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第一百四十三章巧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距离上次回到家里又是一年的时间。

    四十里铺还是那个四十里铺,时间好像在这个偏僻的镇上静止了一般。在深圳,别说一年没有见,回去的时候会发现,这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一座接着一座的耸立起来,就是几个周没有在深圳,突然站在深圳的街头,都会有深深的陌生感。

    可是这个四十里铺不同,还是原来的那副萧条、破旧的模样。

    车子到达镇上医院的时候停了下来,杨小兵提着电视机、李春霞一手领着天天,一手拖着一个行李箱,从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破旧车子上跳了下来。

    镇医院门口的小黄狗,慵懒的躺在稻草铺成的软软的垫子上,即使医院里不时有人进进出出,小黄狗将沉重的眼睛偶尔的斜着眼看一下行人,继续讲脑袋蜷缩在自己瘦弱的四条腿上,仿佛要做一个不想醒来的梦。

    “小兵,这个医院里面有个王大夫,是个主任医师,去年过过年的时候,来来回回麻烦他好几次,这次咱们回来,有时间过来拜访一下王大夫。”春霞指着医院的大门,笑着对杨小兵说。

    春霞家里去年发生的那些 事情,回到深圳后大体跟杨小兵说过,杨小兵也觉得,一个医学院毕业的本科毕业生,愿意扎根在这么偏僻的镇级医院,用自己的医术造福这里的人民,真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大夫。

    现在的医院里,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大夫,当时李春霞告诉杨小兵王大夫一直帮着她的事情的时候,王大夫的光辉形象,就一直矗立的杨小兵的脑海里。

    “春霞,等明天我们回来的时候,也需要经过这里吧,那我们明天就到医院走一趟,拜访一下这位好心的大夫。”

    今天两个人又是抱着孩子,又是带着电视机和行李,实在是不方便,这么一直提着电视机实在是太累,杨小兵提议,找个车子回到村子里去。

    可是环顾四周,别说车子,就连拖拉机都没有看见一趟。

    就在两个焦急的时刻,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两个人面前。

    “王二伯,王二伯”春霞亲切的呼唤着王二伯的名字,王二伯套了一个板车,车前有一头驴子,正在慢慢的往前走着。

    王二伯坐在板车上心事重重,闺女蕙兰最近少言寡语,饭也不爱吃,眼看着闺女消瘦了下来,着急的王二伯来到了镇上,想着买点肉给闺女补补身子。突然听见有人呼喊他的声音,不禁循着声音望过去。

    前面站着一家三口,看模样装扮,一看就是从城市里来的,可是是谁呢?老眼昏花的王二伯,竟然一时没有认出李春霞来。

    “二伯,是我,我是春霞啊!”春霞牵着天天的手,热情的跟着王二伯打着招呼。

    王二伯没有认出李春霞,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说句实在话,李春霞现在的着装打扮与一年前有着天壤之别,别说是王二伯没有认出李春霞,就算是李建国突然从李春霞身边经过,也肯定认不出自己的闺女来。

    李春霞因为销售业绩好,用自己的能力解决了公司好几件棘手的事情,倪鸿对这李春霞这匹黑马非常器重,不禁升职加薪,还特意让秘书陆媛帮着李春霞进行了形象上的改变,知道李春霞不舍得花钱打扮自己,自己带着李春霞,到当时深圳最有名的发廊做了头发,还给李春霞买了好几套价值不菲的衣服。

    面前这个留着烫发,还染了淡淡黄色头发、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脖子上围了一条大红色围巾的女孩子,竟然是春霞?

    春霞的手里还领着一个看上去只有两岁左右的男孩,旁边一个帅气的青年,脸上散发着阳光般的笑。

    “妈妈”男孩亲昵的拉着春霞的手,仰着小脸笑着叫着春霞。

    王二伯糊涂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春霞去年春节的时候回来过的,那时候都还没有结婚呢,听李建国多次说过,李春霞和一个叫做王永华的后生好,这个王永华现在还是省城的大学生,听说王永华的家里一直不同意王永华跟李春霞的事情,王二伯也是替春霞捏着一把汗,万一王永华那个后生,在上学的时候有了合适的人,抛弃了春霞怎么办?听李建国说,春霞经常给王永华汇钱的时候,心里为李春霞揪心不已。

    可是现在春霞不仅带一个高大帅气的男青年回来了,还带着一个两岁左右,一直喊着春霞妈妈的男孩子,难道是春霞现在结婚了,找了个已经生了孩子的男人?

    就在王二伯心里胡思乱想,不知道该怎么跟春霞打招呼的时候,杨小兵迎了上来。

    “王二伯,这是我哥哥,杨小兵,这孩子叫天天。”李春霞简单的介绍了下,一时缓解了王二伯的尴尬。

    “好好,春霞,这怎么今天回来了啊,我想着,你怎么着也得到过年才回来呢。”王二伯面对着光鲜亮丽的两个年轻人,拘谨的搓着一双如同老树皮似的的手。

    王二伯身上穿一件看起来并不厚实的棉袄,头上戴着一顶油乎乎的破毡帽,身上的棉裤膝盖和屁股上,缝上了跟裤子颜色不相称的灰色的补丁,脚上穿着一双已经露出脚趾的棉鞋。

    王二伯的傻婆娘,自己的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更何况是照顾王二伯的进食起居呢?王二伯身上的破旧棉衣,还是王二伯的娘,蕙兰的奶奶做的,但是今年,蕙兰奶奶身体一直不好,鞋子破旧了,也只能将就着穿了,

    看见王二伯冻的瑟瑟发抖,杨小兵将手里的行李打开,从行李里掏出了一件军大衣,递到了王二伯的手里。

    “王二伯,我衣服多带了一些,我也穿不上,您先穿着吧,就是有点不大合身。”杨小兵说话间,不由分说的将手里的棉衣,披到了王二伯的身上。

    陪同李春霞来到甘肃的时候,因为怕温差太大,杨小兵特意将自己一件不大穿的军大衣放到了行李箱子里,没想到来到甘肃后,感觉气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军大衣一直没有穿到身上,自小在深圳长大的杨小兵,从来就没有看见过,有王二伯这样打扮的老人,一时同情加怜悯,不加思索的将自己的军大衣送给了王二伯。

    王二伯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老人,从来都是穿的破破烂烂的,家里的光景根本不允许他有一件合体的衣服穿,这个刚刚见面的男青年,将这么好的衣服给了自己,这份情谊,王二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这,这,好人哪,我”

    “二伯,你就收下吧,小兵平日也穿不着,穿了这件大衣,以后出来赶车子,就暖和多了。”李春霞替王二伯把大衣上的扣子一个个的扣上了。

    王二伯家的那头驴,是王二伯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了,去年蕙兰出事后,王二伯为了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借了一圈,买了这头驴,并让木匠李建国帮自己打了一个板车,平日里到镇上揽点活,多少也能贴补一下家里。

    王二伯一时语塞,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道谢的话。

    医院门口发生的这一幕,都被医院对面小商店里的一双眼睛看到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罗凤英。

    罗凤英的这个小商店,做的主要是医院和周边居民的生意,平日卖点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冬季出来的人少,买卖也出奇的差,确切的说,这个小店,自罗凤英从妇女主任的位子上下来之后,根本就没有多少生意做。

    毕竟守着个小店,管他有没有生意做,还像是一个有活计干的人,不然一个原来成天在村里吆三喝四的人,突然每天无事可做,可不是让当年罗凤英欺负过的那些人们,笑话死她吗?

    这天生意照旧是冷冷清清的,回到家里还要伺候那半死不活的婆婆,罗凤英索性呆在商店里,磕着瓜子打发着时间。

    眼看着柜台上的瓜子皮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来店里购买东西,就在罗凤仪无聊烦躁的时候,突然看见,从医院门口下车的三个人。

    这两个年轻人打扮的真是好看,他们带的小孩子身上穿的那件羽绒服,这小镇上好像还没有一件这样的衣服。

    罗凤英目不转睛的看着对面的三个人,这装束、这打扮,全四十里铺镇上哪能找出第三个人来!

    烫头发镇上倒是有,罗凤英自己就烫了一头卷毛,不过这花了十块钱烫的头发,像极了早晨起床没有来到及梳理乱七八糟乱蓬蓬的样子。对面的年轻人的头发,在太阳下闪着好看的颜色,看起来像是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

    旁边的年轻人,身高一米八左右,长相英武帅气,举手投足一看就不是这里的人,可是这么两个打扮潮流的人,竟然跟庙底村里穷的成天穿着露棉花的王老二王柱子热切的交谈,肯定是他们认识。

    定睛一看,罗凤英大吃一惊,这个烫发的年轻女孩,不是李春霞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