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部队-431五次围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33年底,蒋介石亲自担任总司令,率领中央军和各地军阀部队一百多万人,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对各地的红军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围剿”,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五次“围剿”。

    这一世,日军没有占领东北,没有进攻上海,更没有开始向华北进军,中国在国际上的形势比较乐观,国内的矛盾也比较很缓和,社会上没有多少对老蒋不利的舆论。因此,老蒋的力量比那一世更强大,更集中,对这次围剿消灭红军更加信心百倍。

    沈阳,中国人民军大本营,总司令部作战室里,聚集了中国人民军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包括国强、陈一秀、杨宇庭、林一凡、黄显声、杨烈鹏、高志航、徐飞虎、李延生以及驻沈阳一带的师以上军官十几人。

    副总参谋长黄小琳正拿着一支长长的指挥杆,指着墙上的南方巨幅地图,在详细地介绍国共双双战事的进展情况。地图上,画着红蓝两种箭头,从整体上看,蓝色箭头又大又多又长,对红色箭头呈包围之势。黄小琳娓娓道来,慢条斯理地介绍着:

    “总司令,诸位将军,在这一次围剿中,蒋委员长已经下了最大的血本,除了把他的绝大多数嫡系部队投进去之外,还动用了五个飞行团,上百辆坦克……”

    “在国军的进攻中,直接向江西中共中央根据地进攻的部队就有五十多万人,从四个方向分四路发起了进攻: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率领33个师又3个旅,由北向南,构筑碉堡封锁线,实施对中共中央苏区的主攻;南路军总司令广东军阀陈济棠,指挥11个师又1个旅,阻止红军向广东逃窜;西路军总司令何键率领9个师又3个旅,阻止红军向西逃窜;东路军总指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6个师又2个旅,阻止红军向东逃窜。数十万国军,把中央红军压缩在江西中部,很有一举歼灭的趋向……”

    “这一次围剿,蒋委员长命令部队采取‘稳扎狠打,步步为营,修碉筑路,逐步推进’的堡垒战术,向中共中央根据地步步紧逼,已经从四面八方形成了庞大的包围圈,一步步地压缩。很多高参认为,只要断绝红军苏区的物资来源,这一次就能一举消灭十多万人的中央红军!”

    人民军陆军总司令林一凡少将发问道:“黄副参谋长,国军方面您介绍得差不多了,麻烦你说一下中共方面的情况吧!” 高级军官,不仅要有带兵的本领,更要有高超的战略战术修养。在这些实战观摩中,培养和训练他们,才能使这些军官快速地成长起来。

    “好的,下面马上就要说到了!”黄小琳向他笑了笑,继续讲解道,“现在,全国红军根据地有十几块,大都各不相连,红军总共有三十万人上下。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江西的中央红军,人数在十万人上下。”

    “哦……他们发展得真够快的!”陈一秀轻叹了一声。

    “哈哈哈……”林一凡笑了,“陈主任,据我所知,红军是从1927年开始诞生的吧,到现在已经六年多了,六年多才发展到三十万人,很多部队还使用着大刀长矛,用枪的经常是两个人一杆枪。能有多大的实力?我们人民军呢?最早从1928年济南事变开始,到现在五年了,五年以来,我们已经发展了四十多万正规军、五十多万的预备役部队,而且人手一杆枪,弹药充足,训练有素……您说是红军发展得快,还是我们人民军发展得快?”

    “这还用说吗,明摆着的!”徐飞虎笑着道。

    “这个……不能相提并论!”陈一秀叹道,“红军从一诞生开始,就跟国军势同水火,遭到了国军的一次又一次的剿杀;人民军呢,虽然一直都在跟日本军队战斗,即使经历了多次凶险,但都在总司令的带领下,化险为夷,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且,在与国民政府和国军的关系上,人民军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尤其是还得到了蒋委员长的大力支持,生存环境比红军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杨宇霆摇了摇手,反驳道:“陈主任,错了,你说错了!”

    “错了?”陈一秀惊道,“我哪里说错了?请杨兄多多指教!”

    杨宇霆说:“人民军发展迅速,根本的原因不是国军和蒋委员长的支持,而是有我们总司令!没有总司令,就没有人民军;没有总司令,就没有人民军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好家伙,老杨这是要搞迷信吗?把国强神话,搞盲目崇拜?这可使不得。

    徐飞虎道:“杨总参谋长说的对!说什么人民军得到了国军和蒋委员长的大力支持,才不是呢!不是有好几次,我们都差点被老蒋吞并了吗?如果没有总司令,我们在座的,不是都差点被陈诚、戴笠砍了脑袋吗?”

    “是啊!”林一凡说,“老蒋表面上对我人民军尊敬又加,那是因为我们有利用的价值,一旦寻找到机会,他随时会张开嘴巴,一口把我们吃掉……现在,我们壮大了,也不能不妨!”

    陈一秀瞪大了眼睛:“总司令……二公子……”他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总司令,可是蒋委员长的二公子啊,你们竟然守着二公子,就敢说老蒋的坏话,不想活了吗?

    国强笑着向陈一秀打了个招呼:“陈主任,不要放在心上。私下讨论,大家可以随便说,没有关系……”

    “哦……”陈一秀心里暗惊,人民军高层的思想竟然这么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是太意外了!看来,这个老蒋的义子,也是貌合神离了!不知道华国强这小子心里有什么念头?要自立为王吗?陈一秀兴奋起来,那样才有挑战性嘛!一直跟着老蒋干有什么意思!

    国强咳嗽了一声道:“好了,诸位,让黄副参谋长继续介绍一下中共的情况吧!”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是!总司令!”黄小琳继续讲解起来,“诸位将军,据国民政府军令部、参谋部反馈过来的信息,我们了解到:中共中央红军的领导权发生了变更,原来最擅长指挥红军打游击战、运动战的毛ZD失去了军事指挥权。现在,红军由‘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负责指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的成员被排斥在外,一切命令均由‘三人团’说了算。其中,博古和李德是真正的决策核心,周恩来只是一个具体传达命令的人。博古是中共临时中央总书记,代表中央领导‘三人团’工作。博古不懂军事,完全依靠李德,等于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李德。”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奥地利人,1900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加入了德国共产党。1932年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之后进入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因为他跟中共在共产国际的代表王明非常熟悉, 所以,1933年9月来到中国,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

    “李德?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林一凡惊道,“看来,这家伙一定很有军事才能了!肯定比那些红军的泥腿子将军强!”

    国强笑了:“那可不好说!赵括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真指挥部队了,却不行了,赵国的四十万军队全都是因为他的过错,才被秦军活捉活埋……”

    黄小琳一双眼睛盯着国强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惊诧地说:“总司令,您说的太准了!据反馈回来的消息,中共的军事指挥者李德,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国军与红军一接触,就有人发现,这一次围剿,红军跟以往不一样了……”

    “有什么不一样?”杨宇霆总参谋长连忙问,“战斗力更强了还是更会打仗了?”

    “不!这一次,红军没有躲避国军的锋芒,大步后撤,而是跟国军进行了大规模的阵地战!”

    “什么?红军跟国军打起了阵地战?”陈一秀惊道,“据我所知,红军装备低劣,弹药不足,训练也不够,怎么能与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训练有素的国军拼阵地战呢?这样的打法,哪还有胜利的希望……”陈一秀叹息着不停地摇起了头。这样一个文人老夫子都明白的道理,李德竟然都不明白,这样的人怎么能当红军的指挥官呢!

    这些情况,当然在国强的意料之内,他不动声色,静静地听着黄小琳的报告:

    “据了解,在这次红军反‘围剿’的战斗中,李德反对红军原来擅长、熟悉的运动战、游击战,认为那是小打小闹,是对革命根据地不负责任的表现。他要求红军‘短促突击’、‘两个拳头作战’、‘御敌于国门之外’,与国军之间进行大规模的阵地战。他认为,这套战术在苏联有效,在中国当然也会有效,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哈哈哈……”作战室里大家一起笑起来。是啊,打仗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略战术!?果然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后来,那位伟人说:“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不作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李德和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看来,这一次,红军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国强的到来,并没有改变红军失败、被迫长征的命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