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跃马江东-第120章 修声息罗启改革,称公爵遍告天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9月,罗启攻下荆州,返回南都,表奏朝廷,敕封周瑜为荆州刺史,留下甘宁乐进庞统刘晔桓阶张羡董双蒋钦周泰朱然朱桓高顺徐荣孙翊霍峻韩当黄盖鲍隆陈应邢道荣巩志等辅佐周瑜。

    同年,天子册封罗启为大将军,命罗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同年,陈登之病被张仲景好友华佗治好,华佗被张仲景留在南都的同仁堂教医。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山族首领黄乱造反,罗启令赵云为大将,沮授为军师,领兵三万,血洗大山,斩贼首黄乱,部将费栈尤突潘临而还。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罗启在荆州招贤。不久便有零陵人蒋琬来投,罗启见他是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看重的接班人,让他担任鄱阳县令。

    不久,又有武陵人潘濬来投,还有马氏五常的马良马谡兄弟、水镜先生弟子石韬石广元、楼圭娄子伯,可谓是人才济济。

    公元203年,罗启的父亲罗战去世,罗启表奏朝廷,追封罗战为太师,并且自己守孝三年。

    公元204年,卢植与赵肃去世,罗启表奏朝廷,追封卢植为太傅,追封赵肃为太保,并让卢植之子卢毓守孝三年,给16岁的长子罗睿以及次子罗修加冠,随后,两人到豫章武院以及洪麓书院各学习两年。同年,五溪蛮洞主沙摩柯造反,罗启令乐进领兵三万镇压。

    公元205年,蔡邕去世,罗启表奏朝廷,追封蔡邕为陈留侯、太傅。

    同年,宗正刘繇秘密联合国丈伏完、少府耿纪、司直韦晃金祎、门下侍郎黄奎造反,被贾诩部下暗鹰府卫所察觉,被胡车儿史阿李通等人镇压。

    公元206年,越隽郡太守高定投诚,罗启依旧任高定为越隽郡太守,鄂焕为校尉,并留在军中。

    公元207年,罗启在扬州的基础上分出临川、鄱阳、庐陵、建安、会稽、东海六个郡成立洪州,刺史由赵云担任,新都、靳春、庐江、九江、吴、丹阳为扬州,刺史由孙策担任。

    罗启还通过一系列改革,呕心沥血建立第一支三万人的重骑兵,这支骑兵以张绣带来的西凉骑兵为主,罗启取名为厉锋,又叫厉锋重骑,主将由张绣担任。

    罗启还建立起一支轻骑兵,以罗启麾下骑兵以及并州狼骑为主,取名为锐芒,又叫锐芒轻骑,主将由张辽担任。

    罗启还修改了军队太乱的问题,重新制定了官职,即仿效后世的33进制。10人为最小编制为一什,设什长一名,排副一名。30人为一队,设队长一名,队副一名。100人为一屯,设屯长一名,屯副一名。300人为一曲,设曲长一名,曲副一名。1000人为一个师,设都尉一名,副将一名,参军一名。3000人为一个营,设校尉一名,副将一名,参军一名。一万人为一个团,设偏将军一名,裨将军一名,参军一名。三万人为最大编制,设将军一名,副将一名,参军一名。保留中郎将的官职,统领禁军、御林军,编制一万人,与官职偏将军同等,禁军负责保卫皇宫及皇帝,御林军负责保卫京城。一个州大概派2-3个军驻守,实乃妙哉。

    建安七年,罗启重新改革了暗鹰府,重新选址了暗鹰府官邸,让贾诩担任指挥使,王越担任教头,并分了五种衣服颜色分为五种不同任务的暗鹰府卫。

    其中黄衣队乃是最为普通的战斗小队,平时负责最基层的巡逻、抓捕以及追击重要逃犯等任务,是暗鹰府的基础,由胡车儿负责统领。

    其次是黑队,主要负责刺杀,以及保护重要目标等比较有难度的任务,每个都是身手了得,只要是黑衣队出手,就没有失手过,这支黑衣队由史阿统领。

    紫衣队,是用来潜伏在文武百官身边的一支队伍,他们有的是文武百官的亲信,有的是管家,还有的是下人,各个身手不凡,罗启就是防止这些人与曹操刘备合谋而造成对罗启不利的事情,这支队伍交给了阚泽管理,只要有任何文武百官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很快就会泄露被抓捕,然后交给阚泽负责,阚泽再上交给罗启,因此这支队伍的存在很少数有人知道。

    蓝衣队,就是专门负责处理打探消息和卧底他国情报的队伍,这支小队包含了大量混杂人员,遍布天下各个角落,每天都要将各种各样的情报传递到南都,再将这些情报分类上交给贾诩,最后由贾诩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罗启汇报。可以说,这支队伍才是罗启建立暗鹰府的最初目的,罗启把这支队伍交给沮授之子沮鹄来管理。

    而剩下的最后一支红衣队,是五支小队当中人数最少的小队,他们承担着暗鹰府中最为肮脏的工作,审讯逼供。获取的很多重要情报都是出自于这支红衣队里。他们所掌握的刑审手段五花八门,折磨人的手法更是数之不尽,这支队伍,罗启交给了蒋干管理。有一次,诸葛亮郭嘉顾雍沮授等人曾好奇到过暗鹰府官邸内观看,却是被这支队伍的审讯方式给吓到了。见识过红衣队的审讯过程之后,他们这些人一连半个多月都在做恶梦。

    时间来到了公元207年,天子使御史大夫持节策命罗启为公,赞扬罗启的功绩,把襄阳郡、南阳郡、南郡、宜都郡、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庐陵郡、临川郡、鄱阳郡等十个郡为封地。罗启不同意,前后三次拒绝。

    于是彭城侯太常张昭、下邳侯主簿张纮、寿乡侯卫尉贾诩、颍川侯大司农枣祗、陆树亭侯前军师荀攸、洧阳亭侯军师祭酒郭嘉、琅琊亭侯左军师诸葛亮、广平亭侯右军师沮授、宜城亭侯后军师庞统、东亭侯军师将军刘晔、乐平乡侯左长史王朗、博平侯右长史华歆、丰乐亭侯南都令杜畿、宛亭侯光禄勋诸葛瑾、丹阳侯执金吾陈端、广陵侯太仆秦松、山阴侯尚书左仆射阚泽、东亭侯尚书右仆射薛综、会稽侯谏议大夫虞翻、细阳侯庐江太守吕范、都乡侯建武将军赵俨、东乡侯仓曹缘陈矫、临淮侯水军大都督鲁肃、徐州刺史陈登、别驾孙乾、洪州别驾徐奕、扬州别驾刘馥、彭城太守严峻、南城亭侯征东将军张任、宜兴亭侯镇北将军罗烈、真定侯镇东将军赵云、庐江侯镇西将军周瑜、蓬莱侯镇南将军童飞、汉寿亭侯平北将军侯黄忠、富阳侯安东将军孙策、新乡侯平东将军张飞、临江侯平西将军甘宁、义阳侯安南将军魏延、晋阳侯奋威将军张辽、广昌亭侯虎威将军乐进、昌乡亭侯扬武将军太史慈、斄乡侯奋武将军华雄、孱陵侯偏将军吕蒙、立义中郎将高顺、宣亭侯虎贲中郎将张绣、山阴侯讨寇将军贺齐、太中大夫平阳乡侯杜袭、都亭侯徐宣、吕贷、关内侯王粲、傅巽、韩嵩,祭酒邴原、刘祯、徐干、阮禹、应玚、杜袭、中护军李通、己吾亭侯领军将军典韦、万岁亭侯护军将军典杰等纷纷劝进。

    罗启说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可是这么做岂不是让我陷于不义?”

    众人说道:“民意所至,请主公不必推脱。”

    罗启说道:“好吧,但是我只受襄阳郡一郡之地,不然免谈。”

    顾雍说道:“主公,我等商议过了,可发传檄文遍告天下,于九月二十六主公进公爵。”

    罗启问道:“以何为号?”

    张昭和张紘对视一眼,张昭回答道:“主公起于豫章,源于赣江,故以赣为号。”

    “以赣为号?”罗启听了皱眉头,摇摇头,心想道:“若是以赣为号,日后称王称帝,也将赣为国号,怎么听都觉得变扭。”

    以国为号,以号称人,如果以赣为号,不但字数复杂,而且怎么听都觉得不好听。

    罗启摆手道:“以赣为号不太妥当,再从长计议!”

    顾雍沉吟道:“既然主公有异议,豫章被誉为吴头楚尾之地,主公也兴于吴越大地,那就只能以“吴”或者“楚”以及“越”为号,如此才可不伤万民之心!”

    罗启摇头道:“吴楚越皆被用过,不可用之,不可再用地名为号了。”

    诸葛亮说道:“还有一种,主公可以“胤”为号。

    “胤?这个胤有何说法?”罗启问道。

    “主公,胤字来源于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文》里说道:“胤者,子孙相承续也。”还有一种说法,《尔雅》里说道:“胤,继也。”寓为主公霸业千秋万代,子孙相承永续下去。”诸葛亮说道。

    郭嘉杜畿沮授枣祗等都点头认同,这是他们来的时候商量好的。如果前两种都被否决,那就用第三种。

    这年头,国号不是随便乱取的,是有许多讲究和寓意的,不能以地域为号,那就只能以其他方式为号。

    “胤...”罗启思考了一会儿,觉得胤还行,叫的挺顺口。

    于是罗启拍板决定道:“那就以胤为号,速去准备。”

    “遵命!”众人松了一口气,连忙起身领命,迅速离开了将军府。

    既然名号已经定下,剩下的檄文交给张昭去操办。

    时间紧,称公不是小事,许多细节礼仪上不能有半点马虎。

    罗启授予赵云张飞罗烈孙策张任为五虎上将称号,授予张辽乐进太史慈童飞甘宁华雄魏延张绣等八人为八镖称号,授予典韦典杰为两大煞将称号,授予黄忠程普黄盖为三大老将称号。

    封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为四大都督,管亥何曼鄂焕董双夏侯兰凌统文聘周泰朱桓高顺陈武韩当徐盛董袭贺齐周仓为十六小彪,徐荣赵风凌操邓当潘璋蒋钦李通黄叙祖茂朱然丁奉成廉侯成宋宪魏续魏越霍峻孙翊廖化淳于丹宋谦曹性裴元绍刘勋王威徐祥留赞全综刁鳞翔孙贲孙辅孙瑜孙皎全柔为三十四狼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