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唐人-第526章 牛进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院长大人,您有什么事吗?”有学生问道。

    张阳道:“一点小事,刚刚李靖李将军来了,说眼睛出了点问题,一个有些看不清近处的东西,一个有些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你们可想到了些什么?”

    听到张阳说李靖李将军来过,三小只也就放下了手中忙活的活,开始听张阳详细说明李靖的来意。

    在听到张阳说李靖一只眼睛看远处的东西不太清楚,另一只眼睛看近处的东西有些不清楚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道:“近视眼和老花眼?!”

    张阳笑眯眯的说道:“没错!”

    “哎哟,还真有这样的人啊!”

    不禁有同学感慨起来。

    当初学的时候,虽说大家学的都十分专注认真,但事实上心里却是想着这个知识也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用的上,毕竟周围的人反正还没听说有这样的问题。

    其实他们没有碰到也是理所当然...

    他们周围自然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学生,再加上基本上又都是武官的孩子,平时也不爱读书写字什么的,自然近视眼几乎没有,但若是文官的孩子还学这个知识,恐怕这会儿教室里的许多学生已经带上了自己打磨的近视镜了!

    “院长您的意思是我们来帮李将军做这幅眼镜?”一名学生问道。

    张阳道:“呵呵,自然是这个意思,学了总该用用,至于能不能让李将军满意,那可就看你们的了!”

    这名学生有些激动道:“这件事情我可以做吗?”

    “当然可以。”张阳应道。

    “好,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办好!”这名学生回道。

    这名学生身材比较魁梧,当然了,都是武将之后,没有哪个身材会瘦削,但平日里话不多,由于三小只的父亲和张阳的关系比较好,因此三小只在书院里也算是风云人物,他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名气。

    但张阳是只要这个学生的。

    这学生是牛进达的孩子,名叫牛生(名字杜撰),其父亲意思是活着就可以。

    牛进达小时候那可真是惨,家里父亲母亲都活生生的饿死,想必这也与牛进达给他儿子起这个名字的原因吧...

    牛进达因为小时候的悲惨经历,也就导致他自己平日里也是沉默寡言,话十分少,算是一个比较苦逼的人物。

    但好在这人打仗肯冲肯卖命,因此战功的确显赫,李世民自然也不是个昏君,这等战将虽说不太会说话,但至少打仗什么的还是厉害的,因此对于牛进达的待遇也不错。

    当然了,和尉迟恭他们是没有办法比的,甚至于在历史记载当中,牛进达的记载少到几乎没有。

    牛进达自己也不太会教孩子,只是想着自己孩子将来不要太遭罪就好,而现实是照现在看来,他的孩子继承他的爵位(郡公),虽说降一级,但也不会太难受。

    至于打仗,牛进达并不想自己孩子走自己这条路,自己能活下来并且拿到现在郡公的爵位,运气是头等重要的!

    战场上死去的弟兄太多了,但他牛进达偏偏没有死。

    牛进达不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可以这么幸运,上了战场,怕是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因此,牛进达与其他武将一样,并不支持孩子练武,但不练武,读书?自己大字不识,实在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孩子自小家中也没有这样的氛围,自然对于学习方面也不是很感兴趣。

    这可就愁坏了牛进达,练武吧,自己不愿意孩子走这条路,读书吧,孩子似乎也不太感兴趣。

    张阳的出现的确给了牛进达一些期盼。

    但牛进达这人自卑,自己一个贫民出身,父母双亡,虽说现在也是将军,但说起来也就是个郡公,人家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哪个不是国公!

    于是乎,牛进达便一直在寻找一个机会,一个能和张阳搭上话的机会。

    天不负己!

    皇上要办一所皇家书院,张阳在其中当副院长。

    这一下,牛进达可高兴坏了!

    张阳教的东西那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教书先生天天就会之乎者也,搞了半天也就是仁义礼制,学这些东西自家孩子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学的过那些文官的孩子,但是要是学点实际的,都不用学什么造玻璃、造水泥,哪怕你学点鸡蛋灌饼的手艺回来那都是血赚!

    牛生去皇家书院之前牛进达是千叮咛万嘱咐,只要有机会,一定要拿下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发展成一门手艺的机会,无论大的还是小的。

    这话牛生一直记得。

    蒸汽机车的确是个大工程,也的确算是个大手艺,但牛生只能在外围打打杂,这是三小只的领域,自己到现在也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

    对于张阳今天提到的近视镜和老花镜,牛生一下子便醒悟了过来,原来手艺到处都是,自己所学的知识就是手艺的前提,只不过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操作。

    于是,牛生义无反顾的接下了这个活,哪怕它看起来十分的不起眼。

    在张阳手中拿到李靖眼睛看视力表的一些数据后,牛生闭门钻研起来!

    眼镜可以有度数,这一点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过,但具体度数对应的眼睛是什么状态,眼镜又是什么状态,牛生一无所知。

    这个活听起来简单,但干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知道李靖一只眼睛是近视眼,一只眼睛是老花眼,那么你需要一个眼镜是凹透镜,一个眼镜是凸透镜,这一点牛生已经知道了。

    但李靖在五米外能看清第五行的“山”字,这代表什么?

    凹透镜的镜片该做多厚呢?凹的程度又是多少呢?李靖带上去,如果看不清,那是应该磨薄一点还是因为镜片太厚了,或者是因为镜片太凹了?

    老花镜也同样如此,你说李靖五十多岁了,要带200度的老花镜,那200度的老花镜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同样的厚度、凸的程度也同样是一无所知!

    牛生摇摇头,将这些杂念撇开,无论如何,先做两个镜片出来再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