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秀才-第一百四十章幽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料不到李国祯会有这一招,在老神棍那吃了闭门羹刘亘回来与姚礼明商议,面对大权在握的襄城伯,姚礼明苦笑着摇摇头表示无计可施。

    三百人马暂时要不回来,不过指挥权仍旧掌控在刘亘手中,只是关键时刻行动起来有些不方便,因此得从通州再调几十精兵进城。

    他给路泽淳去了一封信,要他与户部衙门的人谈判,带领五十名漕兵混在押运的队伍里进城,理由是接漕兵军将家眷出城,护送来通州,户部那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路泽淳仅仅在当日多拨给他们一船粮秣。

    二十名骑军、三十名盾牌手神不知鬼不觉进了顺天府,隔天户部的原班人马返回通州,五十名精兵已经换成了新募军户子弟。

    经过与守备衙门的协商,李国祯总算把刘亘的贴身护卫冯忠孝给放了回来,还签发了五百新募家丁去通州操练的出城照会,刘亘的理由是城内粮秣紧张,若守备衙门不一起接管只得派出去就食。

    与四百五十名新兵同时去通州的还有三十余户老护卫队员的家眷,他们将一起前往青县,等候两军汇合一起南下。

    对于街坊们的坚持刘亘半点儿办法也没有,走一批算一批。

    尽管只有五十人马,但这次刘亘不敢再把战兵一股脑儿留在西校场了,骑军和盾牌手全部一分为二,结果槐树胡同刘府前院整日充斥着马粪味,惹得过来送信的小慧丫头小嘴巴翘得老高。

    这段时间周梓兰又去了解了一些情况,这回主动找刘亘商议对策。

    夜幕降临,刘亘、刘顺和冯忠孝三人扛着一架竹梯子鬼鬼祟祟出了大门。

    刘顺在前打探、冯忠孝扛梯子居中、刘亘押后,绕了一圈来到投放纸飞机的院墙下,京师虽说戒严,但巡夜的兵将不会无端端跑进小胡同,因而只要不闹出动静,三人还是瞒安全的。

    里面的人一直在等,一颗小石子扔进去很快有了回应,刘顺立马架梯子蹭蹭蹭爬上墙头打探。

    “院子里小慧和方妈在等候。”

    “嗯。”

    刘亘点点头上了梯子,等他爬上墙头下面的冯忠孝不放心想跟进去护卫,被刘亘挥手赶了下去,哥与佳人约会,边上站一个黑铁塔一般的壮汉、忒煞风景。

    骑上围墙刘亘抽梯子摆进了院子里,下面方妈替他整了下,刘亘利索地下到地面,西侧是围墙、东侧是一片竹子,刘顺选的地儿真不赖。

    “三元公。姑娘在屋子里等着,快跟小慧来吧。”

    刘亘把梯子藏进小竹林,方妈急匆匆赶去月洞门放哨,小慧提着灯笼带刘亘去周梓兰的闺房,很有些偷情的味道,走到门口刘亘的心不由得嘭嘭嘭跳起来。

    翻墙幽会,屋子里周梓兰也好不到哪去,刘亘进门的那一刻小脸蛋一片晕红,目光躲闪着一时间竟然不敢瞧刘亘一眼。

    “咳,世妹。屋子里真暖和。”刘亘见了干巴巴说道。

    “嗯。世兄请坐。小慧上茶。”恍惚了一会周梓兰回过神。

    这段时间她让方妈的男人找人搞了一些兵部的军报,情况的确如刘亘说的,很是糟糕,周梓兰于是进宫找周皇后商议,才有了这一次会面。

    有一点算刘亘幸运,上回两人在白云观交谈时因为时间紧迫,他的一些解释仅仅一带而过,因此周梓兰误以为刘亘带领的两千精兵与山东刘泽清部厮杀后,到达通州大营只剩下三百人。

    三百残兵太少成不了什么气候,因而周姑娘没有把刘亘是赣南兵备道副使和南安府知府的事告诉周皇后,她可不想皇爷把心上人送去边关征战,否则,这里面的波折太多了。

    回过神的周梓兰尽管内心如小鹿般在乱跳,但她不想给刘亘不好的印象,因此又端起了姑娘架子,静坐在一侧请刘亘喝茶,也不说事,看得一旁的小慧丫头快跳脚,走到周梓兰身旁跺了一下脚暗示她,被周梓兰瞪了一眼示意去门口守着。

    “世兄。梓兰把你的事告诉了皇后姑姑。”

    “啊!”

    刘亘一听跳了起来,第一个反应这下完蛋了,计划全部被打乱,周梓兰一看他的猴急样狡黠地一笑,刘亘等了会见没什么下文,定了定神再次坐下。

    “世妹。到底怎么回事?”

    周皇后得知山东刘泽清部的事情之后就开始掉眼泪,说自从孙传庭兵败潼关,内阁根本拿不出应对的办法,一开朝会就是各种吵架,各地的带兵将官也开始不听从朝廷的号令,提出各种理由推诿,对此朝廷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如今国事艰难,她让周梓兰找刘亘问问南方还有没有可战之兵。

    刘亘说驻扎九江的五省督师吕大器麾下有五千精兵,他是忠于朝廷的,还有庐州黄得功部,是勇卫营出身,听说麾下有两万精兵,敢与李闯大军野战;左良玉部也可凑两三万精锐兵马,不过自己与左部接触过,要他们挑选精锐北上勤王的可能性很小。

    “南直隶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听说在整军准备北上勤王?”

    这话其实是周梓兰代周皇后问的,要说别人刘亘还答不上来,史可法,印象实在深刻,与文天祥一样,都是书生领兵兵败如山倒的角色、靠吟诗作对名传青史的大英雄。

    这类大英雄赚取的是名望,祸害的确是华夏文明和元气,危害一点儿也不必吴三桂之流小。

    “史兵部书生领兵,做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即便李闯兵临城下也拼凑不出兵马。”

    “不会吧。史可法在陕西帮办过军务,一直以来在淮北督军与贼寇作战,也是知兵的臣子。”

    ‘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把希望寄托在史可法等人身上,东林党忽悠、吹嘘的功夫着实高明,’

    刘亘听了简直无语,史可法那是在打酱油,有战功就凑上去露个脸,没战功就缩在一旁;崇祯十一年夏,史可法因为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的巡抚任上碌碌无为而被朝廷降罪,令他戴罪立功。

    可是什么都阻碍不了东林党明星史可法的升迁,过了一年多,门路广的史可法摇身一变成了大权在握的漕运总督。

    在漕督这个独自掌管一方的实权位置上,据路振飞透露史可法任职期间没有操练一兵一卒,想到随行的漕兵刘亘深以为然;可官运亨通的史可法竟然升任南京兵部尚书,战乱期间成为南直隶最有权势的人物,但是南直隶京营依旧一片糜烂,其无能可见一斑。

    也不能说史可法在混日子,到任应天府之后他向内阁上奏八条京营改革建议,里面林林总总真是包罗万象。

    史部阁抢了科道言官的活计而且做得着实到位,令人挑不出半点瑕疵。

    相比之下,吕大器在这次鞑子入侵期间带领疲兵扼守顺义牛栏山,令鞑子不得不绕到而行,事后检讨,仅吕大器与周遇吉部保持完整建制、有战功,白广恩部次之。

    而历史上的路振飞,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望大顺旗帜而降的危急情势下,用操练才不到半年的兵卒、团练奋起抵抗,硬生生斩断了李闯南下的锋芒,独自一人为南明朝廷撑起一片天。

    刘亘觉得,史可法想为吕大器、路振飞提鞋还得回炉进修一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