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天书-第143章 镇恶断粮求刘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北魏愿不愿借道,晋军仍在前进。三月八日,刘裕本人所率的北伐后续部队通过桓公渎,进入他已强借,但北魏还没答应让出的黄河水道。已经在滑台吃过一次哑巴亏的北魏军队,这次因为底气很足,反应也很迅速,立即派出几千精锐骑兵紧逼黄河北岸,随时紧盯河中央晋军的一举一动。

    要让装满了粮食辎重的沉重运输船逆着黄河的滚滚浊流西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靠风帆和划桨很难行动,只能靠人力拉纤前进。

    黄河下游的河面虽然很宽,但平均深度并不深,为了不让吃水深的大船搁浅,一般要让运输船尽量离河岸远些。于是,晋军的水手们在黄河南岸拉开足有百丈长的纤绳,拉着船只缓缓前进。

    拉纤之苦之累,正如后世李白丁督护歌 中所写: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很显然,这种前进方式是对晋军水手体能的考验,水恶风急,这些负担过重的纤绳就常常发生断裂,导致部分失去牵引的船只被湍急的水流冲往黄河北岸。早在北岸随时守候的北魏骑兵发扬他们游牧祖先专业的打劫精神,马上对靠岸的晋军零散船只实行了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晋军屡受损失。

    刘裕的老虎屁股岂能让人随便摸,便命晋军登上北岸反击。但这些北魏骑兵好像是属苍蝇的,只要一见到大队晋军拥上来,便“嗡”一下跑没影了,骑兵不多的晋军想追也追不上。等晋军一回撤,他们立即又回来,继续从事打劫工作。长孙嵩率领的魏军与晋军玩了好几轮这种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刘裕很恼火,但暂时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反击方案,正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让刘裕不悦的事:潼关的王镇恶、檀道济等人向他求援来了。

    原来,屡败之后的姚绍认识到以后秦军现在的士气和战斗力,要与晋军在野战中取胜,难度太大了,于是暂时放弃了所有的出击计划,学习当年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北伐的老办法,只是坚守险要,再不出战。这种缩头乌龟似的招数,虽然看似笨拙,但在有险可守,且己方享有后勤优势的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防守策略。

    王镇恶等人之所以没按刘裕制定的原计划行事,提前发动对潼关、蒲坂的进攻,是因为后秦发生了姚恢叛乱,并不是晋军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无奈姚恢败的太快,使王镇恶等晋军将领乘虚突破潼关天险的计划搁浅。

    现在,姚绍坚守不战,点中了王镇恶、檀道济等人的软穴。轻装前来的晋军缺少有效的攻坚设备,一时无法攻破后秦设在金沟和定城的坚固防线,没过多久,携粮不多的晋军将士们就开始体会到因口粮减少而带来的饥饿感觉了。而且谁都清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饿肚子的感觉将会越来越强烈,因为计划中的补给距离他们还很遥远。用今天的行政区划来说,他们已经身处陕西省东部,而给他们运粮的刘裕大船队还在遥远的山东省!

    此时以北府军为核心组建起来的晋军北伐部队,无疑是一支英勇善战的精锐之师,但没饭吃就肯定要完蛋。王镇恶与檀道济只得把将领们召集到一起,讨论是否撤兵这个很现实的议题。会议上提出的基本方案是抛弃不能用来填肚子的辎重,全军东撤,与刘裕的后续大军会合。

    这么做固然可以解决将士们的肚子问题,但前一段时间辛苦奋战所取得的战果也就全都打了水漂了,因此遭到了建武将军沈林子的坚决反对。

    “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放弃即将到手的成功!”这顶帽子大而且重,谁也不敢承担,于是,王镇恶派使者飞马前往,向刘裕汇报前线情况,请求尽快支援粮草和兵力。

    心情正不爽的刘裕把王镇恶派来的使者召上大船,打开北边的窗户,指着岸上耀武扬威的北魏骑兵对他说:“我早就吩咐过你们,要等到大军会合再发起进攻,你们偏偏要草率进军,过早孤军深入,现在这里的情况如此恶劣,我哪里派得出人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