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役就损失了近两百万军队,饶是尼古拉二世的沙皇俄国号称拥有世界上兵员最多的军队也吃不消这样的溃败。靠着无尽的人海战术和俄罗斯滴水成冰的寒潮到来,老毛子这才勉强稳住了战线,但面对同盟国三大势力强大的军事压力,前线局势依不乐观。
正在尼古拉二世加紧招募军队的同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投入协约国阵营的意大利中看不中用,居然在奥匈帝国40个师的猛烈攻击下一下子就损兵30多万,而同时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向塞尔维亚攻击,很快同盟国就占领了塞尔维亚全境。
一个个坏消息,让尼古拉二世是焦头烂额。幸好,此时和中国的商务谈判总算签了下来,得到首批物资的沙皇俄国就如同打了针强心剂一般,尼古拉二世立即下令,新建的四个方面军必须要在三个月中全部完成。全部投入到前线。
“听说前线老毛子损失了好几百万人。德国人够厉害!”
说话的人是熊式辉,穿着中国国防军军装的他配戴着上校军衔,左胳膊上套着军事观察员的红臂章,而在他身旁裹着大衣跺着脚的另一位国防军上校不是别人,正是熊式辉的老同学、老搭档——刘峙。
由吴佩孚任团长,由国防部、总参谋部、第八师、十五师、zhong yāng军校等各级军官组成的军事观察团在半月多前正式成立。由于中国和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的商务协议原因,方子达特意把第一批军事观察团选定在欧战的东线战场。观察团将从东北出发,经中东路转西伯利亚铁路,然后先抵达沙皇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
按照计划,在圣彼得堡作短暂停留后。观察团将前往前线并一分为二,对协约、同盟两大阵营的战争进程进行观摩考察。吴佩孚是团长,他将是前往同盟国一边的负责人,至于俄国这方。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正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的吴佩孚听到喧闹声睁眼瞧了一眼,什么都没有说,淡淡一笑舀起还冒着热气的水杯喝了口茶。
“子玉兄,您觉得这场大战谁胜谁负?”吴佩孚这路上对下面团员们的争辩保持着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意见,几乎是听之任之,这也是越临近目的地,团员们争辩得越激烈的原因。至于副团长王承斌,限于身份的原因自觉得不合适参与其中,但耳中听了一路心里难免也有些痒痒的,实在忍不住问了吴佩孚一句。
“呵呵,战争哪里有辩论就能辩出胜负来的事?古之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得其三者必胜。可实际上真正的战争中,又有那个赢家真有具其三的?大多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后人强套罢了。何况,现代战争和以往战争不同,打仗靠的是国力,是钢铁。另外,这次大战席卷整个欧洲,参与之国多不胜数,不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知道这场大战谁胜谁负,孝伯兄认为呢?”
“子玉兄说的有道理。”王承斌微微点头,他和吴佩孚当年在第三师就是同僚,两人之间关系不错,而且又是老相识,说起话来也很随便,当即又追问了一句:“不过,我还想听听子玉兄的意见,这场大战究竟谁最可能是胜者。”
“胜者?”吴佩孚哑然失笑,摇头道:“战火连天,仅仅一场战役老毛子就损兵折将近200万,这还没算上西线的数字。这样一场前所未闻的世界大战打下来,孝伯兄你难道认为还有胜者么?其胜不胜,其败不败啊!”
吴佩孚最后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王承斌若有所思,他会意地点了点头,和吴佩孚一同笑了起来。
列车穿越了严寒的西伯利亚,经历十来天的旅程终于抵达了沙皇俄国的欧洲地区,并接近了他们的目的地——圣彼得堡。
随着列车穿越亚洲地区越往西行,战争的气氛越是凝重,一路过来透过车窗能看见大群大群的部队在往前线开拔。还有数不尽的新兵在各车站集合上车,他们将被送到离前线不远的地方进行短暂训练后再投入前线-<>-记住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