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乞丐的歌剧》是英国诗人、剧作家约翰·盖伊(1685—1735)的代表作,讽刺统治者,反映社会道德的堕落。剧中主人公麦克希思是个强盗,后因娶了收购贼赃的商人皮丘姆的女儿而被丈人告发被捕。洛基特是剧中狱吏。
[3]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著有《哲学通信》、小说《老实人》、悲剧《扎伊尔》等。
[4]塞缪·约翰逊(1709—1784),英国作家、评论家、辞书编纂者,编有《英语辞典》、《莎士比亚集》等。
[5]旧时英国伦敦刑场,位于泰晤士河支流泰伯恩河岸边。
[6]爱德华·布尔沃—利顿(1803—1873),英国政治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历史小说《庞贝末日》和剧本《黎塞留》。《保罗·克利福德》是他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主人公被迫走上犯罪道路,后来改过自新,成为一位慈善家。
[7]英国的一种慈善机构,根据1834年的《贫民救济法》设立,旨在收容贫民和孤儿,并强迫他们学习手艺,故名教养所。
[8]根据英国1834年的《贫民救济法》,无经济来源的贫民和孤儿须在教养所从事强制性劳动。作者从同情孤儿的立场出发,把孩子称做“违反贫民救济法的小犯人”。
[9]一种供儿童服用的药水,含大量酒精,起镇静、催眠作用。由17世纪末教士托马斯·达菲配制,故名。
[10]旧时伦敦受理离婚、遗产等议事的律师公会。
[11]“复归享有”指在继承人死亡等情况下,原继承人被恢复继承权。
[12]“残留继承”指在原继承人死亡等情况下,某人被立为新的继承人。
[13]《新约·路加福音》第十章第三十至三十四节: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顾他。
[14]用慈善捐款办的学校,见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学生多为贫苦家庭的男孩子,穿有专门制服以示识别。此类学校以伪善著称。
[15]旧时伦敦关押政治犯、宗教犯、游民或妓女的监狱。犯人在那里从事强制性劳动,学习手艺。它实际上是一个感化院。
[16]黑话,即被绞死。
[17]黑话,一种苦役。
[18]黑话,即监狱。
[19]黑话,意思是百姓的日子不好过,犯罪人多,在监狱里做苦役的犯人就多,反之,做苦役的犯人就少。
[20]黑话,即手头拮据。
[21]黑话,即一先令半便士。
[22]暗指被发配海外。
[23]格陵兰在英语中是“绿地”的意思。“绿”即“嫩”指奥利弗是个新手。
[24]即挑去原主人绣在手绢上的标记。
[25]1868年以前,英国执行死刑都在公开场所,观众很多,小偷趁机浑水摸鱼。
[26]指英国传统滑稽木偶剧《潘趣和朱迪》。潘趣是剧中鹰鼻驼背的滑稽木偶。
[27]“即决裁判庭”是警察局附设的审判机关,对小的案件经简单审判当即作出裁决。
[28]伦敦著名的中央刑事监狱,1902年拆毁。
[29]指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1837至1901年在位。
[30]奥利弗的昵称。
[31]一种两人、三人或四人玩的纸牌戏,用木钉插在有孔的记分牌上记分。
[32]即犯人被绞死时所戴的面罩。
[33]狗的名字。
[34]伦敦著名的牛市场。
[35]8月24日,是纪念耶稣十二使徒之一巴多罗马的节日。
[36]1663年英国发行的一种金币,等于21先令,1813年停止流通;之后,仅指等于21先令即1.05镑的币值单位。
[37]英国伦敦中央刑事法院的俗称。原为该法院所在的街名。
[38]复活节后的第八周,是纪念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节日。
[39]英国旧币制中的5先令硬币。
[40]一种关押犯人的劳教所。
[41]即盗贼作案的目标。
[42]即运送赃物。
[43]一种类似桥牌的纸牌戏。
[44]伦郭市中心一街名,是警察法庭所在地。
[45]纽盖特监狱汇编的资料,记录十八和十九两个世纪该监狱关押过的要犯及其生平,先后出过六卷。
[46]理查德·惠廷顿(1358—1423),传说原为贫苦孤儿,曾想逃离伦敦,中途听到教堂钟声似乎召他回去当市长,故而折回。之后,摩洛哥鼠害甚烈,国王高价买了他的猫而使他成为臣富,并果真三度出任伦敦市长(1397—1420年)。后人在他听到钟声的地方竖立了纪念碑。
[47]英国旧时面值为四分之一便士的硬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