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第八十四章 手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日子迈入腊月后,便像是过得快了起来。

    空气里到处是忙碌的味道,就连那飘飘洒洒的大雪也来凑热闹。自腊月二十四开始下起大雪,直到腊月二十六才慢悠悠的停了下来,整个庙底村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

    站在半山坳上看这个巴掌大的村子,几家新起的瓦房上面全是厚厚的积雪,那些有年岁的窑洞,被积雪整个掩埋起来,倘若不是那用塑料布糊的窗户,被北风吹得呼啦啦的来回拍打着窗棂。还真看不出,这些大雪下面,还有着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破旧窑洞就在里面。

    马上就要过大年了,前几天下着大雪,家里储存的干草都快用尽了,如果不是原来备好了许多干枯的树枝,恐怕这几天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水。

    村子里那条窄窄的小路上,人慢慢多了起来,围着头巾,穿着青色带点花纹装饰图案棉袄的妇女,将两个手揣在棉袄袖子里,小心翼翼地在积雪上走着。身上还背着一个用稻草编制的网兜,回来时后背上多了一个盛满了干草的网兜袋子。

    一看就是从草垛里面现扒出来的干草。

    积雪只是把草垛最上面一层打湿了,把打湿的干草扔掉,扒出里面的干草来,就可以烧火做饭。干草起来的火小,用来做一些过年的小点心最适合不过了。大雪一停,家里的男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拿着铁锹和筐子,将院子里的雪一筐一筐往外抬。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如果不及时把积雪清理一下,一晚上就能把院子冻成一个天然的溜冰场,更何况来来往往串门的人多,寒冬腊月的,别呲溜一下子滑倒了,那多麻烦!

    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这可乐坏了村里的那帮孩子们。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袄,因为平日老是用袖子擦鼻涕,两个袖子基本都是油乎乎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衣领上、袖口上,到处都是油乎乎的污渍,就算是冻得鼻涕挂在鼻子上,两个小脸冻得绯红,手都冻得不听使唤,也要在雪地里奔跑打闹,肆意挥洒着他们的快乐与汗水。

    要在平日,小军早就跑出去和伙伴们玩去了。但这会儿,只能跟在姐姐身后忙里忙外的。

    正在忙活着准备年货的春霞看着弟弟想出去玩,却不舍得往外走的纠结样子,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小军,想出去玩,就出去玩会。”春霞看看弟弟,笑着说。

    “过来小军,帮爹拉锯,多锯些木头,将这些枯木锯断了,咱们备一些过年用的木柴。”李建国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锯子。

    前两年,李建国不小心被石头砸断腿后,这腿算是落下了病根。再也不能跟年轻时一样健步如飞,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瘸腿”。左腿当时没有什么大碍,可是右腿骨头被一块石头压碎了,手术后,走路只能一瘸一拐的走,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得慢腾腾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手脚利索,干活麻利的壮年汉子了。

    小军不情愿的从姐姐身边起身,来到老李身边,接过父亲手里的锯子,来到院子的堆放的一堆木头前,弯腰开始锯起来。

    李建国拿过一个齐腰高的长板凳,这个长板凳可是他做木匠活以来,一直跟随自己的家伙。年轻的时候,不管是锯多粗的树木,只要是把木材放到板凳上,无需他人帮忙,李建国用一个有力的手将木材牢牢的固定在板凳上,另外一个手拿着锯子,用腿和脚固定着木材,防止在锯的过程中木材移动位置,把板材锯歪了。半晌的功夫,一片片的木板就锯好了,地上会堆积着一堆堆散发着木头香味的锯末。

    小军已经快上初二了,虽然长期缺乏营养,但是长得比同龄孩子高一大截,就是身上干瘦的厉害,细细的手腕上骨头高高耸着。小军学着爹往日锯木头的模样,将一条腿抬高放在板凳上,用脚将木头踩住,干瘦的手紧紧攥着锯子,用力锯着木头,随着锯子用力来回推拉,身体跟着前后晃动,锯末在锯子有规律的“哧哧”声音中,随着风一点点从木头上飘落下来。

    “小军,你这么做不对,不能是腰部用力,主要劲要放在手上。”本来准备跟小军一人一头拉扯锯子的李建国,看着小军弯腰驼背,费劲拉锯子的模样,忍不住指点了一下。

    哪想到小军连头都没有回,继续用力锯着木头,木头还没有彻底锯断的时候,小军一脚踩上去,木头咔嚓一声,从凳子上跌落下来。

    小军弯腰又拿起一根木头,长长的腿一下子迈到凳子上,穿着黑色棉布棉鞋的脚踩着木头,又开始锯起来,身体随着锯的节奏来回晃动。

    “小军,腰不要驼嘛。”拄着拐杖的李建国,忍不住又嘱咐了一句。

    “爹,你不用老念叨了。”小军不耐烦地回着。

    这孩子,脾性可是一点也不和他姐姐一样。冒失、急躁,这么简单的活计,让他改,听他的语气,是不想好好纠正了。

    “不管干什么,都得有规矩,按照规矩办了,再累的活也简单多了,还省劲。”李建国上前,将拐杖放在雪地上,一屁股坐在一个低矮的板凳上,一手拉住了锯子的另外一端。

    “看,用手这样握着锯子,主要是手上用力气。”李建国示范着。

    “爹,你不用一次次教我了,我长大后,又不是要靠这门手艺吃饭,我才不学呢。”李小军对老李三番五次纠正自己拉锯子的姿势,感觉极其不耐烦。

    “臭小子,你不指望这个吃饭,那你指望什么吃饭?咱家的手艺,可是几代单传的,你看看十里八乡的,谁家有咱们李家的手艺好?”

    提起手艺活儿,李建国心里充满了自豪。

    自记事起,就跟着木匠爹到处干活,好像是命中注定要吃木匠这碗饭似的,爹爹干活的时候,不用教导他,自己就在旁边看着,怎么下线,怎么开板,怎么打凿,甚至如何给木器活上油上漆,都是无师自通。等十八岁后,爹爹交给他一副木匠家什,自己就带着这套家什,开始了自己的木匠生涯。

    就是孩子他娘,也是自己做木匠活的时候认识的。自己带着木匠家什,应村里一户人家的要求,给打几把板凳,就在自己埋头苦干的时候,不曾想到,姻缘也来了。

    这户人家有两个孩子,大闺女跟自己年龄相仿,一双眼睛水汪汪的,留着两个长长的大辫,看见来家里打家具的小伙子,只是羞涩地点点头,这就算是打招呼了,在打家具的那几天,两个人连一句话没有说过。

    就在家具打好,李建国整理着家什,心里合计着这一趟活一共能挣个五六块钱的时候,家里老头笑呵呵地喊住了他,仔细询问了年龄、家里兄弟几个,家里有几亩地,光景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当时年轻力强的小伙子心里很是纳闷,怎么这个大叔这么啰嗦呢。

    没想到,到家后几天,就有媒人上门来说亲了。

    这一趟活干得可真是划算,不仅仅五天在老刘家吃个肚圆,还挣了五块钱,最合算的是,老刘家那有着水汪汪大眼睛的大姑娘,过了几个月后,就成了他的婆娘。

    女儿春霞,长相像极了自己的婆娘,这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跟她母亲年轻时候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是春霞的脾气一点也不随她娘。

    倘若婆娘地下有知,看到自己既当爹又当娘的,两个孩子终于拉扯大了,闺女和儿子又懂事又能干,小军也成了一个半大小子,是不是也会原谅自己,跟自己吃的苦受的累,也值得了?

    让老李头疼的是儿子小军,每次让他跟着学点庄稼地里的活计,跟着自己学学传家的手艺,总是一脸的不屑和不耐烦,根本就不把这些手艺放在眼里。对自己说过好多次长大后才不干这些活计。老李也知道,社会发展了,年轻人都不靠这些吃饭了,可他就是个庄稼汉子,他不能眼瞅着自个儿家的一亩三分地到自己身后就荒废了,在他看来,儿子就算以后再有出息,可是庄稼地却是不能荒废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