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叶二之寻找吾妻-第166章 李严的心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蜀国朝堂,文武百官齐聚,下午的朝会来的突然,但消息灵通人士已经知道是诸葛丞相已经返回京城,事关重大。

    朝堂内,官员们互相寒暄,互相小声议论。诸葛亮和赵云马不停蹄,风尘仆仆赶到朝堂,蜀国大小官员无不上前慰问,一时间,朝堂上热闹非凡。

    “皇上驾到”

    一声公鸭嗓,让嘈杂的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文武百官各自归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堂之上,顿时山呼海啸一般。

    “众卿家平身免礼”

    “谢皇上”

    君臣之礼见毕,刘禅看着立在大殿中央的诸葛亮和赵云,紧走两步上前,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上前拉起诸葛亮和赵云的手,激动地说道:“相父,赵老将军,自北伐别过,一年有余,朕甚是想念啊”

    刘禅说着,眼里挤出两滴泪水。

    让诸葛亮和赵云甚是感动,让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动容。

    刘禅见到诸葛亮和赵云,没有说北伐兵败,而是诉说想念之情。可见蜀国上下君臣一心,皇上的皇恩浩荡。

    “皇上,臣有罪”,诸葛亮欲再跪谢罪,但被刘禅生生拉住了。

    “相父,何出此言?北伐一战,相父不辞辛劳,总管兵马调度,粮草调度,运筹帷幄,相父何罪之有?”

    “皇上...”,诸葛亮看着一脸真诚的刘禅,情绪瞬间有些崩溃了,泪流满面。

    “相父,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并不能掩盖相父的遮天之功,相父能平安归来,朕心甚慰”,刘禅说着,笑呵呵转身回到了自己的龙椅之上。

    刘禅继续说道:“相父,赵老将军,听闻你们归来,朕召集文武百官,并不是要怪罪北伐之败,朕只是想相父和文武百官一起商讨一下,北伐的败因”

    “臣明白”,诸葛亮这次回京,本身就是来述职的,所以并不奇怪。诸葛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始说道:“自北伐以来,我蜀国上下,君臣一下,军民一心,军士情绪斗志昂扬,收复南安,安定,天水三城,并收复大将姜维,杀魏贼不尽其数......”

    诸葛亮详详细细,把北伐战事从开始娓娓道来,让在场的人听得无不热血沸腾,因为,在街亭守卫战之前,蜀军一路顺风顺水,打的魏军节节败退,照此下去,蜀军大有一举灭了魏国的势头。

    然而,自魏国重新启用司马懿之后,蜀军的形势出现了危机,诸葛亮的排兵布阵没有任何差错,错就错在街亭失守。

    大殿上,传来了一声声的叹息之声。北伐功亏一篑,实在是可惜。

    可战争已经结束,北伐战争以蜀军的失败而告终。

    “皇上,臣已经将守卫街亭的马谡和王平,还有梁王殿下押解回京城,听候皇上发落”,诸葛亮的发言,以这样的形式结尾。

    诸葛亮话音刚落,只听刘禅问道:“众位爱卿,你们有何看法?”

    “禀皇上”,刘禅的话音未落,只见出列一人,正是李严。

    “哦,爱卿请讲”

    “北伐战事,诸葛丞相殚精竭虑,切因街亭失守功亏一篑,守卫街亭之将,理应问斩”

    刘禅和诸葛亮一听,有些吃惊,守卫街亭只将,可是还有一个梁王殿下,如果是马谡和王平,诸葛亮也不会把他们押解回成都让皇上定夺。

    李严是和诸葛亮一样的托孤重臣,这其中的要害,他不可能不知道,怎会在这朝堂之上,话说的如此直白,按理说,不应该。

    诸葛亮和刘禅心中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李严,是刘备时期的重臣,也是诸葛亮所倚重的左膀右臂,诸葛亮北伐后,李严现在总领丞相府之事。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只是李严在升为骠骑大将军以后,没有了以前的兢兢业业,开始注重享受,注重于人小惠,因此而成就自己的名声。

    诸葛亮现在对李严颇为不满。

    但今天李严的表奏,恰中诸葛亮心思。

    其实,在李严心中,有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四年前,刘理在江阳郡刑场救下一个女子,正是陆巧儿。陆巧儿那时是李严的亲侄子李克在外养的一个小妾。李克一夜之间在陆巧儿的住处上吊身亡,因为李严的关系,勒令江阳郡守七天破案,陆巧儿都已经伏法认罪了,这个时候,刘理出现了,不仅推翻了真个案件,而且还抓到了真正的凶手。

    按理说,李严一家应该感谢刘理才对,可李严不这么想。他把害死他亲侄子的罪过全都归到了陆巧儿身上,他觉得一定是陆巧儿勾引李克,如果不是陆巧儿,李克也不会被人害死。

    可偏偏,刘理不知为何,处处偏袒这个陆巧儿,最后甚至一直带在身边,现在是梁王府的一个丫鬟。

    即使是梁王府的一个丫鬟,李严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件事情,李严一直记得。可只要刘理在,李严就无法动陆巧儿分毫。

    当然,这只是李严现在心中的一个极小的插曲,刚刚李严如此直白的表奏,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刘禅。

    这几年,李严官至骠骑大将军,整个人每天都是飘的。在蜀国,除了刘禅和诸葛亮,李严现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刘理和刘禅同时看上一个女人的事情,李严也有所耳闻。可让李严想不到的是,皇上最后把那个女人赐给了梁王。

    这事让李严想不通,他也是男人,男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分享的,这其中就包括女人。

    李严就此断定,皇上对梁王肯定是极为不满。都说皇上有些痴傻,如果没有傻到不明事理的地步,这件事情肯定在皇上心里憋着。

    现在不正是讨好皇上的好机会吗?不仅能讨好皇上,说不定还能报了自己侄儿克死的大仇。

    其实李严刚刚的话,也是在赌,他在赌皇上想借此机会敲打敲打梁王殿下,李严也不惧说的更严重一点。

    李严估计根本想不到,刚刚的表奏,不仅正中刘禅的心思,连诸葛亮也是正中心思。

    李严低着头,在等刘禅的反应,刘禅的反应可是直接能判断李严是否赌对了。

    大殿内,鸦雀无声,谁都没料到,李严会说出这样的话,要知道,守卫街亭的人,不仅仅是马谡和王平,还有一个梁王殿下,那可是皇上的亲弟弟,先皇的亲儿子。

    “李爱卿,你可知道,守卫街亭的将领还有一个是梁王殿下?”,刘禅缓缓地说道,语气中似乎透漏着一点怒气。

    李严一听刘禅的话,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刘禅的话语之中带有怒气,但李严知道,他赌对了。要不然,皇上不可能称呼他是李爱卿。

    “皇上,正因为是梁王殿下,所以更要严惩,严整法纪,军纪。如果对梁王殿下法外开恩,这让我蜀军几十万军士怎么想?如果打了败仗还不严惩,而且是如此重要的一仗,如果这样,谁以后还会奋勇杀敌?”

    说的好,刘禅心中不禁暗暗为李严叫好,可是....,严惩的后果是刘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刘禅还想问,可是忍住了。表面装出一副被李严说服的表情,这才符合他不聪明的特性。刘禅呆呆地看着诸葛亮,那眼神是在求助。

    诸葛亮问道:“你可知道,梁王殿下是代御亲征?”

    代御亲征,刘理可是代表着皇上,严惩刘理,不就是在变相严惩刘禅吗?

    嘶,李严暗暗吸了一口冷气,诸葛亮的话,李严当然明白什么意思,而且诸葛亮在汉中就要斩杀刘理的消息,李严也早已经听说,为什么把刘理押解回京城,李严也一清二楚。

    刚刚李严一直在想皇上的心思,居然把诸葛亮的心思忽略了,诸葛亮应该也是想严惩刘理的才对。

    一个是皇上,一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有他们两个的撑腰,李严还会有什么顾忌吗?

    不,没有。

    他现在不仅讨好了皇上,顺带连丞相也讨好了,如果能报了他侄儿的仇,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一石三鸟。

    刘理啊刘理,你不仅仅得罪了我李严,我怎么也想不到,你连皇上和诸葛亮都得罪了,这一次,即使你不死,也得掉层皮。

    李严此时的心气顿时足了起来,他抬起头,面对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道:“丞相,梁王殿下既然是代御亲征,更应该知进退才是,打仗不是儿戏,梁王殿下不仅丢了街亭,让丞相的北伐大业功亏一篑,而且,梁王殿下给皇上带来了无尽的耻辱,皇上的威严何在?如果先皇在的话,他怎会容忍......”

    诸葛亮听了李严的话,心中一喜,代御亲征,好听不好做,做好了怎么都行,做不好....,正当诸葛亮沉思之际,只听见耳边传来一声大喊。

    “李严匹夫,休要在这里胡言乱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