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怎样一只狗哟! 像毡片一样的长毛,照例挂满草屑土灰,肮脏的有点过头,倒隐隐显出一丝黯黯的光泽。【3G书城】又瘦又小的身子,蹲坐在地上,眼睛总是半眯着,似睡非睡、似醒似醒。天天蹲在那里,便难免被人忽略,似乎它本来就应该在那里。 身后一座古朴的大门,“白土乡人民政府”七个烫金大字,虽然蒙了一层土,依然显得气场十足。时值隆冬,庄稼当然早已收割完毕,裸露的黄土地上,没有绿色、也没有冰雪,空旷而死寂。一片逼仄的平房中,乡政府办公大楼便显得格外气派而突兀。 ------------------------------------------------------------------------------------ 这个地名以后经常出现在王鹏的回忆中。 人总是擅于回忆——虽然回忆并不总是美好的。 但还是止不住地回忆,有意或者无意。 或许,只因在那里,埋藏着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吧! 这是地处中国西北一个名不见经传极为普通的乡镇。真如以后会反复出现在王鹏笔下一样,要说这个地方的好处,无非就是“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国道某某线穿境而过,距离州府某某市只有二十公里……”,而论及不足,也不外是“干旱少雨、自然条件严酷,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其实不仅白土乡,这套陈词放在周围十里八乡,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用改。 就这样一个连谈论一下个性都显奢侈的地方,就是王鹏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就是他走向社会的地方,就是整整埋葬了他十年青春年华的地方…… 那是一个雪天,刚一开车门,一股寒风夹杂着乱琼扑面而来,王鹏禁不住打了个冷战。付清车费,捏捏手中的分配文件,赶紧裹紧羽绒服,还是止不住乱颤,四下里空无一人,漫天飞舞的雪花,瞬间让王鹏产生了一种迷失了的错觉。 走进乡政府大门,一个类似于门卫值班室的两间平房,房门紧闭,只有一截烟囱,很张扬地从窗户上方直插出来,喷着浓烟,对王鹏的到来,似乎并不欢迎;而比烟还浓的雪花,瞬间就淹没了烟雾,对他,又似乎并不排斥。 穿过一个宽大的院子,就来到办公楼前,说实话,就这样一栋楼房,随便搁在哪个小县城里,保证谁都不会在乎;但在这个一片灰色的乡村里,毫无疑问是当之无愧的标志性建筑,更何况,上面那个硕大的国徽,更使得它不仅气派,而且颇具威严了。 进了门厅,才发现里面的暖气竟是出乎意料的温暖。或许是天气的缘故,今天的乡政府,出奇的安静。诺大的门厅,在这种氛围下,显得尤其空旷。找谁报到去呢?幸好墙上就挂着岗位监督台,看照片,不论男女,一律正装,倒也显得精神。正看的时候,听得身后一阵咳嗽声,回头一看,一个男子正缓缓地往外走,年约五十多岁,个头不高,体格消瘦,肤色黝黑,嘴角叼着一根烟,走的很慢,右脚好像一直跟不上左脚的节奏,半条腿老拖在后边,而肩膀又总是不由自主地歪向右前方,看上去像个老农,但又似乎缺乏老庄稼汉那种渗入骨子的健壮。 应该是个来办事的老百姓吧?王鹏暗暗地想,眼睛仍盯着岗位台看。突然,刚刚暖过来的身子感到一阵发冷,像一条毒蛇顺着脊梁骨,从后脑勺一下子蹿到了脚后跟,那是一种直抵骨头的冷,比西北风来的更猛、更烈、更深入,也更加瘆人,更加让人发憷…… 鼓足了勇气,仍止不住地颤抖,猛回头一看:后面什么都没有!空旷的门厅空旷依旧,追出去一看,却发现外面飞雪茫茫,天地一片混沌,什么都看不见…… 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又一次被唤醒,那种冷、那种直接冷到骨头上像刀刮一般的冷,那种曾经在七月的太阳下让心肺全部跌入冰窟的冷,那种让他在漫漫长夜里苦苦等待天亮、苦苦盼望阳光的冷,那种让它蜷缩着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冷……像个噩梦、又像条呲牙咧嘴喷着毒液的眼镜蛇,有一次缠绕了王鹏的心房…… 那是一段王鹏最不愿意提起的回忆,那是一个王鹏最不愿意忘却的记忆…… 回避也罢、铭记也罢,时间总会向前。有的时候,他不禁想:时间、或者所谓的光阴,或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东西,因为他从来不管人以及人世间的苦痛喜悲,永远只会依照自己的轨迹,不慌不忙地慢慢向前;时间又是世界上最慈悲的东西,也只有它,才会冲淡一切的惨痛悲伤,总有一天,会让一切归于平淡……世上或许并没有所谓的刻骨铭心永世不忘,说铭心说不忘,只是时间过的不够久罢了。虽然这么想,但有的时候,王鹏自己也不免这么想:或许自己是个例外…… 例内也好、例外也罢,时间总会向前,一天有一天、一年又一年,地里的庄稼一茬茬成熟、门前的老榆树一次次枯荣,而王鹏,终究也在一点点长大…… 王鹏的家乡,按照地理专家的话来讲,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的地方,但这些,曾经的王鹏不知道、也不关心;周围的村人们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土地贫瘠降水稀少的山窝,过度的贫困限制了人们对生活乐趣的探索,连襁褓中的婴儿脸上都写满老耕牛般的木讷;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不少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山的外面,有条宽阔大道直通北京天安门广场?泉水直接流到水缸里?那里的人们顿顿都吃饺子?哪里的小孩子口袋里装满糖块,家里还有吃不完的苹果和西瓜……无论怎么想象,山的那边终究是山的那边,山的这边也一直是山的这边! 祖祖辈辈,多少人试图走出大山,做脚户哥、当筏子客、做小买卖……但最终,一个又一个,又回到这个山窝,钻进了黄土,甚至包括那个腆着肚子的村委会主任胡永发,他的父母,曾经也兴冲冲地搬进了山外小镇上的楼房,但没几天,就先后被人抬了回来,折腾一圈,只不过在村西头那个乱坟岗上平添了两个土包而已——尽管这两个土包比别的土包都要高、都要大。 到了王鹏这一代,情况并没有多大改观,对他们来说,或许唯一的机会就是读书。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到底这个所谓的知识能不能改变命运,谁也说不准,但至少让山窝里的长辈们看到了希望,尽管没有先例,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人们对教育的热情,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作为贫困山区的农家子弟,王鹏是幸运的。父母节衣缩食,终于供他读到了大学。至于王鹏,努力读书,除了念及含辛茹苦的父母、除了那个走出山窝的朴素理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曾经让它恐惧到连骨头都发冷的眼神…… 专家们都在喊着什么与国际接轨,教育要向英美看齐,提倡什么“快乐教育”,等等等等,但但凡一个哪怕一年级都没有毕业的学生都知道:教育、或者学习,压根就不可能快乐!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就是爱玩!熬灯费油写作业、清早起来背单词,没有一样是快乐的!王鹏也不例外,别的小伙伴门爱玩,王鹏也爱玩;别的小伙伴们逃课,王鹏也想逃课!上树掏鸟窝、下地偷萝卜,哪一样都比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又战战兢兢更加有趣、更加好玩、更加吸引人!野外的广阔天地对小孩子的诱惑力是不言而喻的,对王鹏的诱惑力同样不言而喻……等等,每当这种想法刚要在王鹏的小脑袋里萌芽的时候,总有一个极其恶毒的眼神将其扼杀!叹一口气,硬生生拗过脖子,便又投身到书山题海之中,苦读的日子,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或是在这种激励之下,王鹏很意外也很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本科的学业,然后,又很顺利也稍带点意外地考上了乡镇公务员,分配到白土乡政府工作……虽然离家只有不到十公里,到底是到了山外,到了塬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公务员,但到底也是进了体制——当然,这一切早已在他出生的那个山窝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知道的、或许他还不知道——他,王鹏,已经成了这个村子里的又一个标杆了,多少父辈,有些心疼有些不舍地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币,交到上学的子女手上时,因为王鹏,他们的心里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以至于交钱的动作都多了几分果断和决然…… 或是时间还不够久远,王鹏的记忆没有被光阴带走,却意外地让一份薄薄的分配文件冲淡了,看着文件上仿宋字体打印得清清楚楚的名字、看着文件后面那个鲜红的公章……王鹏突然觉得那个恶毒又冰冷的眼神瞬间蜷缩起来了,甚至于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不想,还没有报到上,这个被封存起来的记忆又复活了! 但到底,已经进入体制了…… 窗外大雪纷飞、滴水成冰…… 窗内温暖如春、鲜花怒放…… 给读者的话: 编辑晴儿倾情相邀!支持3G书城,支持原创正版!【3G书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