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岛-新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赛勒斯·史密斯的计划——“花岗岩石屋”的门面——软梯——彭克罗夫的梦想——香草——天然养兔场——让水改道以满足新住所的需要——从“花岗岩石屋”窗口看到的景色

    第二天是五月二十二日,他们开始布置新居。其实,他们都急于从原来那狭窄的“岩石屋”搬到这座宽大而安静的住所里,这里正好处在花岗岩崖中腰,既可以挡风避雨,又可以免遭海水的袭击。原来的“岩石屋”,他们也不想弃之不用,工程师计划把它变成主要工程的作坊。

    赛勒斯·史密斯最关心的事便是弄清楚“花岗岩石屋”正面的确切位置。他来到海滩上,站在那巨大的岩壁下边。从记者手中掉下来的十字镐一定是垂直落在沙滩上的,所以,只要找到十字镐,就能找到他们在花岗岩石壁上凿通的洞。

    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十字镐,果然如此,与他们找到十字镐成垂直线的岩石上面开着一个洞,离沙滩约有八十英尺。已经有几只岩鸽在那个洞口出出进进了,好像这“花岗岩石屋”是为它们寻找的!

    工程师打算把“花岗岩石屋”的右边隔成几间卧室,卧室前边是进屋的走廊,再从正面开上五扇窗户、一扇门,用来通风采光。彭克罗夫很赞赏开五扇窗的想法,却不明白要门有何用,因为原来的通道就是天然阶梯,从那儿进出“花岗岩石屋”非常容易。

    “亲爱的朋友,”赛勒斯·史密斯对他说,“我们很容易从通道进入‘花岗岩石屋’,那么,其他人或动物也很容易从那里进出。我的想法恰好相反,就是把通道的出口堵死,封得严严实实,必要时甚至可以修一道堤坝使湖水的水位升高,把洞口淹没在湖水中。”

    “那我们怎么进去呢?”水手间道。

    “从外边搭的梯子上进去。”赛勒斯·史密斯说,“只要我们把外边的软梯子收回,谁也甭想进入我们的住所。”

    “您为什么要如此小心谨慎呢?”彭克罗夫不解地问。“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碰到过什么猛兽,再说岛上也没有什么土著人。”

    “你就这么肯定,彭克罗夫?”工程师看看水手问。

    “显而易见,我们只有把全岛的各个角落全勘察后,才能完全肯定。”彭克罗夫答道。

    “是啊,”赛勒斯·史密斯说,“因为我们现在只知道岛的一小部分。但是不管怎么说,就算岛上没有敌人,外面也可能会有敌人入侵。因为我们处在太平洋海域的危险地带。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我们都必须谨慎提防才行。”

    对于赛勒斯·史密斯很谨慎的说法,彭克罗夫没有再反对,随时准备执行工程师的命令。

    “花岗岩石屋”的正面将开五扇采光的窗口和一扇门,直接通向他们所谓的“住房”,然后开一扇宽敞窗户和几扇小圆窗,这样阳光就可以大量透进他们想做大厅的美丽宫殿了。“花岗岩石屋”的门窗离地面有八十英尺高,面向东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就会把石屋照亮。假如从形成岩洞的乱石堆的上边画一条垂线,“花岗岩石屋”正好处在这条垂线和“惠恩河”出口拐角处那片凸出的岩缝之间,这一带由于凸出的峭壁挡住了“花岗岩石屋”,那么冷风,也就是东北风,只能从背后吹来。再说,工程师打算在窗框做好前先用厚百叶窗把窗洞堵住,让风吹不进来,雨也淋不进去。必要时,还可以把百叶窗遮盖起来。

    他们首先要凿好窗洞。用十字镐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口,进度无疑不快。他们都知道赛勒斯·史密斯很有办法,他手上正好还有一定数量的硝化甘油,正好可以在这时派上用场。炸药在工程师选定的地方准确地爆破,将岩洞打通了。然后他们用十字镐、尖嘴镐把洞口改成五扇窗户,一扇宽敞的大窗户,好几扇小窗户和一扇门。门窗的轮廓凹凸不平,首先得把四周弄平。他们花了几天工夫,早晨的阳光便开始大量透进了“花岗岩石屋”,直照到石屋的最里边。根据赛勒斯·史密斯制定的计划,石屋应该隔成五间临海的房子,右边是进口,和通向软梯的门相通,第一间是宽三十英尺的厨房,第二间是宽四十英尺的饭厅,另外几间是宽窄差不多的卧室,最后才是彭克罗夫要求的“会客厅”,直接通向大客厅。

    这些卧室,或者说这一套卧室是“花岗岩石屋”里的单元住房,并没有把石屋里的空间全部占完。卧房之间有一条走廊,和长长的仓库相通。仓库里放进所有的工具、食品和储备物资,地方绰绰有余。从岛上收集到的各种物产,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放在那里。仓库里的储藏条件非常好,完全可以使放进去的东西不受潮。地方很宽敞,可以摆放得井井有条。再说,“花岗岩石屋”的上边还有个小岩洞,他们可以把这个岩洞看成是他们新居的阁楼。

    制定好计划后,只待实施了。因此,大家又由矿工变成了制砖工人。他们把制成的砖运到花岗岩石屋的峭壁下。

    到现在为止,赛勒斯·史密斯和同伴们都是从原来的通道里进出“花岗岩石屋”的。这样,他们每次都必须沿着河岸先绕上“瞭望台”高地,再从通道往下走二百英尺,要想再回到“瞭望台”高地,他们又必须再往上走二百英尺。从那儿走,不但浪费很多的时间,也很累人。因此,赛勒斯·史密斯决定立刻动手,先造一架结实的软梯,只要他们把梯子往上一收,要想进“花岗岩石屋”就根本不可能了。

    梯子做得特别考究,他们用绞盘把树藤编好,做梯子的两帮,树藤与粗大的缆绳一样结实,梯子的每一档是用轻巧坚固的红杉树枝做成的。这架梯子是彭克罗夫亲手做的。

    他们用植物纤维编出一些绳索,给门上安了简单的辘轳。用这种方法很容易把砖块运到花岗岩石屋,运送其他物品的工作也因此而简化了。“花岗岩石屋”的内部装修很快就开始了。他们有的是石灰,而且运上来好几千块砖供他们使用。他们很容易就砌起了隔墙的框架,看上去的确很简陋。他们按原计划,很快将“花岗岩石屋”隔成卧室与仓库。

    工程师亲手拿着锤头和瓦刀干,在他的带领下,各项工作进展迅速。赛勒斯·史密斯对这些活儿无一不精,他为聪明热情的同伴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信心十足,干劲冲天。彭克罗夫总是爱说爱笑,他一会儿做木工,一会儿往上吊东西,一会儿又当泥瓦工,他的愉快心情感染了每一个人。他对工程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什么能改变他对工程师的信任,他相信工程师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干成。身上的衣裳、脚上的鞋之类的问题,冬季夜间的照明问题,岛上肥沃地带的开发问题,把野生植物栽培成作物的问题,这一切在他看来都很容易。只要赛勒斯·史密斯愿意,一切都会及时解决。彭克罗夫梦想着把小河变成运河,这样岛上丰富的物产、采石场和地下矿藏的开采以及制造各种机械的运输工作都会方便多了,他们还会有铁路运输。是的,总有一天,“林肯岛”上会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线。

    工程师让彭克罗夫一人唠叨,他根本不想扫这位好心人的兴致。他心里明白,信心具有感染力,他甚至微笑着听彭克罗夫唠叨。就是他知道前途未卜,他也不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其实他们正处在太平洋上船只不经过的地方。工程师担心他们永远不会得到援助。他们必须依靠自己,也只能依靠自己。因为“林肯岛”距最近的岛屿也极遥远,就是想造船,也未必能造出好船,乘这种船冒险出海,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可是,诚如水手所说,鲁滨孙创造了那么多奇迹,他们不知要比昔日的鲁滨孙强多少倍。

    他们的确是无所不能的人。在其他人难以生存、必然死亡的地方,他们这些无所不能的人一定会成功的。

    干这些活时,哈伯特显得尤为突出,他既聪明又肯干,学得也好,干得也好。赛勒斯·史密斯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哈伯特对工程师又敬又爱。彭克罗夫看到他们两人十分亲密,毫不妒忌。

    纳布毕竟是纳布,他一如既往,始终保持着勇敢、热情、忠诚和无私的品德。他和彭克罗夫一样,对主人坚信不疑,但他不像彭克罗夫那么明显地表现出来。每当水手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时,纳布总是一种坦然的表情,好像在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彭克罗夫和他都很喜欢对方,他们很快就以“你”来相称了。

    热代翁·斯佩莱也分担了大家的工作,他不是笨手笨脚的人。水手对此吃惊不小。记者聪明能干,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

    软梯终于在五月二十八日装好了。在垂直高度达八十英尺的峭壁上,至少有一百来个梯阶。所幸的是,赛勒斯·史密斯可以利用离地面四十英尺凸出的峭壁把软梯分成两截。他们把凸出的地方用十字镐仔细地凿平,那里就是楼梯平台。他们把第一架软梯固定在平台上,梯子摇晃的程度就减少了一半,而且用一根绳子就可以把梯子吊到“花岗岩石屋”上。他们把第二架软梯子的底部固定在凸出的峭壁上,然后把梯子的顶端系在门上。这样一来,上去就容易多了。赛勒斯·史密斯还打算以后安装一架用水力驱动的梯子,那样他们就可以不用付出力气和时间了。

    大家很快就习惯了用梯子上下,个个敏捷灵活。彭克罗夫是水手,习惯在桅杆的绳梯上爬上爬下,他可以对别人进行指导。但是,他同时还必须指导托普,可怜的狗有四条腿,生来就不是爬梯子的料。然而彭克罗夫是个热心人,在他的驯导下,托普终于可以上下自如了,很快就能同马戏团里的狗媲美了。不用说,水手对有一位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不过,彭克罗夫也不止一次把托普背在肩上攀登,托普当然也从来没有拒绝过。

    必须在此指出,冬季即将来临,他们在积极进行这些准备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有关食品方面的问题。记者和哈伯特简直成了大家的供应商,他们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去打猎。他们打猎的地方目前还局限在河流左岸有啄木鸟出没的树林里。因为他们没有渡船,“惠恩河”上也没有桥,所以他们现在还无法渡过“惠恩河”,也无法去那一大片被命名为“远西森林”的地带勘察。他们想等来年春暖花开时再去“远西森林”。“啄木鸟林”的猎物很多,常有袋鼠和野猪出没,铁头长矛和弓箭在此大有用处。此外,哈伯特在湖西南的拐角处发现了一处天然养兔场,那里是一片略显潮湿的草地,柳树成荫,草香四溢,飘散在空中,长满了百里香、欧百里香、罗勒和风轮菜等唇形科的香味植物,都是兔子非常喜欢吃的。

    记者认为,既然这里已经为兔子准备好了美味食物,没有兔子才让人奇怪,于是,他们两人非常仔细地搜索起这片天然养兔场来。不管怎么说,草场上长满了许多有用的植物,给生物学家提供了研究植物王国的各种标本。哈伯特采集了几束罗勒、迷迭香、蜜蜂花、药水苏等。这些植物各有其不同的医疗用途,有的祛痰镇咳,有的散热收敛,有的可治痉挛或风湿。当彭克罗夫问采集来的这些草有何用途时,哈伯特回答说:

    “有病治病,无病保健。”

    “既然岛上没有医生,我们为什么要生病呢?”彭克罗夫一本正经地说。

    哈伯特也不反驳他的这种论调,还是继续采集,他的举动深受其他人的欢迎。他不但采集药草,还带回了一些北美很出名的植物,即俗称“薄荷茶”的植物,可以泡成非常可口的饮料。

    两位猎人四处搜寻,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真正的“养兔场”,随处可见兔子打的洞。

    “兔子窝!”哈伯特说。

    “没有错。”记者说,“我看见了。”

    “里面有兔子吗?”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记者说。

    这个问题很快便有了答案。记者话音未落,就见许多类似兔子的小动物从四面八方逃窜,看来有好几百只,跑得飞快,就是托普也无法追上。猎人和狗白赶了一场,那些动物全逃走了。但是记者铁了心,非要逮住六只才肯离开。他希望先让贮藏室装满这些东西,然后再把逮到的驯养起来。只要给兔窝的出口放上套索,就一定能捉到。可眼下他们没有套索,也没有做套索的材料。因此,他们只好搜寻每个兔窟,用棍子在里面乱搅一通,没有其他办法可使,只好这样耐心地去做了。

    他们逐窝搜寻,终于在一小时后从窝中抓住四只兔子。它们同欧洲兔相差无几,被称为“美洲兔”。

    他们把捕到的兔子带回“花岗岩石屋”,晚饭时,这些兔子就出现在餐桌上了。他们都觉得兔子肉特香。这里的兔子似乎永远也打不完,对他们来说,这里是珍贵食品的来源地。

    五月三十一日,隔墙已经砌好,只剩下给房间里摆放家具了。这些工作只好留在漫长的冬季去做。第一间房子用做厨房,他们在里面垒了烟囱。对他们这些临时砌炉工来说,要砌成把烟排到外面去的通道是要费一番工夫的。赛勒斯·史密斯觉得用砖坯来砌会更容易些。由于他们根本不可能从上面的高地上凿出一个口子,只好在所谓的厨房窗户上方的花岗岩石壁上凿出一个洞来,烟囱像火炉的铁管道斜通到这个洞口。要是刮起强东北风,风直冲峭壁吹来,烟囱就不排烟,幸好这种风不常见,“大厨师”纳布目前还顾不上考虑这些问题。

    工程师在布置完“花岗岩石屋”后,就着手堵塞原来湖水的通道。他要把这个出口堵严实,让什么东西也从那儿进不来。他们在入口处滚来许多大石头,然后用水泥封固。赛勒斯还没有实施他当初的计划,即筑道堤坝,使水位恢复到原来的地方,把原来的入口淹没。他只是把一些野草、小灌木或荆棘植入石缝,来年春天便枝繁叶茂,将入口遮挡住。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要对这个入口加以利用,以便把湖里的淡水引进新居。他们从低于湖水的地方挖了一条小水渠,就可以引到清澈的淡水,水源取之不尽,每天的输送量在二十五至三十加仑之间,因此,“花岗岩石屋”里永远不会缺水了。

    等他们安排好这一切时,寒冷的季节已经来临。工程师还没有来得及给窗户上造出玻璃,他们只好暂时关上厚厚的百叶窗。

    热代翁·斯佩莱给窗户周围凸起的岩石上布置了各种各样的草木,窗口四周飘扬着绿油油的长草,既美丽又可爱,简直就是艺术品。

    这里的新居既安静又保险,而且很结实,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满意。从窗口望去,外边一览无余,最北边是“颚骨角”,南边是“爪角”,美丽的“联合湾”尽收眼底。是的,这些勇敢的难民也应该知足了,彭克罗夫对此赞不绝口,他非常幽默地把夹在岩山间的石屋称为“五层楼上的单元住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