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那两百多门炮,三天内我给你拿下这里。”
冯相华拍着胸脯说道。
“听说你当了团长,你五弟也哪里闹呢,他想亲自带兵上去,师长也真是的你弟弟军功捞个营长干干也足够了,赶在也不过给个连长,打压的比你还狠心。”
苏元纯韩了口气说道。
“五弟的脾气太倔了,只有爹能管得住他,其实他脑子比我聪明,打仗也比我厉害,就是对自己太狠,爹是有心磨砺他。其实我也想别人上去,那些突击队去了能有几个回来,我也心疼啊!”
“为了大局,必须上!要是别人肯换我情愿把名额让出去!不过估计我那帮兄弟也不会答应!”
冯相华说着说着有些黯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放心吧!我们流血是为了国内的百姓!为了这个国家!这是军人的荣誉!皇上不会亏待咱们的!”
苏元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金銮殿上。
今天的王光绪心情似乎别别好!弄得摆明不明所以,不过原本战战兢兢的新也放了下来,最近一个月的时间王光绪杀了十几名三品以上而多名其他品级的贪官,搞的他们人心惶惶。
似乎这个皇上特别喜欢举起屠刀。
“礼部尚书翁同龢!”
王光绪开口喊道。
“臣在!”
翁同龢站了出来,他有些不明所以。之前王光绪可没和他打过招呼。要是一不小心唱了反调,那就不好玩了。
“朕欲要恢复古制,将八股改为考策论,再辅以天文、明算诸科,重振汉唐之风,再注圣人之道,”
王光绪淡淡的说道。
“这!”
“皇上!”
众人想要开口,但是王光绪的话又堂堂正正他并不是要取消科举,也不是要不考孔孟之道。而是将科举制证改为了儒家的内部派别之争。
“皇上!为官者要精通地不是天文算数而是经世治国之道,之前的科举改制已经加入了西学,让学子既精于治国之道,又能懂得一二门西学!已经足够完善”
翁同龢将不想把他们的内部执政带到朝堂上来,他知道王光绪很讨厌朱熹。
“在朕看来以西学术兴工商,安黎民生,以中学正民心,治国家,至于西学中的治国之道,我中学包容并济,完全可以将之吸收。”
“治国有术有道,西学多为术,我们可以使用!中学为道,让人知礼仪,明是非,施仁义!”
“汉唐两宋孰强孰弱,尔等自己想不用朕说了吧?”
王光绪有自己的用意,他不是不想变法,制度整体完全可以实行君主立宪制,就如后世的格兰一般,不过在他手上也就建立这个制度,相信没有人有实力真会拿这个制度来限制他。
他要做是是宣扬的传统文化,随着国土面积越来越大。甚至以后打下华人很少的地方,除了移民外,要做的很多的是文化侵略,用的儒家,道家思想去将他们的传统文化摧毁,让他们学习中文,教他们忠君爱国,礼义仁信。
彻底同化他们,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帮黑人,百人在哪里摇头晃脑的“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情景。
要知道后世连棒子都赶来标榜孔子是他们的,不就是因为他们保留了很多汉唐文化么?
“朕!打算今日重修儒家经典,重新注释四书五经,全国的每个县都要设立孔庙,并重修四库全书,收录这百年来的经典文书。”
“同时在安南也设立百座孔庙,需要一百位有学之士前去宣扬我大清文化!”
王光绪见这些还是不肯松口,又扔下数枚重磅炸弹。
“皇上!您当真?”
“圣君!”
此话一出,下面的那帮酸儒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对四五五经重新定义,这是何等的荣耀,水不响和朱熹一样名传千古,虽然是按照皇上的意思恢复汉唐之冯,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便现在的儒生不同意那些观点又怎样?只要皇帝推行下去,百年之后呢?
那董仲舒不就是汉武帝的支持下数十年就一同文化领域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皇权的支持,现在还是百家争鸣,即便是朱熹没有宋朝的默认,这一切也推行不起来。
重修四库全书,增加经典,那加上一两本他们的书不过分吧,这也是无上的荣耀。
至于在属国国设立孔庙,代替圣天子传递:孔孟圣人”之道“教化蛮夷”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诸卿以为如何?”
王光绪也没料到这帮腐儒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不过想想便是明白过来,名利名利,这些人更在乎的大多数是名,忽然间他想起了另一条处理这帮人的办法,每打下一个地方吧他们发配过去传道,给那些土人,洋人洗脑。
“皇上圣明!”
大殿内哗啦啦的倒下一片,全在地上磕头。尔那些洋务派和维新派大多数人面面相曾,以为王光绪又要走到老路上去了,只有一些聪明的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皇上!不如下月初五举行大礼!祭拜孔庙!”
翁同龢几乎用颤抖的声音说出这句话。
“准了!”
“取消八股考策论就这么定下来了!还有重新注释四书五经,四库全书的事情就由你和蔡元培主持!以翰林院和燕京大学的教授为主”
“工布和礼部负责国内各地孔庙的事情。”
“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安南孔庙与教化的事情!”
王光绪点了点头,将其他的事情也定了下来。
“皇上圣明!”
这帮顽固派齐齐磕头,他们从来没觉得这位少年天子如此可爱过……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