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太师-第108章 战略佯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月十五清晨,大同总兵、中军都督同知陈质,正在大同北门城墙上远眺。

    头顶上的“明”字旗,随着风力加大,“呼啦啦”的作响之声也越来越大,这让原本心急如焚的陈智,原本因努力克制而显镇静的脸上,现了烦躁。

    天色渐渐转亮,陈质的烦躁,被他的亲兵陈老三首次发觉。这让擒住代王朱桂的陈老三,心中打起了鼓。

    要知道当初之所以去擒藩地为大同的代王,是因为代王想起兵响应燕王。

    而这次燕王来犯,显然是为了解救他的铁杆兄弟。

    陈老三虽不知燕王的为人,但他明白代王对自己恨之入骨。所以陈老三明白,大同一旦被燕王攻破,凶狠残暴的代王势必会诛杀自己全族。

    “只能拼了”。暗地下定决心,陈老三慢慢地平静下来。

    转过头,读出陈老三脸上的不成功便成仁,好胜的陈质暗道:“最差结局,不就一个死吗?自己反而没陈老三看得开了”。

    陈质言道:“燕贼、王保保虽善于用兵,但我们只要坚守不出,他们就无法挥发其野战的优势。他日朝廷援军一至,大同之围,必解”。

    这话,陈老三不是第一次从陈质这里听到,稍微一迟疑,陈老三沉声地回道:“属下明白”。

    “我们得注意兴和与怀安(张家口)”。陈质接着说。

    兴和在燕山山前,而怀安不仅在燕山山后,更是燕王所筑。这两地,一直是燕王的势力范围。

    不过,陈老三不太担心这两处。他认为这两个地方,承担着防范北元的重任,以打击北元而名声大盛的燕王,应该不会让兴和与怀安这些对付北元的兵,来打大同。

    见陈老三沉默着,知道陈老三对爱兵如子的燕王向来有好感,陈质摇头道:“人要是逼得没了办法,他是啥子事都能做出来”。

    愣了愣,陈老三不由地点头称是。

    天色大亮之际,城墙上传来的震动。让守城的每一个军士都意识到北方有大军,向大同逼来。

    看着底下杀气腾腾、军容整素的军队,陈质能分辨出他们,一是兴和兵,二是怀安的兵。

    看到城下同样举着“明”字旗的燕军,同时还举着一个写着“解救代王,诛杀不臣”的大旗。陈质暗暗地嘘了口气。

    “狗日的陈质,太祖尸骨未寒,你居然在太祖封给代王的藩地,将代王软禁?你这狗日,将来有何面目,去九泉之下见先帝?”城下传来王友的叫骂声。

    在王友一旁的领着怀安卫的刘江,看到王友出口就成脏,他便做好了城上放箭的准备。

    陈质发现大同不少将领看着自己的眼光,有些异样,他大声地道:“尔等明知当今圣上是先帝敕封的皇太孙,今日我奉先帝继承人之令,软禁为非作歹的代王,有何不对”?

    看到陈质居然跟王友打嘴巴仗,刘江大声斥道:“别人不知道,难道你陈总兵,会不知道先帝最开始是想立燕王为太子?”

    “天下大任,不交给最像自己的儿子,反而交给喜欢跟百无一用的书生厮混的孙子。难道陈总兵对此,就没怀疑过吗”?

    “名分已定。你等所说,不是臣子能去想的、能去问的”。说这话时,陈质语气降低了些。

    “狗日的东西,太祖前一阵子上朝还声如洪钟,不一会儿就死了。还有建文不许亲王们去奔丧,以及燕王屡次说要为父报仇这种种事。”

    “作为太祖提拔的臣子,你居然说自己不能去想?若不是脑子有病,你就是卖身给建文当只做应声虫的狗奴才了”?王友再次骂道。

    王友的话,让城上正欲为陈质帮腔的将领,就这么继续地静静看着、听着。

    “你等这些乱臣贼子,只占据中原一隅之地,居然不自量力地来谋当今圣上。”陈质厉声问道。

    “你这狗日的,是颠倒黑白惯了?还是脑子被驴踢了?当初若不是你跟着宋忠这狗腿子,来北平谋无罪的燕王与我等有功之臣。为了来保全自家性命,我等才不得不奋起反击”。王友说这话时,近乎咆哮。

    见城上诸将生出同情之色,没有料到王友这厮口才如此了得的陈质,大声问道:“你们,还有多少口粮”?

    陈质这话,让城墙上的将领,有些色变。

    刘江见王友哑然,他立即大声答道:“陈总兵,王将军从兴和而来。他不知道北平送了多少军粮到怀来”。

    停了一下,刘江笑着道:“若我说我军有半年粮草,陈总兵必然不信。不知陈总兵是否有胆量,来我们营地一探究竟”。

    听到王友随后的大笑,不想再做口舌之争的陈质,大声喝令:“放箭”。

    只是弓弩兵执行军令之时,骂不绝口的王友与见势不对刘江,早已退到弓弩射程之外……

    冷眼看到这一切的陈质,哪会不知道行动缓慢的将士,是不想得罪燕王。尽管自己是总兵,但陈质在此刻,没有去问罪。

    陈质知道,若在燕军即将把大同团团围住之际,去问罪将士。自己这个与大同渊源不大的总兵,很可能会被这群同情燕王的丘八拿住。

    陈质清楚这些将士,他们根本就不想与燕王为敌。

    他们或是对北元有战功的燕王有着尊敬;或是因燕王善待军士,有着好感;或是因圣上没有让他们信服的理由,就去擒拿有功的燕王,而对燕王心生同情;或是单纯地害怕燕王……

    先不论这些将士的战斗力,是否能与燕军野战?就大同此时的军心,陈质也不敢指望大同将士,会团结一致去攻打燕军。

    是的。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陈质只不过是希望大同将士出于对朝廷力量毕竟大于燕国、出于对军法的畏惧、出于军士职责,能完成守土之责罢了。

    看到燕军随后将大同的北城、西城、东城围住,却单单不围南城。陈质判断出燕军是想大同的军士,能从南城逃走。

    在出现逃兵之后,陈质当机立断地派兵将代王府的财物劫掠一空,并将其分给大同将领。

    在陈质同时保证只要能坚守大同,他必然向圣上向诸将请功的情况下,大同将领许诺必坚守大同。

    直到二月初一,虽然王友时不时地来骂阵,但燕军一直没有大举攻城。

    远眺燕军,陈质看到燕军每天在伐木,一座座军营也随之拔地而起。陈质并非没有派游骑去一探究竟,只是燕军骑兵过于强势,己方游骑兵有去无回而已。

    二月二日,大同,大雪。

    大同城外一直保持静默状态的燕军,在下午,突然爆发出不绝于耳的万岁声。

    当这响彻天际的万岁声,传到大同城内。让城内多数人都胆战精心地认为,燕军的攻城,不是今天就会在第二天,打响。

    随燕王而来的,只有蔚州卫的两千骑兵。

    此时大同城下的燕军,兵力不到一万,且多数还是骑兵。也就是说,燕军此时根本无法发动有效的攻城战。

    燕王也并没有去劝降陈质,但凡主动来谋他的臣下,燕王不会再去劝降。他一生都是奉行“以血还血”之人。

    听刘江说完,王友与他在大同城下的对话,一直在冷落王友的燕王,这才向王友赞许地点了头。

    王友与刘江都知道燕王此行的目的,一是借助包围大同,促使龟缩不出的李景隆不得不出来,从而实现围点打援的战略目标;二是来接手新归的北元将士。

    燕王正准备向王友问话之际,帐外来报:“斥候有大漠紧急军情来报”。

    “让他进来”。燕王脸上不见惊怒,反而有些兴奋。

    “禀陛下,侦察得知在来归将士后面,鞑靼与瓦剌等大部落有军队跟随。张辅将军请令,可否将来降将士的一半,留在漠南”?浑身灰尘,且散发着汗臭的斥候,一进来就如是跪奏。

    燕王眉头一皱,思索片刻,果断地道:“可以留下两成,你马上回去告诉张辅,我授全权让他集结、动员漠南的力量”。

    “是。属下告退”。斥候起身,见到朱棣点头,就立即出账。

    看到帐下王友、蔚州卫指挥王忠、刘江的脸上多少有些惊疑。朱棣笑道:“若张二需要一半,他开口就会要全部。我给他不惜一切代价去集结、动员之权,他能应付”。

    所谓帅才,其实是指集结、动员的能力。对张辅能力有足够了解的王友、刘江,立即附和:“陛下英明”!

    “蔚州步兵带着攻城器具,得明天才到,你们下去去做自己的事情”。燕王先是若有所思,然后令道。

    众将退下后,朱棣令道:“给我拿纸笔来”。

    朱棣是在给鞑靼可汗坤帖木儿、瓦剌王猛哥帖木儿等人写信。由于得极为务实,这些晓以祸福的信写完后,让花费大量精力的朱棣有些累了。

    但朱棣还是出账巡营。

    刚刚出账没多久,王友就尴尬地凑了上来,他说他岳父已在北平捐献大量金银钱粮……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向来严厉的燕王,只得对王友之妻,宽仁了一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