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传-第25章 新的外星遗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7月,进入毕业季,今年的毕业生特别忙碌,所有的毕业生面对甜蜜烦恼,由于需要大量人才,工作机会之多,让每个毕业生不知如何选择。

    作为这届最优秀的毕业生,彭斯教授极力鼓动宝贞参加‘普朗克星座’天文台的工作;而麻省理工则邀请宝贞继续读硕士和博士,并且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而空军的邀请函也发送到学校,请宝贞担任太空军新型军队的教练。而宝贞的父母则希望宝贞回到锡安,接手家族的事业,作为长子长孙,将来要负担家族的重任。

    而宝贞自己的决定是,选择军队!虽然会有危险,但只有经历这个危险,才能有新的转机;在地球遇到外星人的情况下,战争不可避免,失败就是灭亡!每个地球的生物都无法逃避。

    在毕业后从军前,宝贞回到了家乡,以撒城市锡安,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无比繁忙的巨大城市,而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基地,驻扎着二十万人的太空大军,十万机器人辅助军,建设了最先进的航天基地,可以停靠几百架战斗飞船,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之中,在外星人到来之前,计划部署三千架战斗飞船。

    宝贞来到了丁浩的地下农场,经过六年的建设,地下农场的面积已经接近了一千公顷,每年产出的高品质食物和药材,仍然是供不应求,而地下水的开采一直在进行,钻进深度又下行了5000米,出水量达到了每月100吨的数量,基本被用于农场,而农场也在不断向着深处建设开发,最深处已经几近3000米。

    当宝贞来到农场,见到了丁浩飞利浦等祖辈,还有章鱼保罗,他在这里过得很开心,每天都有富含生命力的月球水可以喝,身体不断进化,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已经开始学习人类的科学知识,进步很快。

    保罗切下的生殖器官,含有成熟的精子,已经繁育了几十只后代,也遗传拥有保罗的能力,他们生活在锡安新建的生命实验室中,在那里生存繁殖,那里拥有全套的先进生命技术设备,从中国生命实验室交流来的奇异生命,就在那里培养和研究。章鱼的神经系统移植,也开始了研究,准备使用更加安全的移植技术,先给章鱼神经系统接种生命芯片,当章鱼肉体寿命结束前,使用神经和肉体分离药物,神经系统会逐渐脱离肉体,安全完整地进入培养液中,这样就可以保留生殖系统,消耗的生命晶体也会少得多。

    这次宝贞希望自己加入军队的想法,向丁浩征询意见,出乎意料,丁浩非常支持宝贞入伍。在战争到来之前,在军队内的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但希望宝贞尽快找到配偶,生下下一代,保证自己的基因可以传承下去,然后放心为地球命运战斗。

    丁浩和金凤的将军学生,宋立伟将军,已经升值到了中将职位,并担任了锡安太空军的基地司令。锡安基地的装备和技术,需要以撒的大力支持,优先供给,双方关系非常密切。丁浩建议明天带着宝贞去基地探望一下宋将军,听取一下他的建议。

    飞利浦和爱娃的小女儿,刚刚三个月大,白白嫩嫩的,金发碧眼,懒懒地很可爱。现在看只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天赋还没有觉醒,要等到十五岁才行。

    而天水和奥黛格林的女儿,宝贞也看到了,是个漂亮的黑皮肤女孩,很爱笑,水灵灵的黑眼睛异常有神。

    天水也向他讲述了钻井的事情,根据目前的探测,地下确定是有一个储水湖,继续钻探1000米的话,就会到达这个蓄水湖。从地震波探测的结果看,这个地下湖近似球形,估计有近两公里的直径,大约有十亿吨水量!

    按照钻探进度,钻井预计明年才能到达地下湖,人们在热心等待着这一天。天水根据地震声波成像分析,这个蓄水湖应该有大量的生命晶体沉淀,甚至可能会有外星人飞船遗迹存在!

    在钻探的这几年,在岩层中又发现了几件外星高科技物品,应该是外星飞船的发动机遗迹,有破碎的金属壳,使用了极为复杂的合金,能耐受近万摄氏度的高温,硬度几乎达到了金刚石的硬度,性能极佳,经过成分检测,居然是由二十多种元素组成,而且大部分是放射性不稳定元素,偏偏组合在一起之后,变得极为稳定,而且拥有超级性能。而这也启发了合金的研究理论发展,相信更多新型材料会不断诞生出来。

    还有一件密封的小金属盒子,里面密封着的物体,居然是超流体,在常温下的超流体,侦测发现居然是由纯胶子组成的物质!密度无限接近于零,几乎没有质量,超流体的粘性为零,在盒子内自发地旋转着,无论盒子怎样震动摆动,超流体的旋转方向始终如一,估计应该是用作导航的陀螺仪。

    另一小块紫色的金属,只有芝麻粒那么小,但是因为发光而被注意到,检测发现其金属的原子量居然达到1521!而密度高达700吨每立方米,密度几乎是铁的一百倍。物理学家梦想中的超重元素,真实地存在眼前。

    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看元素的稳定性,原子量的元素越大越不稳定,越容易裂变。但是有些大原子量的元素,例如元素铋209,就很稳定,而在它之前的很多元素是放射性不稳定元素。所以物理学界早有科学家猜想,也许更大的原子量,例如几百几千原子数的原子,会出现很稳定的结构,原子也许如同数字中的素数,只有一些特殊的数,才能稳定地存在,当数据比较小的时候,素数出现多一些,很大素数就很少,但的确是有的;元素也可能在大原子量时出现稳定的物质,需要制造或者寻找。

    另外有几块冰晶一般的物质,经过化学分析,竟然是金属氢,人类曾经在极高压力和低温条件下,制造了几微微克的金属氢,然而当压力消失,金属氢就会气化成气体。这些金属氢是人们第一次看到的金属氢实物,体积有花生粒大小,重量5克重,与石头的比重相近;硬度很高,类似水晶;而且保存了不知道多久的时间,依然稳定存在,实在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金属氢因为原子核的距离很近,比重远超固态和液态氢,而且在73℃之内,都能保持超导性,是高温超导体。可能是因为氢在高压低温的环境之下,原子核距离缩小,使得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与质子正电的排斥力发生了平衡,电子的约束力大大减少,可以自由流动,就形成了超导体。

    金属氢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几乎不与氧,硫等发生反应,不宜燃烧,这是因为流动的电子排斥和其他原子的靠近,金属氢的原子核群的结合力比较稳定,所以化学稳定性较好。然而一旦金属氢的温度高过一定限度,就会和氧气开始反应,而且这个反应非常剧烈,会发生巨大的爆炸,其内涵的能量全面爆发,威力接近三十倍TNT当量,是除了核武器之外威力最大的炸药。

    这几种材料,都被丁家贡献到联合国研究机构,聚集了大批科学家研究,目前的科技制造不出来的,也无法复制,除非得到制造原理和工艺,得到生产的设备,才能制造这些物质。从中可以看出,即使很久以前,外星人的科技已经是地球文明望尘莫及的,地球文明有能力保护住自己的家园吗?

    关于月球水的事情,至今仍然是家族的最高机密,知情人不超过二十人,现在从地面上已经看不到钻探的痕迹,钻井都转移到了地下农场,全部都进入保密状态。

    地上部分的建筑是农场和碳酸钙矿场,从地球运来的水,被运到这里生产氢氧化钙和干冰,成为化工原料和气体肥料。同时也作为农业用水。而生命植物则是被宣传成为微生物技术的产品,生命技术才是家族最核心的技术。

    宋将军来到月球锡安基地任职之后,经常到丁浩这里拜访,‘顺手’拿走了不少好东西,丁浩夫妻带着一篮水果,带着宝贞一起来到军营,宋将军泡好茶已经在等候。两人提前已经沟通过情况,于是开门见山说出自己的建议。

    自从宝贞的太阳系空间井理论发表之后,得到军队的重视,早就派出了无人飞船探测,目前已经又证明了两处的确是空间井,还有三处太小不足以利用,最后三处要等待地球位置移动到近处,再出发侦测。宋将军建议宝贞随着下一批火星探测船一起出发,然后乘坐空间探测飞船,进入空间井做详细的观察,将来准备在其中布置驻军飞船,相当于在太空的潜伏部队,对入侵外星人可以突然袭击。

    宝贞同意了这个建议,宋将军也答应给他办好入伍手续和飞船登船证件,下周随火星开发船出发。

    从月球抬头看,除了地球和太阳这两个巨大的目标,最显眼的是一大一小两座巨型飞船,即使在地面肉眼观察,都是如此巨大而清晰。其中的‘小飞船’-火星开发船,已经建设完成,开始缓缓加速旋转,以产生离心力加速度。这是一座圆柱桶形的飞船,直径50公里,长20公里,外层是壁厚2公里旋转生活工作舱,中间是直径2公里的不旋转的港口舱,两者之间是放射状的通道和支架,六台大型推力发动机布置在船尾。现在十几艘月球运输飞船正在往返飞行与月球之间,各种设备,补给,人员,机器人源源不断地送去飞船。

    宝贞乘坐的是太空军的护航飞船,外形设计成普通客运飞机的样子,五米直径的六角形机身,机头是三块菱形板组合,发动机在尾部,可伸缩的机翼,长度四十米,就像一根有翅膀的飞行铅笔。太空飞行因为没有空气阻力的问题,飞船的外形设计有几个考虑:容积,设备布置方便,气压平衡,人造重力,组合方便,最后一个要求是经济性。

    容积优先:用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可使用容积,几何学上最好的是球形。球形的材料利用率高,内部充满空气压力时,外壁受力均匀,强度比较好,旋转的话,可以获得人造重力。缺点就是内部分层太多,如果是小飞船的话,空间利用率不高,大飞船比较合适,越是大的飞船,越适合用球形。还有一个问题是发动机只能向着一个喷射,减速时,要旋转球体,调整喷口方向,反应比较慢,所以机动性不佳,需要配备多个方向的发动机。

    设备布置优先:为了方便布置设备的需要,内部的空间最好布置在一个大的平面上,因为多层的话,在维护使用时,要在不同层次之间穿梭,浪费时间,还需要布置层次间的通道,浪费空间,这样最好的外形是飞碟形,上下两个盘子扣合,中间形成一个大的平面,在无重力的太空中,平面的正反两面都可以使用,制造也比较方便。缺点是人造重力不好办。而在太空长时间飞行,人造重力是必不可少的需求。飞碟的人造重力只能依靠加减速来实现,发动机可以穿过飞碟的中心,方便地实现正反推力,所以飞碟的机动性比较好,但人造重力耗能比较多。

    人造重力优先:最理想的是圆柱形,可以旋转来获得均匀的重力,耗能比较少;也有比较大的‘平面’可以利用,虽然这个平面是弯曲的;加减速也比较方便,而且圆柱形飞船的组合很方便,只要中间对接就可以,不影响组合体的动力加速等要求。缺点是圆柱体的材料使用率比较低,获得相同的容积,要比球形多使用至少一倍的材料。当内部充满气压时,因为圆柱形容易形成应力集中,所以需要更多的材料来增加强度。但这种结构是地球太空站的常用结构,适合长期居住生活,所以火星探测船还是选用这种结构。

    经济性最好的其实是蜂巢结构的飞船体,蜂巢结构是可以用最少材料,制造出空间最大,强度最高的组合体,而且制造方便,效率高。所以球形飞船内部基本使用蜂巢结构。单个飞船采用六角形结构,可以使用超音速客机的制造工厂和设备,工艺成熟,价格便宜;在太空,六角形飞船可以组成编组,共用一台发动机;战斗时可以分开,独立作战。

    宝贞的这艘飞船就是六角形的标准飞船,有五名成员,包括一名机长,正副驾驶员各一名,炮手两名。飞船之内空间比较充裕,五个人都有自己的床位,有一间小餐厅,还有一处卫生间,飞船是合金制作,重量100吨左右,而配备的核动力发动机的推力高达300吨,飞船‘只’需要十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加速到300公里每秒。飞船有两门激光炮,还有六发高速的百万吨当量原子核弹头导弹。

    宝贞是刚入伍的新兵,要从最低级的副驾驶员开始干起,相当于打杂的角色,在各个岗位学习飞船的各种操作。太空战斗飞船是新技术,还在探索阶段,所以这艘飞船的操作系统有三套,第一套是电力作动器系统,可以用左右手通过多功能操纵杆和离合杆控制,类似于古老的战斗机操纵。第二套是触摸屏和语音控制操作系统,可以像操作手机或游戏机一样控制飞船,而飞船自身的智能系统可以分析人类的命令,执行最合理的计划;最后一套是人脑意念控制系统,人脑活动会发出不同的脑电波,而飞船电脑可以记录分析人类的脑电波,因为不需要经过人手的肌肉过程,可以快速动作,而且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协调整个飞船,避免多人团队合作的信息传输失误。所以飞船其实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但漫长的飞行时间,总是需要更多的人手才能保持良好的轮换和心理身体状态。

    战斗飞船在强大发动机的推动之下,在磁悬浮跑道上加速,然后轻盈地飞行,很快就离开了月球,围绕着火星开发船飞行了一圈。前方,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太空中绽放,火星开发船的发动机启动,庞大的船体开始缓缓加速向前,飞船上的人们,站在舱室的玻璃窗前,向着月球挥手告别,这一次飞行要一年多才能到达火星,然后要在火星工作很久,也许再也不能回来地球,为了地球文明开辟第一个地球系统之外的新家园,人们无畏地踏上了遥远的征程,很多人的眼泪流了下来。

    开发星一面在加速前进,一面不断加速旋转,随着速度的增加,距离月球也越来越远,终于脱离了月球和地球的引力,开始向着远离太阳的方向飞去。宝贞乘坐的战斗艇,也靠泊开发星,进入舱室,开始了武器系统的调试和操作训练。

    在太空中,定向能武器例如激光、粒子武器、微波武器等,因为没有大气层的阻挡,可以发挥其速度快,威力大的优势,射程很远,所以作为主要的武器使用,火星开发飞船的各个角度均安装了定向能武器系统。另外,还配备了六台电磁动能炮,拥有近百米长的电磁加速轨道,可以把五公斤的炮弹,加速到50公里每秒的高速,主要作用一是用来推开靠近的大型陨石,二是可以发射一些导弹或无人小型飞船,执行特殊任务。

    随船还有一艘中型核动力太空飞船,专门为空间井探测研究而制作的载人飞船,负责空间井的探测任务,船号‘探井’。宝贞作为空间井理论的创始人,将现场考察空间井的实际情况,届时,‘探井’号与战斗飞船就会从火星附近,与开发船分离,再次飞行三个月,前往小行星带,在空间井附近考察一个月,然后回到火星基地休息一年,然后再次出发,考察最后一个空间井,随后返回地球。

    这次的漫长考察,是历史上距离最远的一次载人太空考察,意义重大,将为‘诺亚方舟’居住星的定位,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在未来对抗外星人的战斗中,希望能起到重要作用。

    空间井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有着不同的运行轨迹,在小行星带的八个空间井,几乎都是在进行着螺旋滚筒的运动,位置不断地变化,而用望远镜是看不到空间井的,只能凭借计算的结果,不断靠近,然后根据周围小飞船回波探测的频率变化,准确定位空间井的位置和轨迹。在‘探井’号之前,无人探测船已经出发,会比‘探井’早三个多月到达空间井附近。

    据宝贞估算,这两处空间井,应该有一处的体积,是八个空间井中最大的,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满足‘诺亚方舟’隐藏的需要。

    当火星开发船的核聚变发电站完全启动之后,整座飞船的各项功能就已经全部满功率运行,两千多人,三万多机器人,都有不同的任务计划,有的在种植,养殖,生产食物;有的在加工生产一些火星可能用到的零件,准备一些备件;有的在完善飞船的环境,检测飞船的状态;有的在探测外面的宇宙空间。

    越是大型的飞船,人数越是众多,在太空旅行中需要忙碌的事情越多,没有时间感受什么孤独寂寞,时间很多过去。

    太阳在飞船的后面,每天都会看起来暗淡了一些,两个多月后,快到达火星轨道了,太阳就只有地球看到的四分之一大小,变成一个可以用肉眼直视的,柔和的白色光球。而地球变成了太空中一个明亮的星星,整个飞船完全依靠自身的能源取暖,因为即使迎着阳光的地方,温度也会下降到零下三十度以下。

    现在的火星,就在飞船的前方,巨大红色的星球在缓缓旋转着,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星的高山,河流,极地雪白的干冰冰盖,还可以看到火星的两颗小小的卫星,正在围绕火星运转。火星直径只有地球的一半,火星的自转角速度和地球差不多,但公转是2.14年。飞船将在十天之后追上火星,进入火星的环绕轨道。

    而在这个时候,宝贞的战斗艇和‘探井’号飞船,离开了火星开发船队,向着更远处的,距离2.8AU远处的小行星带飞去。从飞船看出去,肉眼能见到的小行星逐渐多了起来,光学雷达成像看到,到处是陨石形成的密密麻麻的小光点,其实各个光点之间距离还是很远的,被小行星碰到的几率很低。

    在小行星带中,其实也有不少比较大型的行星。例如刚刚掠过的小行星,被称为婚神星,直径达到了三百公里,它的周围,聚集着几万颗小行星,很多直径一公里以上。根据探测,大多是岩石星,还有上千颗是金属为主的小行星,其中有两颗根据光谱估计是黄金星,每颗的直径超过两公里,以重金属为主,蕴含着大量的黄金,至少几百万吨的黄金,比地球有史以来已经开采的黄金总量还多几十倍!

    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小行星资源,例如铜星,镍铁星,甚至钻石星,各种重金属星,林林总总,各种各样,宇宙是完美的宝库。可惜要运回地球,目前还是做不到,但是再有一二十年,地球的大型飞船可以来到小行星带,就可以开发这里无尽的资源,地球文明的能力会再次迎来飞跃。

    空间井的位置信息已经被无人飞船发送过来,在飞行了一个月之后,‘探井’号靠近空间井,距离十几万公里,看到无人飞船开始进入空间井,几乎在一瞬间,无人飞船就消失在视野中,又过了一个小时,才从三百多公里之外重新出现。证明这一处空间井的体积有三百公里的直径,是发现的最大的空间井。

    现在是宝贞乘坐的飞船,开始进入空间井,在进入之前,肉眼感觉不到异常。当飞船进入空间井的瞬间,如同突然撞入了哈哈镜一般,整个宇宙的星星都在扭转变形,而且景象的颜色开始向着蓝色变化,当飞船完全进入之后,一切又似乎恢复了正常,只是星座的位置转动了90度,或者看起来像是飞船进入后方向转了90度,而且星星的颜色更趋向蓝紫色。

    外面的‘探井’号和无人船,位置也是从后面和前面,莫名其妙就转到了左右两侧。其他就没有不适的地方,虽然能接收到两艘飞船的信号,可是信号的强度只有不到十分之一,而且,战斗艇的信号,两艘船都接收不到了,最神奇的是,量子通讯信号完全被隔绝了!

    慢慢地,当战斗艇快要飞出空间井时,哈哈镜的感觉再次到来,空间开始扭曲,只是这次的星光在向着红色转变,这只有几秒的时间,忽然之间一切恢复正常,无人飞船在前,‘探井’号在身后!信号强度恢复正常,也能够互相通信了。

    此后,‘探井’飞船也进入了空间井,三艘飞船在从不同角度进入和离开空间井,观察空间井变化,记录各种信号,跟踪运行轨迹。基本上对这处空间井的信息完全掌握,然后,留下无人飞船继续在空间井附近考察,这支考察分队开始向着火星进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