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朝当暴君-第26章 失踪归来的阿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阿妈的到来,使得韩冰有些喜出望外,韩冰没有想到,今生还有机会见到自己的阿妈。

    三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韩冰并太清楚,因为一切都来的太过突然。

    军师府迎来了第一位客人,同时也是韩冰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韩冰的阿妈,一位朴实的老人家。

    “阿妈!快些进来,让儿子好好的孝敬孝敬你。”说罢韩冰把自己的阿妈扶进了院子,一手搀扶,一手握着阿妈那双冰凉的手。

    有太多说不尽,道不完的话要说了,这些年阿妈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又是靠什么生活下去的。

    “阿妈!儿子给您老请安了!”说着说着韩冰的泪水就落了下来,握着阿妈那双干枯的手,韩冰几度哽咽。

    “阿妈呦!儿子想您老…想的肠子都断了,您这是到哪里去了呦!”在阿妈面前,韩冰哽咽的像一个孩子一般。

    此刻,韩冰的智商冰降为零,对于情局的判断直接没有了方寸,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用身体摩擦着老母亲。

    韩冰老母亲,用慈爱的目光看着韩冰,道:“俺的傻儿子,如今当了大军师,可要好好辅佐当今那圣明的皇上啊!”

    正是由于韩冰当上了大军师,韩冰的阿妈才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干儿子,这不得不说是莫大的缘分。

    虽然心里有千万句话要说,但是看着风尘仆仆的阿妈,韩冰又实在不忍心让阿妈说太多话。于是便唤来两个贴心的婢女,道:“你们要细心照料老妇人,不得有半点懈怠!否则你们也别待在军师府了!”这也是韩冰入住军师府以来第一次把话说的这么严厉,表情之严肃令两个小婢女不敢怠慢。

    阿妈一路舟车劳顿,身疲力乏,于是也就顺从了儿子的意,被婢女迎到了房间去休息。

    阿妈从天而降,韩冰欣喜若狂,压抑内心三年的不快也一扫而光。

    人也顿觉轻松了许多,犹如枯木逢春,久病大愈。

    第二日一大早,韩冰便到母亲房间给母亲请安,韩冰老母又提起要儿子好好为朝廷效力之事。

    韩冰道:“阿妈,你为何总提这事,儿无心朝政,也不愿入朝为官…”

    韩冰母亲道:“我儿…你真是痴啊!当今圣上那可是千古明君,能辅佐圣上是你几世修来的福,你怎么敢妄出此言?”

    韩冰顿时羞愧不已,道:“阿妈!儿知错了,明日就面见圣上,表达忠心!”

    韩冰母亲于是点头,面露喜悦之色,道:“若能如此,甚好!甚好!我儿能有如此觉悟,也不枉老母养育之恩!”

    第二日,韩冰上疏崇祯,表示原因为朝廷效力之心,崇祯面虽无表情,内心却是窃喜不已。

    对于这些年,母亲为何会突然始终这个问题,是困扰韩冰多年的困惑。因为这件事太过诡异,太过不可思议,以至于韩冰一直不敢与任何人提这件事。

    如今,母亲无恙回来,韩冰又对此事开始挂意起来。

    天启七年的秋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这一年秋天发生的事情,韩冰走上了暗中调查之路。

    对于天启七年这一年的秋天,更多的事情韩冰母亲并不愿意表达丝毫。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

    这一年韩冰十九岁,正直青春年华之际,家中有一个慈爱的老母亲,还有一个整天黏着自己的小童。一家人其乐融融,原本这样的日子,虽说不上是富贵荣华,却也算的上是平淡幸福。

    若能一直如此下去,倒也可以算的上是美满了,可偏偏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发生了太多太多本不该发生的事情。

    这一年,大明天启帝突然驾崩,除了此事以外还有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人口失踪案,因为此事太过隐晦,故此传闻并不太多。

    大面积的人口失踪,发生在天启七年的一个秋季,就在大明王朝第十五位皇帝驾崩以后不久,就发生了此事。

    史料记载:天启七年的八月,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尚书霍维华就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因其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饮用,以致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

    关于这段史料的记载,究竟出于谁人之手,已经不可考证。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换谁当皇帝,这天下依然还是大明王朝的天下,并不会有太多的不同。

    特别是像韩冰这样的小人物,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并不算太高,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幸福安康便是太平世间。

    可就在农历八月二十二的夜晚,一阵萧瑟的秋风袭来,无数百姓的命运便发生了改变。

    韩冰母亲也是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夜晚不见了踪迹,上天似乎在预视着什么,同时从京师传来大明皇帝驾崩的国殇。

    人口失踪的事情,被官府所封锁,为了避免社会的恐慌,官府对于传播此“谣言”的“刁民”进行痛打和血腥暴力的镇压,如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提起此事了。

    韩冰的母亲这三年去了哪里,韩冰不知道,与韩冰母亲一道失踪的其他百姓去了哪里,同样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母亲不愿意提起,韩冰便不再追问,答应母亲入朝为官,辅佐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再开创一个朗朗乾坤大世界。

    想要从韩冰这里占便宜的人常常无功而返,油盐不进的韩冰依然保持着刚正不阿的秉性。不贪腐,不接受礼物,不与任何人有过于亲密的举动。

    对于母亲言听计从的韩冰,不敢有丝毫违背母亲意愿的举动,处处小心谨慎,每日给母亲请安问好。

    韩冰的孝心,崇祯都看在眼里,对此钦佩不已。于是常诏来暖阁,放下帝王之身份,与其聊聊家常,打开韩冰孤独的内心。多次之后,韩冰也渐被圣恩所感化。

    一日,天气恰晴好,崇祯皇帝有唤来韩冰,与其聊天。

    “对于天下大势,韩先生有何高见?”崇祯习惯于把韩冰称为先生,这是莫大的荣誉,如今在大明朝,除了孙承宗有这样的资格,没有第二人。

    韩冰整日耕耘、读书,其余时间皆照顾母亲,少有时间思虑国家大事。但韩冰也算世间绝顶聪明之人,对于当今天下大势之了解,还是甚过一般朝臣的。

    见韩冰思虑,崇祯笑言,道:“不必思虑过多,韩先生直来直往的性格朕最是喜欢!请先生务必要直言!”

    韩冰点头,拱手回礼。

    顿了顿,手一指天空道:“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百姓自然会反!如今,天灾人祸不断,此乃第一要义!”

    “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