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的说话技巧-言多必失,但是不言一样会失,还不如言个痛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9年,到台湾做宣传的张涵予、苏有朋、黄晓明等首次录制综艺节目《康熙来了》,虽然已经见过大世面,但张涵予还是不免被小s火辣的聊天方式震撼至深,在众多嘉宾面前,小S当所有人的面直言不讳,大赞张涵予是个超Man的北方汉子,想撕毁他的衬衫,跟他接吻。话语挑逗,而影帝张涵予则面带微笑,称自己有娱乐精神。

    不只女生喜欢,黄晓明、张涵予也都承认被男人追求过!黄晓明坦承的确曾被男生追求,会委婉地拒绝,而张涵予比较保守只说:“有被同性的粉丝示好。”而一旁的蔡康永也不放过这一机会,故意问,“这两个人加上苏有朋,让你挑一个接吻,你要选谁?”她直接排除苏有朋,“黄晓明、张涵予我要选后者!”

    随后小s更是大胆对张涵予表白,“张涵予是个超Man的北方汉子,想撕毁他的衬衫,跟他接吻。感觉他会把我推倒在墙上,大叫‘妹子我来了’,被大剌剌吃豆腐。”而一直面带微笑的张涵予在一番阵势后称,“我满有娱乐精神的!”或许为了不再遭受攻击,张涵予也不忘表示,“小S可爱漂亮,机智聪明,思考逻辑跟别人不同。而且我老婆年轻时跟她很像,连发型都一样。”

    小S的话让张涵予感觉有些招架不住,才赶紧为自己突围。小S的话语是不是“太多”了?《鬼谷子·本经符》中有云:“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这就是成语“言多必失”的出处。为什么言多必失,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任何一个人都客观存在一定的语言失误率,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言”的基数越大,失误的绝对数目就会越大;其次,言语过多,难免把时间与精力侧重在了说上,给思考留的时间与精力过少,必然会增加了语言的失误率。

    从前,有一人在家设宴款待帮助过他的恩人。他一共请了四位恩人。将近晌午,还有一人未到。于是自言自语道:“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听到这话,一位客人心想:“主人这么说,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主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便道:“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难道是说我是该走的了?”也起身告辞。主人因自己说话不周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妻子也埋怨他不会说话,于是他辩解道:“我说的不是他们啊。”最后一位客人一听这话,心想:“不是他们!那只能是我了!”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

    这则笑话当然有些夸张。将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进行夸张,是形成笑话的一个重要手法。但笑话归根到底也是如艺术一般,尽管高于生活,但来源与生活。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讲起话来喋喋不休,看上去似乎是伶牙俐齿,但经过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原来此人言之无物;有的人出言看似高深,但言语晦涩,听得你一头雾水;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的空话;有的人辞藻华丽、巧言谄媚,实际是哗众取宠。而生活中有些人惜言如金,但言之既出则一针见血;有的人语言简练,但却深入浅出言之有理。

    小S是个聪明的人,“言多必失”的训示她一定听说过,也一定会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可在节目中,为什么她还如此放肆呢?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言多必失,但是不言一样会“失”,还不如言个痛快。

    的确,在有些时候,不说话反而会给人一种误解,特别是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沉默往往会给人一种默认的错觉,既然不说会“失”,还不如痛快地说!

    不要因“言多”必“失”而耿耿于怀、止步不前,重要的是,寻找方法巧妙化解。其中,将错就错就是最好的化解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就是在错话出口之后,能巧妙地将错话续接下去,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其高妙之处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说话的情境,使听者不由自主地转移原先的思路,不自觉地顺着我之思维而思维,随着我之话语而调动情感。

    纪晓岚称皇上为“老头子”,不巧被皇上听到,龙颜大怒。纪晓岚急中生智,说:“皇上万岁,谓之‘老’;贵为至尊,谓之‘头’;上天之子,谓之‘子’。”皇上听了,转怒为喜。

    纪晓岚的将错就错令人叫绝。错话出口,索性顺着错处接下去,反倒巧妙地改换了语境,使原本轻慢的失语化作了尊敬的称呼,颇有些点石成金之妙。

    可以说,“还不如言个痛快”是小S主持节目时最真切的体现,也正是信奉这一条,使今天的小S在娱乐圈是如此的独树一帜。

    超级链接——小S语录:

    为什么要顾忌那么多?不,既然选择了站在这里,就没什么可顾虑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