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歌德
一
我喜欢清晨推窗换气的时候,在阳台上轻吟一首诗,让微凉的晨风和美好的诗句融合在一起,作为这天崭新的开始。
唐诗、宋词、现代诗,抑或只是一首抑扬顿挫的儿歌,只要是晨醒时分率先从心底涌出的,我就一句一句按照记忆中的痕迹轻轻吟诵。
“我喜欢停留/喜欢长久/喜欢在园中种下千棵果树/静待冬雷夏雨/春华秋食/喜欢生命中只有一种单纯的盼望/只有一种安定和缓慢的成长……”
无需观众,有花架上绿色植物和小榻榻米上的太阳花静静倾听;也不用麦克风,免得惊扰了他人酣眠中的甜蜜梦景。我压低的声音,被窗口吹进的清风欢喜地载起,像个精灵,快乐地盘旋在小小的阳台空间,缀满柳叶的窗纱,也和着我的吟诵,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翩翩起舞……一颗被诗词熏陶过的心,自然会感到生活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细碎的晨起时光,因了那些美好的诗句,让拂进屋里的风儿,都染上了淡淡的芬芳。
二
我喜欢在饭后午休的那半小时中捧起一本闲书。斜靠在沙发上逐行逐句地细细品读,让那些启迪心智的随笔、生动感人的散文消解半日的困倦,驱散微醺的睡意。
林清玄、张晓风、毕淑敏的老散文百读不厌,马德、周海亮、张丽钧的新随笔手难释卷,读他们的文字,总有一种沐浴着清风,在森林里散步的感觉。
“人人都有一面镜子,镜子与镜子之间虽可互相照映,却是不能取代的。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上,就是永远在镜子上抹痕,找不到光明落脚的地方……”
红尘之中,谁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谁的心都曾受过创伤。疲惫失意的时候,并非只有睡眠能抚平劳累和倦意,一本禅意的书籍,一篇淡泊清丽的随笔,或许比睡眠更有助于你养精蓄锐,重新奋起,让我们疲于奔忙的心觉醒,让生活重归于宁静和光明。
午间那段细碎的小时光,因了书中的慧星智语而悄然生香。从书中鞠一捧智慧之水洗面拂尘,真比小睡上半小时更能醒脑安神。
三
我喜欢在临睡之即拧亮台灯,信手翻阅喧嚣的白天静不下心来看的一卷卷小说,让那些曲折感人的故事和真善美的人物引导我对人生的正确认知。
舍生取义的英雄、忍辱负重的侠客、入孝出悌的孝子、身怀大爱的仁人智士。就在宁静的阅读时光,血肉饱满地走进我心底——“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孝悌之至,感天动地”“德不孤,必有邻”……所有关于真和善的国学语录,都能在不同的小说结局里得到验证,不经意间,我便在故事情节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迪。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内容不同的长篇小说,人人都在各自的版本中演绎着自己的平凡角色。生活,就像一株生长缓慢的树,不是今天种下善种,明天就能开出善花,结下善果。但只要你有信仰和追求,能够选择正确方式去促进人生之树的成长,总有一天,你会看到绿阴如盖、硕果累累的风景……
一段临睡前的阅读时光,让整个卧室都弥漫上了紫罗兰的芬芳。即使未看完,便已悄然进入梦里,梦里仍有那令心灵舒怡愉悦的馨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