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继承了一座青楼怎么办-第 26 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盛景意这想法还真不是临时起意。

    她们这种阶层能接触到的人本就不多, 能和太平书坊签下契书全是托了徐昭明这个乐迷兼戏迷的福。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既然想在这秦淮河畔安心排戏, 她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徐昭明身上。

    说句难听的, 说不准徐昭明还会招来定国公的雷霆之怒。

    所以, 如果能和天禧寺合作,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今天去天禧寺走了一圈,盛景意已经意识到这时代的和尚又有钱又有靠山, 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别以为和尚全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家人,他们手里有了钱,也会到处投资, 自家寺庙里还会开展各种吸引香客的新旧项目。要知道最开始各种俗讲就是从寺庙里开始的。

    当初为了让佛教迅速在东方扎根,和尚们可是编故事讲故事的急先锋!

    要是能和天禧寺扯上点关系,钱就不说的, 最要紧的是又靠上一棵大树,比起从前可稳妥多了。

    时下的官伎们可是不做那皮肉生意的,搁在后世这些姑娘们要么是艺术家要么是偶像演员, 只要是对悲田院那边真正有帮助的, 天禧寺应该不会拒绝才是。

    盛景意算盘打得很好, 不过见她娘一脸的一言难尽,她也没把话继续往下说, 只准备回头和玲珑好好商量一下。她现在还太小, 很多事都不好出面, 还是得玲珑帮忙跑跑才行。

    盛景意这边在规划着新生意, 另一边的寇承平却在为《桃花扇》的刊印奔走。

    这年头虽然有很多盗版书商随随便便印书, 可那都是挑市面上有的书来印, 像寇承平这种正儿八经的书坊压根不是想印什么就印什么、想卖什么就卖什么。

    要不然当初朝廷打击出版业时怎么会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寇承平是真的挺喜欢这本《桃花扇》, 所以第一时间叫人抄录了几本,亲自送到负责管出版业的金陵国子监那边,希望对方能尽快帮忙审核一下,最好能呈送一本给韩府君。

    寇家南迁到金陵多年,在金陵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寇承平打了招呼,那边的人自然客客气气地应下,准备自己先看一遍再送去给韩府君过目。

    这一看,负责审核书籍的金陵国子监官员却是看到了下衙时分。

    既然能监管金陵城出版业,这人自然也是文官出身,而且是在文坛上小有影响的那种。他拿到《桃花扇》后看了开头,本以为是那些个老掉牙的才子佳人,看看这背景,又是秦淮河畔,又是青楼名妓,又是什么送扇定情,不是那些个谈情说爱的老掉牙话本是什么?

    不想随着故事展开,负责人却越读越心惊。

    民间出版其实没多少禁忌,只三样,其一是不能擅自修史,其二是不能刊印朝廷机密,其三是要“有益于学”。

    第一、第二个好理解,这种东西历来都是不允许私印的,第三个可操作的余地却很多,你说你的书是解读经典,有很多独特的新观点,成,印!你说你的书词藻优美,读来可以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文学水平,成,也印!

    具体就看你怎么吹。

    这《桃花扇》在“有益于学”这方面是说得过去的,作者方面有点小疑问,但有寇家做担保,这个问题也可以忽略。

    只是这书中所写的王朝与风土人情皆与当世不大一样,与过去历朝历代的情况也大不相同,负责审核的人有点拿不准能不能放任它刊行。

    当今陛下的寿辰在五月,要是这书印得快、流行得广,到时说不准会流传到临京去,到时有人拿这个做文章,说他们金陵这边在这节骨眼上印本写人亡国的书,岂不是要糟?

    可抛去这些顾虑,负责人对这本《桃花扇》十分喜爱,别人都下衙了,他还沉浸在书里舍不得走。

    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一个秦淮名伎与有志书生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却借他们的故事讲述一个王朝的倾覆。

    这些国家兴亡之事,投射到一个小人物身上,就是她们几经离合、家园被毁、爱情无望——所有她们想要的都会得不到、所有她们拥有的都会失去!

    不管是李香君眼睁睁看着媚香楼焚毁在大火中,还是苏昆生唱的那段“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都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比起空口说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一个小人物反而更能牵动人心、更能让人思考起若是遭逢乱世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绝境!

    这个叫“大明”的王朝维持了两百多年,已到了强弩之末,外有强敌,内有奸佞,可谓是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与如今的南朝廷是多么相像!

    负责人只犹豫了一会,便带着书去求见韩端。

    韩端平日里就住在府衙内,听人说金陵国子监那边的人求见,心里有些纳罕,不知道国子监那边为什么挑这个点来见他。既然人已经到了,韩端也没耽搁,穿着便服出去相迎,和气地邀对方坐下。

    听对方说明来意,韩端留下了对方带来的《桃花扇》,又寒暄了一番,才起身送对方离开。

    国子监是有负责审核书籍的责任,不过韩端来金陵几个月了,也没什么书非要经他过目才能印,是以他没太关注这方面的事。

    听负责人说得慎重,韩端草草把晚饭吃了,拿起那本《桃花扇》看了起来。

    韩端自幼好读书,许多人都夸他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从不自夸,却也没否认外面的传言,有个天才名声在哪里都吃得开,他又何必去澄清那些神乎其神的说法?

    比起普通人,韩端看起书来确实很快,记性也比寻常人好,别人要看上大半天的书他只须一个时辰便能看完。他坐在灯下把《桃花扇》看完,掩卷叹息起来。

    这个故事在讲香君的命运,同时也在讲一个王朝的命运,无怪乎国子监那边拿不定主意。

    韩端垂下眼睫,灯光在他脸上落下淡淡阴影。从小到大,他都被灌输一个思想:中原是我们的根,我们总有一天要收复中原。

    可惜随着他渐渐长大,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就连身在那个位置的当今陛下,也不一定还怀有收复中原的想法。

    韩端定定地看着手里的《桃花扇》。

    他选择来金陵,为的就是集聚一批有志于收复中原的文武官员。等他回朝之日,他需要彻底掌握在朝中的话语权。

    这条路不好走,他的一些打算在许多人看来甚至是大逆不道的,可只有掌握了绝对的权势,才能让朝廷上下真正为他所驱使。

    这本《桃花扇》来得到巧,临京那边他不敢保证,至少在金陵城,他可以保这本书顺利刊行。

    等这本《桃花扇》传到临京那边,想来该看的人都看过了,想销毁不让人看、不让人传唱也来不及了。

    韩端收起国子监那边送来的样书,连夜写好答复意见,又叫人拟了帖子明日一早送去定国公府和寇府。

    第二日一大早,徐昭明和寇承平都收到了韩端下的帖子,说是邀他们过府一叙。

    徐、寇两家情况与韩家相似,家乡都在中原,算是比较坚定的北伐派,韩家向来与他们交好,两家子弟自然也是有往来的。

    不过韩端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与徐昭明、寇承平这种在外名声荒唐的纨绔子根本不是一类人。平时徐昭明他们与韩端打交道都是跟在家里人后面去的,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收到别人的帖子!

    徐昭明乍一听着韩端给自己送帖子,还有点不敢置信。

    徐昭明拿着帖子翻来覆去地看了老久,兴高采烈地跑去找自己兄长说起这事。

    一直被人当小孩子看待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别人把自己当成大人,韩端这么正式地下帖子邀请他,可把他给乐坏了!

    徐家兄长见徐昭明在那傻乐呵,有些无奈,但也好奇韩端找徐昭明做什么。

    要讨论学问、讨论时势,不是找他们这些当哥哥的更适合吗?

    徐家兄长心里酸溜溜的,看着自家傻弟弟很不是滋味。

    韩端可是二十二岁就已经出任金陵知府的朝中新贵!

    要知道别处的知府都是从四品,金陵这样的战略要地,知府都要比别处高一级,是正四品官。

    这种年纪的正四品,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出一个!

    本来他是昭康长公主之孙,算是外戚一挂的,偏偏他从小文才出众,诗文写得极好,又拜了颇有名望、弟子满天下的大儒为师,士林从不把他当外戚看待,反倒把他当成自己的一份子,提起他来一向只有夸没有骂!

    这样厉害的人物,他们简直连妒忌都生不出来,只想和他好好结交一番。

    徐昭明可不管自家兄长酸不酸,他到处摆显了一通,又回去把自己从头到脚拾掇了一番,见时辰差不多了便大摇大摆地出了门。

    外头天气明明还挺冷,他手里还拿着盛景意送他的桃花扇,一路招摇过市直奔府衙赴会。

    不想到了府衙门前,徐小公子与损友寇承平不期而遇。

    徐小公子抬眼看去,只见他家损友打扮同样骚包得很,手里还拿着同款扇子——哦不,扇子上的画不一样,倒也不算撞扇。

    可扇子撞没撞都没差,外人一眼看去,都觉得这两个人是一伙的:他们穿得差不多不说,还都在这春寒料峭的季节拿着折扇边走边扇——他俩要不是约好了这么干,那就是脑子有同样的毛病!

    ※※※※※※※※※※※※※※※※※※※※

    更新!

    第一更!

    第二更会晚一些哦,可以明天起来再看!

    今天上夹子啦!

    随便挑两个预收打广告!

    大家可以点进甜甜春专栏收藏一下!

    《戏明》

    王小文带着记忆成为奶娃娃一枚,他娘是他爹的续弦,每天坚持不懈地对他进行洗脑教育——

    “你有个坏哥哥,特别爱现,十里八乡最爱出风头的就是他!”

    “他出生时还玩什么神仙托梦,弄得你爹对他宝贝得不得了!”

    “当初你爹给他取祥云的‘云’字当名字不说,还把他住的地方改叫瑞云楼!”

    “呸!”

    还在喝奶的王小文听明白了,他娘拿的是恶毒继母刻薄继子剧本,他那倒霉哥叫王云!

    算啦,怎么说都是自己亲娘,当然是帮亲不帮理。

    *

    不久之后,王小文听到他爹抱着他跟游学归来的倒霉哥介绍:“守仁,这是你弟弟。”

    王小文:?????

    等等啊,他哥不是叫王云吗?!

    ↓

    《高嫁》

    三年前,姜若皎抄着扫帚追了寇小霸王几条街。

    三年后,姜若皎被寇家提亲,嫁入平西王府当世子妃。

    寇小霸王:“姜若皎你给我听着,我这辈子都不会和你这母老虎同房!我要纳一堆小妾,让你天天独守空闺!”

    姜若皎温柔贤惠地抄起一根擀面杖……

    寇小霸王:???

    寇小霸王:你的陪嫁就是这玩意???

    ↓

    谢谢大家支持!这章留言发小红包哦!!!

    老规矩,下章更新前发,就当更新预告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