一番,这几只乌鸦的距离实在是有些悬殊,但是张靖伦却是异常的相信白肃,对于他来说,这并非是一个什么很刁难的问题。

    果不其然,白肃轻巧的拿起开天弓,之前握在手里的时候感觉和一般的弓并不相同,这只弓的重量明显的要比一般的弓重得多,很有可能是在选材上用了精致的木雕。当然,这其中的巧妙是在那弓弦之上,一般的弓弦是控制发力的最主要的关键,而这只弓弦却能拉开三百石力,如此,可以将弓箭射得更准更远。

    开天弓不是什么一般的宝物,是大康皇帝最为喜爱的一件武器。这个弓虽然没有晗嫣手中的莫云剑那般的复杂,可是对于大康皇帝来说,却是意义深远。这件宝物更是祖传,皇帝从未拿来示人。而今,却把这样的宝物拿给白肃使用,对白肃的喜爱可见一斑。

    有了宝弓,剩下的事情对于白肃来说更加的不是问题。从女婢所端的盘子之中拿过了一只弓箭,即刻瞄准了方向,只听得“嗖”的一声,弓箭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将乌鸦全部的射倒在地。

    好妙!皇帝也是赞不绝口,连连拍手叫好,喜悦道:“白肃,你果然是大康的第一猛将。朕没有料到,你竟然可以一箭数鸦,了不起,了不起啊。”

    白肃将开天弓放回了盘子内,羞愤道:“呵呵,末将这几月都是整装待发着,却没有碰到一场战争。末将的武艺恐怕已经退步了许多,令陛下失望了。”

    皇帝倒是没有失望,只不过再是喜欢也不可能把自己祖传的宝物送给白肃。当下换下了另外的一个话题,“白肃,此次你知道我召你回来是干什么的么?”

    白肃身为武将,自然是没有文官这般的头脑,当下摇了摇头,沉浑的声音答道:“陛下,末将并不知晓。会不会是有什么战争要交给末将去打?”

    皇帝和张靖伦互相对望,相视一笑。这个白肃,就是如此的喜好打战,或许,他就是应该出生在这样的乱世,才能显示他的才能。张靖伦摸了摸胡须,拍着白肃的肩膀,道:“白将军,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你并没有猜到。”

    白肃更加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眉头一皱,显示了他武将的豪爽风范。“张丞相,你有话便说,如此的拐弯抹角,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令白肃好生羞愧。”

    张靖伦笑得更是前俯后仰,但是丝毫也没有取笑的意思,“白将军,此刻陛下召你回来,并非是为了什么打战的事情。不过,大康被大齐羞辱的事情,你知晓么?”

    白肃远在边疆,消息哪里会有张靖伦如此的发达,当下用力摇了摇头,迷茫的看着皇帝,问道:“大齐竟敢羞辱我们大康,我该不会是听错了吧,还是张丞相搞反了?”

    皇帝严肃的点了点头,“丞相并没有搞反,所告诉你的都是事实而已。白肃,现今我们的局面十分的难堪,西有燕国的挑衅,东有齐国的蔑视,一旦战争将起,只怕是连胡人也都会参与其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要与三个国家恶斗,也是显得势单力薄。”

    白肃听得更加的迷茫,摸了摸自己的脑门,“那么这次陛下召我回来的目的是?”

    “陛下这次召你回来的目的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自来都有主张,想法都格外的大胆,所以陛下结合了我的想法,再将你召到宫内,再看看你的想法。”张靖伦总算是说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如此的吊白肃的口味,也倒是难为了白肃这么一个大将军。

    “若要我说的话,我便说此战可以战。其一,胡人已经被我们震慑得吓破了胆子,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军心亢奋的时候,士气大涨,决然不可以偃旗息鼓。

    其二,燕国虽然强悍,但是扼守燕国咽喉的守将却是浪得虚名,末将只凭着十万军就能开启通往燕国的路途。此后,再一举进攻到燕国都城,打燕皇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大兵到处,即便是燕皇不降恐怕也难。

    其三,齐国现今是新皇继位,并且是一个弱弱女子,即便是再有能耐,恐怕也比燕国强不到哪去。再者,齐国局势也不稳定,他们哪里有什么心思参战进来。所以,凭着这三点,我觉得陛下应该发兵,末将只愿请十万军,甘领军令状。”说到慷慨激昂的地方,白肃竟然跪了下来。言辞如此的恳切,看来他早就已经有了打战的准备。

    张靖伦却也是不急不忙的分析道:“白将军,我这也有三个不战的想法。第一个,燕国扼守咽喉的守将徐浪虽然是浪得虚名,但是此城在最近修建了一条长城,且有天河泛险作为交通阻遏。到时候战争爆发,只怕是我们会有深入敌境的可能性,要知道,我们的粮草输出并不如燕国那般丰厚,守城容易,攻城难。

    第二个,胡人虽然摄怕白将军的威名,但是毕竟大康也只有一个白将军,白将军若是和燕国争锋,那么驻扎在边境的大将由谁担任?只怕是换做谁来担任,都会有些许的损失,白将军应该知道胡人的骁勇善战,到时候鱼死网破,对我们大康也并没有任何的好处。

    第三个,齐国新皇楚晗嫣武功超群,恐怕和将军的威名是不相上下。再者,齐国国内又有一个天下第一谋士李蛋儿,怕就怕齐国出奇兵,奇兵制胜,倘若齐国不顾国内的一片局势进攻我们大康的尾部,战乱祸起,我们首位并不相连。如何是好?”

    二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谋略上张靖伦自然是要比白肃要高超得多。可是在打战方面,这就不好说了,如果要算起来的话,只怕这还牵扯到战争的一方面。所以,白肃也应当有发言权,二人无论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

    白肃果然是一个猛将,竟然带着十万军就想攻破燕国,这样大胆的想法恐怕普天之下也只有白肃一个人才有这样的谋略和胆识。只是,有一些夸张,十万军放做谁都不会相信能攻破一个偌大的燕国。即便是齐国,也破不了。

    二人的意见都在皇帝的脑海中思虑着,想来两个人的分析都不无道理,可是究竟要听谁的主意,这可就犯难了皇帝。毕竟两个人都是数一数二的能臣将相,十万军对大康来说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毕竟在这个年代人数并不多。通常一个国内有百万雄师就已经称得上是一个大国,而大康的兵力相加还不过一百七十万左右。燕国也在这个数目相持,两个国家想吃掉谁,都是难于登天的事情。

    在皇帝的脑海中,始终都是围绕着白肃领十万军就想攻破燕国的大胆想法。白肃的战绩是战功显赫,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事实。但是,十万军对一百万雄师,这岂不是以卵击石,连皇帝也不敢接受这样大胆、赤/裸/裸的想法。

    “陛下……“白肃还想再说什么,脸面上已经是匆忙之色,这一场战争,对他来说是太重要了。以前的战绩毕竟只是以前的光辉而已,白肃的理想还很深远。他要让天下人记得他白肃,记得这个以十万军破敌百万雄师的猛将。

    他的目的并非是称王,而是名留青史,流芳万世。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白肃不要打断他的思绪。平心而论,皇帝是被大齐的态度给气到了,无论如何,对于大康来说,这是赤/裸/裸的羞辱。可是这又是一个关键的时候,如果动了怒气,做出后悔的行动,那么就等于将自己的士兵给推到了万劫深渊之死境。大康败不起这一场战,要知道,一旦败阵,就要面临着三家分康的局面。

    “不行,不能这么做。”皇帝深思熟虑之后,果断的拒绝了白肃的请求。图霸天下要的就是平心静气,如此的饥不择食,只怕会寻觅到老虎的洞中,最后被老虎吃掉。

    白肃没有再说什么,他懂皇帝的性格,既然是皇帝坚决的态度,那就等于丝毫也没有婉转的地步。只是,这一次回到都城,皇帝并非是要让他打战而是让他出谋划策,这一点对于白肃来说只不过是一生的遗憾。

    “父皇,儿臣有急事要召见。”宫外,却是李应龙的一片呼喊之声,看那猴急的,仿佛是天都要塌下来似的。

    自从这小子犯错之后,就被父皇锁到了屋子内哪都不许去,在得到白肃面见父皇的消息,连哄带骗的骗过了侍卫,这才逃了出来。

    听到李应龙的声音,皇帝也只好让李应龙进来。“你倒说说你有什么急事哪?”

    李应龙激动的握着白肃的双手,“白将军,大康的命运完全的交到你的手上了!请白将军一战,为我大康寻回以往的尊严!”

    “孽子!住嘴!”皇帝龙颜大怒,重重的拍了拍桌子,这一声却是十分的嘶哑,显然是因为太过激动造成。

    “父皇,儿臣有让白将军出战的理由啊!”说吧将白肃的观点一一的分析给皇帝听,只是这样的观点白肃已经阐述过,并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现在李应龙旧话重提,仍然不能打动皇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