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宋-第327章 第一期大宋时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本月初秦桧病倒之后,便在家中养病,连朝也不能上了,往日上蹿下跳的一众秦氏党羽也消停了不少,甚至有人怕秦桧一命呜呼,开始为自己的退路打算了。

    十月上旬到十月中旬的朝堂上,如同潭死水一般。

    朝堂上死水一潭,惟安维轩筹办报务,即将发行改版后的报纸,成了本月最大的事情。

    之前,礼部尚书周执羔办学报,不想办成了笑话,所以这位新任的礼部侍郎办出的报纸,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很是令人好奇与期待。

    十月十六这一日,陆陆续续的,便有送报工将报纸送上门来,教各个衙门试看,与之前周执羔办学报一般,各个衙门里的门官只需白领便是。

    送与各个衙门的大宋时报,在试读的数量也是与之前的学报相同,五品以上的官员及乌台御使,是人均赠送一份,其余的则是按照部门赠送,譬如各司、厅等,是一个部门一份。

    除了往官衙里赠送外,大宋时报还往民间赠送了许多。学报第一期创刊,印制三千份全部免费赠送,而安维轩的华夏时报则是印制了五千份。

    拿到新报,一众看官的第一感觉是,这大宋时报的页面与之前的学报一般大小,一页相当于四本书大小,大宋时报比学报多了四页,一共有八页。

    打开头版,展眼看去,报头之上一道通栏大字体标题很是醒目——谈教坊兴衰史!

    刺激!

    单但看这个标题,看官们就觉得刺激,更有种手捧小|黄书的忐忑局促期待感。

    教坊是什么地方?是花天酒地的逍遥境,是左拥右抱的温柔乡,是歌舞升平的不眠地,是醉生梦死的快活天……

    细看正文,只见上面写着:“前唐高祖皇帝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

    玛德!

    目光扫过前两行,令读者很是愤怒在心底骂了句粗话,心中更有种“劳资都把裤子脱了,你给劳资看这个”的愤怒与失望感。这内容与期望相去太远了。

    反正是免费的报纸,依旧要继续看下去。

    “至本朝袭唐之旧制,置署在禁门内。开元后,其人濅多,凡祭祀,大朝会则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诸部……建炎初,省教坊,绍兴十四年复置,凡乐工四百六十人,以内侍充钤。今帝不予以一己之乐靡耗税赋度支,而使百姓萧然,于上月复省教坊。”

    划重点,今帝不予以一己之乐靡耗税赋度支,而使百姓萧然,于上月复省教坊。

    对于官员来说,赵构蠲罢教坊不是什么新鲜事,上个月便知晓了,但对于极少接触朝政的寻常百姓来说这是新闻。说明什么?说明官家不好声色犬马节俭爱民,是个好皇帝。

    没看成的小黄|文的看官心中咒骂作者无良,但口头上还要颂扬皇帝仁德圣明。

    此时,一众人对大宋时报的印像就是,这就是一份拍官家马屁的报纸。

    有人无意间看到报纸的中缝,才注意到中疑里的那一行字迹:琉璃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再看在这行字迹的下边,还有一行小字:朝天门内琉璃厂欢迎您的光临!

    有人想了起来,在朝天门内有个名为琉璃厂专卖琉璃的店铺,是安维轩名下的产业,而这份大宋时报也是安维轩主办的……

    这是赤祼祼的公器私用!

    看到这则广告,有人联想后立时喝出声。

    有人本着寻找过错的想法,将整份报纸翻来复去的寻找,只见在每页报纸的中缝里都有类似的词语,譬如什么“百年修渡,琉住倾心。”下面也像之前一样写有琉璃厂欢迎您的字样,显然这是推销安维轩家店铺琉璃的词语。

    除了推销琉璃的词语外,报纸的中缝与扉页上还有印有“镜致艺术,梳适享受。”、“照亮心灵,梳理人生。”等等推销镀银琉璃镜子的词语,在这些词词的后面依旧有琉璃万死不辞的字样。

    公器私用,公器私用!

    任你巧舌如簧,只要有了这张报纸做证据,看你安维轩还怎么为自己洗脱。

    有人自以为抓到安维轩的小辫子把柄,为了讨好秦桧,一众幸进无门之人兴奋不己。

    当然,报纸是免费的,继续往下看,看看还能寻出他安维轩的什么过错么。

    大宋时报的第二页,上方的标题是: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细看内容,是写礼部教坊被官家蠲罢后,教坊一众优伶艺人生活的近况。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下岗失业这个说词,但经头版头条一写,教坊被解散后,几百号教坊优伶的生活着落与去向自然也引人注目起来。

    很快,一众看官们发现自己是杞人忧天了,这些教坊优伶们现下的生活得很好,自爆每日收入比之前在教坊里更多了。毕竟能被选入教坊能在宫中献艺的,哪个不是同业者中的佼佼者。

    教坊解散,优伶散布于瓦肆酒楼楚馆之间,隐隐间这篇文章就是一幅临安风情游赏指南,文中更对原教坊优伶们的艺术造诣做了一番评点。

    明眼人看的出来,这对教坊优伶评点的文章,明面上是为评点,实际上就是为这些优伶扬名做宣付的的,用后世的话来理解,通篇就是一则广告软文。

    这第二页由追踪评点变成了推广软文,也是安维轩有意为之,毕竟这教坊是当初自己为了牵制周执羔而向赵构谏言蠲罢的,出于心中愧疚,当是自己补偿这些伶人。

    待翻到了第三页,是一个名为“开眼看世界”的专栏,由出海的水手叙述,太学生员笔录,介绍海外诸国风土人情的一个版面,这第一篇写的是在高丽国的风土人情与见闻。

    有人说了,高丽不过是蕞尔小国蛮夷之邦,为何要写那高丽的,写大宋不好么?

    在这个出趟远门都很麻烦的时代,别说是异国他乡就是异地见闻,在寻常人眼里也是十分新鲜的,但在本朝地图是被官方禁止的,记载各地风情的书籍县志也是被官方禁止的,官府怕这些地图书籍落入金人之手,成为金国南侵的一手资料。

    所以,为了不违反朝廷律法,大宋时报只写域外风土人情,不介绍本朝各地情况。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时报的一个卖点,人总是贪得无厌地搜求新奇和异样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

    第四页,写得是与文化有关新闻消息。

    譬如第四页头条,写的是己故建康知府赵明诚遗孀易安居士抵达临安,携亡夫遗著《金石录》、与易安居士自己所著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于知识产权司申请著权书号。

    第四页上更分别载有李易安为《金石录》写的后序,还有《易安文士文集》序。除此外,在第四页底部还写有:《金石录》、《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己给交由书坊印刷,不日临安城中便有发售。

    在明眼人看来,这第四页就是为知识产权司做宣传的。当然,读得懂报纸的人都算是有文化人,每个文化人都有一个文学梦,所以这第四页可以看作是文化人自己的精神乐园,更有人希望自己写出的书籍,也能得到认可,获得知识产权司的著作权书号。

    第五页以后则是写的临安本地新闻,譬如临安治下各县发生的刑事案件,包括但不限凶杀、讦霪等案件,此外还有商业纠纷,还有坊间的各种趣事逸闻……

    不管是庙堂高|官还是平头百姓,都喜欢八封新闻,特别是涉及到凶杀、涩情之类的案情,更是听得津津有味,显然这些东西很吸人眼球的,莫说是在古代,便是在后世,这类报纸的销量也是很高的。

    当然为了彰显出报纸的正义性,一定要有些发出批评抨击的言论,为弱势群体发出声音。

    这一次,大宋时报发出的批评声拿捏的很到好处,批评因会试临近,各子举子齐聚临安,无良房东、黑心二房东,还有客栈老板联手大涨特涨房租,文风很是尖刻,一时间引得许多人赞赏,特别是会集于临安的举子们。

    报纸还能这样办?

    看完大宋时报的一众官员有大开眼界之感,却又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总觉得这份报纸的思路己经超出自己见识的范畴,需要自己慢慢接受。

    虽说不能做出评价,但一句挺好看的基本评价,还是要给的。

    ……

    看完这一期报纸,有人只觉得拿捏到了安维轩的短处过错,只等着朝会之日给予安维轩一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