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曲之古装者-第二回 帝王黑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火炎燚用电筒光一晃让自己倒霉的青苔石板,发现自己踩滑的地方露出了一个像狗又像海豚,说是海豚又似虎形的黑色小图形。

    “什么鬼东西?怎会有图形?”

    他勉强举着伞,蹲了下来,电筒一照,用手抹了抹图案,发现原来是石头表面上雕刻着一个简陋笨拙的图案。

    图案乃阳文般雕刻,动物的石腿是凸起的,火炎燚大指和食指捏住那着力点一提,图案竟微微动了一下。他两指一使力向外提,便将那镶嵌在石头里的石雕盒子给慢慢取了出来。这石头盒较重,长约十厘米,宽约六厘米,高约五厘米。

    火炎燚拿着石盒粗略的扫了一眼,看了看石头上的凹槽,显然是人工刻意弄了。只是凹面光滑整齐,仿佛有入用刀在豆腐块中生生切出了一个凹下去却能刚好严丝合缝放下石盒的空间。

    这可是石头啊,谁的工具会那么锋利?

    既然要镶嵌进去藏起来,为何又要露出石盒顶呢?

    想不通就暂时不想,火炎燚找些土将石头上的凹槽封了,然后匆匆去不远处田边用水洗了洗石盒,才用力将石盒盖给逐渐打开。

    盖子一开,一道阴森寒冷的风便诡异的迎面吹来。

    火炎燚顿时一阵心凉,仿佛浑身都被寒冰侵击了。

    石盒内别无长物,唯有一只纯黑的虎形石兽雕在内。

    兽雕通长的九厘米,高约五厘米,火炎燚拿在手里,仔细观察,发现竟雕刻得惟妙惟肖,非常自然。

    “这是什么东西?古董,还是虎符?”

    火炎燚想着,看了看手腕上的电子表,连忙将兽雕放于裤兜内,将石盒藏在路边树旁的草丛中,匆匆忙忙赶向了学校。

    火炎燚在听老师讲化学反应,尽管他在盯着黑板,但心思依然停留在黝黑的虎形兽上。

    如今虎兽就在身上,为了保险起见,他并没有研究,万一老师发现给没收了呢。强忍着好奇心,火炎燚这才感觉今天不对劲。

    飞快整理了一下思路:早晨下雨,摔了一跤,发现虎兽,匆忙到校,恰好上课!

    “不对,下了雨,又摔了跤,更重要的是鞋袜、裤腿都打湿了,为什么我没觉得冷?”

    平时火炎燚鞋袜湿了,上课时会非常难受,现在却没不好的印象,真是奇怪。

    他的脚指微微在鞋里动了动,竟然温温的,没有冰冷黏黏的感觉。试了试脚跟脚心,也是温暖舒适。

    “真奇怪!”火炎燚又试了试左脚,惊讶的发现鞋子里面居然真的全干了,没有丝毫的湿气。

    他抬起脚,悄悄摸了摸裤腿和本该湿漉漉的屁股,发现全都是干燥的,甚至那被跌痛的屁股也诡异的恢复了。

    “难道是虎兽的功效,可以祛湿避寒治疗伤痛?”

    想到此处,火炎燚的心中极不平静,如坐针毡般等待着下课。

    铃声一响,老师刚出教室门,火炎燚便迫不及待的到学校里找了个僻处,拿出黑墨状的虎兽,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可细究了几分钟,他也毫无所获,只感觉这是一只黑石雕成的古虎兽。

    “小说中常有滴血认主之事,这只虎兽是有不同之处,莫非也需要滴血认主?”

    火炎燚思索着,然后定了定心神,伸出手指,牙齿一咬,顿时咬出一道小伤口来。

    把一点点血擦在虎兽身上,血迹顿时消失了,他又擦了擦血在虎头上,血迹果然又消失了。

    “好家伙,当真需要滴血认主。”

    火炎燚正想着,突然觉得手上一轻,看时,竟发现虎兽不见了。

    他心又甚急,正念想着虎兽呢,那只虎兽又凭空出现在他的手中。

    火炎燚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摸着实实在在的虎兽,心中别提多开心了。

    不过火炎燚是心中开心,脸上也能控制住的人,他这人内秀,一点儿也不张狂。

    意念一动,虎兽又消失了。火炎燚终于放心下来。这宝贝在身体中,如影随行,以后也不怕丢失了。

    这一上午,火炎燚的心情很好。第四节课是信息课,老师讲了些知识和要求后,就让学生们自行上网操作。

    火炎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才百度中开始搜索起来。

    他在初中历史书上见过虎符图片,现在一搜查“虎符”、“黑玉”的资料,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

    这只黑虎兽应该是帝王黑玉虎符。

    ”帝王黑玉,又叫恒山墨翠,其质地朴实、凝重、色纯,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因其备受历代帝王喜爱,色黑清润如墨,质纯清荧如玉,故名帝王黑玉。”

    火炎燚不断记录着知识。

    “帝王黑玉与大多数硬玉一样,由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主要由钠质和钠钙质辉石组成,含有少量角闪石、闪透石、霓石。其拥有镶嵌变晶结构、交代结构、次生充填结构。”

    他身上的黑虎兽质材的帝王黑玉的确是光泽属油脂光泽,给人以滋润的感觉。

    帝王黑王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矿物硅酸钠铝、辉岩,含有少量角闪石、闪透石等。结构为隐晶质结构;构造呈致密块状构造,其次为流纹构造,韧度具有极致密的结构,因而韧度较高。

    起源传说:

    汉书中有“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文公出猎,擒黑龙,获黑玉,此其水德之瑞”的记载。

    也就是说秦文公在崞县打猎时,捕获了一条黑龙,并从黑龙体内取出一块漆黑如墨的宝玉,并被视为水德之瑞,昭示着秦王朝的必然兴起。

    据此,秦王朝以黑色为正色,衣服等的颜色都尚黑。并将黄河改称为“德水”,后来那块黑色宝玉被命名为“帝王黑玉”。

    黑色自夏代起倍受崇尚,至商周乃至秦汉皆流露出浓郁的“尚黑”遗风,甚至于隋唐以来的审美精神都包孕着“尚黑”之风的文化积淀,投射出华夏民族审美风尚的独特品格。因此,在大华的古代,帝王黑玉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帝王黑玉以全黑为贵,黑如纯漆,细如羊脂,是黑玉中极品,而对于帝王黑玉的评价原则有三个方面。

    一是颜色。颜色要黑,纯正的黑色,偏灰、偏绿都不好。有颜色的宝石、玉石的颜色评价都是一样的原则,颜色纯正是第一位的。

    二是颜色的分布要均匀,显然,全墨最好,片墨只能作为巧色加以利用。合理的巧色运用,能为玉雕增色不少,显得玉器活灵活现。点墨则很难加以利用,一般都是在玉器加工过程中,剜脏去绺加以剔除。

    三是玉质的细腻程度。玉质的细腻程度是评价帝王黑玉的重要原则。

    “看来黑虎兽是帝王黑玉中的极品,也代表着权利和地位。”火炎燚心中下结论道。

    至于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

    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虎符为大华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

    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

    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

    君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者行兵令,除皇帝亲临现场调兵。

    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但历史上也有很多没有虎符而成功发兵的情况,尤其是大汉前期的藩国最为猖獗,汉高祖灭诸异姓王后制定的藩国须有汉朝虎符才能发兵的制度对藩王们的兵权限制作用甚小。

    例如西汉吕太后死后齐王刘襄的起兵叛乱,汉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的起兵叛乱,以及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养兵练兵者皆为藩王,故藩王们都能轻松发兵。传世的有秦新郭虎符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