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巅-第134章 就是不缺银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炷香烧完,随着锣声的敲响,上半场结束了。后半段,美联社又连下三城,比分已是六比一。

    东亭社的贰号社员缓步走到场边,跪在了地上干呕不止,他瞟了眼场边的六展红旗和一展黑旗,心中充满绝望。

    如今东亭社的社员们,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在场边休息。他们之间全无交流,各自沉默。

    这九人都因上半场连续好几个来回的无氧冲刺,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缺氧症状。其中最严重的就像贰号一般恶心,干呕。还有人头痛欲裂,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即便是症状轻微的社员也是头昏脑涨、走路一晃一晃的。

    而反观美联社这边,九人有说有笑,一脸轻松的回到场边喝水,就好像上半场只是普通的练习一般。

    天字号雅阁中,赵承煦双目失神,不知在想着什么。就连平时能言善道的赵普也没了言语,低头喝茶。

    可赵匡胤却对美联社赞不绝口,连带着夸赞了赵光美与赵德昭一番,又把石保从叫到了身边。

    “石保从,难怪对决之前,光美就对你如此的有信心,你啊,还真是做什么成什么。”这话也算是赵匡胤一定程度上认可了石保从的才能。

    “伯父谬赞了,这还多亏了有四叔和德昭的鼎力支持,不然哪有我发挥的机会。”

    “嗯,泰而不骄,倒也是难得!”

    赵匡胤夸赞石保从,自然有人心生不悦。

    赵德芳道:“爹,依孩儿看,这哪里踢的是蹴鞠,在地上传来传去的,怕是连三岁的孩童都不如!”

    “你又懂什么!”赵德昭喝到,“听过唯快不破的道理吗?输就是输,赢就是赢,你管我是天上还是地上,只要谁的旗子多就是谁赢。”

    赵匡胤点头道:“德昭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这种踢法虽是剑走偏锋,可蹴鞠场往大了说就是战场,兵之诡道也,两军交锋可没人给你讲规矩,只要能赢就足矣。”

    赵萍接话道:“爹,话虽如此,可蹴鞠场与战场毕竟不同,规矩不可废,不然咱们捶丸、蹴鞠、马球、投壶玩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为了胜,个个都成钻营取巧之辈!”

    这话说的石保从都听不下去了,反驳道:“公主此言差矣,首先我们美联社并没有破坏规矩。规矩少也正是古蹴鞠的魅力所在。至于你诟病我们的踢法,不知公主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无论蹴鞠怎么踢,只要在规矩的允许之下,能赢就是好的,至于今日,那也只能说是东亭社技不如人。”

    “哼,强词夺理!”赵萍说不过石保从,气得背过身去看向了场中。

    赵德芳忿忿不平本还要出言争辩,可就在此时场中锣声再次响起,众人赶紧回到位置继续观看对决。

    如今球场上空悬挂的红结中已没了蹴鞠,下半场开始转为了中年男子用手抛蹴鞠。这人也许是有些私心,总会故意往东亭社那边抛一些,可即便如此,周通仍是一马当前。

    东亭社的九人虽然在休息了片刻后身体上稍微缓过一些,可心理上却早已崩溃。随着蹴鞠场上天平的倾斜,产生了滚雪球效应,一场血淋淋的屠杀就此展开。

    美联社的九人面对千名看客的高呼,渐渐开始享受起这种感觉来,一个个干劲更足,攻势一浪盖过一浪。

    而反观东亭社则士气低迷,只是在场上疲于奔命罢了,甚至六号已散起了步。

    情绪是会传染的,随着蹴鞠一次又一次的穿过球眼,东亭社的九人逐渐都放弃了挣扎,眼中满是绝望,这一炷香在他们眼中仿佛有一甲子那么久。

    终于三声锣响,他们解脱了……

    这场东亭社与美联社的对决就此结束,最后的比分被定格在二十比一。

    美联社的九人在场中享受着千人欢呼。东亭社则毫无生气,低着头,灰头土脸的走回了通道之中。

    天字号雅阁。

    赵德昭激动的又蹦又跳,一刻都停不下来,拉着石保从猛灌了一口酒,突然想起什么,转头说道:“赵承煦,六万两的银票拿来!然后就地解散东亭社!”

    赵承煦被打击的不轻,亲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东亭社被人揍了二十比一,成为汴梁的笑柄,早都气炸了肺,一咬牙厉声道:“你们放心,我说到做到,东亭社我自会解散,不过区区六万两,就算是六十万两我赵承煦也输得起,你们也不问问,我们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赵普闻言脸色巨变,起身怒道:“好你个逆子,还敢在陛下面前口出狂言,给我滚回家去!”

    “爹!”赵承煦从小到大还从未被这般骂过,不由得一怔。

    赵普气的两腮微颤,指着门吼道:“给我滚出去!”

    赵承煦这时才察觉自己口不择言,生着闷气出了门。赵承宗连忙追了出去。

    兄弟二人走了,赵普这才躬身说道:“陛下,方才我这逆子出言不逊,还望陛下多多海涵。”

    “赵普啊,承煦还年轻,性子暴躁些也是再平常不过,你也不要过多的苛责!”

    “谢陛下。”赵普又把头转向了石保从,道:“石三郎,今日这六万两白银,既然是我们家输的,我赵普作为一家之主自然要替承煦还你,即便是拉下我这张老脸去借也定要一两不少!”

    这话说的漂亮,可细琢磨却有些不是味儿,其实他就是盼着石保从年轻人脸皮薄,卖他个面子,主动开口不要这六万两了。

    可石保从却早已打定了主意,也不管别人如何说,这六万两是拿定了,此时面露微笑,一言不发。

    赵普等了片刻也等不到想听的,脸上怒气更盛,生硬的对赵匡胤说道:“陛下,赵普这就去借银子!稍后就回!”说罢一甩袖子出了门。

    赵匡胤始终不动声色,但赵承煦那句‘我们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着实让他大动肝火。

    他的大内禁中,要买个几铜钱的熏笼,还要经由内廷到尚书省到本部、本曹、本局层层复奏、审批,最后经由宰相赵普批准,才得以购买。这道道程序下来最快也要几天。

    他自以为赵普定的这条贯是福孙荫子,为的是大宋代代昌盛,可听闻赵承煦六十万两都输得起,自己贵为天子却为个几铜钱的熏笼还要耗费几日之久,登时就把这火气转到了赵普的头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