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瘿-第21章 奇人奇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守真挑灯看信,眉头紧皱,左手拿着的密函在烛火上引燃,化为灰烬。他想相仿东晋谢安的名士气度,终是棋差一招,失了静气的心态。

    之前,他让魏广宗等人去神都洛阳支援李过等人,并带去了一封密函。

    密函里,他将手里最大的底牌告诉了宰相张柬之,希望力助张相一臂之力。

    北衙禁军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是守真的义父。

    李多祚与守真的父亲并不相识,而是与守真的从叔裴伷先有八拜之交。少年守真从掖庭逃出来之后,便是躲在了李多祚的帐下。

    当年,守真的从叔裴伷先逃亡去了北庭,身边的护卫皆为铁骑果毅,这些铁骑果毅都是李多祚的亲信。如今,裴伷先在北庭混得风生水起,食客上千,每年都会押送无数的金银财宝送给李多祚。

    张相张柬之果然没有浪费这个人情,将自己的老乡杨元琰(注①)安插到羽林卫里,担任右羽林将军。

    张柬之在密函里向守真解释了杨元琰的背景,为杨元琰的忠诚背书。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突厥默啜为其女求婚皇子。圣神皇帝准备让淮阳郡王武延秀娶她。张柬之进言“自古从无天子娶异民族女子之事”,触犯了神圣皇帝的旨意,被贬出京,辗转出任合州刺史、蜀州刺史、荆州长史(注②)。

    同年六月,圣神皇帝命淮阳郡王武延秀入突厥,纳默啜女为妃。后来,武延秀被突厥可汗拘押了六年。

    后来,张柬之接替荆州都督府长史杨元琰的职务,二人泛舟于长江之中,当小船漂到江心时,谈到了神圣皇帝以周代唐之事,杨元琰慷慨激昂,心有救助大唐的志向。

    因此,张柬之推荐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告诫道:“江上之言,君叵忘之,志在王室,今可以勉!”

    杨元琰悲涕慷慨。

    两位须发全白的老者,神情皆为“风萧萧兮易水寒”状,苍凉悲壮,身后伺候着的张子敬偷偷抹泪。

    密函里最后写了一句诗曰:“八十衰翁气尚存,挥戈一整旧乾坤。”

    守真看得泪崩。

    张柬之年已八十,位及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贪图荣华富贵,只需做缩头宰相即可,无需冒此抄家问斩诛九族的危险。

    一朝为大唐人,终生绽放着大唐的荣耀,誓做大唐的碧血精魂,八十岁的张柬之义无反顾,抱定必死决心,也要匡扶李唐王朝。

    不过,张相张柬之在密函中还提及了一件事,因多次调动了左右羽林卫将军职务,引起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的怀疑和忧虑。

    迫不得已,张柬之施展缓兵之计,又任用张易之的党羽左武卫大将军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武攸宜仍为西京(长安)留守,只给他挂了一个虚名,张易之等人以为只是累迁调动,这才放了心。

    李多祚拜左羽林大将军。(唐朝以左为尊)

    然而,更放心的却是张柬之和守真,二人都知晓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轻率而无将略。何况,武攸宜身在西京(长安),鞭长莫及。

    武攸宜是圣神皇帝的堂侄,被封为建安郡王,曾以右武卫大将军身份兼领清边道大总管,讨伐契丹。

    万岁通元年间(公元696年),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他曾以“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进谏武攸宜,准备亲自出战沙场,为国立功。

    武攸宜以陈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陈子昂不甘心,再次进谏。

    武攸宜不耐烦,将他的官职由参谋贬为军曹。

    陈子昂郁郁不得志,满怀悲愤,独登幽州的蓟北楼,极目远眺,泫然流涕而歌,吟出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六年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壮志难酬的陈子昂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那一年,守真道长正准备向黑沙城进发,去接近淮阳郡王武延秀,听说陈子昂去世,亦感悲凉。随后,他专门寻来了陈子昂的手迹,随车携带。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到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这首五言诗名为《感遇》,是守真最喜爱的一首,只因像极了他自己,只觉得每一句诗词都是在写自己。

    守真在烛火前沉思,张皋手握环首横刀(注③)刀柄,站立一旁,没有出言打扰。

    “你从洛阳来,还听到了什么?”

    张皋微微躬身后站立,讲道:“二张势力愈发嚣张,张昌宗的弟弟张昌仪,新建一座宅第,华丽壮观,制式(注④)超过皇族李氏的诸王及诸公主。有人看不过去,夜晚在张昌仪的新宅大门上书写了八个大字‘一日丝能作几日络?’(意思是说:看你还能蹦跶几天)。张昌仪让家人将字擦去,却又被人写上。再擦、再写,达六七回之多。最后,张昌仪不再让人擦字,而是自己取笔在这行字下面批注四字:‘一日亦足。’如此嚣张之后,果然没有人再写。”

    “果然……嚣张。”守真竟找不出其他词来形容,“张昌仪现在是何官职?”

    “尚方少监。”张皋回道。

    守真微微点头。

    尚方少监乃是圣神皇帝改名之故,李唐时期叫做少府少监,从四品下。

    少府监负责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及诸冶、铸钱、互市等监,掌百工技巧之事,从三品。可以说,是专门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

    少府少监为少府副长官,佐理百工技巧之事。张昌仪身为少府少监,如果没有贪赃枉法,是不可能新建一座华丽壮观的府邸。

    “二张察觉出张相的异动了吗?”

    张皋说道:“左右金吾卫自元正(春节)过后,执行宵禁,我们的情报消息传递遇阻。我回来之前,听说张相和姚元崇大总管(注⑤)已经见过面,但面谈内容还未从其他兄弟那里传过来。”

    十六卫中的左右金吾卫,既担负京城城外戍卫,又负责外郭城治安管理和内城巡警。

    金吾卫下辖官吏中,主管京城治安的是其下的左右翊府中郎将。在左右翊府中郎将府下,列有左右街使各一人。

    左右金吾、左右翊府、左右街使,主要负责街鼓管理、禁夜、巡逻管理、街道治安、缉捕寇盗、整饬风俗等方面(刑警+片警+城管)。

    ------------------------------------------------------------

    注①杨元琰[yǎn],今河南灵宝人,汉朝太尉杨震之十八代孙。时年65岁,已是花甲之年。

    注②合州,即今安徽合肥;蜀州,即今四川崇州,例如说,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荆州,即今湖北荆州。

    注③唐代壁画有不少的横刀图像,横刀分为有环和无环两种形制。唐初使用环首横刀,武周时期,无环横刀增多。

    注④古代,皇族和官员的住宅皆有品阶制式,不可僭越。例如说,六品官员不可能住在三品官员的制式宅邸。

    注⑤姚元崇,即姚崇,后因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公元704年9月,姚元崇出镇灵武,充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