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朝蓉娘家安定下来后,当天晚上,林新堂发动“抱梦归去”。灵魂上升到白色河流,光速游走,到了安庆徽山帮总部黄石单的府上,找到黄石单的卧室,却没有见到黄石单。他去过黄石单的府上,认识路,所以灵魂才找得到方向。
没有找到黄石单,灵魂又沿着白色河流到了景德镇黄庆西的寨上,找到黄庆西的卧室,也没有见到黄庆西。林新堂不得不返回来。
林新堂练过几次“抱梦归去”,知道灵魂不能长久在外,在外越久,自己对灵魂的控制就越弱。如果时间长了,还没让灵魂回到身上,自己也许就死了。
灵魂回归身体后,林新堂感到疲惫不堪,深深的睡了。每次发功,都会消耗他巨大的精神。
当天晚上,黄石单在南京淮远帮,没有在徽山帮总部。黄庆西也没有在景德镇,他在安庆料理自己兄弟的后事。两人凑巧躲过一劫。
歇了两天,林新堂才缓过劲来。他心里想念父母和哥哥,不停责怪自己,自己若不去混帮派,老老实实在家种地,怎么会有此大劫,父母亲、大哥又怎会横死。他们的尸骨不知入殓了吗?村民会帮他们入土吗?我没用啊,你们的尸骨,我都没敢去安葬。林新堂从早到晚完全被思念、悲痛和仇恨等情绪占据。
嫂子和侄儿还在婺源,我得尽快把他们接过来。去接他们之前,我得把黄石单、黄庆西弄死,不然可能会自投罗网。不能再耽误时间了,延误下去很可能嫂子和侄儿也会被徽山帮杀害。
黄石单从南京回到安庆,把黄庆池风光下葬,把黄庆池女儿黄彤养在家里,安排了他夫人的堂哥叶洪帮到黄山古镇寨子接替黄庆池的位置。
黄石单问弟子们追杀章子画、张岩的情况,弟子们说没有发现他们行踪。
黄庆池下葬后,黄庆西也立即赶回来了景德镇。施丛根等人向黄庆西报告了追杀林新堂一家人的情况,在林新堂的婺源老家,他的父母、哥哥都被杀,嫂子侄儿跑了,当天在他老家等了一个晚上没有等到林新堂,兄弟们就返回景德镇了。黄庆西让他们继续追杀林新堂,他老家的亲戚就算了。黄庆池的死无声无息,大概是自然死亡,这让黄庆西对林新堂的恨意减少了很多。
当天晚上,徽山帮帮主黄石单在外面找来个女人发泄,搞完女人之后回到家睡觉。黄庆西在景德镇也找了一个女人发泄,搞完了女人之后也回到家睡觉。
当天晚上,这两兄弟,分隔两地,同样在睡梦中毙命。
徽山帮陷入恐慌与混乱。
林新堂杀了黄石单、黄庆西后,立即安排人去婺源老家接嫂子和侄子来德安。
杀了人之后,并没有减轻林新堂心里的悲苦,杀一百个黄石单都无法换回来自己的父母和大哥。他消瘦了很多,陈朝蓉劝丈夫,人死不能复生,还有两个儿子没有成年、没有娶妻,你真的这么消沉吗?你真的想杀光徽山帮吗?咱们也不知道哪个弟兄去的你婺源老家杀人。黄石单、黄庆西、黄庆池死了,你父母哥哥的仇也算报了。你也要多想想自己,梦里杀人后你身体损伤很大,都得两天才能缓过劲来。我不想你再杀下去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夫君你先耐着性子,等我们知道了哪些人动手杀的你父母哥哥,我们再报仇好吗?
陈朝蓉的老家,德安义门陈氏。宋太宗曾赐对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赞誉陈氏家风,后经分家析户,义门陈氏子孙散落各地。德安义门陈氏依然保持家学的传统,忠孝礼义是每个陈氏子女最基本的要求。陈氏对读书特别重视,除了办有小孩的学堂,还有大人读书讲座的地方。
林新堂某天在唉叹,被他老丈人听见。他老丈人问他为何叹气?
“不知去哪谋生。”
“贤婿何出此言啊?你去其他帮派不行吗?”
“这些帮派都是有关系的,去了其他帮派,难免会被徽山帮发现。”
“贤婿太谨慎了,被发现又如何?现在黄石单、黄庆西已经死了,徽山帮谁还有空来追杀你?”
“岳父,我即使去了其他帮派,做的事情估计不会有太大变化,他们哪里会让我新去的当头领呢?”
“你不满足于当一个普通的帮派弟子了?”
“是的。我想建功立业。我现在有一个特殊的能力,朝蓉有没有告诉您?”
“那丫头真没有跟我讲。”
“我做梦的时候,梦里能给去抱千里外的人的灵魂,那人就活不了。”
“贤婿,你这本事可大了。你可以直接把金国的完颜吴乞买灵魂抱走啊,他金国不就败了?”
“岳父,我不认识他,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所以现在还抱不走他灵魂。而且,就算我把金国皇帝灵魂抱走了,我还是普通人,没人知道是我做的,没人会赏赐我。”
“这样吧,贤婿。我很看好你的特殊能力。我们庄上有个人叫陈兴平,他前些年在开封府做过高官,现在赋闲在家,教些庄上有慧根的弟子。他如果肯为你出出主意,会比我主意强百倍。”
“能放心吗?我不想让更多人知道我的特殊能力。这会让大人物惊恐,而直接杀了我的。”
“放心,他是我平辈人,从小一起长大的,不会给你造出麻烦的。”
林新堂跟着老丈人到了陈兴平家里。陈兴平做过开封市的司法局长,由于前几年开封被金兵打破,逃回了老家。大家客套了几句,进入了正题。
陈兴平问:“你说自己有特殊能力,可有凭证?”
林新堂说:“徽山帮的黄石单、黄庆池兄弟,都是我利用这技能杀的。”
陈兴平高兴的说:“你若真有此技能,真是我社稷之福啊,现在正是你建功立业的时机,不愁高宗皇帝不重用你。”
“恐没有门路。”
陈兴平很热情,说“我有几个同僚,仍在高宗身边,也许可以为你引荐。你等着,我现在就修书一封,给你带去扬州做引荐之用。”,陈兴平觉得自己是在为国推荐人才,也许是能安邦治乱的大才,自己作为推荐人也是有大功啊。
“多谢陈公!”
老丈人道:“陈大人,我女儿带了二个儿子,一个女儿一起来了这里,平日里无事,能否让你指导一下?”,老丈人虽然和陈兴平是平辈伙伴,但陈兴平做过高官,自己是一介草民,习惯使然,他称呼陈兴平仍是陈大人。
“你改天带来看看吧。”
林新堂拿到了推荐信后,和他老丈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陈兴平家。
第二天,陈朝蓉带着林明志、林明光、侄女林明慧三个小孩到了陈兴平家。陈兴平看到这几个小孩,问了些语文、算术、礼仪,综合考察了一下,答应收教林明志、林明光。林明慧基础差很多,而且才十岁,就先在陈家庄的村学堂读着吧。
陈朝蓉立即拿了些聘礼给陈兴平。
“小侄女,我教你家儿子岂是看重你的财钱?”
“大伯,我给你钱又岂是因为你教我儿子。你帮我这么大的忙,付出这么多心血,岂是这些钱能给衡量得了的。这钱是作为晚辈孝敬您的。”
陈兴平认真看起陈朝蓉起来,脸上略丑,但是谈吐确实是女人中的优秀,很爽快的把钱收起来了。
陈朝蓉又说:“师礼是不能大意的。明志、明光、明慧,都向先生三拜九叩。明慧,先生虽然没有收你,但是你也要把先生当成尊敬的老师。明志、明光,行完了师礼,先生的话就是父母的话,你们要听、要遵守,知道吗?”
“知道了。”
“向先生行礼!”
三个小孩,齐刷刷的向陈兴平行师生之礼。
林新堂一家人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林明志、林明光跟着陈兴平读书,林明慧在村里学堂读书,陈朝蓉在娘家照顾这几个小孩。林新堂去扬州,闯荡一番天地。
临走的时候,陈朝蓉拉着林新堂到了一个算命先生那里,问先生林新堂的前程。
“前程早就天注定的。你就抽一根签吧,让老朽为你看看。”算命的瞎子说。
林新堂抽了一根签,签面上是一颗大树,枝繁叶茂。
瞎子摸到签的记号,说:“施主,这是要遇到贵人啊。大树底下好乘凉,施主会有好的前程的。”
陈朝蓉大喜,送别丈夫远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