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白先勇至为推崇的戏剧学著作)-六 四部杰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六 四部杰作

    正是这几部作品,标志着中国戏剧的世纪性丰收。

    一、《牡丹亭》

    汤显祖的《牡丹亭》不论在中国戏剧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是第一等的成果。

    《牡丹亭》的新近演出

    明万历刻本《牡丹亭还魂记》

    明万历刻本《牡丹亭还魂记》插图

    这是一个在明媚的春光里开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宝家的后花园里已是一片姹紫嫣红,但是,他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还被牢牢地关在闺房里,由一个陈腐学究管教着,读圣人之书。

    杜丽娘才读《诗经》的第一篇,就发现这是一首求爱的情歌。由此惹动春愁,终于平生第一次跨进了自家的后花园。花园中,春天的景象激起她巨大的感应,叹一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竟产生了“早成佳配”的愿望。回房后她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手持柳枝的英俊青年朝她走来,并把她搂抱到牡丹亭畔、太湖石边、芍药栏前,千般爱恋,万种温情。

    从此之后,杜丽娘几乎成了另一个人。她神思恍惚、茶饭无心,渐渐消瘦,临终前画了一幅自画像,并嘱咐死后葬于牡丹亭畔、太湖石前。

    奇怪的是,天底下还真有一个杜丽娘梦见的持柳青年。他叫柳梦梅,赶考途中投宿此地,无意中在太湖石的假山缝隙中捡到了杜丽娘的自画像,就把它挂在自己的房间里,恨不得能让画上可爱的姑娘变成真人与自己结成夫妻。其实,杜丽娘人虽死去,游魂还在,见到曾与自己在梦中相好的青年如此真挚地面对着自己的画像,十分感动,就显形与柳梦梅相会,并告诉柳梦梅,只要掘开坟墓,自己便能复生。柳梦梅第二天就照办,结果真的扶起了复生的杜丽娘,正式结成夫妻,坐着一艘小船到首都临安去了。柳梦梅到临安后还赶上了科举考试,表现出了超群的才华。

    但是,还没等到考试发榜,战火燃起。皇帝命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前去抗金平匪,柳梦梅冒着战火找到了“岳父大人”,告诉他杜丽娘已经复生,但杜宝哪里肯信?竟把柳梦梅当做一个盗墓贼给抓了起来。后来,杜宝发现,被自己关押的柳梦梅竟是新发布的新科状元,当然只得释放;但他仍然不能相信女儿已经复活,更不能承认柳梦梅与女儿的婚姻。直到皇帝降旨,他才勉强首肯。

    《牡丹亭》的情节,奇异到了怪诞的地步,却以巨大的力量震撼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林黛玉只是隔墙听了几句《牡丹亭》的曲词,就已经“如醉如痴,站立不住”。曹雪芹把贾宝玉、林黛玉争读《西厢记》和林黛玉聆听《牡丹亭》写在同一回目中,证明了他本人对于王实甫和汤显祖的继承,也反映了《西厢记》和《牡丹亭》在清代社会中的传播程度。

    《牡丹亭》在外显层面上的魅力,是惊人的美丽。初识春愁的女孩,残垣断壁间的花草,全从一条黑暗的缝隙中奔涌出来,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然后,梦中之爱,爱中之梦,生生死死,几乎写尽了边缘状态的美,也就是极端状态的美。这种美,奇丽罕见,却又顺乎情理,引人关爱,非常难得。再加上典雅的文词、悠扬的唱腔,真可谓美不胜收。

    清刻《牡丹亭》曲谱

    《牡丹亭》在内蕴层面上,更包含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度。这种精神力度,来自于一种挑战后的甦醒,或者说,来自于一种甦醒后的挑战。挑战的对象,是当时汤显祖所处的社会现实。

    宋明理学给予中国社会的思想负荷太沉重了,复古主义给予明代文化领域打下的阴影太阴暗了。因此,一场积聚已久的思想冲突正在酝酿。汤显祖少年时代师事过思想开放的罗汝芳,做官期间交友东林党人如顾宪成、高攀龙等,罢官后又与勇敢的反理学思想家李贽有过接触,一生中很长时间与佛学大师达观有密切交往,而达观的思想与程朱理学也是格格不入的。总而言之,汤显祖一生,基本上置身在与礼教教条相对立的思想营垒中。在他的时代,为礼教殉身的妇女,数字大得惊人,创造了空前的历史记录。这一切,使得汤显祖一定要以最大胆的艺术形式来控诉和反叛礼教。

    汤显祖在为《牡丹亭》所写的题词中有这样的话: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汤显祖为《牡丹亭》题词

    这就是说,汤显祖特意设置梦而死、死而生的情节,是为了表现一种能够超越生死的“至情”。这种“至情”既然不在乎形骸,因此即便在梦中也可能是真实的。希望仅仅以“理”来穷尽人世之事是不可能的,在“理”所归纳不了、解释不了的地方,还有“情”在活动着。

    真实的感情,个体的感情,不顾一切的感情,足以笑傲死神的感情——汤显祖的这种呼吁,使我们联想到欧洲的人文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欧洲人文主义者热情地呼吁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来代替原先那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有的人文主义者甚至认为,为了减轻生活中的辛酸和悲伤,人类情欲的价值远胜于理性的价值。 到了浪漫主义者那里,感情的浓度和自由度又有进一步的增长。站在个性立场上向传统观念挑战,颂扬非理性的自发生命力,成了许多浪漫主义者的创作使命。汤显祖的《牡丹亭》展现了与欧洲人文主义者、浪漫主义者们的追求极相近似的观念,表现了人的自发生命力从令人窒息的氛围中终于苏醒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其他许多富有感情的戏中,情是包容在主人公身上的一种禀赋,而在《牡丹亭》中,情则是掌控全剧的中心。杜丽娘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但我们不能仅仅像分析其他戏剧形象的性格特征那样来分析她。她更是一种纯情、至情的化身。

    《牡丹亭》中所奔泻出来的感情激流,对于明代的现实,对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体制,都带有明显的反叛性。但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欧洲,这种时代性的反叛基本上取得了胜利,而在中国,这种反叛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一体化结构离全面崩溃还远,它的调节功能还在发挥作用,因而还有足够的力量把汤显祖的新鲜思想吞没掉。

    汤显祖的挚友,那个敢于非议程朱理学的达观和尚,终于被捕,死于狱中;

    与汤显祖有过交往、对汤显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勇敢思想家李贽,也终于被捕,死于狱中;

    汤显祖的那些东林党友人的遭遇,更是人所共知。

    汤显祖本人可以在任职期间让在押囚徒除夕回家过年,元宵节外出观灯,但这种颇有一点人道主义气息的措施并没有超出他的职权范围(浙江遂昌知县)。自己的官职也难于保全,更不要说长期坚持这类措施了。《牡丹亭》的思想影响当然大得多,但在当时,也无法对社会面貌产生实质性的改易。

    更令人深思的是,连他自己的思想文化结构,也会部分地吞没《牡丹亭》中的瑰丽情思。他知道《牡丹亭》是自己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但他已无法再达到这个水平,后来创作的剧本,虽也不错,却已远不能与《牡丹亭》的精神力量同日而语。这就是一种在自相矛盾之中的自我吞没。

    在汤显祖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古代戏剧文化无法像欧洲的戏剧文化一样,在重大社会改革的过程中起到巨大的精神鼓荡作用。汤显祖没有能做到的,他的后辈也没有能做到。

    到李玉的《清忠谱》,虽然金刚怒目,却是封建社会自身结构内部调节的问题了。在那里,已经很难找到超越于那个社会政治思想结构之外的新鲜思想。

    二、《清忠谱》

    《清忠谱》一般署为李玉(约1602—约1676)所作,实际上毕魏、叶时章和朱素臣也参加了创作。苏州剧作家们多有合作之举,《清忠谱》即是一例。

    《清忠谱》所写的事情,发生在汤显祖死后十年。汤显祖曾长期引为友好的东林党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他们公开谩骂、请愿,以至冲击衙门,矛头直指罪大恶极的宦官魏忠贤(1568—1627),他们希望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引起皇帝对魏的警觉。

    这场斗争的基本队伍已经是苏州市民,而领导者则是官僚阶层中的刚介正直之士,尽管他们已被罢官,或官职不高。于是,《牡丹亭》轻艳的异端,被《清忠谱》壮烈的正统荫掩了。正是这种荫掩,从一个角度标志着中国思想领域里刚刚露头的人文主义思潮的自然退歇。

    清刻本《清忠谱》

    《清忠谱》带有很大的纪实性,《曲海总目提要》说它“事皆据实”,甚至可以对历史记载作出补充。它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1626年的东林党人周顺昌(1584—1626)的冤狱事件——曾引起过许多戏剧家的兴趣,据祁彪佳(1602—1645)《曲品》记载,写这一事件的剧作先后曾产生过三吴居士的《广爰书》、白凤词人的《秦宫镜》、王应遴的《清凉扇》、穆成章的《请剑记》、高汝拭的《不丈夫》及未著姓氏者的《孤忠记》等。诚如吴伟业(1609—1672)在《清忠谱序》中指出的,这个创作热潮,在魏忠贤案刚刚布露时就形成了:

    逆案既布,以公(指周顺昌——引者案)事填词传奇者凡数家。李子玄玉所作《清忠谱》最晚出,独以文肃与公相映发,而事俱按实,其言亦雅驯,虽云填词,目之信史可也。

    这很有点像当年严嵩势力刚败即演《鸣凤记》的情景。由此可见,传奇创作从明代到明清之际,越来越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吐愤舒志的工具,一种编制迅速的宣传样式。据张岱《陶庵梦忆》记载,当时另一出记述魏忠贤罪孽的传奇《冰山记》上演时,观者竟达数万人,台上演出的人和事都是台下观众所知道的,因此反应非常热烈,有的时候观众对剧中人名的呼唤声和对剧中冤情的气愤声,就像浪潮奔涌一般。这种万人大集会,这种巨大的心理交流,如果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有可能较早地鸣响封建极权体制的丧钟的,但如所周知,事情并非如此。民众的情绪很自然地被引入到了对魏忠贤的控诉上,而魏忠贤的罪名则是“逆贼”:叛逆了正统的封建极权制度。

    《清忠谱》的政治目的虽然有限,但艺术毕竟不等于政治。它所塑造的一系列英雄群像,以及他们身上充溢的凛然浩气,具有一种超越具体事件的巨大感染力。这种感染力里沉淀着为正义不惜赴汤蹈火的人格光辉,足以穿越时空界限。

    周顺昌、颜佩韦等人物的意志力量,使这出几乎没有运用太多戏剧技巧的作品具有了一种很强的戏剧张力。这种戏剧张力在《闹诏》等折子中又伸发成气势不小的戏剧场面。因此,《清忠谱》为中国戏剧史再一次做了阳刚格调极致化的实验。

    在艺术上,由于思想主旨的根本性局限,《清忠谱》的基本行为逻辑显得不够顺畅,常以整体气势取代具体情理。总的说来,在我们正在论述的四部杰作中,《清忠谱》从思想到艺术都比其他三部差一些。

    三、《长生殿》

    《清忠谱》所歌颂和维护的“朝纲”,终于疲弛得不可收拾。戏剧文化,应该出现新的代表者了。于是,就在崇祯自缢的第二年,在杭州城外的一个农妇家里,一位逃难的孕妇生下了一代剧作家洪昇(1645—1704)。

    他的家庭说来并不贫弱,但他始终不得志,一直没有做官,又叠遭“家难”。他虽然长期寓居京华,却属于江南知识分子的营垒,受遗民思想的熏陶很深。民族的兴亡感,拌和着个人的忧郁,使他疏狂放浪,落拓一生。“十年弹铗寄长安,依旧羊裘与鹖冠” ;他也很少与权贵们交游,“平生畏向朱门谒,麋鹿深山访旧交” 。

    经过几次重大修改而定稿的传奇作品《长生殿》,给他的实际生活所带来了无尽的磨难。《长生殿》脱稿的第二年(1689年),洪昇请伶人在寓所演唱,邀请了一些朋友来观看,没想到当时由于一个皇后刚死,属于“国丧期”,唱戏看戏被算作是“大不敬”的行为,洪昇被捕,看戏的人中凡有官职的也被一律革职。十五年后,情况已经缓和,那位思想比较开通的江宁织造曹寅邀请洪昇带着演员到南京去,演唱《长生殿》全本。可是,就在从南京返回杭州的路上,泊舟乌镇,因友人招饮,醉归失足,竟坠水而死。

    可以说,洪昇因《长生殿》而困厄、而死亡,也因《长生殿》而长存。

    《长生殿》采用的是一个被历代艺术家用熟了的题材。这种同题材的拥塞最容易埋没佳作,但《长生殿》却在对比中显示出了自己的高度。

    《长生殿》一开始就以一阙《沁园春》概括了全剧的基本情节:

    《长生殿》剧照

    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宿缘正当。自华清赐浴,初承恩泽,长生乞巧,永订盟香。妙舞新成,清歌未了,鼙鼓喧阗起范阳。马嵬驿,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西川巡幸堪伤,奈地下人间两渺茫。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回銮改葬,只剩香囊。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

    清刻本《长生殿》及插图

    李隆基、杨玉环的情爱,被“安史之乱”所损灭,这是人们熟知的史实;两人最后相会于天庭,这是不少艺术家都作过的幻想。洪昇在情节上并没有出奇制胜的翻新,何以使他倾注了那么多的精力,又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功呢?

    德国启蒙主义戏剧家莱辛曾说:

    诗人需要历史,并不是因为它是曾经发生过的事,而是因为它是以某种方式发生过的事;与这样的发生方式相比较,诗人很难虚构出更适合自己意图的发生方式。假如他偶然在一件真实的史实中找到了很适合自己意图的东西,那他对这个史实当然很欢迎;但为此耗费许多精力去翻阅历史资料是不值得的。即使查出来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假如我们知道某件事已经发生,才承认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那么,有什么东西妨碍我们把一个完全虚构出来的情节,当做我们只是没有听说过的一件真事呢?

    莱辛直截了当地认为,剧作家看中一段历史故事,完全是看中这个故事的发生方式。自己满腹的心事一时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倾泄出来,突然看到一件史实正恰可以成为自己情感的倾泄方式和合适承载,于是就取用了。

    洪昇看中《长生殿》的题材,主要也是看中李、杨爱情的发生方式。他想借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两方面的时代性感受:

    一、对于人间至情的悲悼;

    二、对于历史兴亡的浩叹。

    先看第一方面,对于人间至情的悲悼。

    《长生殿》开宗明义唱道:

    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

    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请看,对于杨太真的故事也只是当做一种凭借,为了表现情而已。这种情,可以贯南北,通生死,开金石,回天地。这让我们又想起了《牡丹亭》。果然,当洪昇听到有人说《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牡丹亭》”,他颇觉高兴:

    棠村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

    但是,虽然都在颂扬至情,《长生殿》毕竟与《牡丹亭》有很大的不同。它以雄辩的戏剧情节表明,当至情一旦落实在帝、妃们身上,就成了一种不祥的征兆,甚至成了一种祸殃。

    帝、妃间的爱情一旦成立,立即就会构成与皇家婚姻制度的互相嘲弄。“一人独占三千宠,问阿谁能与竞雌雄?”话虽这么说,但三千粉黛未废,竞雌雄的对手始终存在。因此,从李、杨之间产生真情的第一刻,他们俩就开始了互窥。这种对情感的功利性卫护,与“至情”的本义严重抵触。更何况,李杨式爱情的非隐蔽形态必然会改变朝廷生态,与传统的政治秩序产生撞击。撞击的结果将会如何,不言而喻。

    这与汤显祖的浪漫已非同调。人们看到,洪昇,还有我们很快就要讲到的孔尚任,把汤显祖对至情的颂歌,唱成了挽歌。

    再看第二方面,对历史兴亡的浩叹。

    洪昇在为李、杨的爱情设境的时候,一下子唤醒了自己的历史理性,分出很多的笔力来表现社会历史事件。从他早年的生存环境看,这是很可以理解的。他虽然一出生就已在清朝,但长期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经历都与遗民之恨、兴亡之感有密切联系:

    洪昇在幼年时期就跟随陆繁弨学习,稍后又从毛先舒、朱之京受业。陆繁弨的父亲陆培在清兵入杭州时殉节而死,繁弨秉承着父亲的遗志,不愿在清廷统治下求取功名。毛先舒是刘宗周和陈子龙的学生,也是心怀明室的士人。同时,与洪昇交往相当密切的师执,像沈谦、柴绍炳、张丹、张竞光、徐继恩等人,都是不忘明室的遗民。这些人物的长期熏陶,自不能不在洪昇思想中留下应有的痕迹。加以洪昇的故乡杭州,本就受着清代统治者特别残暴的统治,不仅当地人民处于“斩艾颠踣困死无告”的境地,连“四方冠盖商贾”也“裹足而不敢入省会(杭州)之门阀”(吴农祥《赠陈士琰序》)。而在洪昇的亲友中,又有不少人是在清廷高压政策下死亡、流放和被逮的。例如他的表丈钱开宗,就因科场案被清廷处死,家产妻子“籍没入官”;他的师执丁澎也因科场案谪戍奉天。再如他的好友陆寅,由于庄史案而全家被捕,以致兄长死亡,父亲陆圻出家云游;他的友人正严,也曾因朱光辅案而被捕入狱。这种种都不会不在洪昇思想中引起一定的反响,因此,在洪昇早年所写的诗篇里,就已流露出了兴亡之感,写出了《钱塘秋感》中“秋火荒湾悲太子,寒云孤塔吊王妃。山川满目南朝恨,短褐长竿任钓矶”一类的诗句。

    唐朝的故事,清朝的现实,洪昇并不愿意在这两者之间作勉强的影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能够贯通唐、清,或许还能贯通更长的历史阶段的哲理性感受。因此,洪昇选中了几位艺术家,白头乐工雷海青和李龟年,就在戏中担负起了表述这一历史感受的特殊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洪昇的化身。

    本身不包含戏剧性情节、只是一味陈述往事的《弹词》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戏剧史 上的重要片断,也与此有关。李龟年,当日繁华的参与者,后世剧变的目睹者,今天,成了一个历史的评述者。他本人的形象,就凝聚着一代兴亡:“一从鼙鼓起渔阳,宫禁俄看蔓草荒。留得白头遗老在,谱将残恨说兴亡。”洪昇通过他,把李、杨爱情与一代兴亡紧紧地联系起来,化作一声浩叹。

    四、《桃花扇》

    清刻本《桃花扇》

    如果说,《长生殿》以爱情为主线,以兴亡为副线,那么,孔尚任的《桃花扇》则倒了过来,以兴亡为要旨,以爱情为依托。

    《桃花扇》的情节轮廓是这样的:

    在大明江山垂危的时刻,名士侯朝宗与名妓李香君相遇并结合了。朝廷恶势力的代表阮大铖送来奁资,被新婚夫妻退回,因此结下冤仇。

    阮大铖利用当时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告发侯朝宗,使侯不得不离别李香君投奔史可法。后来,南明小朝廷开张,阮大铖又利用权势逼迫李香君另嫁,李香君一心只想着远行的丈夫侯朝宗,当然不从,当着前来抢婚的人倒地撞头,把斑斑血迹溅在侯朝宗新婚之夜送给她的诗扇上,目睹此情此景的一位友人,深受感动,把扇面上的血迹勾勒成朵朵桃花,成了一把“桃花扇”。李香君托一位正直的艺人带着这把扇子去寻找侯朝宗。侯朝宗一回到南京,就被捕入狱,李香君也被迫做了宫中歌妓。直到清兵席卷江南,南明小朝廷覆亡,这对夫妻才分别从狱中和宫中逃出。他们后来在栖霞山白云庵不期而遇,感慨万千,但国破家亡,他们也不想再续温柔旧梦了,便一起出了家。

    孔尚任

    孔尚任描写了一个风云变幻、血泪交流的历史转捩点。他力求靠近历史的真实面貌, 但又不愿为那些真实材料所缚。他要用自己的心意和手段,来自由地处置这些材料。于是,一把纤巧的“桃花扇”,把纷纭复杂的南朝人事,大江南北的政治风烟,收纳起来了。现代作家茅盾指出:

    如果说,《桃花扇》是我国古典历史剧中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作品,怕也不算过分罢。

    《桃花扇》剧照

    从美学上看,《桃花扇》比中国戏剧史上其他悲剧都更自觉地写出了灭寂的必然性。作者用非凡的笔力,写出了美的破灭,以及这种破灭的不可挽救;同时,也写出了这种在破灭中挣扎的美如何显现崇高。高水平的悲剧,不是要观众面对着一对情人的尸体而痛苦,而是要他们面对着一种无可逆拗的必然而震惊。《桃花扇》的特殊理性魅力,正在这里。

    有的评论者认为,戏的最后,恶人阮大铖已经殒命,李香君、侯朝宗这对夫妻已经走到团圆的门槛里边,再把他们硬行拆开,未免生硬。本书认为,这正是剧作要旨所在。把他们写成大团圆,会使全剧矛盾仅仅成了李、侯与阮大铖的斗争,至多得出一个“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简陋归结;反之,如果要表现李、侯这对年轻的生命在巨大的历史悖论中已成了根本意义上的失败者,那么,也就不会把一个大团圆的结尾强加给他们了。

    《桃花扇》第四十出《入道》之后的总批 中有这样的话:

    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洽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最实;最曲迂,最直截。……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

    可见,团圆的结局加在这部戏中即呈“小家子样”,而孔尚任的旨趣远在“小家子”之外。

    与洪昇异曲同工的是,孔尚任最后也请出了两位阅尽兴亡的老年艺术家来评说古今。当男女主角在法师的指点下割断花月情根,男的来到南山之南,女的去到北山之北“修真学道”之后,孔尚任让已经做了渔翁的柳敬亭和做了樵夫的苏昆生的一段长篇谈话来归结全剧。苏昆生告诉柳敬亭,他前些天为了卖柴,到南京去过了,凭吊了故都遗迹。面对着一派衰败景象,他吐出了这样的感受: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这种感受,是历史的,人生的,也是哲学的,美学的。

    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桃花扇》使得走向迟暮的明清传奇又一次呈示了雄健的实力。它把很难把握的动乱性场面处理得井然有序、收纵得体,它在史实与虚构、黏着与超逸、纷杂与单纯、丰富与明晰等关系的处理上,都妥帖匀停。尤其在人物刻画上,不仅把李香君、侯朝宗、阮大铖、柳敬亭、李贞丽等人物的性格发展写得清楚而生动,而且也写出了其他各色人等的表情和语气,琳琅满目。总之,《桃花扇》可说是整个明清传奇发展史上的“老成之作”。

    《桃花扇》写成于1699年,即17世纪的最后一年。它组合成了一种恢宏的气概,恢宏中又笼罩着悲凉,恰似薄暮时分的古钟,嗡嗡锽锽。

    明清传奇的黄昏,也已经到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