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天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素馨的抱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身处在历史下游的人,自然很清楚历史的发展。

    可是正如苏轼那首诗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人,没有人能看清楚未来。

    中国向何处去,目前是没人知道的——谁能看到未来呢?

    两千年来,中国都是大一统的皇权,现在突然民国了,而且这个民国是北洋的民国,很多人——尤其是传统的文人阶层,并不认可。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未来,才是适合中国的道路呢?

    要不怎么现在的那些进步人士都在后世都被称为革命先驱呢。他们都在努力,在试错,每个人都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周素馨身在这段历史中,她作为一个人有知识有头脑的新女性,一样在找这样的道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她考虑更多的是自我价值的提升。

    绥德,是她从政的起点,可是她绝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人。从来到绥德那一天起,她就没把自己限制在绥德。

    她的目光,在西安。整个陕西——起码陕北,都是她考虑的范围。

    的确,这样一个女人,闻名上海滩,她的眼界绝不会只看到山沟里。

    而且她的名气如此的大,陕西的上流社会,目光不可避免被这个女人吸引住。雪片一般的请柬,纷纷飞到了绥德。

    周素馨收到了无数的邀请函,请她去参加各种活动。

    “不错嘛。”周素馨看着眼前一堆的邀请,暗自得意。活动她肯定要参加的,至于参加哪一个或者几个,周素馨也有自己的考虑。但是参加这样的活动,不是吃吃喝喝的事。

    这是她在陕西的初次登台,就好像梨园新秀初次登场亮相,必须精心准备,务必一炮打响。

    为了确保这一点,周素馨做足了准备,当然,最大的准备是秦牧。她知道自己要想在陕西政坛站稳脚跟,离不开秦牧。

    周素馨想到秦牧,心里顿时都是甜蜜。

    她在绥德的小窝已经造好了。这个是一个二层的别墅,其造型周素馨都没见过。

    这是从二十一世纪复制过来的,包括里面的一应用品,全是二十一世纪的精品。这让周素馨都暗自咋舌。秦牧哪里弄来的这么多好东西。

    不过她仔细一想,就想到了。

    这一定是秦牧通过袁克文从天津弄来的。

    想到这点,周素馨略微有点失落。看来,秦牧还没把自己当自己人看。要不怎么他通过袁克文联系欧洲,而不是通过自己呢。

    正常说,上海要比天津更接近欧洲,上海才是目前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和欧洲以至于全世界交流的窗口。

    秦牧也正是要周素馨有这样的误会。否则他真没法解释这一切都是从哪里来的。

    目前秦牧两头骗。周素馨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天津来的,袁克文和吕碧城反倒以为这些是从上海来的。

    这样就完美的解决了问题。他们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全是秦牧随手变出来的。

    正因为有如此奢华的环境,所以周素馨在绥德,一点没有感觉到不方便。甚至她的生活档次还提高了不少。

    她兴冲冲的出了门,开上秦牧给她的吉普——这个就带棚子了,向着枣林坪出发。

    秦牧正在枣林坪考察。

    枣林坪现在变成了一个几乎和后世没有区别的建设工地,各种大型机械林立,工人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正忙着基础建设。

    先盖宿舍。

    常升的近卫团不断扩大,如今有了不下五百人的规模。这全是有赖于常小玉的大力宣传,所以米脂县就如磁石一般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过来。

    之前的农民,现在的建筑工人,常升常队长,干的兴起,一时忍不住吼了起来。

    “你依势欺人行霸道,心肠毒辣似钢刀,我劝你还是认下妻子好。假若不认妻和子,杀妻灭门罪难逃,你叫我击鼓升堂有什么好,我铁面无情岂能把你饶!”

    这是秦腔,铡美案的戏词。

    秦腔是中国传统的戏曲流派,在秦牧听来,这就是吼啊。

    不过三秦大地上的百姓,就认这个。

    常升有一个好嗓子,这一段唱的有模有样,工人们都纷纷跟着吼了起来。

    一时工地几乎成了庙会一般热闹。

    这些工人,之前全是农民,他们往年的日子就是种地,交租,借钱,挨饿,然后一年一年的循环往复,直到因为饥饿或者疾病,早早的离开这个人间。

    可是自从遇到秦县长之后,他们的生活彻底获得了改变。

    平生第一次,粮食随便吃。

    能一顿又一顿不限量的吃饭,这是他们之前的终极梦想,结果有了秦县长,就这么轻松的实现了。

    一开始他们都不敢相信,每个人都生怕这是最后一顿饱饭,所以一个个都玩命的吃。一个人一顿吃几斤饭的都很多。

    常小玉对这种情况极为不满。她觉得你们是不是饿死鬼投胎啊,怎么跟没见过粮食似的。

    她还曾经给秦牧建议,每个人不许吃的多过两斤。不过秦牧拒绝了。放开吃,能吃才能干。

    工人这样的能吃持续了一段时间。秦牧知道,那是因为他们身体里太缺乏油水,所以急需大量的粮食。

    等禽蛋肉下来之后,整个工人阶层的粮食消耗量马上就下来了。

    目前饭量最大的人,一顿饭也吃不下一斤面了。米脂的饲养场优先供应县里在编的劳动力。这些工人都是有编制的——秦牧必须切实掌握手下每一个人力。

    充足的粮食和副食供应,让这些陕北的汉子彻底摆脱了面黄肌瘦的模样,他们如今全是都是力气,一个个肌肉坟起,每天都有着使不完的劲。

    再加上秦牧的施工队一开始就是机械化劳作,所以机械和劳力的完美结合,让秦牧的一切建设计划都能迅速的执行下去。

    秦牧也在这个工地上。

    常升吼完一段,觉得不过瘾。

    “县长,你老家是哪里的?给咱来一段你老家的戏呗。”

    常升的话得到了工人们的一致支持。

    “县长,来一个。”大家纷纷的喊起来。

    这些人是工人,同时也是近卫团的战士。这里是工地不是军营,所以他们就把“首长”的称呼,替换为“县长。”

    军事训练中,队伍与队伍之间,经常比赛吼歌,他们已经习惯并且热衷于如此了。

    常升的一段铡美案,意外的勾起了秦牧的回忆。

    这段戏曲,秦牧在自己的上一次穿越中,拿来为李清照解围用过。

    想起李清照,秦牧不禁回忆起她的一切,她的美丽,她的两桶油。

    现在自己在陕北,又开始干起两桶油的活。

    回忆如泉水一般喷涌,秦牧想起了那个世界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还有那一支无敌的近卫军。

    常升他们发现县长的脸色有点不同往常,都知趣的停止了咋呼。别是自己惹县长生气了吧。

    就在这时候,秦牧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黑乎乎的玩意。

    这东西是什么?常升等人都没见过。

    这是一个陶笛。

    秦牧把陶笛捧到嘴边,闭上了双眼。

    他似乎回到了从前,回到了自己的那一个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那个世界的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的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一首婉转又轻灵的曲子,被秦牧演绎了出来。

    《故乡的原风景》。

    这是日本音乐家宗次郎的代表作。他深厚的音乐功底,让这一首纯音乐作品几乎物化出一个现实的世界。

    即使常升等人从未听过这个曲子,更没见过陶笛,可是这段音乐本身的魅力,足以让他们陶醉。

    他们的心随着曲子轻柔的起伏。在他们的眼前,似乎展开了一副美丽的画面。

    那是庄稼,是山坡,是白云和流水。

    是清新的空气和平和的农民。

    一曲《故乡的原风景》,在一群陕北大汉淳朴的心灵上开了一扇窗口。他们似乎从这一首曲子中,看到了一个美妙的世外桃源。

    每个人都下意识的认为,县长心里的那个世界,就是自己正在努力建设的方向。

    一首世界名曲,让近卫团获得了一次灵魂上的升华,他们似乎都切实的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周素馨也大感意外。她来的正好,恰巧从头到尾听全了这首《故乡的原风景》。

    怎么秦公子音乐上的造诣还这么高?这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是他不会的吗?

    周素馨思考片刻,觉得生孩子他肯定不会,这个必须靠自己!

    她喜滋滋的拉走了秦牧。这下她对去西安更有信心了。

    “功业,你一定要帮我。”秦牧被周素馨接到了自己的安乐窝。在秦牧洗浴一番之后,周素馨为他奉上了新沏的茶。

    “怎么帮?”周素馨对秦牧几乎没有秘密。那些请柬就放在案几上,秦牧随手翻看着。

    “功业,我要去西安,你得给我准备一套演讲词。到时候,他们肯定要请我讲话的。”

    “你想说什么?”

    “我要说……”周素馨突然意识到自己还不知道要说什么。来陕北做县长,对她来说是全新的开始,在上海滩那一套不可能照搬到这里。

    “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秦牧理解周素馨现在的状态,所以耐心的询问她。

    “功业,不用我说,你比我更清楚,现在中国到了不变不行的时候了。我们样样都落后于洋人,我们必须追上去。我只是个小女子,做不来男人的事业,可是我必须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我想过了,我要利用自己的能力,提升中国女人的地位。以后,男人不能随便欺负女人,女人要自立,要出来做事。”

    周素馨这个观点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对于进步的东西,秦牧都支持。

    进步,不论对中国,还是对自己,都是有利的。中国好,就是自己好。

    女人能提升地位,能改变几百年来造就的落后状态,一个个出来工作,对中国,对秦牧都是巨大的利好消息——这能极大丰富劳动力。

    周素馨全心推动这件事,秦牧必须支持。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周素馨做县长这件事,秦牧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她不仅仅是帮自己拿下绥德县,获得枣林坪的天然气,同时她还要成为自己的一个宣传窗口。

    周素馨的形象,可以用颠倒众生来形容。没有人能抗拒她的魅力——除了秦牧。

    实际上近卫团的那群糙汉早就把周素馨当成女神下凡了。

    她比林柔更得近卫团的爱戴。林柔是个冰山女神——职业病,基本不和人有任何多余交流。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如果不得不说话,那么能说一个字绝不说两个字。

    所有人都尊敬她,却都对她敬而远之。

    周素馨就不同了。她是上海滩最知名的女人,出身和环境,让她历练出一身社会交往的本事。

    即使面对近卫团的工人群体,她也能恰到好处的和每一个人交流,决不让人感觉被忽视。

    这份本事让她迅速赢得了近卫团的爱戴。他们都知道,这个女人是县长安排的人。对于秦牧的神通广大,近卫团早就见怪不怪了。

    上海滩的女人又能如何?她别看在上海有钱有势又漂亮,一样还得听县长的安排。

    他们都觉得周素馨就是秦牧的女人。不是大夫人,就是二夫人。当然,他们觉得周素馨做大夫人更好——比林柔强。

    这样的一个人才,秦牧绝不能浪费。

    他对周素馨是有着许多安排的。只不过秦牧清楚,秦牧可不是常小玉那样的农村丫头。她虽然对自己倾心,但是她是有着自己的立场的。

    秦牧要把周素馨彻底纳入自己的轨道,需要很下一番力气,而且未必一定成功。

    所以现在秦牧和周素馨说的每一句话,他在心里都要考虑一番。

    “素馨,你的理想是要做一个新女性吗?”

    “功业,我已经是个新女性了!”周素馨穿着她的精品店最新的服装,在秦牧身边婀娜的转了个身子,尽情展示自己曼妙的身段:“难道这样的我,还不是新女性吗?”

    “好吧。你说是就是。”

    “什么叫我说是就是,难道我不是吗?”周素馨对秦牧很是不满。自己这样了,还不够新吗?难道中国的女人,还有比的上自己的?

    “是。绝对是。”

    “这就对了吗。我不是要我一个人做新女性,我要让全中国的女人,在我的带领下,都成为时代新女性!”周素馨说出了自己的抱负。

    这不就是要当女人领袖?秦牧没想到周素馨的心这么大。

    你要领导半壁江山吗?

    不过秦牧立刻意识到这到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现在的米脂县,不缺实例。梯田,厂房,新居,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一切,都足以让所有人明白,米脂县彻底不同于旧时代了。

    可是米脂还缺一样东西,就是精神,或者说一个符号化的形象。

    秦牧自己是绝不能做这件事的。这就是靶子,立起来被人打的。这个时期,秦牧不能让自己成为靶子。

    如果让周素馨做形象代言人,那就太好不过了。

    这里有几个好处。首先,她能体现秦牧建设中的那个全新未来。其次,她是个女人,能赢得不少形象分。再次,她的切入点是提高女性地位,这能极大的淡化如今权力对她的敌意。

    如今中国的局面是剑拔弩张,任何一个新的势力要入场,都会接受全方面的打击——起码方方面面的人马都会望过来。你是不是要跟我们分天下啊?

    周素馨以提高女性地位为切入点,等于不是从现有的蛋糕里面抢食,而是做大蛋糕。

    甚至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下意识的以为周素馨只是在出风头,瞎胡闹。毕竟中国女性地位低下是是近几百年的事情了。一个上海滩的时髦女人,想改变这一点,只能说是自不量力。

    现在很多著名人物——还都是男性,呼吁妇女解放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顶多是建几个女子学校,实际上女人的地位还没有获得本质的提升。

    周素馨能做什么?顶多是喊几句口号,占据点报纸版面而已。

    这种现状恰恰是秦牧要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秦牧要在宣传领域达到的效果。

    一切都不引入注目的做,可是当事情到了质变的时候,万物因为细雨的滋润开始生长,那一刻已经无人可以抵挡,更无法改变。

    “好,素馨,我支持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