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秦牧觉得庄龙是个人才。思想的问题,不能耽误工作。否则一天到晚总想事,那就跟庄子一样,当神仙去吧,不要做人了。
庄龙的思想的确很混乱。
秦牧昨天讲的一切,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到不是让庄龙认识了真理,而是让他开始反思现实。
因为秦牧说的没有错,不说别的,就是那个平均地权,如果抛开立场,以公正的心去思考,那不就是忽悠人吗。
这是明着骗。可是庄龙理解为什么同盟会提出这么一条,又跟着一堆反向的解释。同盟会的基础全是有产者!就是有钱人。如果同盟会成功以后不能保证有钱人的利益,为什么人家现在投资给你!
庄龙发现,同盟会从上到下,为了结果——夺取全国政权,出卖了良心。
但是之前庄龙觉得这个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同盟会不掌权,怎么实现自己救治中国的理想呢?毕竟现在这个中国,被满清拖入了无底深渊。
庄龙认为只有同盟会能救中国,因此暂时的利益交换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秦牧的出现,米脂的改变,让他发现似乎还有一条路。秦牧不和任何人妥协,没有人可以用利益来威胁他。
马家军的事,土匪的事,庄龙都听这里的百姓说起过。
他知道米脂以小小的一个县,无所畏惧的打败了所有敌人。
庄龙这时候就糊涂了。为什么秦牧带领小小的一个米脂可以做到永不妥协,同盟会这么多人,还有那么大地盘,就不能做到呢?
只不过人都是生活在历史中,谁也蹦不出来。这里有社会的历史,也有个人的历史。
庄龙个人的历史就是他成年后在同盟会奋斗的历史。他立志反清十几年,加入同盟会好几年,一切已经有了惯性。
而且孙先生的年龄地位在那摆着,秦牧看起来,就是大学生一样。这俩人从外形年龄来说也没法比较——差太远了。
尽管他觉得秦牧说的有一定道理,可是秦牧这个人,却不能取代孙先生的地位。孙先生,还是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
理念之争是漫长的,不应该影响工作。尤其是米脂的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这是秦牧教给他的词。
秦牧正带着这些人忙收音机的事。上海来的设备,是秦牧点名要的。有了这些设备,这些人,秦牧已经可以制造收音机了。
这也是周素馨每天都在秦牧耳边唠叨的。
二极管,是电子时代的真正开端。目前这个时期,美国人刚弄出真空二极管的雏形,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利用。
这样所有人都不知道二极管,更不知道二极管是做什么用的。
秦牧直接跳过了二极管,上手就是三极管。
他做的是真空管,和几十年后的半导体电子管有本质区别。半导体电子管已经用到硅基了,这个东西秦牧弄不出来——起码现在弄不出来。
但是真空管没有难度。
真空管用到的玻璃,金属,抽气泵,以及各种辅助材料和设备,他都准备齐全了。
真空电子管,是划时代的产品,有着广阔的应用。不只是用来做收音机,实际上老电视,就是那种大大的沉沉的方方的盒子一样的电视机,里面用的就是更高级的特殊真空管。
秦牧在这个时空,考虑过顺手把电视也给造出来。因此,真空管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他一开始就给了这个产业很高的地位。
他为了真空管的生产专门设立了一个保密工厂,里面的工人,全是对米脂以及秦牧极端忠心的。换个话说,政治过关。
其实大部分工人是女工,干这活需要很细心,而且一些工艺需要有好视力。这些女工,就是从那支女人大军中挑选的。
饲养场的工作随时可以招人代替,即使抽调了她们,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随时可以补充。
米脂县如今劳动力还算丰富。因为米脂太小,人就够多了。
只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一旦秦牧的钢铁厂投产,那么现在的人力资源就远远不够了。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秦牧也不是孙悟空,变不出小猴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秦牧带领这支电力工程队,经过不断的尝试,完成了实验室制备,以及放量,最终正式生产之后,庄龙等人就被隔绝在外了。
不过王文君却作为技术人员进入了电子管厂。
王文君即使再傻,也明白其中的区别。自己算是进入了秦县长的视野,自己就算是秦县长的自己人了吧。那自己是不是也算周姐姐的自己人呢?
厂子有保密条例,是每一个新进厂的员工都要学习的。
不但如此,如今宋老年的警察部队也大幅度扩招了。
这一次就不全是从那些土匪中招人了。那些人也不来。
这次招人面对全社会,甚至有一名西安来的学生也加入了米脂的警察部队,换上了制服。
只不过秦牧没那么多枪给他们,新来的,全用警棍。
米脂县的仓库有许多缴获土匪的枪支和子弹,秦牧允许宋老年用。可是宋老年也是有追求的。用过M1加兰德之后,他也看不上那些破烂。
而且近卫团都不沾那些枪,宋老年觉得自己的部队不能比近卫团差,所以他宁可让新来的人用警棍,也不给他们发那些破枪。
米脂县,就在这样不知不觉的在飞速发展——在本时空来说几乎是高铁的速度。
收音机的出现,无疑又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甚至收音机比起电灯电话,对百姓的生活影响还大的多。
没有电灯顶多早睡觉,电话,那也是公家人用的——私人没有装电话的。
可是收音机不同,有了这个玩意,突然之间百姓的视野就扩大了。至于扩大到多少,全看秦牧的安排。
收音机用铅酸电池供电,铅酸电池,也是米脂土法上马的。不过虽然是土法,那是相对于二十一世纪来说,在本时空已经是很高端的产品了。
现在是民国,不是农业时代,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许多设备和原材料,是合乎标准的。周陵从上海运来的物资,全是最高档次的。
因此这个收音机一出现就是高端产品——绝不凑合。
就连外面那个木头匣子,都做的精美异常——米脂有木器厂,而且木器厂用的还是简单机床——有电就能用机床。
秦牧在米脂已经初步搭建了一个大差不差的工业底子,所以一般的东西都能方便的制造出来。
收音机这样高端的玩意,自然不能是白菜价。米脂的百姓是买不起的,但是他们可以贷款。
对于贷款,现在每个人都有了概念——他们都是房奴。
周素馨在米脂开了一家银行。对于这点,秦牧曾经有过犹豫。银行这样的利器,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好。
只不过他现在手里没人,秦牧一个人绝对忙不过来这么多事。周素馨出生在周家,自幼就熟悉银行的一切,她是这个领域目前这个状态下的专家,所以秦牧也只好由着她干了。
周素馨有自己的想法。她没用惠民银行的名字,而是起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人民银行”。改了一个字。
这名字,让秦牧都不得不点头。太牛了,以后我收归国有都不用改名。
人民银行提供无息贷款,专款专用,谁都可以来贷款,但是只能用来买收音机。
钱是到不了百姓手上的,他们只是得到了收音机。
秦牧的工厂,不是手工作坊,一起步就是工业化生产。所以收音机的产量节节攀升,而销量更是绝不发愁,订单都排到年后了。
西安城里的有钱人,早早就下了订单,马飞还是第一个!
拿到收音机之后,马飞马上打开开关,瞬间就听到了周素馨柔美的声音。
“米脂的听众,榆林的听众,陕西的听众,大家好,我是周素馨。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现在开始了。”
周素馨已经彻底迷恋上了广播这个行业。
秦牧给她做了一个小小的播音间,全套设备都在这里。这个小窝,是周素馨的世界——林柔都不来。
她面对着眼前的麦克风,似乎站在了世界之巅,脚下就是全世界。
所有人,都对她顶礼膜拜。
这点也不是作者夸张,大家可以想象现在的情况。都二十一世纪了,那些直播平台的大主播,还能吸引那么多死忠粉。何况在民国这个时期,老百姓任何高端的娱乐都没有。
他们即使想听戏,都得去县城,还得等庙会时候。
秦牧改变了这一切,或者说收音机改变了这一切。
尤其是收音机里面传来的还是大美人动听的声音。他们谁见识过这个,即使以马飞的眼界,也逃不过周素馨编制的罗网。
“现在,我们先轻松一下,我来给大家唱一首歌。”周素馨已经把自己当歌星了。
音乐响起——这个播音间有全套设备,有的来自后世,有的是秦牧给她在本时空制作的。
歌曲,秦牧也给她量身定做了好多首——当然都是抄袭后世的。
周素馨现在的歌唱水平直线提升。这不仅仅是因为秦牧给她做过指导,更加上她不断的练嗓,更主要是因为播音设备有高端声卡,可以调音色。
这让周素馨的歌声充满了魅力,直接迷倒一切。
每当周素馨唱歌的时候,所有收音机前的听众都陷入了沉醉中。马飞也沉迷其中。听过周素馨的歌,他对现在的戏班子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那都是吼啊!
歌唱环节之后,是读报环节。
这个并不固定。现在一切都是草创阶段,还需要磨合。再说,整个播音间就周素馨一个人——她现在还不允许第二个女人抢自己的风头。
秦牧很清楚这一点,早晚有一天,这情况会改变。周素馨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直播——那得累死。
目前吗,就让她新鲜新鲜。
周素馨但凭自己的兴趣,唱歌还是读报,都随她。
歌,是秦牧写的,报纸上的文章,也是秦牧精心挑选的。虽然现在秦牧命令周素馨不能对报纸上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念哪一篇文章,本身就是孔夫子笔削春秋的做法。
在这个环节,其实就体现了秦牧的态度。只不过这种事一般人根本意识不到,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却想不到在源头,一切消息就被秦牧控制了。
米脂离西安距离太远,西安的收音效果远远差于米脂附近。针对远处听众的要求,秦牧又建立了几个中继站,这样让西安的听众能收到音质绝佳的播音。
就在不经意中,秦牧的势力在悄悄的扩张,而且还没引起任何人的警觉。
现在到了秋收时分。秦牧一年的辛苦,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米脂的百姓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满坑满谷,全是粮食。而且县长言而有信,只收三成!
百姓第一次手里有了吃不完的粮食。按照往年的情况,他们肯定要把粮食藏起来,存起来,留待饥荒时候保命。
可是现在不行,现在这些农民需要还债!他们还有二十年房贷呢,这不能不还。
农民一直在土地上工作,农闲时候才去城里打工,他们的收入不够还房贷的,所以他们必须把一部分粮食卖掉。
他们的粮食,只能卖给县里。如果想要外卖,那就对不起了,警察部队会教他们做人。
粮食是米脂的战略物资,秦牧花了这么大力气弄出来梯田水池,不是让这些人拿着粮食去发财的。
米脂县的出入境通道,第一次有了警察的身影。他们检查每一辆出县的车子——不允许粮食出境。
宋老年的部队,借着这一次的行动,再次获得了扩张。
县长的命令,得到大多数百姓的理解。而且秦牧给的收购价格一点不低,绝对略微超过市场价。如果这样再有人向外卖粮食,那真是没良心。
这一次的丰收让秦牧彻底有了底气。县里的粮食储备,绝对可以支持到下一次收获。
现在秦牧可以放下心来,就这个小小的米脂基地来说,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甚至有足够的盈余,支持他向外开拓地盘了。
这时候,周陵运来的第一批枪支弹药也到货。秦牧现在没有钢铁厂,也就没有兵工厂,智障少女也不能提供那么多武器装备,所以只能靠买。
既然军装是德国的,那么武器也采购德国的算了。
二战德军的制服,配上一战德军的装备,近卫团总算成型了。
秋末,是个杀人的时候。古时候都讲究秋后问斩。
秦牧的战刀,也在这个时候举了起来。
近卫团,出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