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半醒半生缘-第42章 离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从谢秋纯逝世之后,副山长林培强便发誓终生不娶,余生与墓为伴,以书院为家。

    “知之屋”与“相思树”从此以后,便成了莲花山书院的两大人文景观,吸引着天下无数青年男女的幕名而来。

    时间已经是到了大周王朝的二千二百二十五年的三月,林自强也已经是十五岁了,距离秀试三年之期已到。所以林自强将莲花山书院的一切事务委托给副山长林培管理,自己带上女婢小白菜与车夫赴羊城赶考。

    临别时,盐灶乡万人空巷,众多乡亲与书院师生纷纷前来乡口送别。林自强躹躬致谢,挥手道别,但众志成城,迟迟不肯离去,翘首以盼。

    林自强理解众人的心思,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若是身负天下第一才子盛名的林自强,没有留下一两首离别的诗词,似乎说不过去。

    于是林自强在乡村口路边的小亭子,写下了一首前世非常有名的曲词《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一壶浊酒余尽欢,今夜梦别寒。”

    此词一出,冠古绝今,道尽了世间的离别之情。众人纷纷称赞传唱,才肯散去。

    于是,林自强上了马车,缓缓向前,在乡间的泥土路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

    林氏的族长二叔公,此刻站在乡口的一老颗榕下,极力眺望,喃喃首:“列祖列宗,保佑厚德家娃高中!”

    此时是三月,距离九月二十八日尚有半年的时间,所以林自强并没有如当年一样乘坐往返韩江全域的航班。而是包了一艘普通风帆的红头船,以便一路领潮州秀丽景观,民风民情。

    红头船从樟林古港出发,逆流而上,此时正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时节,船家备了一桌河鲜酒宴,其中有一道菜正是河豚。

    林自强把酒言欢,有一种人在船上,船在江中,江在画上的意景。如若不是穿越从地球而来,修真宇宙倒是一个宇宙级的世外桃源。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珍贵。在这个大周王朝,林自强始终找不到心安的感觉,总觉得像是在做梦,不是真实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林自强吟起了前世张继的《夜桥风泊》。

    红头船夜间便停靠在潮阳郡的棉城休息。第二天,林自强带着小白菜与车夫,逛了逛潮阳郡的首府棉城。登上了潮阳郡的第一高建筑,文光塔。

    文光塔平面呈八角形,七层阁楼式石塔,高三十丈,历经千年巍峨而立。塔门刻有“千秋文笔振金石,万百丈光芒贯斗牛”的对联。

    林自强登上了文光塔最高第七层,登高望远,俯视全城,繁华似锦,感叹道:“他乡虽好,终非吾乡!”。

    最后,在空白墙面题了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韩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落款莲花山书院林自强,飘然离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