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世界-第六十一章星球大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阿拉斯加北部,接近北极圈的极度寒冷,缺乏道路与生活设施使得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鲜有人类踪迹。

    事实上这里的野生动物也很稀少,因为如果动物如果没有北极熊那样的脂肪和皮毛在这里将难以幸存过一个寒冷的晚上

    自然新罗马的士兵也是人,新罗马帝国也没有力量在短时间内就把这片寒冷的地狱打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外加这片地区太过宽广,因此这片土地上新罗马的部队驻扎得也很稀疏。这就给了铁石营和突击工兵旅一个良好的潜入机会。

    载有两支部队的滚装船距离岸边百来米处暂时停船,德米特里派了一个侦察班乘坐小艇靠近了岸边,并且攀登上了岸边那已经被冻成厚厚冰层的海水。

    侦察班靠岸后爬上了滑溜的冰面,首先放飞了一个固定翼的小型侦查型无人机。

    无人机在低空巡逻了两个多小时后才从空中降落回了侦察班身边的冰面。

    从侦察机传回的画面来看,周围不但了无人际,甚至连活生生的动物也没有。有的只是无尽的寒冰和被白雪覆盖的一切。

    突击工兵旅侦察班又用仪器检测了冰面的厚度。

    仪器上显示这厚厚的冰层足有几米厚,这个厚度的坚硬冰块能承受炮弹的直接命中,坚硬度足以承载突击工兵旅和铁石营的战斗车辆。

    于是滚装船迅速的靠岸了,并且吱吱嘎嘎的打开了船首处的跳板。

    当跳板牢固的放下并且被固定在了冰面上,铁石营和突击工兵旅的战斗车辆顺着跳板迅速从船舱内直接开到了岸边的冰面上。

    由于轮胎履带全部做了特殊处理,浩浩荡荡的车队没有在冰面上打滑。

    车队行驶了没有多久就渡过了岸边冰面开上了一片灰色碎石组成的石滩。在海水没冻起来前,这里就是曾经的海滩了。

    于正心拿出GPS定位仪定位了一下自己的位置。一个位于北极圈内的高纬度坐标显示了出来。他确认自己的部队在A 登陆点准确的登陆了。

    这个A登陆点只是俄军起的一个代号,因为这片区域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间根本没有人类踏足,因此根本没有地名。

    俄军用卫星仔细观察了这片地区,认为这是个不错的登陆点,于是就将其命名为A登陆点。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BCDE几个备用的登陆点,这些登陆点也可以用于形势不利时登船撤退用。

    此时铁石营营部参谋官来向于正心汇报了情况。

    “营长,与俄军指挥部联络即将连通,为了防止新罗马拦截信号定位我们,我们只能联络五分钟,而后就要迅速掐断联络。”

    于正心点头说道:“请德米特里旅长过来。”

    德米特里来后于正心下令连通俄军指挥部。

    指挥部的联络员对此早有准备,发送来了一份战局的总体简报,并且转达了指挥部的命令,那就是按原计划进攻5号电磁炮堡垒。

    转达命令后联络员把一个俄军军用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操控权转移给了德米特里。

    随后,通讯员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声上帝保佑就掐断了联络。

    德米特里让旅部里的一个专业军士操控临近空间飞行器,对登陆点A周围情况进行了情报侦查。

    俄军的这个临近空间飞行器比于正心祖国的“伏羲”临近空间飞行器要简陋多了。就是一个飞在接近太空高度的大号浮空气球。

    靠一块核衰变放热电池供电来驱动一个小马达,控制气球飞行。

    这种廉价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优点在于滞空时间很长,事实上即使失去遥控这种飞行器还会因为气囊浮力继续悬浮在高空。

    另外就是因为其飞行速度慢,因此拍摄的地面照片反而是非常清晰和详细的。

    专业军士获得了临近空间飞行器传回的图像后立刻用电脑软件进行了智能识别,接着用肉眼快速的检查了一遍。

    确认周围方圆100公里内都没有任何敌人后专业军士向着德米特里回报了情况。

    对于周围毫无敌人乃至活人踪迹于正心和德米特里都并不吃惊,两人只是认真的解码了俄军指挥部发来的战局简报。

    最南方一路的阿留申群岛基本被俄军拿下,俄军凭借阿留申群岛岛链外加红旗舰队基本上封锁了整个白令海。

    然而进攻安克雷奇的俄军部队进攻时受到强大的阻击,甚至是被电磁炮堡垒的炮弹打得损失惨重。

    俄军指挥部把大量战机压上去,并且付出了两个装甲师的代价才使得一号电磁炮堡垒被拿下。

    然而这堡垒被拿下前一刻,死守堡垒内的罗马军团士兵引爆了堡垒底部的微型核裂变电站。

    一号电磁炮堡垒的确是被彻底摧毁了,但是堡垒周围方圆十几公里都成了辐射禁区。进攻堡垒的上千名俄军士兵遭遇辐射毒害,如今正被紧急测出战场进行治疗。

    进攻二号堡垒时,又有大量的俄军被电磁炮炮弹重创,而后这些俄军部队又遭遇了新罗马军队的袭击。

    付出比拿下一号电磁炮堡垒更为惨重的代价,二号电磁炮堡垒才被拿下。

    俄军指挥部看着成建制被消灭的己方军队几乎失去了进攻的决心。

    但是就在这时传来了好消息。

    俄国空军组织了50架米格31截击机携带反卫星导弹对新罗马的军事卫星进行了攻击。

    这些米格31截击机全部是俄国用最新超钛合金材料新造的产品。

    这些新造的米格31超音速截击机的前辈早在1975年就在苏军服役,是一种冷战时期的疯狂产物。

    是曾经靠与导弹比赛速度取胜的米格25的直系后代。

    米格31全盘继承了米格25的“双三”优秀性能,即三倍音速的高速,三万米的爬升高度。

    这个性能使得这种驰骋高空的高速怪物赋予了一个特殊任务。

    那就是打击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

    这次的50架米格31早早的在几个月前就挂载了庞大的反卫星导弹进行了多次训练和模拟。

    现在终于才有了真枪实弹的机会。

    从俄国的数个机场这些米格31战机从长长跑道上滑行起飞,接着其机身两侧的巨大进气口就开始贪婪的吞吃着空中的空气。

    被吞噬的空气在米格31彼尔姆D-30F6涡喷发动机中与燃油混合并燃烧。

    而后从喷器口中化成青蓝色的火焰推动着沉重的机身不断的加速逼近并且超越声音传播的的速度。

    音障震撼着这些米格31,而音障的爆破同样震撼着地面上人们的耳朵。

    很快这些战机变成了空中细小如针尖的黑点,然后继续消失。

    在达到一万八千米的高空时,这些战机已经达到了2230公里每小时,也就是每秒600多米,这个速度已经快过了不少手枪子弹。

    然而米格31还是在继续加速爬升。

    当战机能看清楚弧形的地球大气层边际,以及黑暗无边的宇宙时,这些战机才暂时停止了加速。

    此时战机理论上已经进入了太空。

    预警机此时也已经锁定了新罗马的卫星,米格31战机驾驶员纷纷摁下击发钮发射挂载在机腹下的巨大反卫星导弹。

    反卫星导弹的体积几乎不小于米格31的机身。

    随着与战机脱离,这些反卫星导弹的第一级火箭推进引擎开始运作,导弹尾部在短时间内就喷出了烈焰。

    巨大的推力让导弹摆脱抵消了地球的巨大引力,径直的飞向了新罗马人造卫星的轨道高度。

    然而,不到几分钟这导弹尾部的烈焰就熄灭了,火箭引擎因为燃料耗尽而力竭。

    不过这只是导弹的第一次爬升。

    随着第一级火箭从导弹弹体脱落,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随后第二级熄灭脱落,第三级开始运作。

    等到第四级火箭引擎也脱落,导弹弹体只剩下了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也就是一个长度一米左右的锥形物体。

    这个锥形物体内置有第五级火箭引擎。

    这次的火箭引擎没有贸然猛烈喷射,而是精准的用几个小喷口调整了弹头的方向。

    当确认了远处漂浮的新罗马卫星,第五级火箭引擎才以百分百的效率猛烈喷射火焰。

    锥形弹头顺着卫星轨道不断的从后方尾追卫星,最终用猛烈的撞击与卫星同归于尽。

    这是人类从首次在太空中进行军事行动。

    这次太空战里的俄军和新罗马都表现得如战场上毫无经验的娃娃兵。

    50枚反卫星导弹,有的脱靶有的故障。只有半数不到命中了目标。

    新罗马的这根本没有想到远离地球的卫星会忽然遭到袭击,因此没有任何的躲避和防御措施,凡是被命中的卫星全部变成了太空垃圾。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反卫星足以载入史册。

    新罗马的卫星情报能力被俄国空军废去百分之二十,专门为电磁炮堡垒提供支援的四颗卫星全部被摧毁。

    电磁炮威力尚存,但是缺少卫星支持,因此炮击准头至少差了一半以上。

    同时,那些同归于尽的反卫星导弹与卫星为地球各地的人们制造了一场太空焰火表演。

    幸运的观众在黑夜里目睹了一场卫星残骸重返地球制造的浪漫流星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