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涯觅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人,回到家里就发现它了。
——莫尔
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儿子,儿子妈妈和爸爸,彼此没有什么界限,要说有界限,那也只能说是界而未界,限而无限。
爸爸的书橱,儿子老爱光顾;儿子的杂书,做爸爸的时常入迷。儿子问爸爸,样板戏是什么东西,人民公社又是什么;爸爸向儿子讨教,飞机前面那个又尖又细的管子叫着啥,干什么用的。儿子喜欢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军歌,除了中国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还从网上下载了德国的、日本的,不只是自己反复欣赏,还鼓动爸爸认真听,做爸爸的听了,先是被动,后来就是主动了;爸爸知道儿子不爱听流行歌曲,可还是自作多情地向儿子推荐,你听听林俊杰:“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又怎能不懂寂寞……”这后一句多有哲理呀,流行的并不一定就是肤浅的呀,儿子点头称是。爸爸和儿子,儿子和爸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是数学上的交集。
妈妈在整理爸爸的书橱,手里忙碌着,嘴上也没闲着,看你们父子俩,父不像父,子不像子,两个一个样,看书就是随看随丢,还亏得一个做爸爸的,一点规矩都不给儿子……突然,一张发黄的照片从书中飞落,是爸爸读初中时的照片。
妈妈兴奋地唤儿子,快来快来,看看你爸爸小时候的样子多好玩。儿子歪着脑袋看了又看,一个转身拍着爸爸的肩膀,仿佛揭开了迷底似的眯着眼睛笑:“爸爸,原来你小时候长得和我一样。”这话让妈妈好一阵“咯咯咯……”“咯咯”过后正儿八经地教育儿子:“儿子,你刚才有两错,一是小孩不能拍大人肩膀,二是不能说爸爸小时候长得跟你一样,应说你长得像爸爸小时候一样。”爸爸也跟着“正经”:“拍肩膀,爸爸喜欢你拍的感觉,亲切,老朋友一样,没有一点设防的沟壑……”爸爸还没“正经”完,儿子就激动了:“还是老爸善解儿意!”话音未落,一只小手已经伸向了爸爸的肩膀,连拍了好几下。
爸爸急忙提高了正经的纯度:“儿子,不过,妈妈说的对,小孩子是不能拍大人肩膀的,在我们家不要紧,可到了外面,在社会上可千万不能这样。不然,人家会责怪你没有礼貌,不分上下大小。”妈妈手在不停地理书,嘴里也不停地“是呀是呀”的呼应着。儿子点头:“嗯,知道了知道了。”
可是,儿子还是犯规了。
那天在学校,自习课上,儿子率先解出了一道证明题,高兴得手舞足蹈。老师凑了过来。儿子余兴未尽,伸手拍了拍老师的肩膀:“老师,你看我的方法多妙!”老师一下子站直了,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僵硬了。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望着儿子和老师。
儿子回到家说完这一幕,颇有些沮丧。妈妈很平静,把手伸到了儿子的肩膀上:“没关系,吃一次亏,多长一个记性,以后注意就是了。”爸爸从另一侧把手搭在了儿子的肩膀上,轻轻拍了几下:“儿子,有时小孩子和大人还是有点界限为好。不过,我们家还是不要这个约束好,永远不要。”儿子夹在中间,伸出双手,一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一手搭在爸爸的肩上,惬意地轻叹:“要是老师像爸爸,家外像我家多好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