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早已经是蜀国朝堂人尽皆知的事情,所有人都在等待诸葛亮最后下决心的时间。对,是诸葛亮,而不是刘禅。
只见此时端坐龙椅的刘禅也是神情激愤,诸葛亮奏完,刘理稍稍反应迟缓了一刻,立即起身,来到诸葛亮跟前,“相父快快请起”
刘禅和诸葛亮四目相对,两个人百感交加,刘禅继续说道:“朕自登基以来,蜀国上下百废待兴,然,朕年幼,幸亏有相父和诸位臣工的鼎力协助,我蜀国才有今日的安定。但朕时刻不敢忘记父皇的遗志,恢复我汉氏江山”
“陛下真乃明君”,诸葛亮赶紧附和一声,没人知道诸葛亮说这句话是真心还是假义。
“相父,朕欲御驾亲征,与相父共建这不世功勋”
“啊”,诸葛亮顿时大吃一惊,御驾亲征是弄着玩的吗?“皇上,这万万不可,你乃我蜀国一国之主,是我蜀国安定的根本之所在,皇上,请你收回成命,如若不然,老臣...愧对先帝啊”,诸葛亮声泪俱下,再次跪倒。
朝堂之上,所有人也被刘禅的这一句御驾亲征吓得不轻,全都跟着诸葛亮跪倒在地,一时间,朝堂之上乱哄哄一片,全都是要刘禅收回御驾亲征的成命。
刘理也随着众人跪在地上,此时的刘理很是纳闷。这样的桥段,后世的电视剧里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大都是皇上假意如此,最后皇帝一定会在群臣的极力劝解下,收回成命。
这么假惺惺的事情,诸葛亮不会看不出来吧?或许,这是君臣之间必须要上演的戏码?
也许这大殿之上,只有刘理认为刘禅是在假惺惺做戏给别人看,刘理认为,刘禅有这个智商,刘理从没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刘禅接下来的话,让刘理下巴掉了一地。
“不”,刘禅看了一眼满殿的大臣,坚定地喊道:“相父,你封我个大将军,朕要骑马,朕要打仗,朕要带领众将士杀魏贼,朕要杀进魏贼皇宫,朕不和你们抢功劳,功劳全归你们”
我去,这什么情况?如果不是刘理对刘禅稍微有点了解,刘理完全会认为刘禅是一个心智不健全,心中毫无章法,把国事当儿戏的大傻子。
刘理心想,这演的是不是有点过了?刘禅绝对不是那个被后世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可现在又说明了什么?刘禅的扶不起,全都是装的。
诸葛亮是多聪明的人,难道会看不出刘禅的这点小把戏?但事实的确是这样,刘禅装的傻,骗过了所有人,包括诸葛亮。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即将离世的时候,才想明白的事情。
惯性思维,刘理脑子里突然闪现出这个念头。刘禅能骗过所有人,也许全都是惯性思维。试想,一个成天在街上乞讨的乞丐,如果有人说他是亿万富豪,估计是个人都不会相信。因为在所有人心中,已经认定,乞丐就是乞丐,和亿万富豪根本不挂钩。
刘理突然后背发凉,如果是这样,刘禅该是多么一个城府极深之人,他隐藏了所有的锋芒,甚至骗过了诸葛亮。刘理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皇上,万万不可,打仗不是儿戏,如果皇上有个三...,老臣如何面对先帝。皇上,你是一国之君,老臣北伐,朝廷事无巨细,还需要皇上坐镇后方,老臣才能毫无顾忌北伐,皇上确不可有丝毫放松之心”
诸葛亮眉头紧皱,语气中带着严厉和不满。
“这...”,刘禅见诸葛亮真的动气了,表情有些怯懦,“相父说的极是,可是朕...”
“皇上,老臣知道皇上的一片赤诚之心,老臣甚慰,打仗的事情皇上不必操心”
“哎”,刘禅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充满了不甘。“相父既然这么说,那朕就只能呆在皇宫,北伐之事,只能交于相父和众位将士”
“皇上圣明”,诸葛亮见刘禅变口,连忙作揖喊道。
“皇上圣明”,大殿内,众朝臣随声附和,喊声震天,把大殿都震得在微微颤抖。
刘禅只能悻悻返回了自己的龙椅,正当诸葛亮即将要点将之时,刘禅又说话了,“相父,朕不能御驾亲征,可否让人代朕亲征?”
“这...”,诸葛亮一惊,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有些搞不懂今天的刘禅,为什么今天会这么多话,平时的时候,任何事情诸葛亮只需汇报,刘禅答应,从不过问任何细节。
“相父,朕随不能御驾亲征,但父皇的谆谆教导犹言在耳,朕作为父皇的嫡长子,不能替相父分忧,朕心甚是不安”
整个大殿异常安静,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刘禅到底要做什么,他们已经习惯了对任何事情都没意见的刘禅。今天刘禅的话,明显有些多。
“诸位臣工,谁可代朕出征?”,刘禅突然站起来,看着大殿下面黑压压的一群人喊道。
所有人都呆了,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大殿里的人,无人有资格。
诸葛亮转身看了一眼众人,眼神停在和刘理身上。心中突然一喜,这难道是先皇泉下有知,故意这么安排的吗?怪不得今天的皇上有些反常,这和诸葛亮早已经有的想法,不谋而合。
诸葛亮脑海里浮现出了刘备临终前和自己说的话,全力辅佐刘禅,如果刘禅能力不足,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但是如果其他人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刘永和刘理两兄弟,胆敢有异心,诛之。
刘永自小受先皇教化,胆略和谋略并无出众之处,这些年来也并未出现过异动,刘永让诸葛亮很放心。
至于刘理,因为年纪小,诸葛亮并未放在心上,可是近几年刘理的一些举动,让诸葛亮不得不对刘理小心提防。
和皇上争女人,和鬼谷门的人曾经交往甚密,让诸葛亮更为忌惮的是,刘理的军事素养,诸葛亮总也忘不了在先皇驾崩不久,五路大军进犯蜀国之时,刘理对当下形势的分析和理解。
重重迹象表明,刘理有着超乎常人的思维,通过窦家三小姐的事情,让诸葛亮更加肯定,刘理从未把当今皇上放在眼里,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诛杀刘理,诸葛亮不是没有想过,但刘理毕竟是先皇之子,不管刘理有没有犯错,如果诸葛亮诛杀了刘理,势必会让外人对诸葛亮产生误解。
虽然诸葛亮有先皇的遗诏,可那又如何,诸葛亮也不可能遵遗诏去废了刘禅,自己做皇帝,那样一来,诸葛亮必定会被后世人唾骂千古。
此次北伐,诸葛亮早已经准备让刘理参加,战争瞬息万变,谁都无法预料战场上会突发什么状况,也许战争是诛杀刘理最合庆合理的理由。
诸葛亮脑子飞快运转,马上接着刘禅的话说道:“皇上,黄家身份无比尊贵,普通人怎可代陛下亲征,但陛下的拳拳之心,很是让老臣感动,如果皇上非要让人代陛下亲征,恐怕只有有皇家血统的人才行”
“哦,那相父以为何人可代朕亲征?”
“梁王殿下最合适”
诸葛亮刚说完,大殿里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刘理,此时的刘理就是这大殿中最瞩目的人。
兜这么大的圈子,原来在这里等着。刘理现在终于明白了刘禅为什么要让他今天来参加早朝,或许,这都是刘禅早已经筹划好的。刘理作为后世现代战争的兵王,他何尝不明白,战争局势瞬息万变,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这一切,难道都是刘禅对刘理收了窦文良报复的后手吗?刘理甚至严重怀疑,今天的这一出,刘禅和诸葛亮是早已经商量好的,难道这君臣二人已经打定主意,要借北伐之手,名正言顺地除掉他刘理吗?
仅仅是因为窦文良,还是有其他刘理不知道的原因?此时的大殿上,容不得刘理想更多,整个蜀国的朝堂全都等着他刘理的答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