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叶二之寻找吾妻-第156章 各方异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或许,刘理到目前为止,做的最大的一件错事,就是想救下马谡吧。

    现在想想,刘理觉得自己真是大错特错,救马谡唯一的办法就是,街亭不失守,可街亭不失守,北伐不就有可能成功吗,那历史就改变了。

    历史哪有那么容易改变的,街亭依然丢了,北伐也失败了,而他刘理,切沾了满身腥臭。

    刑场事件,以诸葛亮的妥协而告终。但妥协并不代表诸葛亮要放弃杀刘理的念头。

    诸葛亮只是以大局为重,他想等皇上的圣旨,圣旨一到,就是诸葛亮斩杀刘理之时。

    马谡、王平被暂时收监,而刘理,因为身份的特殊,被禁足在了自己的营房之内。

    一连三天,赵云老将军都必来刘理的营房探望。不知为何,赵云现在是打心眼里喜欢刘理。不仅仅是刘理会带兵打仗,赵云更加看重的是,刘理的人品和心怀家国的气度。

    赵云和刘备虽未结义,但在刘备心中,赵云就是他的结义四弟。现如今刘关张皆逝,只剩赵云,赵云现在蜀国的威望和地位,无人能及,诸葛亮亦不能及。

    赵云作为刘理的叔父,眼里尽是宠溺之情。赵云给刘理讲故事,讲先皇的雄心大志,爱民如子,讲先皇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建立蜀国,和魏吴呈三足鼎立之势。赵云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刘备的崇敬。

    赵云还给刘理讲了他自己七进七出,救下皇上阿斗的事情。总之,赵云把今生所有的故事都讲给了刘理听。

    如果不是真的喜欢刘理,赵云是不会和他讲这么多的。

    刘理本就对赵云崇敬有加,刑场之时,也是赵云率先向诸葛亮求情,这些事情,刘理全都记在心里。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相谈甚欢,叔侄感情飞一般递进。

    赵云对此次的街亭之战,很感兴趣。刘理也详详细细地给赵云作了讲解。听得赵云频频点头,对刘理的指挥赞许不已,能在魏军的重重包围下突围。

    赵云心中虽有疑问,但是没有明说。街亭大战的时候,赵云正在箕谷用兵,对刘理求援一事不甚了解。但他行军打仗几十年,刘理的救援消息诸葛亮不可能收不到。

    如果援兵及时,街亭真的有可能不会失守。这一点,赵云凭着自己打仗几十年的经验,能有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可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及时派援兵?这是赵云想不明白的。但赵云此时心中对街亭失守之责,有了自己的判断。

    第四天一大早,有圣旨从成都传来。

    原来,四天前,诸葛亮从刑场回到营房以后,给皇上写了两份奏折。

    一份奏折曰:“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臣不胜惭愧,俯伏待命!”

    另一份奏折是密折,列举了刘理的三大罪状,奏折曰:“梁王理,自代御亲征以来,恪守本分,然,街亭一役,梁王自傲,夺马谡其兵权,带兵守于一孤山,至我军于不利,北伐功亏一篑;且在兵士间传播大逆不道之言,扰我军心;臣自领兵以来,军纪严明,梁王视若无物,带女眷出征,天道尽失。理乃先皇小子,皇上胞弟,臣无力处罚,请皇上定夺”

    北伐兵败,早已经传遍了成都城,一时间,成都城内文武百官,平民百姓无不垂头丧气,沮丧不已。

    朝堂之上,荆州、益州、东州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参诸葛亮的奏折如雪片一般,堆在刘禅的面前。

    该如何处之,是摆在刘禅面前的一道难题。

    刘禅很想借着北伐战败之际,把大权从诸葛亮手中夺过来。可如今北伐战败,朝中局势不明,刘禅还不能完全掌握各方势力之际,稍有不慎,恐引发蜀国的大灾难。

    时机未到,诸葛亮依然是蜀国的定海神针,诸葛亮还不能倒。

    看了诸葛亮自贬三级的奏折,为了体现奉法为重的大局,刘禅准了诸葛亮的奏折,自诸葛亮起,所有参与北伐的人,全部自编三级,贬诸葛亮为右将军,但依然行丞相职责,总督蜀国军马。

    至于诸葛亮所奏刘理之事,刘禅犹豫不定。

    如果诸葛亮奏折属实,刘理理应被斩,但刘理身份毕竟不同,他可是皇子,且是带御亲征,斩刘理不等于刘禅自己打自己吗?

    刘禅原想着,诸葛亮派刘理打仗,刘理战死是最好的结果,没想到,刘理居然无事。

    该如何处置刘理,又是刘禅面前的一道难题。处罚轻了,不能正军法,处罚重了,恐被人利用,说他刘禅迫害自己的弟弟,对他自己的名声有损,也无法向先皇交代。

    刘禅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人的奏折。

    可诸葛亮的奏折已经到了,这个人的奏折就是迟迟未到。刘禅只能回复诸葛亮,让他亲自带着刘理回京,再行定夺刘理之罪。

    带回成都?这个圣旨,让诸葛亮心灰不已。他原本想着,是杀是留,皇上一定会让他诸葛亮自行决定,没想到圣旨居然是把刘理带回成都。

    诸葛亮只能把汉中安排妥当,赵云自告奋勇,要护送诸葛亮一同回成都,诸葛亮应允。赵云钦点五千军士,陪同诸葛亮,押解马谡和王平,还有刘理,一同回成都复命。

    马谡和王平是被押解着,而刘理并未被押解,只是不能自由行走而已。

    成都,刘禅压下了所有弹劾诸葛亮的奏折。刘禅心里十分清楚,现在也只有诸葛亮能震慑各方势力,诸葛亮虽然大权在握,但好歹是向着他刘禅的,如果诸葛亮被弹劾,假如别人手握大权,那才是刘禅最危险的时候。

    朝堂之上,针对诸葛亮勾心斗角。而成都的老百姓,得知北伐兵败,沮丧过后,又开始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毕竟,吃饱饭比国家大事更重要。

    平静了一年的梁王府,这些天总被一股压抑的气氛所笼罩。不是因为北伐兵败,而是因为,有消息传出,北伐兵败的原因,全是因为刘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