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造些轻松的气氛,话题自然地又从早上的案子开始,刘穆之听着笑了一回后,转向周廷尉说:“正想向廷尉请教,京口一起,侨置州与侨置县林立,一个小小的案件,需要十余官员共同审理,空耗国家钱粮,廷尉精通律法,认为如何处置方有利于我大晋?”周廷尉虽有同感,也有满肚的意见想说,但分属不同阵营,私下交流,怎么说都会让人产生嫌疑,连忙回应说:“这是朝廷大事,得在朝堂中商议,今天我是因为内人身体不适,到三仙府救药的。”说完就要告辞,刘穆之拉着闲聊了一会儿,与近水、芊、山等一起送周廷尉到门口,又在门口什么今天天气怎么样等等,聊了好会儿天后,才让周廷尉上轿。
好厉害的人物,近水暗暗赞了句,周廷尉为人方正,平时油盐不入,被刘穆之这么一来,门外的人中,有与司马氏相熟的,必然以为刘穆之与周廷尉交情不浅,共同到三仙府商议什么事情的,消息传过去,不知不觉中离间了司马氏与廷尉的关系。
到了客厅重新坐下,刘穆之开门见山地说:“我有几个问题,私下里想向三位仙师请教。”近水回复:“刘先生智慧超群,请教两字实在不敢当,如需我们帮忙的,请直说。” “刘裕将军讨平刘毅叛军,又收复了谯蜀,统一南方,正想好好从经济上与政治上好好地加以治理,以便积蓄实力,将来一统中原。仙师从一千六百年后而来,从晋到那时肯定发生过很多类似的变化,能否为我细说一说,为我们大晋的治国提供经验?”刘穆之虚心地问。
对于历史,近水也很感兴趣,想当年,读书时还曾担任过历史课代表,一听这话题,又来劲了:“秦国商鞅变法……。”刘穆之打断了近水的发言说:“前朝历史,穆之也曾多有涉猎,细想了好久,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目前的局面,所以,才向仙师求助,请仙师给我说一说晋之后的历史有否类似的事例?”
芊奇怪地问道,刘裕将军大权在握,也会有解决不了的局面吗?我们能否听一听刘先生说的不能解决的目前局面是什么?
刘穆之喝了口茶,开始说起当前的朝政:“刘裕将军武功无敌,可打仗打的是钱财,这几年,北伐南燕,南征卢循,加上刘毅、谯蜀等几场仗打下来,国库早已空虚,老百姓也十分贫穷,再向他们收税,恐怕非旦收不上钱粮,反而会生出民变。”近水取笑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刘先生是为这事而费心啊。请先生详细分析一下你认为的局面,我们再细细地回顾一下,历史上有那些经验可以供先生参考的?”
刘穆之开始分析目前的朝局,“第一个问题是:自从晋室南迁,很多原北方当官的纷纷投奔南方,原来在北主的有官有职,为了大义投奔南方,我们总不能在北方是刺史的,到了南方降职为县令吧,为安慰他们的人心,所以设立了很多侨置州、侨置县,地减少了,但官位不变,导致官多民少,养活一个官得有一个官的俸禄,俸禄的最终来源是税收。第二个问题是:税收或来自于田地,或来自于人口,北方移民中的士族为了少交税,隐瞒仆人数量与田地亩数,导致朝廷收入减少。第三个问题是朝廷南迁初,为了吸引北方人民跟随,出台了很多政策,给他们以照顾,使得移民与当地居民交税额度不一,引起居民与移民的矛盾。现在,南方得到统一,国家由乱入治,不再改变这个局面,恐怕不出几年,朝廷因为没有钱养兵,又给北方蛮族以南侵的机会,这个不是依靠刘裕将军的军事能力可以解决的。”
与东晋情况类似的南北分治的有那些朝代的经验可以借鉴呢?近水细细地思考了一下,紧接着东晋的是南北朝,但都是些小朝廷,立国时间不长,南方各国多昏君,没有几个君王有雄才大略的。唐朝?唐太宗雄才大略,国力强盛,但历史上没有与东晋类似的北方投奔南方之类的事发生过,再说,记得的唐朝的历史多是李世民如何南征北战的事迹,如何治理天下,因为内容枯燥,学历史时倒没有特别的注意。南宋?各个君主没有收复北方的雄心壮志,更加上终宋朝历史,重文轻武,只想用钱买平安,保有江南的一亩三分地就万事大吉,北方汉族对朝廷十分失望,不存在北方士族投奔南方等类似的事,南明?南迁是逃难,并且存在的时间很短,不久就被清灭了。清朝与民国的历史好象也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共之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解放战争未期谈判时曾说过南北分治,可从来没有实施过。世界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好象也没有,南北朝鲜,东西德都是各国势力干涉的结果,与东晋目前的情况有着太大的差别,近水沉思了好久,没有回答。
对了,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的情况倒与东晋现在的有些类似,蒋介石把各省的机构都设立在台湾,为了表示反共救国的决心,保留了原来各省的机构,清楚地记得有个名词叫万年国代,指的就是大陆被共产党占领了,各省的国民大会代表无法选举,所以,当年一起逃到台湾的代表不需选举就一年一年地当下去,汉族国民党为外来政权,可相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却是强势一方,退休的士兵作荣民,多方政策照顾,这点也与士族南迁相类似,台湾的经济发展来源于台湾成功的土地改革。近水虽然想到了这些,可思路有点乱,平时看历史多是那个大将与那个大将交锋几回合,治国政策实在记得不太清楚。
刘穆之看到近水先是愁惨眉不展,后又脸露微笑,接着又是摇头叹气,知道近水需要理一理思路,起身告辞说,明天再来请教。
刘穆之走后,芊芠忙问,你想到了什么,一会儿苦一会儿乐一会儿又叹气,好象神经病一样。近水改容对芊芠说道:“说正经事吧,你先去给我倒杯茶来。”
“去,才不给你倒呢,不说就不说,摆什么架子。”芊芠边倒茶边啐了近水一眼说。“台湾土改的经验可能适合现在的东晋局势,我在想,怎么跟刘穆之说比较好,说多了我们自个没了利用价值,说少了又办不成事。”近水根据自个的了解,向芊芠与禪山细细地解释了台湾土改采取的各项措施,政治解释特别枯燥,听得芊芠与禪山昏昏然地差点睡着了。近水有点生气,“事关我们的前途与生命,你们居然这样的表情?不多说了,芊芠,你凭记意把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理一套出来,禪山你好好地把芦荟看好,其它的由我负责交流,象挤牙膏一样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给刘穆之,省得他杀驴御磨。”
“要儿童启蒙教材干什么,这与刘穆之与朝政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烧糊涂了?”芊芠用手探了探近水的额头,没发烧啊。
“也是,芦荟与朝政更没有关系了,近水脑袋进水了吧”禪山也跟着说。
先别多问,到时你们就知道了,你不是想留名青史吗?近水对禪山说,现在最大的留名青史的机会来了。
“协助带兵打了这么多次仗还不能留名青史,”禪山奇怪地问,
“我们要玩就玩大的,现在,缺的是钱,如果我们能想着办法,让刘裕有坚实的经济后盾,就有可能统一中原,让汉族扬眉吐气。”近水豪情满怀地说。“这个交给我,在三年之内我们虽然没有能力让这个国家富得流油,但肯定会让国库有了北伐的钱。”
第二天上朝结束,刘穆之又来到三仙府:“我想仙师会有佳音给我。”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要整吏治,先查人口,次查土地,最后再整顿侨置县与侨置州官多民少的问题,不然寒了北方士民的心,以为大晋无收复失地的打算,不见得是一件美事,后朝之中,有台湾土改的事例可以借鉴。”近水俯了一下身子,回复刘穆之。“具体情况怎么操作,因为时日太久,近水也想不起来了,只是先把人口普查的事理了一下,当如何如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