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半醒半生缘-第56章 徒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此时的洛阳林氏的族居地林处厝巷,以及林氏祖祠,已经是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大红地毯从祖祠大门口,一直铺满整条林厝巷,身处洛阳城的林氏宗族所有的儒学修士全部齐聚一堂,欢迎我的拜访。

    为何如此的郑重其事,其实也是不难理解,因为我毕竟是林氏一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得中解元者。而且之前在金銮殿上大放异彩,名满天下,功盖千秋;一位能够在七品举人文位,便越二品诛杀五品大学士文位的解元,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当我在林氏宗亲理事会大长老的陪下,到达林氏宗祠时,所有的宗亲都是夹道欢迎,拱手行礼。林氏的女眷,更是破涕为笑,感激之情,不言于表。

    我当然也是没有托大,一一与众位林氏宗亲还礼,在众人的群星抱月拥戴之下进入了林氏祖祠的议事厅,上香敬献祖宗!

    不用多讲,林氏祖祠的规模是十倍于家乡盐灶乡的林氏宗祠不止,显得更加的气势磅礴,庄严肃穆,底蕴深厚。当初洛阳宗亲理事会派长老赴盐灶乡祝贺时,本人所捐赠的一排太师椅,此刻便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大厅之中。

    林氏宗亲理事会的一干长老,热情地邀请我坐上位,但被我坚决拒绝了,只肯坐下席。该有的礼仪,还是应该尊守。无论本人的影响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宗族之内仍须按辈分论先后顺序,不可乱了规矩,微小之处见真知。(前世地球民国时期便有这么一个例子:民国时期召开过一次科学大会,蒋介石也受邀参加了大会,被安排坐主席位。但他坚决不受,只坐普通听众度位,让在场的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感动,赞赏不已。晚年败退台湾之际,还能从大陆带走一部分的科学家)。

    众人落座之后,大长老便首先开口道:“知之贤侄乃吾林氏一族千年未出之大才,光大林氏声誉,居功至伟!”

    “大长老过誉,晚辈受之有愧!”此时对于各种各样的贊誉,我已经心如止水。

    “不知贤侄对于盐灶乡林氏一脉重回林氏祖祠有何看法?”大长老询问。对于我盐灶林氏一脉的回归期盼之心,不言于表。

    “大长老,各位前辈,众位宗亲兄弟,晚辈身俱林氏一族血脉,重回林氏宗族自无异议。然有一事必须先声明,晚辈如今与兵家、法家、纵横家,三家学派圣人世家已是水火不容,不死不休之局面。义务与担当相辅相成,若晚辈重回林氏宗族,则林氏一族将与三家学派圣人世家为敌,如若助我一战,不知可愿?”我也提出了我的要求。虽然与三家学派为敌,并不需要林氏一族的帮助,但试一试林氏宗亲理事会的态度,也是未尝不可。

    “众位长老,我等愿意助知之兄弟一臂之力,此乃我林氏一族齐身一流族群之天赐良机,不可错失!”

    “是呀!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我等甘愿一死而战!”

    “我等甘愿一死助知之兄弟而战!”

    ……

    此时,祖祠大厅之中林氏一族的少壮派精英纷纷发声,甘愿助我一战,在所不辞!

    “不可!万万不可!三家学派圣人世家,树大根深,底蕴深厚,绝非吾林氏一族所能抗衡,贸然开战,与以卵击石无异呀!”

    “是呀!祖宗千年基业,岂可儿戏?”

    “岂可为一人之事,赌上全族之气运,还望三思而后行!”

    ……

    大厅之中林氏宗族理事会的长老,则是长声短叹,纷纷表示反对。

    “贤侄,稍等片刻,此事待我等商议,再作答复!”太长老发说道。

    “悉听尊便!”我重新落座,与一干少壮派精英喝茶聊天,静待回复。

    大长老则与所有的长老会成员,一同进了大厅后堂的密室商议。

    一柱香之后,大长老领着长一干老会成员从后堂密室鱼贯而出,面带愧色地对我讲道:“知之贤侄,经长老会商议,举族贸然开战,实乃干系过大,有所不妥。吾等身负祖宗千年基业,实在不敢草率决定,慎之又慎。然而林氏一族愿举全族之力,助知之贤侄与三家学派圣人世家讲和,化干戈为玉帛,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不必!与三家学派之恩怨,晚辈一力承担即可!无需宗族相助,多有打扰,就此告辞!”我当即向众人辞别,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知之兄弟!请慢!我等愿以个人名义助力兄弟一战!”少壮派的精英热血沸腾,崇拜之情不减。

    “多谢各位宗亲兄弟原爱!弟一人足以,山水相逢,后会有期!”我态度坚决地回绝,悄然离开了林氏祖祠。

    出了林氏宗祠,林厝巷两旁的林氏家眷尚未散去,热情以盼。但我已经没有来时的心情,一时也不知该往何处去?失落之情,不言而喻。

    “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此刻,我的内心无比的悲怆!想不到会有如此惨败,本以为自己两世为人,拥有另一个时空宇宙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从容指点江山,不在话下。差一点却是落得一个身死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已经是死了,一败涂地。之所以活着,完全是靠着《道德经》此作弊神器,才得以复活。但天生道体的先天九窍,已尽然遭受破坏,所储存的文气也已经隐隐有泄漏的迹象,有如破洞之舟,风雨飘摇。

    危险往往来自于身边信任,是自己大意了!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先是去了一趟洛阳的民信商会,退还了租借的赤鱬兽客船,并将车夫财气兄弟与婢女小白菜,以及那名流落他乡的老妇人,托付给了民信商会,让其帮忙安全送回了家乡潮汕盐灶乡。

    自己则是沿着长江,往泰山圣殿方向进发,全程十万里之遥全是步行。经过此次失败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升级过快,道心不稳,对于修真星球,三气大陆,大周王朝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并没有足够的深刻了解人世间百态,才有此败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步行,一路步行,一路修真,远赴三年之后的儒学圣殿的六品进士考试。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的此首《定风波》正是道尽了我此刻的心境。

    天下谁人也不知道我去了哪里?身在何处?只是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落阳大道香飘十里,冲冠一怒为红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