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尸灭世录-第一百六十七章三和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铁壳船继续前行,东岸出现了一片仿古建筑,红墙绿瓦的亭台楼榭矗立在这个灰色的世界中,格外醒目,也显得格格不入,

    原来,这就是水市的中心——一座六星级度假村,在和平年代,曾接待过多国首脑和君主,因此在民间有“小皇宫”之称。

    流经市区的黑浪河,在小皇宫上下形成一个弧顶的形状,拱护着它,食头和一帮手下就住在里面。

    这位食头,原本在齐鲁大地,就赫赫有名,他是一位开武馆的搏击高手,看不起传统武术,曾KO了几位所谓的武林大师,名声鹊起,广收门徒。

    在核灾难爆发后的权利真空期,他乘势而起,率领几百门徒,抢了一座封存的军火库,又请了几名退伍兵,训练手下使用武器,迅速坐大,占据水市,控制了食物的交换,被称为食头。

    水市背靠黑浪河,围绕着小皇宫,以穿过市区的另一条河流为界,四面环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里面的幸存者。

    整体轮廓是一个椭圆形,小皇宫位于椭圆的顶部,南北水门由四艘游轮构建,控制来往船只,成为进入水市的唯一通道。

    铁壳船沿着椭圆形的河道绕了一圈,转头向下,河道明显收窄,宽度不超过百米,船只反而更多,熙熙攘攘,真像赶集一样。

    英姐放慢船速,贴着西岸的一排船只航行,遇到合适的货物就停船,开始交换。

    蘑菇和仓鼠果然抢手,很快换取了一大堆生存物资,包括一部分女性用品。

    明日和李驹当起了搬运工,顺便学习本地的交换知识。

    齐鲁民风彪悍,一旦你摸了我的货物却不交换,难免就会发生口角,就会干架,最坏的结果是死人,因为谁都有武器。

    水市的打斗规矩类似美国西部,不能无缘无故地动手,否则难逃一死,有水上监控和水上巡逻队执法。

    双方一旦动手,必须单挑,死伤不论,这有点像自由搏击的规则,显然出自食头之手。

    所以妮妮交代的水市安全守则,并非危言耸听。

    英姐只出手了一半的蘑菇和仓鼠,另一半要去五金区,换取制造子弹的原料。

    当所有的交换结束,已近中午,英姐将船停在了码头,带领大家上岸吃饭。

    交换在河上都完成了,上岸的人主要是消费,吃喝玩乐。

    陆上有一排关口,有大批的守卫把关,统一穿着绿色制服,戴着大盖帽,类似军装。

    检查一下子严格起来,过关的人不能带任何武器。

    明日和李驹身上的冷热兵器只好解下,跟冲锋枪放在一起。

    他见一排船停在泊位上,货物就堆在舱中,也不留人看管,有些不放心自家最宝贵的万象刀,询问妮妮:“不会有人偷盗吗?”

    小丫头一指关口上方的摄像头:“有监控呢,谁敢接近别人的船,警卫们直接乱枪打死!”

    明日深以为然,脑海里冒出一句老话,乱世须用重典!

    众人排队经过一道自动安检门,由电脑控制的机器在手背盖一个章,类似条形码。

    每个条形码的长短不一,水洗不掉,也搓不掉。

    妮妮说,等到离开水市的时候,用一种特殊的药水擦一下,就褪了。

    至此,明日对水市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

    和家乡的黑市对比,水市的自给程度更高,似乎不用依靠走私船。

    守卫们的武器也比黑市的保安队先进,管理更科学,但没看到通票那样的临时货币,不知道怎么消费。

    这些守卫都是食头的手下,负责监管幸存者的出入,维持秩序,并收取相应的费用,也就是,食头是水市的主要管理者。

    众人上岸,明日和妮妮走在前头,英姐等几位妇女走在中间,李驹落在最后。

    这是明日和李驹达成的默契,就如车队行军一样,拉开距离,彼此照应。

    岸上的街道和建筑物相当清洁,行人不多,相互敬而远之,显得很有秩序。

    明日对这位食头不由暗生佩服,一个练武的粗人,能做到这一步,真心不容易。

    乱世出英雄,这句老话也说对了。

    路过一个广场的时候,终于热闹起来,锣鼓喧天,红绸飞舞。

    原来是一群身穿民族服装的人在舞龙,金色的巨龙摇头摆尾,张牙舞爪,很是威风。

    不少人在四周围观,英姐一行人也停下来看热闹。

    妮妮欢喜道,这叫金龙迎春,快要过年了。

    过年?明日有些错愕,活在末世的人,哪有过年的心思?

    没想到水市还能保留着年节的传统,他对食头又增加了一分好感。

    看完舞龙,大家进了一家饭店,吃到了本地特色的大葱卷煎饼,蘸着酱吃,味道非常不错。

    明日和李驹一人吃了三份,英姐、妮妮和三位妇女各吃了一份。

    结账的方式很独特,店老板握着一把感应枪,在英姐的手背上扫描一下,就好了。

    出了饭店,妮妮和英姐嘀咕了一会,三位妇女也是兴高采烈的,似乎要去什么好地方。

    去的地方,叫三和兴会馆,是药头的地盘。

    药头原本是一家养生会馆的老板,在和平年代,做的是半百不黑的生意,手下养了一帮小弟,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打下了一片基业。

    在核灾难后的混乱中,他如鱼得水,在淄坊市区抢占了一块比水市还大的地盘,垄断了药品的交换,和食头不遑多让。

    可惜在一个月前的核尸暴乱中,他的地盘被核尸摧毁,只好迁到了水市中的据点——三和兴会馆,可谓元气大伤。

    三和兴会馆是药头的发源地,一座占地空前的老建筑,外部造型宽厚内敛,低调朴实,当然,这是在和平年代应付国家检查的表面现象。

    它的真实内在,明日马上就要看到了。

    进去的每个人,也要排队经过一道自动安检门,再将手背的章,接受感应枪的扫描,作为消费的凭证。

    一进大门,仿佛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大厅宽敞明亮,温度适宜,装修富丽堂皇,一个个穿着艳丽旗袍的美女笑脸相迎,香气扑鼻。

    显然,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在和平年代,是一家顶级的销金窟。

    现在没有法律的约束,原先隐于地下的消费场所公然浮出水面。

    三和兴会馆包括赌场、酒吧、妓院、大麻馆,可谓五毒俱全,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城市。

    它也确实是一个独立王国,食头管不到这里。

    到处人头攒动,人挨人,人挤人,人声鼎沸,似乎赶集的人,都集中到这里了。

    每个人都摘下了口罩,表情也丰富起来。

    就连不拘言笑的英姐,进了门之后,脸上也不由一松。

    活在末世,压力真的很大,再坚强的人,也需要宣泄的渠道。

    明日和李驹相视一眼,不约而同想起了黑市的小黑,确切地说,是小黑的消费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